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27 10:46:4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集錦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集錦八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喜歡爬山嗎?能介紹一下給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蹬山見聞嗎?

  (生七嘴八舌介紹自己的見聞)

  2、你認為山寨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生根據預習情況自由談)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關圖片、資料。

  看來我們對山寨還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一定很大。

  二、初讀感知,愉快識字。

  1、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兒歌,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兒歌。

  2、把兒歌讀給同桌聽,注意糾正字音。

  3、標出生詞,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同桌聽。

  4、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條中的'生字。

  可以組長領讀、可以組內開火車讀、可以搶讀……

  5、師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品讀悟情,想象詩境。

  1、自讀自悟。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認真讀讀,根據理解給兒歌配上畫。然后再美美地讀。

  (學生一邊讀文,一邊作畫,畫過又讀,讀過再改,在鉛筆的沙沙聲中,翻書的嘩嘩聲中,關注文本中展現的畫面。)

  2、小組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學的補充下加以改進。

  1、師生互動,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任選一節作為指導理解的切入點。

  (1)例如,生:我喜歡第二小節,這是我的作品,請大家欣賞,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畫。

  (2)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這一節?可以補充,發表自己的見解。

  (3)師:這一節介紹了畫的主角——山路,讓我們也走走這七拐八彎的山路吧,誰在地上畫一條山路,我們像文中的登山者那樣,左轉右轉地走一走?

  (指名在地板上畫山路,集體評選出最符合詩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彎》請一名同學當詩人,邊走邊說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5)生談感受。

  (6)我們讀著詩歌,聽著小詩人的自言自語,看著他們在七拐八彎的小路上艱難而快活地行走,現在山寨給你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小組內交流,評議。

  (7)出示重點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首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讀自悟的主動性,結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獨特的美——掩映在蔥蔥蘢籠的山林里;然后練習用“怎么”說話;最后感情朗讀。

  2、同法略學其他兩小節。

  3、感情朗讀全文。

  4、通過閱讀想象,你對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四、拓展練習。

  1、繼續搜集有關山寨的圖片、資料,與小伙伴交流。

  2、試著補充文中“……”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提出了“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的要求,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明確了教師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在本課教學設計中,筆者本著“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這一基本理念,立足學生發展,認真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精神,以識字和朗讀為重點,引導學生發現詞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在朗讀實踐中讀懂課文,嘗試感悟語言、積累語感、在感受識字、閱讀之樂的同時,觀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

  【課前準備】

  教師:有關購物的錄相兩段,多媒體課件,面包等9件商品,4臺計算器,貨幣卡片若干張。

  學生:每人準備兩件商品或模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錄像,畫面顯示丹尼斯超市的招牌及商場內井然有序的商品,顧客在貨架旁選擇自己要購買的物品等景象,特寫鏡頭,老師出現在畫面上,正在貨架前選購物品。(注意要讓學生看清楚老師也在里面)

  2.談話、設疑。

  同學們剛才在電視里看到的是什么地方?(說明超市就是自選市場。多媒體出示商場,學生認識“商場”一詞)看到誰了?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猜老師都買什么東西了?(充分讓學生說,可肯定也可否定,以進一步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3.出示“面包”等教材中提到的物品,老師把買來的東西帶來了,請同學們認識,看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二、認識事物,認讀詞語

  1.把物品分發給學生,每兩個人一件,借助拼音認讀這些物品的名字。

  2.檢查認讀情況。

  (1)談話:誰能把自己手中物品的名字大聲讀給同學聽?

  (2)選讀得好的學生到講臺前舉著物品大聲讀或領讀。

  3.多媒體出示學生讀出的詞語及相應的物品。

  4.讓學生反復讀屏幕上的詞語。

  5.去掉屏幕上詞語的拼音,打亂順序,讓學生認讀。

  三、自主探究,合作討論,識記字形

  1.點擊多媒體,使大屏幕上的詞語“商場、包、奶、牙、毛巾、筆、尺、作業本”等11個生字變成紅色。

  2.識記這些字的字形,認識“女”。

  (1)認讀這些字,比較“場、奶、筆、作”四字與其他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點擊多媒體,變換四字的顏色。

  學生同桌討論。

  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看四個字都有偏旁,誰能說出這四個字是什么偏旁?

  學生若能全部說出,予以表揚;若認識不完(可能說不出“女”字旁),教師提示,讓學生猜一猜,說說是怎樣猜出來的。教師說明“女”字旁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偏旁,讓學生觀察其形狀,記憶。

  (2)小組合作,識記生字字形。

  (3)檢查讓學生按“我記住了 、 、 的字形, 是 (筆畫或結構)的句式回答。

  (4)根據回答,歸納識記方法,如按結構記、憑想象記等,表揚方法好、記得多的學生。

  (5)小結指導:獲取知識的方法很多,只要處處留心,到處都有學問。

  四、指導動手、練習書寫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面包、毛巾等9種物品,并知道了它們的名字,還在它們的名字里面認識了11個漢字,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想不想選幾個字寫下來呀?(想)從生字里選四個簡單好寫的字,試著寫下來。

  2.匯報所選的字,如果剛好是“牙、尺、毛、巾”四個字最好,如果少了,教師給補上,多了,就多寫一個。

  3.通過多媒體,把這四個字拉到田字格里,讓學生觀察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占格情況,然后觀察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筆順,同桌交流。

  4.匯報各自的發現,可以隨時補充、糾正。

  5.嘗試書寫。黑板下方出示田字格,問:“誰來試試,把你自信能寫好的字寫在黑板下方的田字格里。”(只要講臺能站下,誰愿上來就上來,直到田字格寫滿為止)。

  6.師生共同評價,矯正字形和位置不對的筆畫,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7.教師在田字格里板書示范,邊寫邊說明筆順和字形。學生在生字本上練習,教師寫一個,學生寫一個。

  8.小組評價,選出好的,以小組為單位互換展覽。

  五、課堂總結,課時延伸

  1.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時學到的知識。

  2.談話延伸。

  從自選商場里能買到很多東西。小朋友們想不想親自到自選商場里買東西,過把買東西的癮?下節課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們到“小太陽”自選商場買東西好不好?

  第二課時

  一、播放錄像,激趣閱讀

  1.談話:上節課老師說要帶大家去自選商場購物,咱們在去購物之前,先來看一段錄像,學習學習怎樣買東西,看時注意,邊看邊聽,學習怎樣買東西,怎樣付款,請看大屏幕。

  2.播放錄像:一個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到自選商場購物,配有學生口氣的解說詞,畫面下面出示課文內容的字幕,學習朗讀。

  (1)學習朗讀第一節,當第一節課文的字幕出現時,暫停播放,學習讀第一節,指導學生讀好自然停頓。如:自選商場的東西/真多。

  (2)認識理解“東西”:“東西”是什么意思?回放表現商場東西多的畫面,教師說明“東西”的意思,學生識記“東西”二個字,同上節課學習生字的'方法。練習用“東西”仿寫句子。

  (3)指導怎樣讀出商品多的特點,初步積累語感。教師范讀,學生互讀,指名讀,齊讀。自選商場的東西/真多。

  (4)學習朗讀第二節

  ①繼續放錄像,放至第二節的字幕出現時暫停,問怎樣買東西?出示填空:我和媽媽先 ,然后來到 前, 用 計算出要付的錢,媽媽 。多找幾個學生說,讓他們懂得怎樣買東西。

  ②學習朗讀,注意讀好自然停頓,如:“我和媽媽/從貨架上選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電腦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錢。”同桌互讀,自愿匯報讀,推選一位讀得好的同學領讀,齊讀。

  (5)學習朗讀第三節

  ①說在自選商場買東西和其它商店有什么不同?根據回答引入第三節朗讀教學,點擊多媒體,屏幕出現第三節的字幕,舉例講解“方便”的意思。

  ②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買東西方便。

  ③練習朗讀,讀好自然停頓,讀出方便的特點。如:在自選商場里買東西/真方便。

  二、模擬購物,體驗生活

  1.談話:剛才我們通過看電視,學課文了解了怎樣在自選商場里買東西,大家都會買東西了嗎?老師考考你們:①看課文中圖畫,指出貨架、收款臺、營業員。②說說怎樣買東西。多找幾個學生說,師生共同校正,互相補充。

  2.好!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我們的小太陽自選商場買東西。幫助學生布置好商場。桌子當貨架,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商品,分類擺放。推選四名學生扮演收貨員,每人一張一員的卡張,準備找錢,每人一臺計算機,代替電腦,計算價錢,每人發一個紅色頭飾或小帽。教師和其他學生扮演顧客,每人持一張十元面值的卡片充當貨幣,讓學生親自體驗買東西,十分鐘后游戲結束。

  3.總結評價:

  (1)小組互相說說自己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為什么要買?

  (2)小組評議出買東西最多、最有意義的同學到講臺上展示自己購買的物品,介紹為什么要買,引入思想情感教育。

  (3)集體評價學生介紹得怎樣。

  三、課堂總結,鞏固深化

  1.談感受,說收獲。

  (1)我們從電視里看到了怎樣在自選商場買東西,還親自在我們的“小太陽”自選商場買東西,你覺得自選商場怎樣(東西真多,買東西真方便)。

  (2)說說本課學到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在自選商場買東西,學會“東西”這兩個字,學會了讀課文。)讓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3)評選各類優勝小組,把教師準備的面包、牛奶、火腿腸、鉛筆、尺子、作業本等物品獎給各小組,最好是每個小組都有獎。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車”字筆順。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養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徑、斜”讀音.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氣已經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慢慢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初讀感知,識記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注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么美麗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詩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味它,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3.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1)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盤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伸。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云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為什么呢?因為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禁贊嘆: “霜葉紅于二月花。”)

  (2)剛才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觀賞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4.指導寫字

  (1)“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2)“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5.拓展活動

  (1)填字,涂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鞏固生字,并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給秋天涂色,找到身邊的秋天并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選)描繪了雨后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 “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學生很容易把“白云生處有人家”寫成“白云深處有人家”,因為以前學生學過“云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白云深處有人家”,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里。另外,“生”與 “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生”在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繚繞的地方。 “深”在這里是“濃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云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二、研讀第一自然段。

  (二):設境體驗,感受“頂天立地”之苦

  (三):想象遷移,領略“身化萬物”之奇

  四、拓展延伸,親近神話

  1、在我國傳統文化這座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神話故事,他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的豐富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2、學后匯報交流后,教師出示《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圖片,簡介。

  3、小結:民族精神,積厚流光,神話故事是人類藝術的瑰寶,讓我們共同親近神話故事。推薦閱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古典神話》、《封神演義》。

  五、作業設計:

  1、把《盤古開天地》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2、閱讀《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話故事

  六、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宇宙混沌 → { 頂天立地 }→ 創造宇宙(奉獻、犧牲)

  身化萬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為科技事業的發展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來介紹新型玻璃的;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進行詞句訓練。

  教學構想

  先根據預習的要求反復朗讀課文,然后再講讀課文時突出結構上的兩個特點(1)先講特點,再講用途。(2)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最后通過讀懂第一段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課文內容入手,抓住特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玻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特點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玻璃加以研究,使它有新的作用;這就是這課書中所說的新型玻璃。本課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這些玻璃新在哪里?它們都各有什么用呢?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邊讀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本課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細講第一自然段。(教學法)

  (1)自由小聲讀第1自然段。出示思考題:這段介紹了哪一種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點和用途?課文是怎樣說明這個特點的?這樣說明好在哪里?

  (2)劃出有關描寫“夾絲網防盜玻璃”特點的句子。理解“特殊”一詞的意思。(特殊是指不同于一般,課文中指的就是這種“里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的玻璃”。)

  2、再學第二自然段。(用學法)

  (1)默讀第2自然段,根據思考題來理解內容。討論:這小段介紹了什么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點?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理解“安然無恙”的意思。(原指平安無事沒有疾病,現指玻璃沒有遭到損壞,完好無損。)“藕斷絲連”。(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經斷了,實際上仍有牽連。本文指玻璃雖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

  (2)體會“仍”和“仍然”兩個詞的'用詞準確性,試換一個詞可以嗎?為什么?

  (3)“夾絲玻璃”的作用是什么?

  3、分組自學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把自己當作一種新型玻璃,運用學習方法(讀、劃、找、議),按照學習思路(名稱、特點、用途、說明方法)來學習。注意特點要抓準確,然后用“我”第一人稱來介紹。

  (2)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分組展開討論。

  (3)師生共同交流、歸納。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點撥:更多的奇跡靠誰創造?你們想發明什么更新型的玻璃?創造什么奇跡為人類服務?

  3、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總結概括全文內容)

  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板書設計

  夾絲網防盜玻璃

  夾絲玻璃

  27 新型玻璃 變色玻璃

  吸熱玻璃

  吃音玻璃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課文內容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練習表達,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再讀課文,復習回顧。

  1、自由讀課文,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填表。

  2、聽寫檢查生字詞。

  新型玻璃名稱

  特 點

  作 用

  夾絲網防盜玻璃

  自動報警

  防盜

  二、從課文內容入手,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1、找出課文中帶有“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和“如果…就…”的句式,讀一讀并練習說話。

  2、總結本課的寫作方法:

  (1)課文段與段的連接上有什么特點?(分----總,分中運用并列)

  (2)本課在說明五種新型玻璃時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列舉實例、提出問題、擺出數字等)

  (3)出示投影,理解帶點詞的作用。

  “在炎熱的夏天,“吸熱玻璃”能阻擋強烈的陽光,使室內比室外涼爽;在嚴寒的冬季,“吸熱玻璃”把冷空氣擋在室外,使室內保持溫暖”。這段話有幾個分句?分別讀讀。

  理解每個分句的意思。體會這個復句中的分句分別說了哪 兩種有關的不同的事物。(即吸熱玻璃在不同季節的作用)

  三、練習表達。

  1.先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2.教師出示范句。

  3.然后用“可以……可以…還可以”和“如果…就…”造句。

  4.學生練習寫句子。(練習造句時,必須引導學生知道這兩個關聯詞語一個是表示并列關系的,另一個是表示假設關系的。先想好要說的分句的內容,這些內容要有聯系。最后再用帶點的詞語練習說寫句子。)

  作業設計

  除了課文講到的,你還知道有什么新型玻璃?你想發明什么樣的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的形式是看圖、根據圖意編故事并表演。教材由兩部分組成:一段文字和五幅圖畫。文字有四句話,前兩句是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內容,能完整有順序敘述出來。后兩句是引導同學聯系身邊曾經發生過的類似事情(同學之間、小朋友之間產生矛盾最后化解),選一件以小組為單位編小劇本,并分配角色、組織對話在全班表演。插圖描繪的是兩個小朋友打架之后分別去找哥哥、姐姐告狀,哥哥、姐姐領著他們向對方道歉,然后大家在一起愉快地玩游戲的情景。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圖意,并能完整清楚地敘述出來。

  2.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相似事情,以小組為單位編個小劇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來。

  3.培養學生采取合適的方法、運用適當的語言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矛盾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具體情境合理想象圖上人物的對話內容。

  2.能把身邊相似事件編成小劇本,并表演出來。重點是采取適當的方式,運用恰當的語言來化解矛盾。

  〔教學準備〕

  文中插圖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5幅插圖和說話要求的前兩句,使學生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前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正確理解人物對話,并有層次敘述表演出來。

  2.同桌討論,自由練說。

  同桌之間相互補充,練習把圖上內容說清楚、完整。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人物心理、選擇適當對話并表達出來。

  3.請同學把圖上內容完整地講給全班同學,大家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從理解得是否合理、對話是否準確表達了圖中人物的心理這些方面來評價,為下面環節做好鋪墊。

  4.出示說話要求的后兩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5.小組交流,充分練說。

  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事件并合理安排角色練習。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怎樣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動。(重點是合理安排對話和表現人物的心理。)

  6.全班表演,大家評議。

  引導學生有依據地評價優勝小組。

  注意:要掌握分寸,要在第3步基礎上進行評價,但要注意事件是否真實。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2、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已有的知識,說說對不良現象的看法,并發出合理的倡議。

  3、在練說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下來。

  教學重點:

  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寫下來。

  教學難點:

  努力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有情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課前準備:配套光盤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引出話題

  1、(CAI:青蛙捉害蟲的情景。)師:誰能用一兩句話說說誰在干什么?看誰說的準確、可愛。

  2、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說話。

  二情境啟思,例文引路

  1、讓學生觀察圖畫(幾個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們的網兜里撲扇著翅膀掙扎著)師:同學們,快看,災難忽然就降臨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樣了?

  2、引導學生想象:蜻蜓會說什么?

  提供提示語:蜻蜓有的絕望地說:

  有的憤怒地說:

  有的不解地說:

  有的痛苦地說:

  3、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們有什么想法呢?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1)說給小組里的同伴聽。

  (2)指名發表看法。

  4、讀例文,再交流。

  (1)學生自由讀。

  (2)指明朗讀。

  (3)師生交流:夏志成同學發表了怎樣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鑒之處?還想在他的基礎上補充或修改什么?(引導學生辨證地讀例文。)

  三看圖,指導表達自己的看法。

  1、CAI:一個老頭叫賣青蛙。

  2、請學生就這幅圖談談自己的看法。

  (1)給學生時間,讓他們構思,形成觀點。

  (2)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個人的看法。(或譴責或倡議)

  3、將話題拓展:除了例文和圖上的這兩件事,在我們身邊,你還想對什么現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學生交流、評議:是否說清了觀點,是否有憑有據,能不能被大家認同。)

  4、師:如果把剛才你們談的看法整理一下,寫出來,就是一篇你的小評論文章了。大家快試試吧,爭取讓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為社會新風做一份努力。

  5、學生再次整理思路,準備成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從內容體會思想。

  3、通過對課文的感悟,體會父親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深入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對描寫父親言行詞句的理解,體會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

  【教學方法】

  反復朗讀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深化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文插圖)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就在這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塊碧綠的翡翠”,這就是父親的菜園。(板書)荒山上怎么會有這樣的菜園呢?讀完課文,大家就會明白了。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

  2、勾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想想從這些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組合作研討,深入理解課文

  1、組內交流自學收獲,組長負責歸納整理本組成員的疑點、難點。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討論問題:

  ⑴ 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文中一個打比方的句子“沒有了新鮮的蔬菜,對一個普通的農家來說,就像嬰兒斷了奶”。體會菜園對我們一家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明確當時的實際情況:“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可以當菜園的地,是相當困難的。”

  ⑵ 著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

  四、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領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

  (出示課文插圖)

  望著荒涼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綠的翡翠”,你此時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可能只從“父親真偉大”“我真佩服父親”“父親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等表面認識來談。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從內心真實地感受父親身上的那種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更深一步地懂得: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永遠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五、以本文為例,學生自己總結一下“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

  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閱讀一篇寫人或記事的文章,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反復讀一讀,想一想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板書設計】

  28* 父親的菜園

  堅毅

  荒涼的山坡 沒有氣餒 一塊碧綠的翡翠

  信心十足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AV中文乱码字幕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h视频网站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