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語文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大致理解“輻射、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颶風、糟蹋”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這篇想象日記的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4.了解本課的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環境狀況,查找環境污染的資料。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看看有關環境污染或各級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治理污染的新聞報道,收集一些反映環境污染的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或錄像)導入。
1.出示掛圖(環境污染圖)或播放關于環境保護的`公益廣告。
2.看到這些畫面(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只要意識到環境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我們要
保護環境即可。)
二、讀通課文。
1.先請一位同學讀讀“閱讀提示”。
2.自由讀課文,遇到帶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生交流,讀懂課文。
1.這篇文章究竟告訴了我們什么呢?(20xx年5月10日這一天人們生活的情形。)
2.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在這一天的各個時間段里,“我做了些什么事?”請大家用筆在書上畫出來。
3.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
(1)空氣污染嚴重,出門要穿抗輻射服。
(2)為了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上的特殊學校去。
(3)水污染嚴重,水中很難找到魚,還要躲避酸雨襲擊。
四、閱讀、理解課文。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為什么小作者的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呢?
3.大家從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過渡:看來空氣受到污染是人們遇到的一個問題。作者還遇到哪些問題呢?
4.繼續學文,請大家邊讀,邊找,邊畫。
5.師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
(1)把找到的問題帶到四人小組中進行討論,并結合課前預習中找到的有關資料談談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2)小組討論。
(3)交流,每個小組在介紹時,其他小組可提出疑問。(弄清為什么要到太空上的特殊學校,原來叫魚和油煎土豆片的食品店為什么改名了等問題。)
五、課文中哪個詞語說明這篇日記是想像的。
(公元20xx年5月10日)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六、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能回答嗎?
(學生可暢所欲言,還可以聯系自己身邊與環保有關的內容來談。)
七、總結延伸。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根據自己家附近的環境污染情況,說說你有什么打算?(進行環保宣傳,寫倡議書,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板書設計:
18* 20xx年的一天
無新鮮空氣
溫室效應 山清水秀
臭氧層破壞 可怕————可愛 鳥語花香
無魚 風景優美
酸雨
課后小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出示“珊瑚、海參、大龍蝦、貝殼”等實物標本和“飛虎魚”、“氣鼓魚”等掛圖。
問:誰認識這些水產品?它們都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產在什么地方?
(二)揭示課題
富饒的西沙群島
審題:什么是島?什么是群島?
出示中國地圖
簡介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這個課題的中心詞是什么?(富饒)
從課題中你知道什么?(全文應主要圍繞“富饒”來寫)
(三)聽錄音
思考:西沙群島是什么樣的地方?
(四)自學生字新詞
(1)提出自學字詞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重點檢查
a.讀音
綻(zhàn)開蠕(rú)動一簇(cù)棲(qī)息
b.區別字形
c.理解詞義
通過掛圖和實物理解;結合上、下文理解;查字典。
(五)閱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
思考:①全文共有多少小節?每節寫什么?
②哪幾節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③開頭一節和結尾一節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④按“總——分——總”的結構怎樣給文章分段?
⑤分述部分是從哪幾方面寫的`?按什么順序寫的?
2.分段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全文共分幾段?是按什么分段的?
(二)講讀課文
1.指名朗讀一段
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說的什么?這兩句話的關系怎樣?(并列)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默讀第二段
思考:第二段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從海面——海底——海灘——島上四方面具體描述西沙群島的是按地點的變換,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寫的)
①指名讀第二節
問:這一節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么?
問:這兩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因果關系)
問:作者在表達時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果后因)還可以怎樣表達?
練習按照先“因”后“果”,先“果”后“因”敘述本段內容。
討論這一小節如何分層。(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另一層寫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討論如何概括段意(因果關系的小段在概括段意時是抓“因”,還是抓“果”應當因文而異)
本課主要寫什么?(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根據這個主要意思概括段意應抓第幾層?(第一層)
練習概括段意(西沙群島海面風景優美或西沙群島海水異常美麗)
小結:因果關系的小段,一般分為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②默讀第三節
問:這一節主要寫什么?本節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種水產品?(1句寫珊瑚2句寫海參3句寫大龍蝦4—9句寫魚)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并列)寫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可以怎樣分層?(一方面內容為一層,本節可分為四層)
指名讀一、二、三層。
提問:作者怎樣把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三種事物寫具體的?(作者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它們的形狀、動作、樣子等)
指名讀四層。
這層共有幾句話?仔細閱讀,找出總述——分述——總結的句子。這層的幾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總、分、總)
看幻燈:魚
總:一群群穿來穿去
↓
分:有的……有的……飛虎魚……氣鼓魚……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說明:
這是一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示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用擬人化的手段來寫,語言親切、生動。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同學觀察想象,
預設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同學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讓同學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發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我們來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節?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看圖片,以動畫形式連續出現課文中的4幅圖,最后定格)
揭題:這四幅有趣的.圖和幾句優美的文字組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板書課題2.四季
二、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根據注音,讀讀課文。①碰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劃下來;③標一標課文有幾句話,想一想每一句講了什么。
2、小組交流,看看小伙伴間能不能解決你感到困難的問題。(新型生生關系)
3、反饋
①課文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
②提出難點,全班協助解決(自主、合作、探究)(字詞在本節課解決,課文理解教師酌情放入下節課解決)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11個生字。
哪些字的讀音你認為應該注意,能給大家提個醒嗎?(注意整體認讀音節和平翹舌音)
①指名說、帶讀
②自由讀、開火車讀生字。
* 練一練,連一連: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對 說 是 葉 圓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給這些字找找好朋友嗎?(指名說)
*"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這些詞語多好呀,我也會試著說幾個。
2、學寫"七、八、九、無"4個字
①讀讀"七、八、九、無"4個字
②這幾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重點指導"七"和"九"兩種筆畫,讓同學明白:①它們都是一筆寫成②觀察轉折角度、運筆的大小
③寫一寫這四個生字
四、小結
本節課同學未解決的問題,下節課解決。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音形義。
2、通過初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情趣。
板書課題18蜜蜂引路
誰說說什么叫“引路”?
(就是領路、帶路。)
蜜蜂怎么會引路?它給誰引路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字義,并在書上畫出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附:讀f),不讀f(。引:讀y!n,不要讀成y!ng。
(2)字形:
談:談話就是說話,所以是言字旁。右邊是兩個“火”,上邊的“火”,捺要寫成點,要與“談”字區別。
和“爪”字區別。
導:上邊是“巳”,要封口,不要寫成“己”。下邊是“寸”。要與“異”區別。
(3)由這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蜂:飼養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向導:帶路的'人。
3.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頭。
可提示以下幾個字:
引:左邊的“弓”字,三畫,右邊一條長豎。
斯:左邊是“其”字,右邊是“斤”,不要寫成“月”字。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草字頭,中間一個扁日,下邊“大”的橫寫長些。
導:注意下邊“寸”的橫寫長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討論后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講列寧告訴養蜂人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五)作業。
1.各寫生字一行。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蜂的人。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引起聯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
(2)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1)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后是否找到了養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2)指名讀第4自然段。結合看插圖,理解“驚訝”的意思。再說說養蜂人為什么感到驚訝?
(3)讀列寧的話,理解“向導”。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段。
板書:解決問題。
過渡:那么,蜜蜂不會說話,怎么能當向導,把列寧領來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塊學習第3自然段,便會得出答案。
4.講讀第3自然段。
(1)默讀,看看這段有幾句話?(3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并說句意。
板書:一邊……一邊……發現、觀察指名把“花叢、蜜蜂”的圖貼到黑板上。
(3)指名讀第二句,回答:列寧觀察到了什么?
板書:仔細。
指名一人根據課文內容把園子和小房子的圖貼到黑板上。
(4)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再讀一、二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發現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發現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5)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列寧發現許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細地觀察起蜜蜂來,因為他想到了蜜蜂和養蜂人的關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的。接著,他根據蜜蜂往回飛的路線觀察到了花叢、園子、小房子,他看見蜜蜂飛進了園子,小房子就在園子旁邊,所以他想養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養蜂人的住處。)
(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齊讀這三句話。
投影
告訴學生:列寧在仔細觀察后,認真思考了蜜蜂、蜂房、養蜂人的家的關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門。
板書:認真思考蜜蜂、蜂房,養蜂人的家。
(7)指名讀第三句,思考回答:
為什么說開門的“果然”是養蜂人?(“果然”一詞的意思是結果和預想的一樣,表明結果和列寧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判斷是依據自然規律,是合情理的。)
(二)總結全文。
1.指名讀全文,說說列寧是怎么找到養蜂人的?讀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示?
2.老師總結歸納:
列寧以蜜蜂為向導,找到了養蜂人,所以這課題目叫蜜蜂引路。我們平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像列寧這樣,先仔細觀察,再認真思考,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齊讀全文。
(四)作業。
1.寫字詞各三遍
2.形近字組詞
引( ) 莫( ) 斯( )
張( ) 摸( ) 期( )
養( ) 談( ) 導( )
美( ) 淡( ) 異( )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踐創新
仔細觀察,看看除了蜜蜂可以引路,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引路。然后向同學說說,看誰說得好。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蜜蜂引路》這一教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武松打虎》是 S 版五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節選自《水滸傳》的第 23回, 其中“打虎”是文章的重點 , 也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作者抓住武松打虎時動作的正面描寫、通過對老虎吃人招數的側面描寫 , 表現了武松的智勇雙全。文章的情節生動感人,因而教學中以學生的讀、演為主 , 體會文章的精髓。
學情分析
我班的學生大部分喜歡看課外書籍 , 樂于了解課文之外的有關知識 , 而且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 , 他們也能將所學所知運用到課堂中來。加上這篇課文情節感人,我又設計了讀、演、看的教學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個別學生膽小、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等現象。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過,想象武松打虎時的精彩場面。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老虎的兇猛和武松的英勇、機智。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武松打虎的經過,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師: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這可以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新課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武松是怎樣打虎的?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出示課件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兩個部分?開始
師:誰來說說第二部分的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你能給它們擬一個小標題嗎?
師: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兩個部分呢?
師:文中是怎樣描寫老虎出場的?
師:據史料記載,這只吊睛白額大蟲,白腦門,白眼圈,吊眼梢,眼賽金燈,嘴賽火盆,大牙好似尖刀,雪白瓦亮,你們看,(出示課件3)此時此刻,它正沖著武松發威呢。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
2 、學習“防”的部分:(第5自然段)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老虎的兇猛呢?武松又是怎樣對付老虎進攻的?。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用“~~”劃出描寫老虎兇猛的語句,用“——”劃出描寫武松對付老虎進攻的語句。并分別用“.”“ ”劃出描寫老虎和武松動詞。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老虎的兇猛呢?(出示課件4)
師:我聽出了“一撲”重讀了,還有哪些詞需要重讀?你們聽出來了嗎? 師板書: 撲
師:對,“一撲” “按一按”、“攛將”這些詞是描寫老虎動作的。標“.”這句話還應怎樣讀。你們想想看,兇猛的老虎從天而降,速度怎樣?你說這句話還應該怎樣讀?
師:誰來評評,他讀得怎樣?你說——
師:全班一起讀這句話,也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
師:你們看,這只老虎少說也有七八百斤重,不要說它要抓你、撓你,就是砸,也得把人砸個半死不活呀。武松這時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課件4)
師:武松是人不是神呀,面對這兇猛的老虎,“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時,他雖然緊張,但頭腦清楚,方寸未亂,他用哪個動作化解了這場危機?師板書: 閃
師:一個“閃”字說明武松的速度怎樣?所以要怎樣讀?(要讀得越輕越快)
這句話中還有一個詞也說明武松的速度的,是哪個詞呢?
師: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師:誰能用它說一句話呢?
師:兇猛的老虎撲不到人,接著它怎么做呢?
師:進攻的手段有變化,“腰胯一掀”,怎么掀,誰來表演一下?我們看,力大無比呀。要是被它掀著了,那還不得骨斷筋折呀?武松此時?師板書: 掀
生接答: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 師板書: 閃
師:兩種絕招都拿不著,老虎可惱火了,接下來它用哪招?(剪)師板書: 剪課文怎么寫?
師:從他的讀中,能感受到大蟲如霹靂一般的吼聲嗎?誰來評一評,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師:你能試試嗎? 生:讀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老虎的兇猛。
師: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
師:哪里是夸張?哪里是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師: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面對這只惱火的老虎,武松?
生接答:武松卻又閃在一邊。 師板書: 閃
板書: 老虎 撲掀剪(兇猛)
武松 閃閃閃
師:看著板書,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生: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為什么只是一閃再閃呢?
師: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同桌互相討論一下,開始
師:找到答案了嗎?你說——
師總結:有道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老虎如此兇猛,英雄怎能硬拼?一閃,一閃又一閃,從這可以看出武松的機智勇敢。師板書: 機智勇敢
師:讓我們分角色朗讀整段話,再一次體會武松的機智勇敢。可以配上動作。男同學讀描寫老虎的句子,女同學讀描寫武松的句子。武松見了,齊
3、學習“攻”的部分(第六自然段)
師:過渡:機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數用盡,開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6自然段,用“——”畫出能體現武松機智勇敢的句子,并圈出動詞。
師:哪些句子能體現武松機智勇敢呢?請你把它們讀出來。(出示課件5)
師:全班一起讀,誰來說說武松是如何打老虎的,寫了哪些動作?
板書:掄 劈揪按踢打
師:從這些動作中,你能體會到的什么?
師:怎樣才能把武松的機智勇敢展現出來呢?請同學們選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展現,先自由練習。
師: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
師: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
師:你覺得他什么地方讀得比你好?
師:那么你向他學習好嗎?齊讀這句話。
師:還有讀得不夠好的嗎?
師:你讀讀看
師:讀得棒極了,齊讀這句話。
師:還有誰想展示
生:表演讀邊讀邊做動作,體會武松的勇猛。
師:他表演得怎么樣?給點掌聲。我讓我們分角色朗讀整段話,再一次體會武松的機智勇敢。可以配上動作。女同學讀描寫老虎的句子,男同學讀描寫武松的句子。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齊
師:多精彩的打虎場面啊,同學們想不想看錄象,再次一睹打虎英雄的風采呢請看——(出示課件6)
師:錄象把武松的英勇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武松打虎的經過(同桌互說再選派代表說)
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時的動作講清楚,把當時緊張激烈的氣氛表現出來。
三、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1.:說得真好。同學們感受了武松打虎過程之后,你想對武松說些什么呢?請以“武松,我想對你說……”為話題,說一兩句話
2.總結:
這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穿越時空,來到了景陽岡,目睹了武松打虎
過程,品味了作品語言的魅力,初步學習了評價一個人物。讓我們在音樂聲
再次回味武松打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好漢歌》(出示課件7)
四、布置作業
同學們,《水滸傳》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漢,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等待著你去閱讀呢!希望同學們找時間閱讀《水滸傳》中的其它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
2、小黑板。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歸納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并學會靈活地運用,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一、概念入手,揭示課題。
出示學習單一:
1、通過預習《分冊指導復習綱要》上的相關內容,你知道閱讀文章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2、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做上標記。
明確閱讀文章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內容?(一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作用;二是歸納段意;三歸納主要內容;四是體會思想感情,五是揣摩表達順序。)
二、自主復習,梳理方法。
(一)復習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1、復習課文
學習單二:
1、請找出本冊教材中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課文,各選擇一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你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3、時間:5分鐘
復習寫人(《天游峰的掃路人》)、記事(《半截蠟燭》《三打白骨精》《盧溝橋烽火》)、寫景狀物(《廣玉蘭》、《夾竹桃》)的文章,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討論,小結,讓學生明確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基本方法:
段意歸納法(《孔子游春》《理想的風箏》)
文題擴展法《三打白骨精》《莫泊桑拜師》
重點歸納法也可以理解為(找中心句)《廣玉蘭》
(二)復習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
1、復習課文
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到的思想,要求學生思考:怎樣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課文內容思想從重點詞句段體會
《夾竹桃》圍繞夾竹桃寫了夾竹桃的任性可貴和月光下的`美。
《三打白骨精》講孫悟空三次打白骨精,終于打死了白骨精。
2、討論、小結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
[即:邊讀邊問為什么(抓住主要詞句段)]
三、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已經復習了抓住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師想檢查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方法。
2、出示短文《最優秀的人是誰》,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3、師生共同評議、交流。
4、師小結,鼓勵:瞧!大家已經能夠把從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靈活地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了,真聰明!
四、布置作業,鞏固提高。
學習單三:
1、課后請同學們從課外讀物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2、完成《復習指導綱要》上的一篇短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