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09 10:02:24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9個生字,書寫“食、場”等字,感受字的形體美。

  2、初讀課文,把住重點句子,把課文讀通讀順。

  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詞,學習書寫,記憶易錯字。

  2、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指導,把課文讀通讀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蘋果圖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1、師講故事《神筆馬良》,感悟“神”。

  上課之前,老師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好嗎?

  從前,有個小男孩,叫馬良,他有一支神筆,嘩,這支神筆可神啦!他畫蝴蝶,蝴蝶就翩翩起舞,畫小馬,小馬就會嘀噠嘀噠地跑起來……總之畫什么就有什么。他用這支神筆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

  2、師生交流,揭題《假如》。

  假如你有一支這樣的神筆,你想畫什么?指名說(三、四名)

  假如有一支這樣的神筆該多好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課《假如》

  師板書:假如,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08頁,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讀完了把生字寶寶圈出來,讀一讀。然后看能否把神筆找到?

  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1)自由讀,同桌讀

  你找到神筆嗎?(生:沒有)沒關系,我請來了魔術袋幫忙,只要你記住它們的名字,魔術袋就會帶你去找神筆。

  先自由叫叫它們的名字,再讀給同桌聽。

  (2)請小老師帶讀,師正音,再齊讀。

  哪位同學來叫第一排魔術袋的名字?(生讀一個生字)其他同學跟他讀!

  (請讀音準的兩個小老師帶讀,此過程老師重新帶讀,來強調易讀錯的字,如:良、縮、康、操)

  好,全班大聲地叫它們吧!(一個字讀兩遍)

  (3)去拼音,開火車讀。

  同學們讀得真響亮!我們來開開小火車吧,火車來咯!(出示課件)

  師:火車火車哪里開? 生:這里開這里開!

  師:你的火車往哪開?(一小組讀完后問)生: 往左開(或往右開)

  3、識記字形(重點問:縮、遙、健、操)。

  你覺得哪個名字難記?(生:我覺得×字難記)誰能幫幫他?(×字我是這樣記的……)誰想同學來幫幫你的?魔術袋們想問問: 你是怎樣記住魔術袋“×,×”(生沒提到的.字)的名字的?

  誰來告訴魔術袋?

  4、撥荷葉游戲,學詞語。

  (1)自由讀,齊讀

  同學們把名字都記住了,魔術袋就帶我們上船去找神筆了。(課件:袋漸變小,放入船里)好,我們出發!

  (課件:荷葉擋住去路)河上的荷葉妹妹們睡著了,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來,睡來叫醒她們,請她們讓讓路。

  一個同學聲音太小了,叫不醒她們,我們全班一起來!(點擊荷葉,荷葉撥開,船前進)向果園前進!

  三、再讀課文,領會詩情。

  我們終于來到果園了。(課件出示果園)

  果園的阿姨有話想對我們說,認真聽聽: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果園,你們想找的神筆就藏在蘋果里。可是你們要把課文讀通,才能送蘋果給你!

  那我們趕緊來學課文吧!

  1、聽課文錄音,弄清楚:課文分為幾小節?每一小節的開頭都是什么?

  先來聽聽錄音,請翻開書本108頁,注意邊聽邊思考問題:課文分為幾小節?每一小節的開頭都是什么?

  2、重點引導突破朗讀難關。

  我們要讀好課文,首先要讀好這四句話(出示課件)

  (1)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2)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3)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

  (4)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自由讀,指名讀,師范讀,再指名讀(第一句)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兩名生讀這四句話)

  誰來讀一讀第一句; 誰能讀得更好?

  看同學們讀得那么起勁,老師也想讀了,請聽。

  誰還能比老師讀得更好的?!(指朗讀好的一個)

  讀得多好啊!其他同學也像她這樣讀吧!生齊讀。

  3、分四人小組,選其中一節讀。

  下面,請同學們從前面三小節中選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給你小組的同學聽。注意要讀正確讀通順。師巡視指導。

  4、派代表讀,生評價。

  師:1,2,3 生: 坐端正

  看,果園的阿姨來了,師變阿姨:小朋友,你們把課文讀通了嗎?誰來讀一讀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指名讀,生讀通順就可。阿

  (讀通獎個蘋果,里面都沒蘋果。)怎么都沒有的呢?

  全班來讀試試看!

  5、學生齊朗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真好!婆婆剛才送了個大蘋果給我們班,看(出示大蘋果,師打開蘋果,里有神筆),神筆終于找到了!

  只有一支神筆,給誰呢?下面我們來賽一賽,看誰能把“食、場”寫得最好就送給誰!

  四、指導書寫難寫的字(食、場)

  1、觀察,發現。

  看看書本,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食”字寫好呢?指名說(觀察書上的田字格作回答)

  寫“場”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指名說

  2、師范寫,生練寫

  請看老師來寫這兩個字,你們書空。(課前板書好兩個田字格)

  好,你們在書本上寫寫這兩個字,看哪位同學寫得最好看?

  3、展示、欣賞、評議。

  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同學寫得怎樣?誰來說說他寫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指名說展示寫得最好的,送大蘋果,里面有神筆。

  要同學仔細觀察,認真寫就可以把字寫好的。

  今天,我們就學到這,下課!

  五、板書

  23 假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陬。教育學生學習曹沖,平時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四段。

  【教學過程】

  一、利用生活現象,巧妙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人們用秤稱一些東西,想知道那件東西的什么?(對,那東西有多重。)可是,你見過別人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大象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1、請同學們聽一遍課文錄音,邊聽邊想,為什么要稱大象?都有誰在想辦法稱大象?

  2、討論為什么要稱大象。(略)

  3、討論都有誰在想辦法稱象?(官員們和曹沖)

  官員們和曹沖的辦法誰的更好,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

  三、詳讀第三段,為學習下一段打好基礎

  1、官員們想出了什么辦法來稱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第三段。

  2、先分組討論,再指名回答:

  官員們想出了兩種辦法,第一種是造一個特大的秤,第二種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來稱。

  這兩種辦法行的`通嗎?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備課系統”中的動畫設計來演示,生動地展示這兩種方法的弊端。

  曹操對這兩種辦法滿意嗎?從哪可看出來?

  比較: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指名讀這兩句話。提問:這兩句話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直:一個勁兒地,連續不斷。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樣了,語氣和語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滿意。

  3、分角色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四、精讀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難點

  1、可見這辦法不行,那曹沖的辦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2、曹沖的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我請四名同學來分別來讀這四句。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在這個辦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膽地提出來。

  3、同學們剛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問題,下面,我們就按照這四句話的順序,一個一個來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學們提出“把大象趕上岸后,為什么要‘沿著水面’畫一條線呢?”什么是“沿著水面”呀?“沿著”就是靠著水面、挨著水面、貼著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畫一條線,這就叫“沿著水面”畫一條線。

  那為什么要畫這條線呢?很明顯是為第二步船上裝石頭做準備的。這條線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這么重。

  在看第二句,為什么往船上裝石頭要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為什么船沉到線就停了,不能再裝石頭了呢?再裝會怎么樣?同學們四人一組討論討論。

  出示字片比較:

  船上裝石頭,船身超過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樣了?(說明石頭比大象重了)

  船上裝石頭,船身沒有下沉到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樣?(說明石頭比大象輕了)

  因此,只有當船上裝石頭,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條線,這時石頭的重量才會與大象相等。

  第三句,稱石頭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頭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說出了稱象的過程,同學們再把這段讀一遍,試著總結一下每一句的重點內容:

  趕象上船 沿水畫線

  趕象下船 裝石到線

  稱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學習第五段

  六、總結全文

  1、曹沖才7歲,為什么能想出這種辦法?

  因為他很聰明,善于動腦筋,善于注意觀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積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從錯誤意見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實際,因為沒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這不切實際中卻包含著一個“切實際”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個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決問題;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誕無幾,誰能把活生生的一頭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個完整的大象分開呢,怎么能把它“化整為零”?曹沖正是吸取了這兩位大臣錯誤意見中的合理因素,先設法找到了一個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當于秤盤,水相當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線相當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塊代替大象,這樣就可以實現“化整為零”,從而準確地計算出大象的重量。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流露出的欣悅之情。

  ★把握本文的說明方法,體味語言特色。

  ★放飛想象,展望未來。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體味本文的語言。

  方法措施:

  ★多媒體輔助教學。投影各種橋梁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閱讀文本。

  ★朗讀體味法。以讀代講,以讀助講。

  ★討論點撥法。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學習和討論,提高學生思辯能力,教師適當點撥。

  ★延伸拓展法。圍繞課后“思考和練習”二、四展開說話訓練,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對資料的搜集、整理、提升、概括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從民間故事“牛郎織女”說起。(抽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講這個故事)。教師板書“鵲橋”,并引申,板書文題和作者。(播放黃梅戲《天仙配》片段,激趣)

  二、讀一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積累字詞,圈點勾畫,適當時作批注。(投影字詞積累)

  2、齊讀課文一遍。

  3、把握文章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學生閱讀文本,思考、交流,并與教師對話。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板書:

  第1段:“鵲橋”——引入

  第2段:橋梁定義——打比方(形象化)

  第3~13段:未來橋梁——作比較

  三、議一議,突破重難點。

  1、默讀課文,思考:

  A、作者在說明橋梁的三個要素時,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試加以具體分析。

  B、未來造橋會有哪些變化?未來的橋梁有哪些變化?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點撥:橋梁的三個要素在文章第二段中已經說了,它包括:基礎、橋墩和橋面(橋梁)。

  2、小結:

  作者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我們通過多媒體播放的現代橋梁,對茅以升先生筆下的未來橋梁應該有了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譬如作者在第7段中,寫將來的.橋梁造得很美,“橋的構件不再是現在的直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頭尾同樣粗細,而是全身肥瘦相間的”。未來造橋變化很大,速度快、質量好;造價便宜;講究實用和美觀。未來橋梁變化:一是橋身低,但可以自動調節高度,方便車船的過往;二是沒有橋墩,即使有也是漂浮橋墩;三是橋身彎曲,講究美感,“九曲十八廊回”;四是袖珍橋,便于攜帶,方便使用;五是“無梁飛渡”。總之,作者筆下的未來橋梁,是集實用性、方便性、美觀性于一身。

  3、默讀課文,體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品味,并與同桌交流。

  4、小結:

  口語化語言通俗易懂,形象化的打比方、作比較,恰當的引用,都為文章增色。

  四、拓展遷移,延伸教學。

  1、課外查閱、搜集相關資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變成了現實,并談談你的感想。

  2、請以“ 的遠景圖”為話題,說一段話,展望某一技術今后發展的趨勢。

  學生思考后進行說話訓練,教師適當引導和評價。

  五、課堂小結。

  嫦娥奔月,是我們祖先共同的夢想。而今,嫦娥一號騰空而起,奔向月球,帶去了華夏五千年的夢幻。“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愿明天的你們收獲理想,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明天更美好!

  六、作業:

  1、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三。

  2、請以““ 的遠景圖”為題,寫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具準備 :實物展臺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4.“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5.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 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在展臺上出示圖片)

  看圖思考:

  (一)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二)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三)同桌互議。

  (四)集體交流:

  1、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2、 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 指名讀,評議。

  (7) 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3、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4、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5、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6、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 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第二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設情景 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

  總結:

  南轅北轍的故事現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寓言 窟窿 勸告 軟硬 狼群 法則 后悔 盤纏 叼走 街坊

  第三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語

  二、朗讀課文 并說一說每一則的寓意

  三、拓展活動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組里講給同組的伙伴聽,選一個參加班級寓言故事大賽,評出故事大王獎三名

  四、完成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跑的快

  南轅北轍 車夫把勢好 到不了楚國

  盤纏多

  走的越遠

  教學后記:

  兩則寓言,在教學第一則寓言時,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語言的方法:讀通——讀懂寓意——聯系實際。在教學第二則寓言時,就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老師只做適當的指導,讓學生談學習感受和收獲,然后質疑,學生學習印象更深刻.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6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昆侖山、騰云駕霧、藏龍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輝、一畝、一丈、凝成、鐮刀、畫、普通、石筍、丘陵、折射"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摘錄、積累描寫水池形狀、色彩的句子。

  3、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成因,能想象五彩池的句子所描繪的具體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4、理解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觀及池水顯出不同色彩的原因

  教師準備:

  1、與課文內容相配套的教學掛圖(網絡圖片下載)或錄像資料片斷

  2、準備一幅中國地圖,以備了解松潘、昆侖山的位置(或做在。課件中)。

  3、準備包括一二類生字在內的與教學需要相配合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學生準備:

  搜集有關九寨溝、五彩池的文字、圖片資料。讀通本課課文,讀準、讀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前熟讀生字詞比賽。

  1、教師激趣。

  今天在學《五彩池》這一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比賽一一按下面的方法,看哪一組讀生字詞讀得最熟:(1)正確地讀出生字(包括一二類生字);(2)讀出這個生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每個人先:自己準備,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學生自己學習。四五分鐘后,組織小組交流。:其間教師注意巡回輔導和督促,指導后進生。〉

  2、反饋與強化

  (方法:抽樣學習小組共同讀生字,并組詞。例:昆,昆侖山。)

  (教師組織反饋方式可靈活,注意就生字詞的音、形予以點撥和強化。)。

  二、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到過哪些景色美麗的地方?那兒有湖嗎?說說好嗎?湖水怎么樣?什么顏色?。

  那么,你們見過五顏六色的湖水嗎?(引出新課,板書課題:五彩池)。

  三、引導質疑。

  1、那么,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會想到什么問題?。

  (教師有。計劃地歸納學生質疑的問題,有。計劃地板書,形成引導學生閱讀探究的`主要問題。例如:真有這樣的五彩池嗎?它在什么地方?究竟像什么樣?為什么那里的水會是五顏六色的?……)

  2、談話: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出示中國地圖),有許多山川湖泊。看,這兒是我們的家鄉×××一一直彩池呢?就在四川省松潘縣以北的九寨溝,那兒景色特別美麗,真像仙境一樣呢!我們去看看好嗎?

  《五彩池》這篇課文寫得也非常優美,我們如果一邊讀一邊通過課文中的語句去發揮想象,就會感覺到好像看到了那個地方的景色一樣。我們試著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可。以輕輕地讀出聲音來。

  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通過閱讀課文摘清楚你們提出來的那些問題。有實在想不明白的詞句,可以用筆做上記號,等會兒和其他同學一起想想、說說,也可以向老師提出來。

  你覺得描寫特別美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做上記號,等會兒讀給大家聽。

  四、學生初步自主探究閱讀。

  1、教師巡視。提示學生讀課文時按上述要求用筆做適當的記號,也可以在課文旁邊寫出自己想到的內容。(要給學生比較充分的時間,要激勵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潛心閱讀的境界中去。)

  2、引導和組織學生根據以下板書(或投影)的基本要求交流和討論:(1)同學們一開始提出的那些問題弄懂了沒有?還有什么不懂的詞句或問題?(2)覺得哪兒寫得特別好、特別美?五彩池獨特的地方是什么?(3)讀的時候你聯想到了什么?

  五、反饋、點拔和強化。

  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喜歡?哪個小組先說說?

  (學生反饋,朗讀。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全班學生著重讀那些應該發揮想象的句子,如"奶奶是哄著我玩兒……去看看";"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有像蓮花等;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并相機引導理解"騰云駕霧、漫山遍野、一商、一丈、石粉凝成"等詞語。)

  啟發、點撥要點

  (1)關于"騰云駕霧":同學們看到這個詞語,想到看過的什么電視劇、什么鏡頭嗎?

  (2)關于"漫山遍野":課本上有沒有插圖能說明什么叫"漫山遍野"呢?

  讀這幾句,聯系插圖或投影,引導學生既體會"漫山遍野"的意思,又想象"……好像是鋪展著巨幅地毯上的寶石"一句的具體畫面。讀出贊美的語氣。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帶領下總是能夠很快地學會生字,并將生字認會,那么今天老師不參于大家的學習之中,小朋友們通過自學能否將本課的生字給消滅掉呢?

  二、識字

  1、自主識字:

  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合作識字:

  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告訴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3、識字方引導:

  ⑴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⑵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⑶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⑷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⑸ 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三、寫字指導

  進行寫字教學時,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現問題的游戲。教師先做發現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啊!示范后,先讓學生臨寫一遍,然后請學生同位或小組合作、探究,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來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邊原來不是良!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啊!在學生發現的基礎上,給以鼓勵、總結、概括,再引導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復習生字,繼續學習本課,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提問。

  2、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自讀課文,思考這兩個問題。

  二、朗讀感悟

  1、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2、出示生氣和微笑兩張頭像,帶著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和為什么又笑了兩個問題,自主讀書思考。讀出寫伊琳娜生氣和微笑的有關段落,說說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為什么生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小朋友、媽媽說的話。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4、讀課文結尾朗志萬的話,說說應該怎么理解這句話。教師提示下面幾中理解引導學生討論。

  ⑴ 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⑵ 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⑶ 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⑷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方式。

  5、再整體讀課文,想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三、日積月累

  積累自已對自已有幫助的詞和句。

  四、實踐活動

  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不懂的問題 解決

  【課后記】

  本文是一個有趣的科學故事。要求學生正確,流利而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主要要學生學會不迷信,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會三個生字。

  2、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段,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同學們,你們了解衛星是怎樣上天的嗎?講解有關衛星是被火箭送上天的相關知識。以及火箭的規格,隨著科學的發達,衛星越造越大,為提高運載能力,在火箭底部捆綁上幾個裝有更多燃料的助推器,以增大運載能力。

  2、課題《新的跨越》中“跨”字是什么意思,“跨越”一詞又可以怎樣理解?這是一則消息,我們從上節課就已經知道,閱讀一則消息應從標題開始,那么看了這一標題,你有什么樣的問題要問呢?

  3、帶著問題輕聲讀課文,哪些語句告訴我們這是一次“新的跨越”。

  二、學習生字詞語

  1、指名讀生字,要求讀準每一生字,尤其是“碌”字,不要跟“綠”字混

  2、讀讀課后詞語。

  跨越自行研制醒目忙碌陸續烈焰蒼穹天際

  解釋“忙碌”中的“碌”字,“蒼穹”中的“穹”字。結合課文理解“自行研制”體會我國的航天科技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3、提出在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三、學習內容。

  1、回顧學習消息的方法:先看標題,再看課文開頭,最后想這則消息有什么作用。

  2、了解大意。剛才我們已經看了標題,這一標題你是怎樣理解的,課文哪些語句告訴了我們這個題目的.意思?

  3、那么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我們可以從哪一部分中找出答案?

  4、學習第一段:先劃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再劃出事情發生的地點,最后劃出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5、據回答板書:時間:北京時間七時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事情:我國自行研制蝗“長征二號E”捆綁式運載火箭將美國制的通信衛星準確、順利地送入預定軌道。

  6、其中開頭黑體字部分你是怎樣理解的?(是新華社報道的這則消息)

  7、知道了這個消息,你的內心有何感想,為什么?

  四、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完成作業本第一、二題。

  3、說說讀消息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