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
【教材分析】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發現問題,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證實假想的探索過程,同時向我們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語言準確生動,內容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語言準確生動,同學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課文描繪的情景,展開豐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關恐龍進化的知識。采用質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樹立同學探究意識,培養同學鉆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理念】
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突出同學的主體地位讓同學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天性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一支恐龍怎樣演化成鳥類的過程,并有條理地說說。
3、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同學大膽質疑、熱愛科學、鉆研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難點:
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課時布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和聽說過恐龍這種動物,喜歡它們嗎?課前你們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1、課件出示各種恐龍和鳥兒的動態畫面,說說你知道它們哪些特點。
2、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3、板書課題:
飛向藍天的`恐龍
4、讀題、解題:
是指恐龍中體輕的一支逐步有陸地生存轉向空中,最終演化成鳥兒。
二、整體感知,回饋預習
1、自讀全文:
指名逐段讀,想:
課文寫了什么,你對哪局部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
⑴ 讀詞語競賽,出示生字詞屏:
分小組讀、男、女生讀。
、 猜詞語競賽,出示字屏:
顏色多,絢爛多彩──五彩斑斕 在空中回旋地飛──飛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說話或寫文章時最重要的局部──點睛之筆。
、 根據動作選配詞語:
放映有關恐龍與鳥類動態畫面,認識局部詞語,如:
(恐龍的)笨重、愚鈍……;(鳥兒的)輕靈、敏捷、飛翔……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方法:
、 先自身讀。
⑵ 再討論。
、 匯報:
、 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 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 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 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⑴ 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身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身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指名帶讀生字詞,聽寫局部生字。
2、上節課同學們了解了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并提出了恐龍怎么會飛的疑問?下面,我們來認真閱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理清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⑴ 自讀一自然段,畫出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⑵ “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誰?歸納二者在外形、習性方面的不同點。
、 指導朗讀,個別讀,齊讀:
師:為了給人類的假想找到依據,中外科學家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它們分別有什么樣的發現?
2、默讀第二段,考慮中外科學家的不同發現,并小組交流:
、 媒體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話“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副古生物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
、 “點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點睛”之筆呢?
、 指導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科學家在鉆研過程中的心情。在讀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義。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
1、輕聲自讀這一局部,并畫出自身認為寫的好語句多讀幾遍。說說這局部介紹的是什么?
(介紹的是億萬年前恐龍的龐大家族。)
2、指名讀三、四段,小組討論:
陸地上的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飛向藍天的?
3、完成表格:
恐龍的龐大家族
恐龍的演化過程 它們各自的特點 作者說明的角度
4、考慮:
在作者描寫的內容中,哪一支描寫的最具體?這樣具體的描寫有什么好處?
理解:
“一支”是指恐龍的某一個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長的演化”是指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過程。
5、在這個大家族里,哪種恐龍經過演變飛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6、再讀全文,根據課文內容,想象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7、班上交流:
有條理地說一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8、練習背誦獵食性恐龍演變成鳥類的過程。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考慮:
這一段有幾句話?哪句話是這一段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希望能夠重現這一歷史進程”這句話包括的信息?
2、理解:
隨著越來越多精美化石的發現,他們里這一愿望的實現已越來越近了:
要證明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只能依賴于對化石的采集。假如能把恐龍向鳥兒進化的過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就毫無疑問地說,鳥兒是恐龍進化而來。
3、齊讀最后一段。
五、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說明簡潔,意思完整,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激發了我們探索自然的興趣。
六、積累語言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課文有許多語句的意思表達得很準確,請你找一找、讀一讀,如:
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凌空飛翔的鳥兒。將這樣的語句謄寫在積累本上。
七、作業
1、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
、 恐龍最終都演化成鳥類大家族。 ( )
⑵ 恐龍演化成鳥類經過了三千萬年。 ( )
、 帶羽毛的恐龍化石是證明恐龍能飛上藍天的關鍵。 ( )
2、分析下面的句子,說說好在哪兒:
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飛翔的鳥兒。
3、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呢?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天鵝的美麗、可愛,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滲透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環境的教育。
3、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圖片,能從圖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天鵝的美麗、可愛。
教學難點:體會孩子們對天鵝真心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活動
課前準備:有關課文內容的天鵝圖片及視頻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天鵝嗎?在哪兒見過?什么樣兒?(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暢談)你們現在想見一見嗎?
(設計意圖:以天鵝為話題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喚起學生已有對天鵝的認識,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出示課件(天鵝的圖片):看著眼前的這兩只天鵝,你能用一個詞說說“什么樣的天鵝”嗎?(出示:()的天鵝)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使學生對天鵝有更形象和客觀的了解,并學會運用自己所積累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學生邊讀邊思考:天鵝是怎樣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第二自然段,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的讀書方法。)
2、指生回答,并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3、出示課件(天鵝在湖面抖翅膀、找東西吃):認真觀察圖中的天鵝,你能找出哪只是“抖著翅膀歡快地叫著”的天鵝嗎?
、僦干酱笃聊簧现敢恢,教師隨即追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到做抖這個動作的天鵝以理解“抖”這個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從圖中理解“抖”這個詞,培養學生學會從圖中獲取信息幫助自己理解課文的能力。)
、谡l能像圖中的天鵝一樣做做動作?指生做動作表演,其他學生也可跟著做。
(設計意圖:愛動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做動作演一演,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學生對“抖”的理解,使“抖”這個詞更生動更形象了。)
③聽聲音想象:這只天鵝抖著翅膀還在歡快地叫著,他們好像在說些什么呢?(學生大膽想象,感受天鵝的高興。)
(設計意圖:聽著天鵝歡快地叫聲,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的感覺,激發學生們的想象,也使學生更深的體會到天鵝的高興,促進學生更好的讀出天鵝高興的語氣。)
4、同樣讓學生到圖中找到“伸到水里找東西吃”的天鵝,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天鵝會找到什么好吃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學生的想象擴展知識,使學生對天鵝有進一步的了解。)
5、學生邊做動作邊有感情的讀第二自然段。
6、看視頻(天鵝在水上展翅飛跑):天鵝們在水上跑來跑去,多高興呀!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利用視頻真實、直觀、生動等多種優勢,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天鵝高興的心情,并被其所感染,激發學生有更強烈的情感去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邊放課件邊敘說:天鵝們一會兒在水上跑來跑去,一會兒飛上天空,一會兒又到岸邊去走一走,時間過的真快,太陽就要下山了,金色的陽光灑在湖面上,也灑在天鵝的身上,吃飽了的.天鵝又在干什么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聽邊欣賞天鵝的美麗圖片,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在欣賞天鵝的同時感受到時間流過的過程,為后邊課文理解孩子喜歡天鵝做好鋪墊。)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便讀邊思考問題。
2、指生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3、看課件理解:
、僬乙徽遥旱谝环鶊D:這些天鵝在干什么?(在岸邊散步)
第二幅圖:這些天鵝在干什么?(在水上輕輕地滑行)
、趩枺耗銈冊趺粗朗恰盎小?什么是滑行?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從圖中找答案:滑行就是慢慢地向前游。)
(設計意圖:在本自然段中,“滑行”一詞的理解是個難點,借助直觀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自己去感悟“滑行”的含義,這樣的理解一定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深刻的。在這個觀察與感悟的過程中,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學生學會借助圖片信息自讀自悟的能力。)
③對比兩幅圖理解:為什么說“那些滑行的天鵝如同一只只美麗的小帆船!?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比喻句,通過兩幅圖的直觀對比,使學生非常形象的認識到天鵝與小帆船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明白為什么說天鵝如同小帆船。)
4、指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看課件(缺少詞語的第四自然段):指生把缺少的詞語填上。
(設計意圖:加深對“躲”、“悄悄”、“尊貴”詞語的感悟,為指導有語氣的朗讀和下面的質疑做好鋪墊。)
3、學生輕聲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躲”在蘆葦叢中?為什么要“悄悄地看著”?為什么把天鵝稱為“尊貴的客人”?
(設計意圖:從詞語入手,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4、學生解疑,從中感受孩子對天鵝的喜愛之情。
三、精讀課文:
1、學生暢談這節課的收獲。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讀一讀。
3、指生讀,大家評議。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選擇,進一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讀,并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讀能力。)
四、作業:搜集有關天鵝的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3
教學目標:
1、掌握一類生字的讀音,結構,組詞,會寫一類生字。
2、認識二類生字。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掌握一類生字的讀音、結構、組詞和寫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久”字和反文旁、折文旁的區別。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這節課,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在面包店做苦工,他一邊做工,一邊堅持看書,結果被老板發現準備燒他的書,為了保護書,他毫不畏懼,最后被老板解雇了。這個小孩就是俄國偉大的作家高爾基,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他小時候的故事。(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自由讀課文。(要求圈出一類生字及詞語,劃出二類生字,熟悉生字的讀音、部首、結構、組詞)
3、在黑板上出示一類生字卡片。
三、一類生字學習
(一)“小老師”教生字
1、師:現在我要請“小老師”上臺來教生字,小老師在哪里?(學生舉手上臺教生字,教師旁聽并及時糾錯)【強調“伙計”讀輕聲】
2、師:誰來評一評剛才這幾位小老師誰教得呢?(評出小老師)
3、齊讀生字一遍。
。ǘ┥中∮螒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老師說特征,同學們說出黑板上有這個特征的字,聽懂了嗎?
【獨體字:工、久、氣左右結構:計、塊】
【前鼻音:店、分上下結構:分】
【半包圍結構:店】
(三)寫生字
1、師:生字會讀了我們還要會寫,大家覺得哪個生字最難寫呢?(教師范寫生字“店”、“久”、“氣”)
師:請同學們伸出右手,用食指跟著老師邊說筆畫邊書空。
2、(教師范寫生字)
【店:部首廣字頭,寫廣字注意:橫要短,左撇要長,占字的豎要寫在豎中線偏右的位置】
【久:一筆的撇寫在左上格,不能太長,第二筆是橫撇,橫要短撇要長,第三筆的捺和第二筆的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課文中的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弄懂高爾基的智慧表現。
3、學習高爾基好學的精神,懂得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教學重點:
弄懂高爾基的智慧表現,學習高爾基好學的精神。
教學難點:
弄懂高爾基的智慧表現,體會他巧裝蛋糕“巧”在哪里。
教學準備:
資料、生字卡片,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走進了高爾基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聰明的高爾基到底是怎么裝蛋糕的呢?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18課,巧裝蛋糕。(板書課題)
二、復習
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同學們看著大屏幕,都會讀嗎?那咱們來玩一個生字小游戲——“踩地雷”。(生字復習)
三、新課學習
。ㄒ唬⿲W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指導朗讀“奇怪”二字。(宜重讀)
提問:為什么說這是一張奇怪的訂貨單呢?這張定貨單奇怪在什么地方?仔細閱讀劃線的.句子,想一想。
2、師:哪位聰明的小朋友已經有答案了?(指名回答)
同學們,這個問題難不難呀?
3、師:面對這樣的問題,課文中的伙計們和老板是什么反應呢?
是啊,這張奇怪的訂貨單可讓蛋糕店的老板為難了。(板書:老板為難)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提問:正在老板為難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了,他是誰?他說了什么?(指名回答)
指導:是啊,他說了一句“讓我試試吧”。他的表現和大家可不一樣了。(板書:高爾基試試)
2、讀這句話要求讀出他謙虛和自信。師范讀一遍。再讀一遍。
師:來,咱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段,“大伙兒急了”預備讀。R讀第三段)
3、那聰明的高爾基到底是怎樣按貨單上的要求分蛋糕的呢?
。ㄈ⿲W習第四自然段
1、全班一起讀第四段。
2、師:高爾基分蛋糕的方法你們知道了嗎?他先做了什么?(指名回答)再做了什么呢?
3、誰到講臺上來為大家演示一下呢?(請一名同學利用教師準備好的工具演示高爾基裝蛋糕的方法)
。ㄋ模⿲W習五六自然段。
1、師:現在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2、思考:那個顧客以及店里老板和伙計對高爾基的態度是怎樣的?(生答)
你能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生讀)
重讀詞語:滿意十分佩服(板書:佩服智慧)
3、佩服是什么意思呢?誰能用佩服來造句?
4、師:那個顧客以及店里的老板和伙計對高爾基的佩服說明了什么?
5、高爾基的聰明智慧是天生就有的嗎?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的這句話,“他一有空就鉆到書本里,伙計們都笑他是個書呆子。”書呆子是指不懂聯系實際,只知道啃書本的人。同學們說高爾基真的是書呆子嗎?(指名回答)
是呀,他并不是書呆子,他用書中的知識為蛋糕店解決了裝蛋糕的難題,他是一個聰明又愛學習的好孩子。
6、假如現在高爾基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么呢?(學生發言)
總結:我們也要向高爾基學習,多讀書,多思考,并且把我們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做一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好嗎?
7、一起再把課文讀一遍。
四、隨堂練習
師:咱們學習了高爾基的智慧,老師今天呀,也想考考你們的智慧,老師這里有一個圓形的蛋糕,要求同學們只切三刀,把蛋糕分成七分(重復一遍)聽清楚老師的要求了嗎?同學們在紙上把分蛋糕的方法畫出來,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是最聰明的。
其實呀,智慧就在我們身邊每一件小事上,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要善于運用自己的知識來解決我們遇到的難題。
五、作業布置
六、板書設計
巧裝蛋糕
大伙:為難佩服
高爾基:試試智慧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4
一、課程標題:
《夜鶯的歌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呻吟、宛轉”等詞語,鞏固“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訓練要點。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讀懂課文,懂得“夜鶯的歌聲”的真正含義,體會文章所表現出的小夜鶯的機智勇敢以及與敵人斗爭到底的愛國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了解課文1-3自然段和最后2個自然段的相互照應。
難點:懂得“夜鶯的歌聲”真正含義,領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字卡片等
四、學生準備:
1.收看有關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
2.搜集戰爭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有關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還彌漫著戰爭硝煙,那里的人們生活情況是怎樣的。
五.教學方法:
啟發法,講授法等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傾聽錄音,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夜鶯嗎?你們聽過它們的歌聲嗎?(板書:夜鶯。)
2.播放夜鶯歌唱的錄音。
3.過渡語:夜鶯體態小巧玲瓏,叫聲清脆宛轉。每當月上高樓,它就會放開歌喉縱情歌唱。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一起走進1941年的蘇聯衛國戰爭,走近一只勇敢的夜鶯,去聆聽他神奇、機智的歌聲吧!
4.板書課題──夜鶯的歌聲。(補充)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檢測預學情況,這個故事發生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時期,關于衛國戰爭你了解多少?
2.自由讀課文,出示朗讀提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圍繞“夜鶯的歌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3)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有什么與以往課文不同的地方嗎?全完共有幾部分?四個部分分別講什么?能不能分別用幾個詞語概括下作為小標題?
3.交流歸納。
(1)戰爭期間,“小夜鶯”巧妙地和敵人周旋,利用夜鶯的歌聲傳送情報,幫助游擊隊消滅敵人。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2)這篇課文每個部分以空行隔開。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聲傳情報。
第三部分:森林滅敵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崗哨。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這個故事很精彩,請大家分小組學習,組內同學一起合作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畫下來。
2.各組就課文的四部分,分別進行自學,畫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讀句子,各小組簡單說說自己的理解。
重點句子:
(1)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
(2)有時候學夜鶯 ,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
(3)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
從孩子的嘴里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這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的有什么兩樣。
(四)課堂反饋:
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回答,并且請學生回答其他學生提出的疑問。
(五)課堂小結:
教師請學生總結這節課主要學習的內容
(六)作業設計,強化積累
1.摘錄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推薦閱讀:《紅紅的雨花石》。
七、板書附錄:
夜鶯的歌聲(宛轉)
巧周旋
傳情報機智
滅敵人勇敢
站崗哨熱愛祖國
八、教學反思
關注求學快遞網教師資格證專題帶您了解20xx年教師資格證小學說課稿、20xx年教師資格證小學說課輔導、20xx年教師資格證小學說課稿范文、20xx年教師資格證認定小學說課稿等資訊,讓您輕松備考教師證考試!
求學快遞網教師資格證專題的小編們根據網民搜索習慣第一時間公布了20xx年教師證考試報名時間、20xx年教師證報考條件、20xx年教師證考試歷年真題、20xx年教師證面試指導、20xx年普通話考試歷年真題及模擬試題等最新的考試資訊,為方便您隨時了解教師證相關考試信息,請收藏求學快遞網教師資格證專題。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為“神樹”!疤焯弥械臉穲@”。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后后,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學生匯報: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么感受?鳥兒又給你什么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群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ㄒ唬┱埻瑢W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后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匯報。
。ǘ﹨R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
。1)匯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為什么?你聽出了什么?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干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么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嘆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占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闹形覀凅w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復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鳥
1.播放課件錄相:“群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里的鳥兒多?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6
一、為了終身讀書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認同《朗讀手冊》。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動我的句子及統計數據。雖然他說的是美國的事情。但本質意義上的教育問題是無國界的。吉姆·崔利斯當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國目前所遭遇的。
幾乎在每一個熱愛閱讀的班級中,老師都定期地給學生們朗讀。(第7頁)
82%的受刑人員都是輟學的學生。
低識字率階層中的受刑人員,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員的兩倍。
60%的受刑人員是文盲。
。叮常サ氖苄倘藛T是累犯。
為什么這些學生會輟學離校呢?因為他們不會閱讀——這影響到成績單。改變畢業率,就改變了入獄率,也就改變了整個國家的風氣。一個國家的高中畢業率愈高,入獄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識可知,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終極武器,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消滅它們。(第16頁)
學校的教學目標應當是培養終身的閱讀者。(第18頁)
全世界最好的準備學力測驗的方法就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床邊讀書給孩子聽。如果孩子覺得這是個美好的經歷,他們就會開始自己閱讀。(第25頁)
我們要向廣告商學習,采用他們的訣竅,銷售一種名叫“閱讀”的商品。(第28頁)
吉姆·崔利斯以為:為了孩子成為終身讀書人,為了讓更多的美國公民成為“閱讀”這一特殊商品的終身消費者,朗讀是最好的廣告——“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活動”。
2.誦讀,對語言敏感的葆有和培養。
為了推銷“閱讀”這一特殊產品,如果朗讀是廣告的話,那么誦讀,經典誦讀,無疑是廣告中的精品。
也許大海給貝殼下的定義是珍珠,也許時間給煤炭下的定義是鉆石。
如果自然聽到我們所說的一切知足的話語,江河就不去尋找大海,冬天就不會變成春天。如果她聽到我們所說的一切吝嗇的話語,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氣呢?
這是紀伯倫的《沙與沫》。
天對地,室對家。落日對流霞。
黃鶯對翠鳥,甜菜對苦瓜。
狗尾草,雞冠花。
白鷺對烏鴉。
村前種果樹,塘里養魚蝦。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這是親近母語經典誦讀教材里的“晨讀對韻”篇。
各位聽了是否動心,是否有立刻去讀去誦的沖動?如果有,恭喜自己,因為你對語言還保有一份敏感,而對于語言的敏感,乃是教師必備的第一職業素養。
兒童對語言是天生敏感的,是這種敏感引導著他學會了聽懂話語,學會說話,是這種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為他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盡量新鮮盡量豐富盡量美好的母語的滋養。所以,如果我對語言還存有一份敏感,既說明是擁有起碼的教育學素養,也是我童心猶在的證明,我的精神食欲還很強健的證明,我的生命力依然青蔥茁壯的證明。我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
二、日有所誦,對天賦之門的叩啟
1.具體做法。
連續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則。我們今天的教育行動,既要著眼于孩子的過去,也要著眼于孩子的將來。這樣我們的活動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鑒于這一原則,向大家匯報一下自己在過去三年來做的事情。
每天10分鐘,習慣成自然;連續反復的活動,是對天賦之門的叩啟!缎戮帲常叮狄箖焊琛贰秲和姼瑁保埃笆住贰渡衿娴拇白印贰队美K子牽著的月亮》,F在是三年級下學期,我們現在才開始讓孩子背唐詩:“3+2”,每周三首唐絕句,兩段泰戈爾《飛鳥集》。宋詞啦、元曲啦、世說新語啦、語選啦……還有泰戈爾、紀伯倫我們都會背到的。
這是一道緩坡。正因為是緩坡,才能讓孩子爬得高,行得遠。
2.誦讀的好處。
。ǎ保┻母語教學以簡單樸實,還童年以輕松快樂。
基本取消家庭書面作業。還在一年級,我的語文課,除了識字、寫字,全做朗讀指導。組詞、造句,從來不做。為什么能夠這樣?是日有所誦讓我們師生有恃無恐。
誦讀和教學的良性循環為什么能夠實現?因為我們給孩子的誦讀材料是童趣盎然、淺顯好玩的。如果背誦材料是遠離兒童趣味和兒童生活的,是艱深晦澀的,就好比在他們剛能喝奶的時候,讓他們啃骨頭,這樣做只能讓他們對食物充滿恐懼。
。ǎ玻┥顚娱喿x實現修身養性。
誦讀就是深層閱讀。背不下,不是因為頭腦笨,而是因為心不靜,不夠聚精會神。既然非用心不能記誦,那么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煉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對應當做和必須做的事情專心致志。背誦就是煉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養聚精會神的能力。當他聚精會神,他便融入對象,吸取對象,成為對象。就這樣興致盎然地一路背下來,或早或遲,或深或淺,所讀所誦,都將內化為他們的精神氣質。
三、誦讀的力量來自哪里
1.語言是物質環境。
借著誦讀,反復作用于兒童眼睛、耳朵、大腦、心靈的是什么?是語言。
語言的力量何以如此強大?因為語言是一種物質環境。
因為語言代表著為了社會生活的利益經過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質環境——在變成社會工具時,物質的東西已喪失它們原來的特征——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較起來,語言應起更大的作用。通過語言,我們間接地參與過去人類的經驗,因而拓寬并豐富了目前的經驗,使我們能運用符號和想象去期待種種情境。語言能用無數方法把記錄社會結果和預示社會前景的意義凝縮起來。自由參與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識字和未受過教育幾乎成為同義詞。
。ǘ磐睹裰髦髁x與教育》)
2.兒童認知的特點是心靈對于環境的吸收。
為什么物質環境的作用如此強大?因為兒童認知就是心靈對于環境的吸收。
。稓q以后的學習,越來越多的是有意識的學習,是用頭腦學習。
。稓q以前的學習,更多是無意識的學習,是心靈從環境中汲取生長必需的陽光和雨露。聲、色、光、形的刺激,苦與樂,愛與痛的體驗,尤其是母語源源不斷的滋養,與他成長中的小小的軀體發生了奇妙的精神化學反應,知識和體驗,不僅進入他的大腦,而且促成大腦的發育。3~6歲,兒童開始對經歷的事情有所記憶。3~6歲的兒童處在語言發展的詞匯爆發期。這個時候,孩子對于母語的吸收能力是異乎尋常的旺盛。新鮮豐富的語言就是滋養大腦和心靈的新鮮豐富的營養,僅僅日常生活語言是遠遠不能滿足兒童對于母語的需要的——怎么辦?大手小手同捧一本書,和孩子一起讀起來、誦起來。
3.環境越溫馨,吸收越充分。
環境溫馨的意思是指誦讀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兒童生活、兒童趣味密切相關的。這樣的語言環境對于兒童來說就是溫馨的親切的。兒童在閱讀材料中的地位,就是兒童感知到的自己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是讓孩子們在其中能夠讀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否則就是純粹的灌輸和壓迫。大腦過早成為容器,所學的東西只是兒童生命的填充物。
人生是分階段的,下一階段的充分發展,都必以前一階段的充分發展為前提,F在是過去的未來,未來是正在到來的現在。眼睛盯著未來的人,其未來恰是虛無的,因為當現在的意義遭漠視,未來所立足的地面也塌陷了。反過來,唯有現在豐富、生動、連貫地展開,人才可能真真實實地擁有鮮活而美好的未來。
最初的誦讀,一定要是“有我的誦讀”。這樣的誦讀,是對兒童的呵護,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對兒童來說,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是否快樂、是否因此更愛自己、更愛這個世界。否則,我們所做,和前輩好不容易廢除的私塾,和害得中國落后挨打的封建教育有什么不同?
四、結束語
兒童是世界的希望。
對于兒童的精神發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語營養,用瑯瑯書聲為他們構筑一個溫馨、實在的成長環境,既是強健兒童的骨骼,也是豐滿他們的血肉。既是給他們打造堅固的船體,也是為他們揚起漂亮的風帆。
本著教育的良知,本著對孩子的熱愛,本著對幸福人生、清明世界及美好未來的向往,讓我們攜起孩子幼小的手,回到童年,回到母語溫暖的懷抱,回到生命應有的完整圓潤,健康美麗。
瑯瑯書聲,朗朗乾坤。
讓我們期待,讓我們行動。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展開想象仿寫句子,培養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啟發學生愛他人、關愛環境。“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的朗讀要隨感情讀出變化來感悟課文。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這里有一個神筆馬良的故事,你們想看一看嗎?
(播放課件《神筆馬良》)
2.看完動畫片,你想說什么?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用它畫什么?
3.導入:有一個小女孩,她和你一樣,非常渴望擁有這樣一枝神筆,幫助她實現美好的愿望。于是,她寫下了這首小詩,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23課,《假如》
(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老師已布置讓同學們提前和咱們的生字朋友見面了,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可不要說大話,老師檢查一下好不好?有沒有信心?
1.播放課件6個詞語(縮著身子,遙遠,健康,尋食,哭泣,操場)
齊讀詞語,小老師領讀(讀錯了不要跟著讀),指名讀。
2.詞語會讀了,現在,生字的好朋友回家了,只剩他自己了,你還有信心讀會嗎?播放課件生字(良,縮,遙,尋,食,泣,健,康,操)
看看誰最勇敢?帶拼音讀,齊讀。然后去掉帽子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不想讀?后開火車讀。
(其中,重點字良,縮,遙,尋可組詞說話的形式來加深理解。)
3.交流識字方法,同學們真的是很用功啊!自己就把生字記會了,那你肯定有很多記住生字的好方法吧?說出來讓同學們也向你學習學習。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哪個字的?
(預設: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謎語,編順口溜等等)
4.同學們真能干,生字朋友都認識了,如果他們回到了詩歌中,你還認識嗎?接下來,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詩歌中的小女孩都用馬良的這枝神筆畫了些什么?用橫線標出,聽明白了嗎?(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 品讀領悟,合作交流。
文中的小女孩想用馬良的神筆畫些什么呢?
指名說,師板書(小樹,太陽,小鳥,谷粒,西西,好腿)
為什么要畫這些呢?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播放課件:三個問題)
(組內討論)
1、 學習第一小節
過渡:同學們剛才討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相信你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咱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哪一小節?
(1)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指名說。
為什么小樹在冬天就不能快活地成長?(寒冷的北風,怕冷)
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她很冷?(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她嘆息什么?好像在說……
(2)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早上在上學的路上,你冷嗎?為什么?如果你沒穿棉襖,會有怎樣的動作?
(師生同做縮著頭,雙手抱緊身體,渾身哆嗦,皺著眉頭,體會"寒冷的北風”,“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練讀這三個詞語。即課件上紅色的詞組)
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的小樹,老師采訪采訪你們。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小樹小樹,你現在最需要什么?(隨機提問)
忽然間,寒冷的北風停止呼嘯,一輪紅紅的太陽慢慢升起,溫暖的陽光灑在你們身上。小樹們,你們現在有怎樣的感覺?
看到小樹不再害怕寒冷和冬天,快活地成長,小女孩的心里真(開心),我們的心里真(開心)讓我們和小女孩一起快樂的讀一讀這一小節吧!
師范讀,練讀(注意紅色的詞語),指名讀(讀出這個愿望的迫切性)。
2、學習第二小節
同學們第一小節讀的這么好,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能把第二小節讀好的。和同桌一起,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好不好?
(1)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給小鳥會許多好吃的谷粒呢?
它在等誰呢?
這時候的小鳥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
引導讀課文,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你會想什么?體會小鳥的.心情讀。
引導讀紅色詞語“苦苦等待,餓的哭泣”。
她在等待什么?
你怎樣理解“遙遠”?你能用遙遠說一句話嗎?鳥媽媽可能都飛到哪些地方?
是呀,那么遙遠!小鳥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的哭泣,此刻,小鳥最需要什么?
當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上好吃的谷粒時,小鳥會怎樣?
(2) 怎樣才能把這一小節讀好?指名說一說。
(3)練讀,指名讀,齊讀,配樂讀。
3、學習第三小節
1.小女孩除了對小樹,小鳥的關愛之外,她心里最牽掛的是誰?
西西為什么是不幸的?
小朋友如果你的雙腿不能活動,你會遇到哪些困難?
可憐的小西西啊!那么多不方便困擾著她,如果西西是你的好朋友,你會對她說什么?
(說話訓練:我想對西西說:“ !)
善良的小女孩用馬良的神筆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讓西西和我們一起 !耙龑w會讀”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2.師生配合讀,
師:西西有了健康的雙腿,她就再也不用,生讀:只坐在屋里……
師:西西有了健康的身體,她就再也不用,生讀:只坐在屋里……
是呀!西西會和我們一起盡情的奔跑,盡情的嬉戲,她是不幸的,可又是幸運的,因為有個這么善良的小女孩關心著她,同學們,小女孩的三個愿望我們學完了,你們想不想把他們連起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優美的音樂,好嗎?(生齊讀前三小節)
2、 學習第四小節
同學們讀得真不錯,小女孩的愿望只有這三個嗎?從哪里看出來?是呀!小女孩美好的愿望還有很多很多!
四 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學習條件都有限,老師這里有一組圖片,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吧!
(播放課件:貧苦圖片)
孩子們,你想說什么?我們要把我們的愛送給他們,要去幫助他們,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書寫愛的語言吧?
(播放課件:寫話格式: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
畫
找幾個寫的不錯的孩子,放音樂一個一個讀。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和小姑娘一樣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可是,我們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神筆嗎?所以這只是假如.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假如都變成具體的行動。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呢?(化為具體的行動。(把板書用心形包起來)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8
一、聽
1、傾聽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學正在分享著大家的快樂,我相信他已經有了很多收獲!
2、他聽得可認真了,會聽的孩子是會學習的孩子!
3、××同學聽得最認真,第一個舉起了小手,請你回答!
4、你聽得真認真,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呀!
5、你傾聽得真仔細,耳朵真靈,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說:
6、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它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達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
8、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
9、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說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創見,這非?少F,請再響亮地說一遍!
11、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真棒!
二、想:
12、我想××同學一定在思考,我們再給他一點時間,好嗎?
13、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做:
14、不僅自己認真學習,還能提醒同桌同學,真是了不起!
15、第×組的××同學可真棒!為自己這組爭得一顆閃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個膽小鬼打倒,舉起手來了!
17、你們瞧,×××可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組的同學個個眼睛睜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們特別認真,注意力特別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學認真的樣子,老師就知道她是勤奮好學的孩子!
21、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變這么大,從上課愛吵愛鬧到學會靜靜思考,學會暗暗努力,真為你高興!
23、尊重(欣賞)別人,你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賞)!
24、要學會欣賞別人,對于“×××”同學的回答,我們該怎么表示?
25、你的進步使老師感到特別高興!
26、你真行。ㄕ姘、真懂事、真勇敢、真細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樣的)
三、課堂過程評價激勵語:
27、。∧愕恼n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
28、連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級小博士!
29、你知道的真多!知識真豐富!我們大家要向你學習!
30、你的眼睛真亮,發現這么多問題!
31、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來,真了不起!
32、會提問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33、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34、這種想法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請再說一遍好嗎?
35、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個會想的孩子!
36、猜測是科學發現的前奏,你們已經邁出了精彩的一步!
37、沒關系,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我知道你能行!
38、你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39、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會動腦筋,能不能講給大家聽一聽?
40、你的想法很獨特,老師都佩服你!
41、你特別愛動腦筋,常常一鳴驚人,讓大家禁不住要為你鼓掌喝彩!
42、你的.發言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真謝謝你!
43、瞧瞧,誰是火眼金睛,發現得最多、最快?
44、你發現了這么重要的方法,老師為你感到驕傲!
45、你真愛動腦筋,老師就喜歡你思考的樣子!
46、你的回答真是與眾不同啊,很有創造性,老師特欣賞你這點!
47、××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
48、你的思維很獨特,你能具體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49、這么好的想法,為什么不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呢?
50、你有自己獨特想法,真了不起!
51、你的辦法真好!考慮的真全面!
52、你很會思考,真像一個小科學家!
53、老師很欣賞你實事求是的態度!
54、你的記錄很有特色,可以獲得“牛津獎”!
55、他的匯報完整、精彩,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56、誰愿意來為大家做個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
57、你真聰明,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今天的難題!
58、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學合作得非常好!
59、科學家總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這一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60、你是一個很負責的材料員,每一次實驗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齊齊!
61、你的表現很出色,老師特別欣賞你!
62、你這節課的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3、你今天進步真大!老師感到特別高興!
64、真了不起,大家都為班級里有你這么棒的同學而感到驕傲!
65、我們今天的討論很熱烈,參與的人數也多,說得很有質量,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研究成果評價激勵語:
66、你真像位小科學家,有這么多重大發現!
67、了不起的發現,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紹給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68、你完成的好極了,如果能幫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69、你是一個很優秀的記錄員,不僅把觀察的內容都詳細地記錄下來,而且還寫得
非常端正、清晰!
70、真是好樣的,你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出色!
71、哇,你的作品太好了!
72、你太厲害了!
73、為我們的成功鼓掌!
74、你瞧,通過努力,你成功了,祝賀你!
75、參與是走向成功的開始,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76、你研究的課題很有價值,請繼續研究!
77、這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老師為這份成果而歡喜!更為你們積極參與的精神而叫好!
四、后續研究評價激勵語:
78、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研究吧!
79、你真有毅力,能堅持研究這么久!
80、研究碰到困難,別退縮,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81、大家齊心協力,再加把油,勝利一定會屬于你們的!
82、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83、男子漢,再大的困難也不怕!
84、別泄氣!還有機會等著你!
85、你敢于向困難挑戰,我要向你學習!
86、你已經很努力了,別急,自信點!
87、只要認真細心,什么也難不倒你!
88、你的問題難住了老師,希望大家幫助老師,去查資料,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89、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開始!
90、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錯了再試的過程!
91、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
92、別放棄,再試幾次!堅持下去準能行!
93、繼續努力,相信自己,你會做得更好!
94、老師很佩服你的鉆勁兒!
95、你很富有創造力,離科學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96、努力爭取,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
97、試一試,相信自己,老師知道你能行!
98、今天你又有了新發現,真為你高興!
99、你是敢于嘗試的勇士,好極了!
100、陽光總在風雨后,沒經歷挫折的風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虹?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鍛煉、枯萎、插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體會文中“不確定”等含義,理解種樹人隔三差五澆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所要闡釋的:只有經歷磨練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活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對于我們成長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所要闡釋的道理,并能夠將這些道理和生活實際相聯系。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關于桃花新木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展示關于桃花心木的圖片
導入語:同學們,大屏幕上展示出這樣一棵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繪一下這棵樹的外形特點。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嗎?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桃花心木
過渡語:大家對于這棵樹的外形特點總結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在課前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工作。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聽聽發生在這棵樹上的故事。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師強調易錯字:“鍛、萎”。
2.學生簡要概述文中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以及剛才我們這兩位同學的簡要概述,大家知道種樹人是如何種樹的'嗎?他與別的種樹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板書:隔三差五、不規律)
(三)研讀詞句,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在剛看到種樹人總是隔三差五的來澆水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我”了解到種樹人如此種樹的原因之后,“我”為什么會感動?(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3.文中的“不確定”是什么意思?(學生討論,自由發言,師總結)。
4.請同學自由討論“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請代表發言。(師總結:因為它已經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了)。
(四)有感情朗讀,談感受
過渡語,現在文中“我”的疑惑終于解開了,種樹人如此種樹的目的是為讓樹木更健康、更堅強的成長。那么,同學們,你們通過種樹人種樹這個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師引導,分小組討論,組內代表發言。
預設:⑴我們要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的坎坷;⑵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⑶我們要向桃花心木一樣,在磨練中養成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存活的堅強品質。
(五)遷移拓展
說說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業小結
寫一篇有關植物文章,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不限字數。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0
一、導入
1.每個身上都受到過表揚和批評,做好了——表揚,做錯了——批評,可是今天我們課文中的孩子做了一件事同時受到了表揚和批評。今天我們就學習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齊讀課題。
2.談對課題的理解,為什么課文提名中有引號?(引用人物的語言),我們讀文章理解課題很重要,就象我們寫作文是的審題一樣。帶著理解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
1.小巴迪做了什么事得到了兩種評價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2.看大屏幕,讀懂了嗎?(課件出示:是什么使讓小巴迪得到了這樣的兩種評價?小巴迪的反應如何?)一生回答。
3.找讀母親的話,師范讀。這里抓住了母親的什么來寫?(動作神態語言)誰能讀讀這段話,模仿一下母親的動作神態和語言?一生朗讀。
4.師:讀得很好,但有一個小地方,老師有點意見,(有同學舉手)好,你說。
生:“興奮”的“興”字讀錯了,正音。
5.巴迪的反應如何,如果你是此時的巴迪,你會怎么想?
6.巴迪此時最想的是什么,他懷著怎樣的心情等待父親的回來?
。1)父親終于回來了,看完時卻說,——現在你就是那位父親,你應該怎樣說這句話。為什么要這么說?互相交流。請你說說這句話。
(2)聽了父親這樣的評價,巴迪的心情怎樣呢?用一個詞來說一下。(難過/沮喪/傷心……)把你的理解讀出來(指名讀)
。3)出示句子(關于巴迪聽了爸爸地話后的句子),什么描寫?動作,如果把沖改為跑,把跑改為走,把撲改成躺行不行?交流。讀讀這句話,只讀有動作的句子,然后把換完后的句子讀一讀。
三、交流品讀,內化感情
過渡:此時的巴迪理解父親的評價嗎?確實,“精彩極了”,巴蒂得意極了,糟糕透了,巴蒂很難過,隨著巴蒂一天天長大,他對父母的評價有新的認識嗎?默讀課文的相關段落,要求: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一讀,理解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1、全班交流。
2、主要交流的句子:
“一個作家,應該視生活中的……總結,提高”
。1)師:母親給我的是什么?(鼓勵……)還有一種力量,父親給我的事什么力量?(警告,批評)板書。如果只有母親的鼓勵,或者只有父親的警告,巴蒂就不會健康的成長。
。2)合作讀這段話,女同學讀寫母親的句子,男同學讀寫父親的句子,齊讀后面的部分(我從心底知道……那就是愛),老師做過渡。
。3)這種愛你能體會嗎?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理解“批評也是愛:
情景:小屋被你搞的亂七八糟,你怎樣理解母親的批評?
又一次沒完成作業,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你,你怎么理解?
類似的事在你身上有過嗎?交流。
生活中的批評多了,巴蒂把這句話對父母說,您想把這句話對誰說?
。▽ξ易约海槭裁?好,把這句話說給自己聽。想把這句話送給老師聽嗎?起立,喊一聲老師,對老師說。對于給過你愛的人,除了這句話,你還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回去把你想說的話,寫到卡片上,送給你想說的人,好嗎?這是課下作業。
四、總結:看來同學們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文章,你想怎么做?
老師的感受送給同學們共勉:陽光是幸福的起點,風雨是成長的伙伴,快樂地享受陽光,勇敢地接受風雨。學會理解,懂得感恩,讓我們在溫柔的呼喚中成長,讓我們在嚴厲的批評中茁壯。
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相信你讀了之后會對愛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學們在愛中成長。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同、形、狀、采、再、僅、千、針”。
2、識字寫寫,朗讀課文。
3、全面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明白全面思考問題的作用。
教學準備:
采摘幾種樹葉,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啟發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課題:
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標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詞語劃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1——————4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這幾個自然段。一人扮老師,5人扮學生。
讀完后,讓學生評價。
指導朗讀。讀教師的提問的句子,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讀學生回答的句子,要讀出肯定與自信的證語氣。
提問: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他們回答得對嗎?
2、學習5———————7自然段。
點名5———————7自然段。
指導朗讀。
“眼睛瞪得大大的”中的“大大”要重讀。
“原來”句要讀出同學們那種恍然大悟的心情。
樹葉真的'是綠色的嗎?樹葉真的是橢圓形的嗎?請同學把自己采來的樹葉放桌子上。(同學們互相交換看看,你會明白。)
三、讀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交流。
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二、自由朗讀課文
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三、用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同形狀針四、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五、全班交流學習方法。
1、得用熟字。
形采僅千針怪
2、記筆順方法。
同狀再
六、指導書寫。
七、作業。
課后作業題。
板書:
17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2
一、教學要求
1.認識祖國東北的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特有的美,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2.學習本課生字15個;理解蔥蔥籠籠、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迭詞以及抽、封、浸、獻、刮等動詞;理解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初步學習是也是句式;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的詞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三、教具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的課文。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介紹小興安嶺。
在祖國的東北有一座山脈叫小興安嶺(若教室掛著地圖,可讓學生找一找)。小興安嶺幾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極了。
你們想去那兒旅行嗎?你們是明媚的春天去,還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樹葉繁茂的夏天去,還是在白雪覆蓋著群山的嚴冬去?(學生會想急于了解小興安嶺四季的美而產生學習全文的動機)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
(二)范讀課文(最好是配樂朗誦)。
(三)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1.提示: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寫的是什么?
2.自讀課文。
3.學生說自然段段意。
①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
②小興安嶺春天的美景。
、坌∨d安嶺夏天的美景。
、苄∨d安嶺秋天的美景。
⑤小興安嶺冬天的美景。
、扌∨d安嶺是花園,也是寶庫。
。ㄋ模┙虒W生字、生詞。
抽(ch#u)出新枝
長出嫩(n8n)芽
小鹿(l))映(y@ng)在水中
封(f5ng)得嚴(y2n)嚴實實
濃(n$ng)霧升起
工人宿舍(sh8)
獻(xi4n)出酸(su1n)甜的果子
名貴(gu@)藥材
沒過膝(x9)蓋
呼呼地刮
黑熊舔腳掌(zh3ng)
春天快來臨(l0n)
。ㄒ陨仙址旁诰唧w詞語中,再結合兒童經驗,意思易懂,不必過多的解釋,主要是字形與字音的教學。)
。ㄎ澹├首x全文。
。⿲懽。
突出下列字形的書寫指導:
嫩左、中、右結構,中間是束,右邊是攵。
酸酉旁里的一短橫不能丟;右邊的夋一筆一畫詳細描寫。
獻左半邊是南,里邊是兩個短橫。
掌是上中下結構,上面是?,中間是口,下邊是手。
有一豎。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暽衷~。
。ǘ┙虒W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了第一段,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地方?
3.如果我們來到小興安嶺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用海洋來比喻小興安嶺的樹,告訴我們什么?(樹多,占地面積大,連成一片,望不到邊。一陣風吹來,樹林掀起層層綠色的波浪,傳來一陣陣嘩嘩的響聲,就像海浪翻滾的轟響。)
。ㄈ┙虒W第二自然段。
1.春天來了,小興安嶺一片春意,假如這時我們來到小興安嶺,會看到怎樣的美景呢?
揭示圖畫。
2.語言訓練。
春天,我們來到了小興安嶺,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學生描述,指點匯淙淙地的意思。匯:聚攏來。一個匯字告訴我們山上積雪開始消融,從這邊的山坡,那面的山崗流下來,聚攏來,成了小溪。淙淙是形容水流的聲音。小溪輕輕流淌,還可以聽到美妙的聲音。
小鹿也出來活動了,課文上用了在溪邊散步欣賞自己的影子,其實小鹿并不知道什么是散步,也并不懂得欣賞,這都是我們人特有的活動。課文這樣寫,讓我們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覺春天的美好。)
4.指點層次:全段從樹木抽新枝積雪融化小鹿快活地活動原木順水流淌。四層意思勾畫了小興安嶺春天的美景。
5.朗讀課文。
。ㄋ模┙虒W第三自然段。
1.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夏天小興安嶺的美景,現在請你們自讀課文。(可揭示掛圖)
2.自讀課文。
3.這一段課文寫了夏天哪些景物,可以分成幾層?
①蔥蘢的樹木。
、谏焦壤锏某快F。
③陽光中的工人宿舍。
、懿莸厣系孽r花。
4.如果夏天的早晨來到小興安嶺,你希望能看到這里的什么美景?(一個人說一幅。)
5.結合學生回答,理解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想象小興安嶺夏季森林枝葉的茂密。課文中用一個什么詞進一步寫出樹木的繁茂?封,一點不透氣,一點不透風,沒有一點空隙。還用了一個浸,告訴我們霧大極了,濃極了,大霧彌漫中的森林,隱隱約約,迷迷蒙蒙,就像一幅壯麗的山水畫。)
6.結合學生回答,體會比喻句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描寫的景象。
像什么一樣的金光?
多少像利箭一樣的金光?
霧后的陽光,光芒四射,使人睜不開眼睛。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陽光燦爛的'早晨!
7.分層次朗讀。
(五)語言訓練。
學習課文中的有關語句,說說我們家鄉春、夏的美景。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課時
。ㄒ唬├首x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二)教學第四自然段。
引導學生自學。
1.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們常常說金色的秋天。當秋天來到小興安嶺時,這兒是另一番景象。假如這時我們來到這里,會特別喜歡這里的什么?把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2.在這一段描寫中,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特別生動?
3.想象性語言描述:我們來到這兒,在小興安嶺主人的允許下,我們可以去采集什么?當時的情景會是怎么叫人快樂無比?分享小興安嶺人豐收的喜悅。
。ɡ挘呵锾靵淼搅诵∨d安嶺,一陣秋風吹來,黃里透紅的落葉飄落下來,就像無數只彩蝶在林間飛舞。一串串山葡萄,一顆顆棒子都熟了。主人告訴我們:南方的小朋友到這兒來,我們非常歡迎,可以采摘。我們好不歡喜,采下山葡萄一嘗,又酸又甜;摘一顆棒子放在嘴里,又脆又香。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像小白兔一樣幫助山民采了一籃的鮮嫩的蘑菇和木耳。我們情不自禁地說:小興安嶺啊,您每年該向人們獻出多少寶貝。。
4.分層次。
①寫風雪松柏更蒼翠。落葉在林間飛舞。
、趯憚游锷窒蛉藗儷I寶。
5.指名朗讀。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自己讀書、思考。
2.交流要點:
、俣,小興安嶺的雪怎樣大?課文上用了哪些詞語,又使你聯想到哪些詞語?(鵝毛般的、大雪封山、白皚皚、白茫茫、銀色的世界)
、谛∨d安嶺的動物,它們怎么過冬?你覺得課文上寫的哪些小動物過冬特別有趣?
(四)教學第六自然段。
1.啟發:學到這兒,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2.語言訓練:
小興安嶺___________。
3.看看課文上是怎么總結全文的。
4.齊讀全段。
。ㄎ澹┛偨Y。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生動地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同時寫了小興安嶺的富有,為人們創造財富。所以課文最后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它們等著我們去欣賞,去開發,當然也需要我們的保護。
(六)綜合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
2.寫生字詞,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3
依據學校工作計劃,依照領導安排,我們于第七周進行了作業、教案自我檢查與總結。檢查情況大致如下:
一、作業自查情況。
1、《語文學習與鞏固》學生書寫21次,老師批改21次;作文書寫3次,批改3次;周記4次,批改3次。
2、能夠對照新制定的《作業批改要求》進行批改。教師批改作業有初批有復批,有批改日期,有激勵批語。
3、大部分學生作業書寫得認真,個別作業本書寫不規范,頁面不干凈,有亂涂亂沫現象。大部分學生在老師批改后能及時更正錯題。
4、作文的批改,都能按照學校批改作業的`要求進行,正確使用批改符號,有旁批,有總批。能認真指導學生批改作周記,這對學生相互學習,提高作文水平有幫助。
二、教案自查情況:
1、書寫教案四個單元,共42課時。
2、教案中有教師的個性調整修補,重視對難點、重點的反復推敲,注意學法滲透。
3、每課時教案后都能把教學反思落到實處,,實實在在地反思教學的得失,格式規范,但字體不是很工整。
4、教案中作業布置分量適中,注重雙基,但內容形式比較單一。
總之,通過本次作業教案自我檢查,我要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教訓,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4
單手側向實心球隸屬于田徑項目當中的投擲類項目,對于小學段的學生來講,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練習,該項目主要是發展學生力量素質,鍛煉學生爆發力的練習課程。但是考慮到這節課面對的學生是小學學段的,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說,因為其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對新事物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在上這節課的時候要注意創新,充分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當中,構造出學中玩玩中學的學習氛圍,杜絕過分單一和傾向性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由于投擲項目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在學生練習前要一定進行安全教育。
建議:教師能夠思考更多的游戲教學,在課中多創設一些場景,在游戲場景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案:
一、課題:單手側向推實心球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徒手做出單手側向投擲實心球的動作。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發揮自身的思維理解性的學習本節課的`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團結合作意識,面對困難百曲不撓,勇往直前的心理,勇于向新的目標發出挑戰的決心。
三、重點:完整連貫的做出投擲動作。
四、難點:投擲過程中身體的協調發力。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課堂常規: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2.師生問好;3.教師宣布本節課的內容,同時說明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以及課堂的紀律問題;4.檢查著裝;5.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
1.熱身活動:單手橘子接龍游戲,游戲規則:
2.熱身操:
1.窗前明月光(頭部運動);2.兔子擺尾(全身運動);3.老鷹翱翔(肩繞環);4.魔幻呼啦圈(腰繞環和膝繞環);5.活動手腕腳踝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云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觀察火燒云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嘗試題(二)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②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③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馬
變化快
忽然
形狀變化多
狗
一轉眼(靜態-動態)
獅子
(4)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僮プ』馃菩螤钭兓斓奶攸c,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谧プ』馃菩螤钭兓嘤挚斓奶攸c,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五、課堂小結(略)
【小學語文教師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12-31
小學語文教師試講教案11-06
小學語文《從現在開始》教師教案08-26
2022小學語文教師優秀教案09-22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