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下)(教師中心稿)
1.《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1 學會按要求篩選文本信息,并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 明確文章雙線索寫法的作用,學習融情于序敘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1 聯系上下文語言環境、背景資料,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多元化探究。
2 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揣摩關鍵詞語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感情。
2 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強烈的愛國主義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重、難點:
1 明確文章的雙線索,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多元化探究。
2 歸納文章的語言風格,從語言中揣摩作者對人物的感情。
3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歸納其性格特征。
4 聯系教材,領會作者棄醫從文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模式或方法:
自主 →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
一、 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從中了解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雖然施行的是封建書塾教育,但思想還算開明,因此,魯迅對他“很恭敬”。雖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時的一位日本醫專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魯迅對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魯迅的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個明白。
明確本文出處、教學重點、寫作背景以及與《回憶我的母親》寫法上的不同。
二、 簡介作者留學目的:
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的。1904—1906年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他原準備畢業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可魯迅最終并沒有成為一名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學,從事了文學,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結構層次:
提示:根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
投影顯示文章結構層次圖如下:
相識前 相識相處時 相別后
東京(離 往、初到、在)仙臺 (回)北京
見聞感受 相 識 肖像 聲調 深切懷念
相 處 四件事例 珍藏講義
懸掛照片
相 別 神情 話語 多寫文章
明確:從結構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的,這是全文的一條明線。那全文的暗線是什么呢?
四、 分析講解直接寫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學生瀏覽6—10段,找出有關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
明確這些語句體現了人物什么特點。(投影顯示如下)
(1)外貌描寫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nbs
[4] [5] [6] [7] [8]
【八年級語文下(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2005屆高考語文輔導講座(教師中心稿)04-30
八年級下語文教師工作總結02-21
點燃語文課堂教學亮點(教師中心稿)04-30
八年級下語文教師工作總結(精選15篇)01-06
八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八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05-01
詩歌寫作(教師中心稿)04-30
語文八年級下知識點12-18
教案:八年級《語文》 (下)備課參考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