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骨氣》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一、基本知識目標
1、掌握“預習提示”中的詞語;
2、背誦孟子的名言。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初步學習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訓練由閱讀到寫作的遷移能力。
三、情感體驗目標
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特征,學習寫議論文。
教學設想
1、本文在思想上對青年人有積極意義,而且它是一篇體制短小、行文規范的文章,便于初中生學習。這就為結合文體進行教學創造了條件。因此,基本的教學方法應是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分析使學生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安排三節課。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整體把握
掃清字詞障礙,學習閱讀議論文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激情喚志
同學們,詩人王懷讓曾創作了一首長詩《中國人:不跪的人》。我現在選擇其中的一段念給同學們聽:
這是我們的南國,
一家外資企業的
院內一一
這一天,
外國老板
忽然暴跳如雷
喝令所有的中國工人
一律下跪一一
沉默。沉默。沉默。
不在沉默中站出!
就在沉默中下跪!
站出來了!
站出來了!
一個二十四歲的我們的
中國的小伙子
站出來一一他的頭顱昂得很高
高過了
地球的頭頂!他的腳跟站得很穩
穩當當
踩著地球的經緯!他說,“我是中國人,
我
不會
給你下跪!”于是他被開除了。
同學們,這位不跪的人叫孫天帥,他在高薪和自尊兩者之間選擇了后者。我們說孫天帥真是一位有骨氣的小伙子,那么骨氣的含義是什么呢?吳晗同志的《談骨氣》會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二、介紹學習閱讀議論文的方法
(一)、一般來說,讀一篇文章,大致可以從內容、結構、寫法、語言這幾個方面入手,就議論文來說,了解其內容也就是把握它的中心論點,了解其結構就是把握它的寫作思路,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其寫法,就是看作者怎樣來證明中心論點的,了解其語言就是看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今天,我們著重學習前三方面的方法。
一讀
掃清文字障礙,查字典給自己不認識的字注音,理解重點詞義。
二讀
學習閱讀方法
問題:
作者在本文提出了什么觀點?用了哪些論據來證明這個觀點?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
根據這些個問題,列出簡單清晰的閱讀提綱。
(二)、討論交流閱讀體會
板書:
結構——寫作思路:提出論點——————————論證論點——————————————解決問題
論據1:文天祥拒絕投降 做新時代有
內容——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論據 2:窮人拒食嗟來之食 舉例子 骨氣的人
論據3:聞一多勇對特務槍口
&
[4] [5]
【《談骨氣》教學設計2】相關文章:
談骨氣說課稿05-01
談骨氣作文11-04
變序式教學案例-《談骨氣》教案設計04-25
《談骨氣》課堂實錄及評說04-30
談教學設計04-25
談骨氣議論文(精選16篇)11-28
《談禮貌》教學設計05-01
《談生命》教學設計04-25
骨氣04-30
比的教學設計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