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前期有過點數的活動,在數數上幼兒已經有了相關的經驗,但仍有小部分幼兒會出現漏數、多數的現象。結合動物花花衣的主題,并根據幼兒喜愛小刺猬這一特點,融入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開展此活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正確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能按物取數,了解小刺猬會背果子的本領,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樂。
整個活動分為三個大環節。第一環節中點數刺猬說出總數是對正確點數進行的一次復習;接著數果樹上的果子,果子呈現的方式是有規律的,一排一排的、一列一列的,讓幼兒感知數數時可以先數上面一排再數下面一排,數完上面的再數下面的。第二環節中通過數刺猬媽媽背果子的數量進一步感知數數的不同方法,每一次數數后出示相關的數字,體驗數字和總數的關系。最后結合了實際的操作,讓幼兒手口一致正確數出自己果子的數量并能按物取數。每一環節層層遞進,由簡易難,幫助幼兒鞏固和進一步掌握手口一致點數的技能,感知物體的總數與數字相對應的關系,掌握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正確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能按物取數。
2、了解小刺猬會背果子的本領,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幼兒操作材料、數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去果園——點數小刺猬的數量
1.點數刺猬
我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認識它嗎?尖尖的刺有什么用呢?(刺猬、背果子)
小刺猬要去果園里背果子,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吧!
(戴胸飾)看看我們刺猬寶寶都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呢?
紅色的刺猬寶寶站一起,數數有幾個?
黃色的刺猬寶寶站一起,數數有幾個?
小結:用手點著小刺猬,點一個數一個,就不會錯了。
2.點數果樹上的果子
請我們的小刺猬去小椅子下休息一會吧!(將頭飾放在椅子下)
(出示三顆大樹)刺猬媽媽帶著小刺猬們來到了果園,看看前面有幾顆果樹?三顆果樹一樣嗎?
果樹寶寶有幾個紅色的'小果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小結:數數的時候可以從前往后數,還可以從后往前數。
果樹媽媽有幾個果子?4個怎么樣的果子呢?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小結:數數的時候可以先數上面一排,接著數下面一排。
果樹爸爸有幾個果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小結:數數的時候可以一排一排的數,可以豎著一列一列的數。也可以先數大果子再數小果子,還可以先數紅果子再數黃果子。原來有這么多數數的方法呀!
二、背果子、數果子——嘗試按物取數
1.樹上的果子都成熟了,一個個的掉在了地上,刺猬寶寶會用什么辦法把這些果子背在身上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小刺猬背了好多的果子,看看刺猬媽媽背了幾個果子?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用哪個數字可以表示呢?
小結:可以先數紅色的果子,再數黃色的果子;也可以先數大果子再數小果子。
3.幼兒操作:數一數自己背到了幾個果子,然后找一個數字寶寶來表示。
4.你背了幾個果子?你是怎么數出來的?
5.一樣數字的刺猬寶寶我們一起抱一抱。
三、小刺猬回家——體驗采摘果子的快樂
小刺猬們真厲害,背了這么多的果子,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一起回家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數數。
2、鍛煉仔細觀察物體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水彩筆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描述圖中螞蟻的特征。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小螞蟻開始準備過冬的食物了,看看圖片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周圍還有些什么?"重點啟發幼兒仔細觀察、描述圖中螞蟻的.特征。
2、找找數數:
(1)師:"你能在圖畫中找出數量分別為1、2、3、4、5、6的東西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
(2)圖中還有哪些物體分別可以用數字1、2、3、4、5、6來表示的?
3、圈圈畫畫:
師:"請把找到的結果畫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兒觀察記錄,教師啟發幼兒運用分類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能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并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著了解“多1”或“少1”的數概念。
2.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供幼兒踩的`板板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游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比一比哪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后才能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了幾顆糖果,并要及時驗證)
規則: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教師請到后才能站起來大聲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板板,上面有數字,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教師一邊放板板,一邊讓幼兒認認板板上的數字)
2.“這次游戲的玩法和剛才的不一樣。小朋友蒙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板板。”
規則: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來我們再玩一個更有難度的游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里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后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比這個數字多1的板板。踩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他,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
2.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1”的游戲。(“多1”或“少1”的環節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游戲水平及時調整)
規則: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板板。
教學反思: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
2、用情景的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
2、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寶寶(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師一套操作材料(二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紅、黃、藍色圖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個。
4、大分類圖一張,√兩個,小分類圖六張。
活動過程:
一、以導游的身份帶幼兒去數學王國——圖形寶寶家。
1、找圖形寶寶。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2、送圖形寶寶回家。重點學會看分類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圖形分類。
二、到數學王國——服裝店。
1、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和褲子的顏色。
2、請一位幼兒整理服裝(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對應。
3、再次學習看分類圖,鞏固對分類圖的認識。
三、給小綠人穿衣。
出示小綠人,老師在分類圖操作√讓幼兒幫忙給小綠人穿衣。
四、幼兒分組進行給小綠人穿衣,每組一張小分類圖。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橢圓形。
2.能夠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熊媽媽、熊妹妹、橢圓形的鏡子圖片、圓形、操作冊
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動。
引導語:“有一天,熊媽媽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們看到一家店里掛了好多的鏡子,就走了進去。熊妹妹拉著熊媽媽走到一面鏡子前問:“媽媽,這面鏡子真奇怪!”
2.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橢圓形的`鏡子圖片,請幼兒自由發揮。
(2)出示圓形,讓幼兒感知橢圓形和圓形不一樣的地方。
3.小結橢圓形的特征,重點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1)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
(2)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4.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5.分發操作冊,幼兒探索操作:
(1)引導按照顏色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按照大小進行排序。
(3)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橢圓形。
6.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指導并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動手操作。
7、老師對本次活動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這節認識橢圓形的活動課結束了、覺得孩子還是學會了至少目標是達到了。我的這節活動是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去學習認識圖形、我還是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本班孩子的特點來安排的,我們班幼兒很活潑所以不能用太沉悶的教學模式來上、我是想讓孩子在動靜交替的模式中去學習去探索。這節活動整個設計流程不錯、就是在對孩子提問上有點差錯、老是提問的不夠準確。有的問題太過成人化了、這是我不足的地方。還有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把握程度不夠。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送信的游戲活動,樂意幫助他人。
2、掌握6以內的序數,能按順序給信箱正確編號。
3、有初步的排序能力,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動物的新房子6棟、6棟房子相對應的信箱、每人有住址標志的信(其中小兔子的信里面有兔奶奶生病吊點滴、小鳥的信里面畫一個生日蛋糕)。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6以內的序數,知道小動物新家住在第幾棟第幾層,會辨別上下方位。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樓房",用游戲口吻導入送信話題。
1、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來看看上次我們幫小動物們搬的新家,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誰?它住在哪里?
(2)請大家猜猜住在"第幾棟第幾層的小動物是誰?"
重點:幫助幼兒復習用第幾棟第幾層表述小動物的新家。
2、提出任務:出示一封信,請問該往哪里送?
教師交代送信要求。
(1)請大家仔細看看上面的地址:2、5,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這表示第2棟第五層,并到信箱中找到對應的信箱。
(2)提問:怎樣更方便郵遞員送信?按住址,用數字在信箱上做標志。
二、指導幼兒給小動物新家的信箱編號,掌握6以內的序數。
1、練習6以內的序數。
(1)數樓層:練習從下往上排序的方法,學說"第幾層"。教師用數字卡貼上表示。
(2)數門棟:練習從左往右的`方法,學說"第幾棟"。
2、出示信封,理解前面的數字表示第幾棟,"-"后面的數字表示第幾層,如"4-3"(第四棟第三層)。
3、教師請幼兒分組合作,為每棟信箱編號。
三、游戲"送信":幼兒按信封上的地址,將信送到小動物的信箱里。
每人一封信,請小朋友按住址編號送到信箱里。
四、游戲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符號是人們共同約定用來指稱一定對象的標志。數學符號“>”“<”“=”則是用來指稱一定數量關系的標志,可以將數物關系一目了然的呈現在人們面前。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數字,中班幼兒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物品,初步了解用一一配對的方式可以比較數量的大小,在與同伴游戲中開始通過數量關系比較兩數的大小(例:分餅干、分積木)。4-5歲幼兒可以通過實際操作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但是他們很少接觸到數學符號和用詞語描述,比較兩數的大小的經驗(例:比較5和3,能夠說出“5大”,但是不能用語言描述“5大于3”;比較2和2,能夠說出“它們倆一樣多”,但是不能用詞語表述2等于2)。為了讓幼兒理解“>”“<”“=”意義并更好的運用于實際操作問題中,我選擇了用數學符號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大小,作為本次活動內容。
綜合考慮以上幾個方面,我將活動重點等為:學習用符號和詞語比較兩數大小。難點定為:在實際操作中以一一配對的方式比較實物的大小。
【設計思路】
本次通過以下6個環節帶領幼兒體驗科學活動的魅力。即:說—論—練—比—玩—享。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學符號“〉”、“〈”、“=”。
2、學習用符號和詞語比較兩數的大小。
3、嘗試以一一配對的方式比較實物的大小。
4、體驗用數學知識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小猴淘淘分水果的PPT;數學符號卡“〉”“〈”“=”;蘋果、草莓、梨、香蕉、小猴、“>”“<”“=”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發現問題所在
1、播放PPT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小猴子淘淘也喜歡吃,可是今天它面對一堆水果,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咱們一起來問問它。(小猴子你怎么了?)
2、傾聽苦惱
(小猴淘淘的聲音: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水果,可是我不知道每種水果夠不夠,也不知道該怎么分)
小結:原來它在為分水果發愁呢。
二、同伴討論,找出解決辦法
1、商討方法
幼兒與同伴商討如何幫助淘淘分水果。
師:你們有好辦法嗎?快和你身邊的小伙伴說說。
2、發表看法
師:誰來說說你的辦法?
個幼表述自己的方法。
小結:你們的辦法真不錯
三、課件展示,一一配對點數
1、自由點數
師:咱們把散在地上的水果排列整齊,再來點數一下。
提問:看看有多少只猴子?有多少個草莓/根香蕉/個梨?
2、對應排列
幼兒點數一一對應排列的實物。
師:你們還記得這種點數的排列方式嗎?(一個猴子對應一個水果排列,一一配對)我們一起數數。
小結:算上淘淘,一共有三只猴子,三個草莓,兩根香蕉,四個梨。
四、大小比較,認識數學符號
1、操作對比
師:我們就用一一配對的方法,先來幫淘淘分草莓,請拿出草莓和小猴子,其他的水果放在袋里。
播放PPT,幼兒操作小猴和草莓操作卡,點數對比它們的數量。
2、認識“=”
提問:你們發現什么了?
師:小猴子的數量和草莓的數量是一樣的,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它“=”是等于號,也就是3等于3,你們也找一找。(詳細講解等于號)(淘淘:原來等號兩邊的數量是一樣的,這么看來,我們每個人可以分到一個草莓吃,是嗎?嘻嘻謝謝你們。)
師:你們用一一配對的`方法幫淘淘分好了草莓,咱們繼續幫它分香蕉。
3、認識“>”
播放PPT,幼兒點數猴子和香蕉的數量。提問:你們發現什么問題了?(誰大?誰小?)
師:有3只小猴子,2根香蕉,也就是(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這個符號“>”叫大于號,即3大于2,你們也找一找。(詳細講解大于號)(淘淘:你們擺的真清楚,這下我看懂了,大于號張大的嘴巴對著量多的一邊,是這樣嗎?唉,這么看來香蕉不夠分,那我就讓爸爸媽媽先吃吧。)
師:真是只謙讓的小猴子
4、認識“〈”
播放PPT,幼兒點數小猴子和梨的數量。
師:這次你們發現什么問題了?
師:還是3只小猴子,有4個梨,也就是說(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少),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這個符號“〈”叫小于號,即3小于2,你們也找找看。(詳細講解小于號)(淘淘:原來小于號的小尖嘴對著量少的數,是這樣嗎?這么看來我們不僅每個人能分到一個梨,還能剩下一個呢。猴爸爸猴媽媽一同說:你是個禮讓的好寶寶,剩下的一個獎勵給你。)(淘淘:這3個數學符號可真有用,用它們就能清楚的比較出數量的大小,看來我也要好好學習它了)
小結:我們用這3個有趣的數學符號“〉”“〈”“=”幫淘淘分好了水果。
五、幼兒操作,實物配對比較
1、思考問題
師:淘淘請來了他的好朋友們,看一看他準備的水果夠分嗎?
2、幼兒解疑。
(淘淘錄音:原來是這樣呀,謝謝你們動腦筋幫了我這么多忙,我吃飽了咱們來玩比大小的游戲吧)
2、操作材料
師講解比大小游戲的要求,幼兒操作材料,并與教師、同伴交流。
3、表達見解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玩的?
小結:看來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大小是難不倒你們了,淘淘可羨慕你們了。
六、分享成功,感受助人快樂
1、感受快樂
(淘淘錄音:你們懂得的數學知識可真多,謝謝你們幫助我還讓我學到了知識)
師:我們用學到的知識幫淘淘解決了分水果的難題,現在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2、體驗成功
結束:你們用數學知識幫助別人,還能玩有趣的比大小游戲,可真棒。
延伸: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幫助更多的人,好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籌備質料:
1、有殼的花生、糖果、紅棗若干粒(別離放在三個盤子里)。
2、形式分列卡三張:紙制卡片,繪有按必然紀律分列的花生、糖果、紅棗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3、牙簽若干
直接目標:實驗用三種差異種類的食物按必然數量舉辦有紀律地分列。
間接目標:
1、調查本領的造就
2、邏輯思維本領的造就
3、遷移本領的'造就
勾當提示:
1、將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張,請幼兒答復:“箭頭暗示什么?”(從箭尾到箭頭暗示一個偏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棗”的順序持續反復分列三組,西席用牙簽將形式圖分別為三小節(牙簽放在棗與糖之間)。
4、請幼兒調查并引導幼兒接頭:
他們被分成了幾組?
每組有哪三種食物?
每組中誰在前?誰在后?誰在中間?
三組分列完全溝通嗎?
5、請幼兒隨著老師將形式分列卡的內容點讀兩遍,留意每讀完一小節后要稍作擱淺。勉勵幼兒記著圖形分列紀律。
6、請幼兒將實物與圖形從左往右對應,并按原有紀律繼承分列。
7、分列完畢,老師與幼兒一起點讀并確認分列功效,如發明錯誤要實時調解。
8、別離出示第二張、第三張形式分列卡,引導幼兒獨立完成操縱。
9、教具歸位時要留意從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組一組地收。
錯誤訂正:
1、形式分列卡及暗示分列偏向的箭頭。
2、西席的引導及輔佐。
延伸變革:
1、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增的紀律反復分列。
2、進修將物體按組內數量遞減的紀律反復分列。
3、進修將一個物體按數量遞增、另一個物體按數量遞減的紀律同時分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黃豆若干,1-7不同數量的實物紙條,1-6的數字一組一份。
教具:1-6的數字卡、1-6的加點卡、動物圖卡、大瓶子、背景圖、頭飾(火車頭)、磁帶。
活動過程:
1、以開火車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老師拿點子、數卡、動物圖卡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師隨機出示6以內的點卡、數卡)幼: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幼: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2、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字“6”來迎接我們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兒先講述,再示大瓶子)6還可以表示這個動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請幼兒上前選一張。
3、制作動物瓶感知此6少的數量。先讓幼兒找出比6少的動物圖卡片貼在瓶身上,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將探索的結果用圓點表示出來。師幼總結:此6個圓點少的有5個、4個、3個、2個、1個。再次操作,鼓勵幼兒小組交流,介紹自己每個瓶身上貼了幾個小動物?請小朋友檢查是否正確,為什么?動物瓶上的數量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到數字城找一找貼在6的下邊。
4、將數字、實物、圖卡對應匹配請小朋友幫豆寶寶搬家,要仔細看好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就往瓶里放幾個豆寶寶,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趕快給它關好門,并在瓶蓋上貼上相應的數字。幼兒操作后,集體檢查個別幼兒。
5、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掛在頭上,記住自己的數字是幾,由數字6開始按比自己小1的'順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順序組成幾列長長的小車箱。師:嗚-我的火車要開了,小小車箱快快來。音樂響起,師幼開火車走出活動室,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此6少的數量,理解數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3-1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選03-17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02-07
關于幼兒園中班的數學教案09-0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1-23
【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2-0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推薦】02-04
【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2-06
【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2-0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熱門】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