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5-02-22 09:00:46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三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數學課程標準》在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為了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必須先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如何清晰地界定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應該形成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其二,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并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一、關于解決問題的策略

  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人們已經有很多研究。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談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普遍化、特殊化、類比、猜想和檢驗、畫一張圖、建立方程、倒著干等。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德江認為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嘗試和檢驗、畫圖、操作、找規律、制表、從簡單的情況人手、整理數據、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列方程、邏輯推理、改變觀點等11種。加拿大的某套數學教材中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分為10種,并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形象地呈現如下:

  我國課程改革下的實驗教材,不再以傳統的算術應用題內容為線索,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以所學運算體現的數量關系為線索,以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線索。人教版教材編排了圖示、列舉、列表、找規律、從簡單情況入手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北師大版教材編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畫圖、列表、猜想與嘗試、從特例開始尋找規律等。蘇教版教材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從四年級起集中編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安排學生學習摘錄與列表、畫圖、一一列舉、倒推;替換、假設、轉化等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明晰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內容。

  二、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三個階段

  教師不但要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還要思考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這些策略。

  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不可能脫離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是基于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首先是作為學生感受、體會、反思解決問題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策略解決新的問題。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的活動價值,不僅僅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 問題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展,即基于解題的經歷,形成相應的經驗、技巧、方法,進而通過反思和提煉,形成一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認識、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般要經歷潛意識階段、明朗化階段、深刻化階段。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1.走出潛意識階段

  對學生來說,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是建空中樓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策略的認識,在以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已經初步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但并不一定關注到了解決問題時隱藏在背后支撐解決問題的策略,即學生對策略的認識處于潛意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關注具體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對解決問題的策略處于朦朦朧朧、似有所悟的狀況,缺乏應有的思考。學生對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認識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先呈現問題,讓學生根據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解決問題,獲得一定的經驗;再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回顧性陳述交流,將解決問題的策略化隱為顯。在回顧性陳述時,學生可能會基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提出不同的策略,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解決問題的過程提煉。

  2.步入明朗化階段

  學生對某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策略明朗化。如:呈現新問題后,組織學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應用策略的意識;解決問題后,再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隨著解決問題策略的初步應用以及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回顧與反思,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逐步浮出水面并凸現出來。這里要指出的是,在教學新的解決問題策略時,不能排斥學生應用以往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不是小猴子掰玉米,喜新棄舊,而是在不斷整合、應用不同策略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并在新的問題中主

  動、綜合、靈活應用各種策略解決問題。

  3.走向深刻化階段

  在學生比較充分地感知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明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后,教師要安排一定的練習,對相關策略進行集中強化,以加深學生對策略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更深刻,逐步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繼續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進學生形成穩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師的眼中,學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優劣之分,但學生的思考過程并沒有好壞之別,都能反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即使到了鞏固、深化策略的階段,教師仍不應急于對學生的策略作出評價,而應給學生闡明和討論策略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比較不同的策略,優化自我的策略。為了深化學生對策略的認識,教師可在學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什么特點,適用哪些情況?還可采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不同策略之間有無一定的本質聯系?學生不斷地經歷這樣的思考,就能對策略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就能得心應手地應用策略解決問題。

  策略,有助子在解決問題時走出無從下手的沼澤地;解決問題,有助于加深對策略的認識、理解與掌握。教師要充分認識策略的意義,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學生形成策略的規律,將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一年級(上海版)第一學期P30

  認知目標:1、通過補充,會求缺少的加數。

  2、會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情節,并解答。

  能力目標:1、還缺幾個可以繼續往前數,也可以對和進行分拆。

  2、培養學生看圖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標: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通過補充求缺少的加數。

  教學難點: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的情節,并解答。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等

  教學設計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認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新數學課程給學生越來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時間操作的機會。現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將成為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我盡量遵循二期課改理念,體現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從一下幾方面考慮:

  1、基于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數學教學。

  學生學習新知,首先必須具備接納新知的原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在學習新知前,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已有經驗,為學新知作準備。因此課伊始,我設計了上超市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做好學習的準備,并一次來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

  2、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調查生活中的睡眠時間,讓他們經歷收集數據、數據,用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全過程。同時對學生進行“充足睡眠”的健康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數據,用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全過程。

  2調查過程中遇到的“計算睡眠時間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每人1份統計表、統計圖。

  2每人1份記錄單。

  3教師準備“全班同學睡眠時間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引導:老師知道,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那么怎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呢?

  學生圍繞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講究衛生與預防疾病等多方面展開交流、討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睡眠時間”的問題。

  二正確計算睡眠時間。

  1討論:你每天睡眠幾小時?是怎樣算出來的?

  2交流:

  (1)以某某同學晚上9時睡覺,早上6時起床,午休1小時為例。

  從晚上9時到12時是3時,從晚上12時到早上6時是6時。3+6+1=10(時)

  (2)以某某同學晚上8:30開始睡覺,早上5:30起床,午休30分為例。

  從晚上8:30到12:00是3十30分,從晚上12:00到早上5:30分是5時30分。3時30分+5時30分+30分=9時30分。

  ……

  3計算。

  請學生按正確的`方法重新計算自己每天的睡眠時間,并寫下來。

  三收集數據,數據。

  1數學“分段時間記錄法”。

  (1)時間段的規定可以是這樣的:11時以上,含11時;10—11時,含10時,不含11時;9—10時,含9時,不含10時。以此類推。

  (2)可以自主選擇句路方法,即在相應時段內記上你喜歡的符號。

  2小組活動:在小組內調查,收集本組成員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記錄好。小組長把結果填入本組的“睡眠時間記錄單”。

  3全班匯總。

  教師出示“全班同學睡眠時間記錄單”,隨著各小組的匯報,依次記錄出相應時間段的人數,然后共同計算匯總出各時間段的總人數。

  四呈現數據。

  1填寫統計表。

  每位同學把統計的結果填入統計表中,并提示學生注意把班級和填表時間寫完整,然后集體展示交流。

  2繪制統計圖。

  (1)出示空白統計圖,看清每格表示幾人。

  (2)學生自主選擇涂色或陰影的形式繪圖。

  (3)集體展示、交流。

  五分析數據。

  1觀察統計表和條件圖,你發現了什么?

  例如,可能會有以下發現。

  (1)睡眠10—11時的人數最多。

  (2)睡眠8時以下的人數最少。

  (3)大部分同學每天睡眠時間是10時左右,全班共36人,有28人集中在10—11時和9—10時這兩個階段。

  2小組展開討論:你還有什么發現?或是有什么想法大膽提出來小組內交流交流?

  六。

  板書設計

  小調查

  收集數據

  數據

  每天睡眠保證10小時

  呈現數據

  分析數據

  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亚洲精品大全寸在线看片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