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掌握簡單的換算。
過程與方法
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進一步提升估算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長度單位千米,千米和米的換算。
教學難點
估計物體的長度。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舊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①一枝鉛筆長18( )。
②一枚1分硬幣厚約1( )。
③教室里的課桌高8( )。
④教室地面長約8( )。
⑤北京到黃山市的距離是1316( )。
揭示課題: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很遠,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教師板書課題)
(二)講解新知
1、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
(1)說一說: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
2、進一步認識1千米的表象
(1)結合課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課件出示:我們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出示標準化跑道的圖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課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長度正好1千米。
3、實際感受1千米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此環節也可以在課前完成)
(2)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15秒。
(3)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長。
4、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課件出示指路標志、珠穆朗瑪峰主峰高度等圖片,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5、千米與米的單位換算
(1)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 )個1000米。
(2)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 )個1千米。
課件出示問題,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
(三)課堂練習
第一關:填一填
第二關:思一思
一個游泳池長50米,如果游1千米,要游多少個這樣的長度?
(四)小結作業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01-09
【經典】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03-06
數學教案-千米的認識05-02
小學數學面試說課稿《千米的認識》09-02
《千米的認識》教案02-13
認識千米 教案04-25
《認識千米》教案04-25
教案:千米的認識04-26
千米的認識教案03-31
小學數學說課稿《認識平方千米》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