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介紹
一、教學內容
1.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解決問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用乘除兩步運算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學生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三、編排特點
與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不再分3小節編排,而是集中編排,給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思路與第二單元基本一致:學習了用乘法口訣求商以后,結合計算學習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具體內容
1.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主題圖
(1)展示了準備“歡樂的節日”情境,其中有三組信息,看到這些信息會自然地想到相應的除法問題,以其中的做小旗的問題引出例1。
(2)其他幾個問題,教學例1之后讓學生解答。
例1(主題圖的繼續)
(1)依次由其中的兩個問題,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導學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學生獨立計算。
做一做(第49頁)
相關的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成組編排,揭示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深理解用口訣求商的算理。
2.解決問題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在二級上冊教學了倍的概念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的基礎上,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安排了兩個例題:例2,通過實際操作說明“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及解答方法;例3,解決實際問題。
例2
通過操作使學生看到“10根(2個5根)與5根”“15根(3個5根)與5根”的倍數關系,引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和分析方法。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實際上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例3
(1)脫離實物操作,利用文藝演出的情境,通過對話和舞臺上清晰可見的跳舞人數,給出問題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數是的幾倍?”。
(2)根據“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解決“唱歌的人數是跳舞的幾倍”。
做一做(第55頁)
呈現運動會的局部場景:三組學生(跑步、踢球、練武術)。
根據各組人數的倍數關系,教材提出一個 “踢球的人數是跑步的幾倍”的問題。
鼓勵學生根據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繼續提問題。
3.用乘、除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例4
(1)以一群學生在公園里,先劃船、再坐碰碰車為背景,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并解決游玩中的數學問題。
(2)有序出示兩幅圖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圖隱含的問題是第二幅圖所需的信息。
(3)兩幅圖有序出示,直觀地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學生兩種解法:分步、列綜合算式。通過“你是怎樣想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學生已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與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數目大了些。因此,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時培養學生遷移能力。
2.精心組織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1)由具體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過具體活動,直觀感知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由抽象回到具體。當學生對“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有初步認識后,可讓學生擺學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強基本練習。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介紹】相關文章: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案01-24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02-24
《表內除法二》教案(通用10篇)01-06
表內除法知識點03-20
小學數學《表內除法》教案01-24
小學數學表內除法教案01-17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表內除法》教學反思(通用12篇)03-29
小學數學《表內除法》教案 10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