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5-07 11:20:2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八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P43P45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運用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并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位置的移動為什么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復習舊知。

  出示題目:比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變數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而后兩題,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發生了移動,所以數的大小也發生了改變。

  2、導入新課。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點移動帶來的小數的.大小變化。

  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探索發現

  第一環節 探究規律

  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連環畫的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0.009m、0.09m、0.9m、9m。

  引導學生思考:小數點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么關系?

  2、小數點移動后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

  把0.009m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書:0.009m= 9mm)

  (2)移動0.009m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為多少毫米?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0. 09m= 90mm,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來變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板書:0. 9m= 900mm,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1.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所以一開始創設了跳高和跳遠比賽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馬上投入到學習中來,在這個具體的情境中,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空間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

  在學習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原則,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線,并借助一些圖示,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數數位順序表 直尺

  教學過程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教材9頁例題情境圖。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獲取數學信息。

  師:運動會上學生們正在進行跳高和跳遠比賽,讓我們去看看吧。說一說你們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

  2.提出問題。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 生1:誰跳得高?

  生2:誰跳得最遠?

  ……

  師:下面請同學們來當小裁判,評出誰是第一名。(板書課題:比大小)

  設計意圖:通過例題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引發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并且初步感知了小數有大有小,體會比較小數大小在生活中的意義。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學習比較整數部分是“0”的兩個小數的大小。

  (1)大膽猜測。

  師:在跳高比賽中,王紅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她們誰跳得高一些呢?

  (生各抒己見)

  (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認為李娜跳得高一些,你們是怎么想的?在小組內說一說你這樣比較的理由。(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比較的方法)

  方法一 單位換算比較大小。因為0.69米=6分米9厘米,0.8米=8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9厘米,所以0.8>0.69。

  方法二 根據小數的意義比較。因為0.69是69個0.01,0.8是80個0.01,80>69,所以0.8>0.69。

  方法三 化成分數比較。因為0.69=,0.8=0.80=,>,所以0.8>0.69。

  方法四 畫圖比較。(畫教材9頁中間的小數直觀圖)通過畫圖就可以知道0.8>0.69。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

  2.學習比較三個小數的大小的方法。(課件出示教材9頁例題情境圖及跳遠成績表)

  師:誰跳得最遠?

  (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比較的方法)

  師:用單位換算和畫圖的方法雖然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來很麻煩,有沒有更簡捷的比較方法呢?

  (課件出示小數數位順序表)

  借助小數數位順序表,師生共同明確2.97,3.13,3.08的整數部分分別是2,3,3,所以可以先判斷出最小的.是2.97,要比較3.13和3.08的大小,應該看它們的十分位,3.13十分位上的數是1,3.08十分位上的數是0,因為01,所以3.13大。

  師:可不可以用數線上的點來比較呢?(學生利用數線上的點來表示數的位置,然后比較大小)

  師:你們能將這三名同學的成績按順序排列起來嗎?你們認為應該按怎樣的順序來排?為什么?(出示課堂活動卡,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反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準備: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么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說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說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說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說)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說)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說)

  師:為什么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說得好!誰來說一說,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么樣,少武比建東怎么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說一說。

  (全班同學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說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臺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后于思維,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高矮的比較,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教師手握三枝筆)

  師:老師手里握著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臺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說: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說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可是有時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么比呢?(出示課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設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后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后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臺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只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嗎?

  (學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討論交流,再反饋)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制折線統計圖。

  2、理解折線統計圖中所表示的數據的意義和數量關系的變化情況,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并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制。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統計內容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師生共同評價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制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量的多少,而折線統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你覺得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通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計圖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氣溫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氣溫℃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制成折線統計圖。

  (1)思考題:根據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溫,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么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制統計圖,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2)說說制作過程(3)教師概括制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溫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溫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說說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說說這個地方20xx年全年氣溫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溫變化的轉折點在哪里?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么?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五、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解讀:

  “分數墻”是分數線型模型的一種發展,利用“分數墻”可以直觀地將分數的大小比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數的加減計算(同分母)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復習,在接觸分數的初步認識(二)的第一節課比大小,已幫助學生建立了簡單的分數知識框架,在這,再次幫助學生建立起分數比 較和計算的'統一模型,也作本單元的一個總結。

  學生解讀: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分數比較和計算的形式方法,對于小學生而言,直觀具體的模型對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幫助,“分數墻”可以看作是分數的線型模型的推廣,可以為學生進一 步將分數進行抽象,將分數表示在數射 線上做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對分數的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進行整理。

  2.以“分數墻”為依托, 發現和列舉大小相等的分數。

  過程能力和方法:

  1.通過對“分數墻”的觀察、探 究,直觀建立起分數大小比較和加減法計算的統一模型。

  2.能夠簡潔、有條理地表達思考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分數大小比較、加減計算在具體情境中的實用性。

  教學重點、難點:

  在分數墻上比較同分母分數和同分子分數的大小、 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放式導入

  1.認識“分數墻”

  仔細觀察

  交流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感受

  二、核心過程推進

  1.運用分數墻解決比大小問題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利用分數墻比一比7/16與11/16的大小

  (2)比較分子相同的分數

  比較5/6與5/7的大小

  2.小結: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分數在分數墻中也可以通過找到兩個分數比較大小

  3.練一練(P36)

  11/16○15/ 16,

  1/9○1/6

  4/7○4/9

  4.相同分母的分數加減計算

  加法

  (1)試一試:4/9+5/9

  (2)你怎么想的?

  減法

  (1)7/10-4/10

  (2)交流:類似于在數射線 上做分數加減法。

  5.練一練(p37)

  2/7+4/7

  4/12+7/12

  9/16-4/16

  6.相等的分數 你能不能在“分數墻”上找一找,哪些分數是相等的?

  (1)記錄

  (2)你是怎么找的?推出方法:畫一條豎線

  設計意圖:

  利用“分數墻”來比較相同分母的分數,可直觀找到這兩個分數進行比較。

  利用“分數墻來比較”來比較相 同分子的分數,可直觀找到這兩個分數進行比較。

  相同分母的 分數的加減法也可以在“分數墻”上直觀地予以解決。

  三、拓展式延伸

  1.填入合適的數

  3/20+□=15/20

  □-5/13=5/13

  15/21-□=8/21

  2.補充練習

  獨立 思考后完成練習

  設計意圖:

  變式練習

  拓展學生思路

  反思與重建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年、月、日

  目的要求: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認識年、月、日的知識

  難點: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具: 年歷卡,投影,電腦

  教學過程:

  出示日歷冊、掛歷、年歷卡、

  師:問他們是用來干什么的?

  誰來告訴大家自己的生日?

  誰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年哪月哪日誕生的?

  年、月、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年、月、日也是時間單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電腦出示課題 年、月、日

  一、認識年、月、日

  1、結合實際認識一年、一月、一日的時間長短

  師:問你知道多長時間是一年?多長時間是一月?多長時間是一日?

  (讓學生盡量說出自己所了解的)

  師:為了看著方便,人們把日歷冊制成掛歷和年歷卡。

  2、請同學們拿出1900年、1993年、1996年的年歷卡,認真觀察一下,看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師:習慣上人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叫小月。

  你知道為什么這樣規定每月的天數嗎?

  電腦講述故事。

  3、計算全年天數

  生計算后匯報。

  師板演:31×7+30×4+28=365,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

  31×7+30×4+29=366,閏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二、判斷平年、閏年

  問: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卻有29天,是不固定的,你知道它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嗎?

  請你觀察下表:

  電腦出示1981--20xx年二月份天數表。

  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當二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年份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得出每4年出現一次29天 ,二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的年份是4的倍數。

  師:算一算1900年是4的倍數嗎?但1900年的'二月卻是28天,這是因為公歷年份是整百年時,必須是400的倍數,這年的二月才是29天。

  師:你知道為什么4年才會出現一次二月份是29天,也就是閏年。

  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情況。

  師:用電腦介紹形成閏年的原因(地球繞太陽旋轉,加解釋)。

  1、練習:

  判斷:下面哪一年是閏年?請你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1990、1908、20xx、1998、2100

  生說出想法后,師介紹可以用年份的末兩位數字除以4能整除就是閏年,否則是平年。師告訴學生大家喜愛的奧運會一般在閏年舉辦。

  2、記憶每月天數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憶每月的天數嗎?

  讓知道的同學回答,師結合學生回答介紹下面的方法:

  (1)拳記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2)歌訣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再把一加。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1)一年有幾個月?

  (2)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3)平年二月是多少天?閏年二月有多少天?

  (4)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5)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2、判斷:

  (1)一年中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 )

  (2)每年都有365天。( )

  (3)凡是4的倍數的年份都是閏年。( )

  3、游戲

  大月過生日的舉起你的生日卡。

  4、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你今年幾歲?算一算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老師今年38歲,算一算是哪一年出生的?

  (3)今年二月你家的電費花了多少元錢,算一算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錢?

  (4)今年1--3月共花電費多少元錢?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錢?

  (5)4月份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板書設計:

  一年 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1個平月) 365天 (366天)

  大月 31天

  一月 小月 30天

  平月 29(28)天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課,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圓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一)復習長方體的特征.【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的.

  (點、線、面)

  長方體

  頂點

  有八個頂點

  線

  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面

  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

  2.教師總結: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

  (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繼續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正方體:

  1.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從那幾方面進行總結的呢?

  2.教師完善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表.

  長方體

  正方體

  頂點

  有八個頂點

  有八個頂點

  線

  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有十二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面

  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

  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3.長方體、正方體特征對比.

  共同討論:

  (1)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不同點:

  a.“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的棱分別是相對的4條棱相等,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

  b.“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

  (3)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復習圓柱體與圓錐體的特征.【繼續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圓柱體:

  1.請同學共同討論圓柱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提問:

  (1)這兩個底面有什么特點?(圓柱體的兩個底面積相等)

  (2)側面又有什么特點?(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或者是一個正方形)

  (3)底面與側面又有什么聯系?

  (當底面周長=圓柱體的高的時候,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當底面周長≠圓柱體的高的時候,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2.出示圓錐體:

  請同學共同回憶圓錐體的特點:

  教師提問:同底等高的圓錐體與圓柱體有什么關系?

  (四)分類,建立知識網絡.

  我們所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四個立體圖形中你能夠給他們進行分類嗎?

  三、練習.

  1.填空:

  (1)一個長方體有 ( )條棱,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2)一個長方體有( )組長度相等的棱.

  (3)一個正方體有( )個頂點,( )條棱,( )個面.

  (4)正方體有( )個相等的面.

  (5)圓柱體有( )條高,圓錐體有( )條高.

  (6)圓柱體有( )個面,這些面中有( )個相等的面,它們分別是圓柱體的( )面與( )面.

  2.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40厘米,其中長5厘米,寬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5分米,如果把這樣的兩個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多少米?

  4.一個圓錐體,底面周長和它的高相等,它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你知道和它同底等高的圓柱體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立體圖形的認識

  分類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圓錐體

  特征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阿v天堂2019国产 |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亚洲香蕉一本大道在线 | 在线a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