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列出是否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嘗試并學習估算;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感知乘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教學重點:
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3 課時
乘火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計算時要耐心仔細,養成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火車上也有許多數學問題,你們發現了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火車上的數學問題。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火車車廂:臥鋪車廂和硬臥車廂,最后出示主題圖。
(1)請學生獨立看圖,
(2)誰能提出數學問題,
(3)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4)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2、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1)指名列式: 72 5 = (元)
(2)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4的減法
教學目標:在學生理解4的組成及初步理解減法意義的基礎上,能真確地計算4以內的.減法。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教學掛圖、學具盒、實物、磁性貼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
1. 口答:
4 4 4 3 ()
/ / / / /
3 () 1 () () 2 2 1 1 3
1+1=() 2+1=() 3+1=() 2+2=()
2-1=() 3-2=() 3-1=() 1+2=()
2. 看圖寫算式:
( )+( )=( ) ( )+( )=( )
( )+( )=( ) ( )+( )=( )
三. 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4的加法,我們已經知道把兩個數合起來等于4用加法計算,那么從4里面去掉一個數,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
揭示課題:
四. 新授.
1. 教學“4-1=3”(在磁性黑板上貼圖演示計算過程)
(1) 貼出4只蝴蝶,邊貼邊讓學生數數,師問:“一共有幾只蝴蝶”?
(2) 教師拿走一只,問:飛走了幾只蝴蝶?板書:“1”
(3) 還剩幾只蝴蝶?即從4只蝴蝶里去掉一只,還剩幾只?(看圖回答)
(4) 列式計算:
師問: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1中間添上什么符號?(-號)
小結:從4只蝴蝶里面去掉1只,還剩3只。
(5) 齊讀算式:4-1=3
2. 教學4-3=1(在磁性黑板上貼圖演示計算過程)
(1)、貼出4只蝴蝶,邊貼邊讓學生數數,師問:“一共有幾只蝴蝶”?
(2)、教師拿走3只,問:飛走了幾只蝴蝶?板書:“3”
(3)、還剩幾只蝴蝶?即從4只蝴蝶里去掉3只,還剩幾只?(看圖回答)
(4)、列式計算:
師問: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3中間添上什么符號?(-號)
小結:從4只蝴蝶里面去掉3只,還剩1只。
(5)、齊讀算式:4-1=3
3。 教學4-2=2
請4名優秀生演示4-2的過程:
(1)、請4名學生排隊,師問:“教室里有幾個學生”?學生回答后,師板書“4”。
(2)、走出去2個學生,師問:“出去幾個學生”?然后板書“2”
(3)、師問:“教室里還剩幾個學生”?即從4個學生里去掉2,個學生,還剩幾個?
(4)、用什么方法計算?在4和2中間添上什么符號?
(5)、齊讀算式:
4-2=2
五、 鞏固練習
1、 齊讀算式:4-1=3 4-3=1 4-2=2
2、 請一名學生板演(用磁性貼片:“汽車”演示)
4-3=1 4-1=3 4-2=2
3、 請大家齊動手擺一擺。(用學具盒)
4-3=() 4-1=()
4-2=()
4、 想一想。(請學生填空,并根據出現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4-1=( ) 4-2=( ) 4-3=( )
3+1=( ) 2+2=( ) 1+3=( )
六、 教師小結(略)
布置作業:一課一練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帶分數連加、連減(p.119,《作業本》p.71[6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帶分數連加式題。
2、理解帶分數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小于減數的分數部分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兩個帶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帶分數的.連加、連減。
讓學生預習例5例6說說帶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數部分連加、連減
3、分數部分連加、連減
4、注意當份數部分連加得到假分數的時候應化成帶分數。然后把兩個整數部分相加。
5、當分數部分不夠減的時候要向整數部分退1還是2,要看具體的題目而定。
三、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第1-3題。]
四、并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銳角和鈍角p38_40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三種角的特點,會辨認直角、鈍角、銳角,能夠尺子畫角。
2、滲透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種角。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與直角比較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老師穿西服(很多角)出現在課堂上,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來到教室里,這個老朋友就在老師的衣服上,請你仔細觀察。
1、讓學生說說角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點。
2、
二、觀察主題圖
1、請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嗎?說說在哪里。
2、除了我們認識過的過的直角,還有什么些什么樣子的'角?
三、體會比較鈍角和銳角
1、請你用身體來表示出這些角來。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較一下主題圖上這些角,你發現可以把圖上的這些分分成幾類?
3、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書上把它們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這些角叫什么角?
4、那你能用紙折出銳角嗎?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銳角?讓學生邊比邊說。
5、折出鈍角說說
6、找出生活中的三種角。
7、完成39頁第1題。
四、動手畫角
1、動手試畫,說說你是怎么樣畫角的。要注意什么。
2、根據老師的要求畫角。
五、完成39頁第2題。
六、用三角板拼出鈍角,看誰拼的多。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比的意義這節課是開啟課。是比和比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核心,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47~48頁,是該單元的開端。講好本節課,可以影響一大面,使教師一開始就掌握教學的主動。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因為如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把兩種量組成比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求比值。
教學關鍵: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針對上述教學目標,可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一、復舊遷移,導題定向復舊遷移。
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連結點。即:復習了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為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比的意義平坡架橋。然后由除法轉化為另外一種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自然導題定向,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是:
1.回答:
(1)分數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2)除數能否為零?分數的分母能否為零?
2.列式解答:(生口述,師板演)
(1)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2)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引入新課剛才復習的這兩道題(指板演),都是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這節課我們要懂得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板書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現,總結規律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實現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比如,教學比的意義的時候,要分如下三個層次進行:
1.教學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1)比的意義同學們準確地回答了復習題2中的第1題,用32求出了長是寬的幾倍,這是用除法表示長和寬的關系。32也可以寫成3比2(板書3比2),表示長和寬的比。問:誰和誰的比是3比2?(長和寬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幾比幾?(2比3),表示誰和誰的比呢?(表示寬和長的比)。結合第2題,問:1002可以表示為幾比幾?
表示誰和誰的比?(100比2,表示汽車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兩個例子,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比?(答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指名讀、齊讀比的'意義。
(2)比的讀寫方法除法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么呢?是比號,寫作:(板書),讀作比。3比2可以寫作3∶2(板書)讀作3比2。問:2比3,100比2同學們會寫嗎?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動手在桌子上寫。
(3)比的各部分名稱∶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如下)3......前項∶......比號2......后項=32=1......比值12
(4)練習(看幻燈銀幕)
①說出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書,分給4個班級,平均每班分到()本書;圖書的本數和班級數的比是()。b.學校開運動會,六年一班有10人參加賽跑,7人參加跳高比賽。這個班參加賽跑和跳高的人數的比是()。(5)通過上面兩道題的練習,你知道寫比時要注意什么嗎?小結:寫比時,要注意誰比誰,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后項,次序不能顛倒。
2.教學求比值的方法。
(1)問: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義掌握了,那應該怎樣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同學們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練習求比值。
(2)求比值,并說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結:比值是一個數,可用整數、小數和分數表示。
3.教學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
(1)3∶2=32可見比和除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比的各部分相當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在復習時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從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呢?(略)結合學生說的比、除法、分數三者的關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表。
(3)根據比和分數的關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3∶2可寫作32,仍讀作3比2,不能讀作二分之三。
2∶3、100∶2讓學生寫。
(4)問:比的后項能否為零?為什么?
三、反饋矯正,貫徹始終
是指把系統的某一部分輸出的信息回到輸入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把信息輸送給教師,供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外,更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過程。
那么,反饋矯正,貫徹始終,本節課是指在邊講邊練之后,還要進行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的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先練習寫比,又練習判斷題,通過正確,錯誤的對比,使學生明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區別,最后安排發展性練習,寫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寫出兩個直接量的,還要寫出兩個間接量的比,如寫出速度的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讓全班同學吃得好,還讓尖子學生吃得飽。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判斷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而準確地判定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對策: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討論,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年歷片,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1、提問: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關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識?(一年有12個月,有3l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談話:前不久,小明碰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想知道嗎?
小明說: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過幾天就滿一周歲了。全家人都在為弟弟準備過生日呢,我也為弟弟買了一份生日禮物,準備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給他。可20xx年的年歷上怎么沒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提問:你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理解的?
二、主動建構
1、探究活動一。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卡,對比著找一找,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饋: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小結:20xx年2月的天數和20xx年2月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2月只有28天.沒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xx年的年歷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這一年是閏年。(揭示課題:認識平年、閏年)
誰來說一說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
活動:這樣一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也是不一樣的,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午這樣的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交流:你是怎樣算的,(肯定"365一l=366天”的算法)
2、探究活動二。
拿出年歷表觀察1997—20xx年2月的天數,完成下面的問題。
(1)先和同組同學說一說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閏年。(2)你還有什么發現?將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交流: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反饋:誰來匯報一下,從1997—20xx年2月的天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歸納: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提問:那么公歷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呢?各小組在1997-20xx年這12個年份中找幾個平年和幾個閏年,分工計算這些年份除以4,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各小組匯報計算結果和本組的發現。
歸納:除以4沒有余數的數是4的倍數,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3、知識鏈接:你知道嗎?
錄音配音樂解說: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為一年。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樣每年就大約比365天多6小時,4年累計下來大約就多了24小時,將多出的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們把這一年稱為閏年。
三、應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題。
提問:他們說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談話:你還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一些值得紀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發生的嗎?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指名在全班交流。(學生有可能說到整百年)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