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23 08:54:13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七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結果,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這是我們在前一節課學過的內容,但前一節課只算了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這里還有這么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大家解決嗎?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第29頁看著第4題,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判斷一下,它們的計算究竟對不對?如果有錯,錯在什么地方?又該怎樣克服呢?

  2.教學練習五第5題

  (1)讓學生在書上計算出結果,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3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7題。

  四、課堂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

  教學重點:

  1、會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2、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教學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學法:

  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公因數的方法。這也較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先讓學生找出4和6的因數,詢問學生是怎樣找的?并復習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由此,進入新課。

  1、師:同學們,12和18,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呈現在集合圈內。

  2、師:仔細觀察它們的因數,你有什么發現?學生會說,發現有相同的因數:1、2、3、6

  師:那么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出示集合圖形。

  3、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么特征?填的什么數?

  生匯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師:在這些公因數里面,哪個數?生:6。

  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里面是的,那么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公因數

  4、師:讓學生有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因數,和公因數。在總結的基礎上課件出示公因數的概念,并給時間讓學生記憶。

  5、師: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找到12和18的公因數的?由此總結出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板書出來。同時指出在找公因數時要注意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公因數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較好的達到了教學要求: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公因數。突出了教學重點: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二、嘗試練習,合作探究

  在做書45頁“練一練”中的1、2兩題

  (1)利用倍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公因數是:8

  老師在做這道題目是可以直接寫出最后的答案8?老師是不是有特異功能呢?師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么關系?與它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生匯報:16是18倍數,所以8和16的公因數是8。之后再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找4和8、9和3,28和7的公因數。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然后師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公因數。

  (2)利用互質數關系找公因數

  師:請大家獨立完成第二題。

  生匯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么關系?與他們的公因數有什么關系?

  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公因數是1。

  練習:找2和3,11和19,3和7的公因數。并及時的進行總結:兩個質數的公因數是1.

  教材的練習到此結束,我又補充了找8和9的公因數?再練習,總結出:相鄰的兩個自然數(0除外)它們的公因數是1.

  由于學生還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質關?我在此進行了一個小補充: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這一安排,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整理找公因數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法找公因數?

  生:列舉法,用倍數關系找,用互質數關系找

  師:我們在做題時要觀察給出的數字的特征,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們的公因數。

  (教師在講解找公因數時,不僅要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將這些單獨的內容聯系起來,給出學生統一的解題步驟,這樣學生才有章可循。)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也準備用時15分鐘。

  三、以智力陷阱的形式鞏固練習,讓學生體驗成功。

  完成書第46頁的3、4、5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在巡視的過程中對于后進生要特別的指導點撥。

  鞏固練習準備用時8分鐘。

  四、全課小結

  用2分種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五、作業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基本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都以課件的形式呈現。較好的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了鞏固和提高。

  板書設計:

  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找公因數

  分別找因數

  公因數

  公因數

  倍數關系→較小數

  互質數、相鄰數→1

  各位評委老師,我僅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這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千變萬化的生成效果,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相結合。

  說課的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

  (二)口答應用題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復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師提問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過

  一、復習

  1、出示準備題,用豎式計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練習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口算 口算練習(1)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教學例1。

  (1)讀題由學生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板書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幾角幾分? ②豎式怎么列? 為什么?(相同數位對齊.)

  (3)師生一起計算出結果。

  (4)說一說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小數加法怎樣計算?

  3、學習例2 計算。 15.64-3.9

  (1)全體學生試做。

  (2)集體評議。評議之后說說小數減法和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

  4、試一試 10.84+2.6 3.05-2.85

  5、請學生觀察例1和例2,大家來歸納小數加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填在書上。

  6、練一練

  書上第2頁 1、4、5

  7、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三、作業

  書上第2頁練一練 第2、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珠算小數加減法,并能正確進行珠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筆算(計算之后說說筆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準備題(用珠算計算,做好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計算。8.76+4.03

  (1)由全班學生用珠算計算.

  (2)計算之后,說說小數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計算。 5.6-0.85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來解決此例題。)

  4、小結

  (1)講解珠算小數加減法的撥珠方法。

  (2)請學生填好書上第3頁的內容,并讀一遍。

  5、練習

  (1)試一試 26.75+3.4 25.72-9.8

  (2)書上第4頁2、4。

  三、布置作業

  p.4 1、3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童話激趣,引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是什么?(板書:小數點)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動畫)在輕快的音樂中,草原上跳出三個數字并排列成:256。這時小數點跳出來了,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小數點。”接著小數點跳到5和6的中間(25.6),再跳到2和5的中間(2.56),小數點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點搬家。”

  師:(板書課題:小數點搬家)哦,原來小數點要搬家了。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小數點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一)觀看動畫:

  1.(動畫)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顧客真不少。小數點說我去玩一玩。顧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電話:小數點快快回家。小數點接到電話急忙回家。它隨便找個位置就跳了上去。(¥4.00)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數點搬到了4的前面(¥0.40)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小數點很開心,想著“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數點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二)分析探討,找出規律

  師: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山羊快餐店從一個客人都沒有,到現在生意比以前更興隆。這是為什么呢?

  (生說)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小數點回來后,快餐價格的具體變化。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討論:

  1.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2.小數點移動后這個數發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組匯報 。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老師小結歸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這時,快餐價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填書本上40頁的試一試 )。

  試一試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_________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_________倍;

  ……

  師:誰來說說小數點向右搬家的變化?為什么后面寫著省略號?你能再填一句嗎?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 擴大),小數點左移,原來的數就會縮小(板書:(左移縮小)。

  三、實踐應用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能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嗎?(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四、綜合應用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我們在學習中應如何應用它呢?

  1、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2.85 2850 0.0285 0.00285

  2、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那么這個擴大__倍;如果這個數要擴大到原來的100 倍,這個小數的小數點應向___移動___ 位。

  3、小山羊要去進貨,途中要經過一條小河,你能幫它過河嗎?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

  六、教學反思

  1、創設快餐店的情境,為新知識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臺。

  2、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猜測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如:當學生觀察發現四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移動時,相鄰兩個數是10倍關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得樂意繼續探索下去。

  3、給學生提供討論、合作、交流的平臺。如:學生獲取了小數點向左移動時會引起小數縮小的變化規律后,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索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4、搭建了學生聯想的舞臺,開放性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放飛,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對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認識,又使學生的思維獲得了提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P107—109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

  三、鞏固練習

  P1096

  [1]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2]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3]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學生討論完成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主動探求新知,熱愛數學的積極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口算下面各題.說出每個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圖可以怎樣表示?

  每行有100個方格,需要多少行?

  觀察這副方格圖,你還可以怎樣列式?(4100)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100個4是多少?)

  2、比較1004與4100這兩個算式,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這兩個算式中的數都是一樣的,只是數的位置不同;它們表示的意義不同;它們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圖;它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歸納:1004與4100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3、獨立試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你有什么發現?

  (100乘幾,就可以算成幾乘100,他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試算:720= 7200= 7300= 7400=

  說出你的想法.(7和2個十相乘,得14個十,是140)

  根據上面的方法,計算下面的題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討論交流:通過上面的計算,你有什么發現?

  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歸納:(1)一個因數與整百數相乘,可以用這個因數與乘數百位上的數相乘,然后在積的后面添上2個0.(2)用這個因數與幾個百相乘,得多少個百.

  6.同桌之間能互相出幾道這樣的題目,練一練嗎?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計算:

  (1)30個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級3班有學生50人,開學初每人交書本費及各種雜費共200元,四年級3班的老師共收多少錢?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質疑小結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2.怎樣口算一個因數與整百數相乘?如果是一個因數與整千、整萬的數相乘又該怎樣計算呢(補充板書)?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并解疑.

  五、課后作業

  1.口算下面各題.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題.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個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韩亚洲一区二 | 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精品高免费专区 | 在线看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