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28 10:46:33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十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課本第60-61頁練習五第1-10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板書課題)

  二.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2題。

  1)生自己看圖,完整口述題意。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

  4)生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第4題。

  1)指名生自讀題。

  2)生獨立完成。

  3)集體核對訂正。

  4)指名說解題思路。

 。涸诮獯疬@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

  3.完成第9題。

  1)生自讀題。

  2)指名說題意:女孩比左邊的男孩矮15厘米,右邊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3)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4)集體訂正。

  5)指名說解題思路。

  4.完成第10題。

  1)生自讀題,獨立完成。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指名說解題思路。

  5.你認為在解以上這類題目時要注意什么?

 。阂壤斫忸}意再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練習

  1.完成第1題。

  1)生獨立完成。

  2)開火車集體訂正。

  2.把下面的算式看作幾百加幾百,再估算結果。

  503+192797+296498+307

  1)生估計,師板書。

  2)將加號改為減號,你能估計出結果嗎?

  3)像這樣的減法,如何估計出結果?

  3.完成第5題。

  1)生獨立完成

  2)集體核對。

  師提醒注意“約等于”的書寫及格式。

  4.完成書上第3、6、7、8題。

  1)生獨立完成以上四題。

  2)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3)小組交流討論,說各自想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認識,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思維發展目標:在學習估算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估算,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教學例題:

  師:小朋友們,葉老師剛幫了新家,要去商場買東西。你們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們各是多少錢呢?(電話機、取暖器、自行車、電飯鍋、電風扇)

  師:每樣商品各接近幾百元呢?

  師:現在我要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臺取暖器。(把商品拿出來)請你幫我估計一下,大約要付幾百元?你是怎樣想的呢?

  1)206+292=498(元)

  498元接近5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買這兩樣商品需要的總錢數,再看它接近哪個整百數是嗎?

  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約需要500元。

  師:是的。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

  200 300

 。ò鍟200+300=500)

  我們就說206+292大約就是500元。(板:206+292 500元)

  師:(如果學生出現了第一種)比較這兩種估計的方法,你覺得那種方法更好些?為什么?(把兩個加數都看成整百數,估算起來比較簡單)(我也覺得這種方法估算起來更比較簡單,給這種方法打顆星)

  師:(指206+292 500 (元) )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約等于500元,我們就可以用這樣一個符號來表示。(板書:)它就是約等號。(板書:約等號)我們就可以用它來表示估算的結果。

  師:誰來說說我是怎樣寫約等號的?(兩條邊都先向上彎一彎,再向下彎一彎)

  師: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樣長,一樣彎)

  我們一起來寫個約等號。(豎空)

  師:約等號讀作約等于。這道算式誰會讀?(指名讀齊讀)

  師: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約等于500元)

  師:約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206看作 )

  二、試一試

  師:說得真好。如果我想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幾百元?(將商品拿出)先想一想,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列式,說想法

  師:算式怎樣列?

  師:這兒為什么要用約等號?(因為得數不是正好等于800,而是估計的)

  師: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師;如果我帶了800元錢,能買回這兩樣東西嗎?為什么?

  (對,206元比200元多,604元也比600元多。他們的和就應該比800元多,所以我帶800元是買不回這兩樣東西的。)

  師:請你幫我任意挑選兩樣東西,估計大約需要多少元?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學生列式指名匯報(23個)

  (當學生說到292+195500元)如果我用500元,能買回這兩樣商品嗎?為什么?

 。▽Γ292元比300元少,195元比200元少,他們的和一定比500元少,所以用500元能夠買回這兩樣商品)

 。ㄈ绻麑W生說到305+195500)這兒能用約等號嗎?為什么?(因為正好是500元,要用等號)

  師:還有的同學想說。就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小結: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會把要買的商品的價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再把這些整百數相加就能得出買這兩樣商品大約需要的錢數。這就是加法估算。(板書課題:加法估計)要想進行正確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數所接近的整百數。下面我們就來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第1題。

  你知道每個數接近哪個整百數嗎?

  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演示同桌互相玩(一人出卡片,一人說接近的整百數)

  同桌說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 第2題

  師:說得真不錯。春天到了,小蝴蝶都出來活動了。(點電腦)

  師:能解決嗎?動手連一連

  指名匯報。(直接說出接近500的數 )

  3.想想做做 第3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順利地找出了一些三位數所接近的整百數。繼續看,把每個加數看作整百數,再估算結果。(示第3題 說明題意:用約等號表示計算結果)

  獨立計算。

  匯報。校對(如有錯題問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

  師:把兩個加數都看作整百數的加法估算咱們小朋友都會了,你瞧

 。ǔ鍪 498+344 498+344)

  師:(指498+344)這道算式中的兩個加數也都能看成整百數嗎?

  師: 哪個不能?為什么?(344在300和400的中間,既不接近300,也不接近400)

  師:(217+356)這道算式中那個加數接近整百數?

  師:像這樣只有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怎樣就能很快地估計出它的得數是幾百多呢?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498+344:把498看成500,再加上344肯定就是八百多)

 。217+356:把217看成200,加上356肯定是5百多)

  指出:是的。在只有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數的算式中我們只要把接近整百數的加數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數,再加上另一個加數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是幾百多。小朋友你們會了嗎?下面我們就運用這個方法來解決問題

  4. 示想想做做 第4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小于700?在□里畫

  445+198 □ 596+145□ 413+268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校對

  根據學生錯誤進行分析:

  445+198:把198看成200,加上445結果還是6百多,所以小于700。

  413+268:413接近400,加上268還是600多。

  596+145:把596看成600,加上145得數大于700。

  5.想想做做 第5題

  下面哪道題的結果大于500?在□里畫

  299+185 □ 136+398 □ 67+414 □

  獨立思考,進行選擇。

  指名匯報 校對(針對錯題講解)

  師:想一想,怎樣就能很快地比較出這些算式的得數比幾百大還是比幾百?

 。ò阉闶街薪咏贁档募訑悼闯伤咏恼贁担俸土硪粋加數相加就能很快知道它的得數大于幾百還是小于幾百)

  師:那天,我還看中了這些商品(出示想想做做 第6題)

  電腦顯示要求

  師:能解決嗎?先自己寫一寫,再在小組里交流。好,開始。

  四人小組活動。

  指名匯報(23) (板書)

  師:我身上有1000元,買哪些商品大約需要1000元呢?請你幫我算一算。

  交流:195+404+302+961000(元)

  404+302+2981000(元)

  195+404+298+961000(元)

  四、總結

  本屆可你學會了什么?課后還可以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加法估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稅率與折扣

  教學目標:

  1、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們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教學重點:

  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答稅率、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采摘節的情景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圖,指名說出信息圖中的數學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如果按3%的.稅率繳納營業稅,黃金周期間彩虹谷景區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紅點問題

  談話:在老師提出的問題中,你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提出疑問,疑問大都會集中在有關納率、稅率、稅額的相關知識上。

  談話: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搜集有關納稅的一些知識,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補充。

  談話: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真是不少呢,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交流,再結合信息圖中的信息,你認為要求應上繳門票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卮饡r不光要讓學生說出要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明確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營業額的3%是多少。

  學生明確問題后,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1153%=3.45(萬元)

  答:應繳納營業稅3.45萬元。

  談話:根據剛才同學們解決的這個問題,你能總結出求營業稅問題的基本方法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統一方法:稅額=營業額稅率。

  2、小練習:自主練習第1題

  第1題是求稅額的基本練習題。練習時,在學生獨立解答后,重點讓學生說說有關稅額的數量關系和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看下面的字母,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嗎?

  SOS EMS m2

  (SOS:求助信號;EMS:中國郵政快遞;m2:平方米)

  字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說明它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鞏固用字母表示數及解方程等知識。(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解方程)

  ⊙回顧與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意義。

  用字母可以簡明地表示數、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了很多方便。

  (2)我們曾經學過哪些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

  整理:

 、儆米帜副硎緮档暮唽。

 、谟米帜副硎緮盗筷P系。

 、塾米帜副硎具\算定律。

 、苡米帜副硎居嬎愎健

  (3)常見的用字母表示的數量關系有哪些?

  預設

  生1: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時間用t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s=vt v= t=

  生2:總價用a表示,單價用b表示,數量用c表示,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a=bc b= c=

  (4)常用的運算定律有哪些?

  預設

  生1:加法交換律:a+b=b+a

  生2:加法結合律:(a+b)+c=a+(b+c)

  生3:乘法交換律:a×b=b×a

  生4:乘法結合律:a×b×c=a×(b×c)

  生5:乘法分配律:a×(b+c)=a×b+a×c

  (5)常見的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預設

  生1: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2(a+b) S=ab

  生2: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4a S=a2

  生3:平行四邊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ah

  生4: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從興趣出發,主要側重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和方法的提煉。為此,本節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導入新課。

  根據教材提供的情境,創設了讓學生欣賞漂亮手鏈圖片的情境。這一情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一定經常接觸,貼近生活,便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的手鏈圖片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規律性,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分層次教學。

  在新課的講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決問題——回顧反思”的順序幫助學生解答問題。這一過程能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按照發現的規律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在最后設計的回顧反思環節中能讓學生逐步學會根據問題靈活地進行驗證解答對錯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不同顏色的珠子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漂亮的手鏈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手鏈,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手鏈圖片,學生欣賞后,教師課件出示一條斷了的手鏈)

  師:同學們,小紅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鏈,可是不小心讓她弄斷了,掉了2顆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顏色的珠子,你們能幫她找找嗎?

  生:能。

  師:這節課我們就應用前幾節課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找規律(三)]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熟悉的情境導入新課,貼近學生的生活,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新課的開展打好基礎。

  ⊙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理解題意。(課件出示教材88頁例5)

  (1)想一想:在這道題中,你認為哪個詞語最關鍵?(關鍵詞語就是“按規律”)

  (2)說一說:小紅是按什么規律來穿手鏈的呢?

  預設

  生1:這串手鏈是用2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生2:這串手鏈是用1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1顆黃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對于學生所發現的規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規律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觀察得到的;第二種規律是按從右往左的順序觀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是什么?那我們能不能利用我們發現的規律來解答呢?

  (2)引導:你從哪邊開始看?(左邊)所以發現的規律是黃黃藍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3)你還有不同的發現嗎?(從右邊開始看)所以發現的規律是黃藍黃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珠子和1顆黃珠子。(課件演示,圈出一組)

  (4)師小結:我們發現,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觀察,發現的規律是不一樣的。

  3.回顧反思。

  (1)我們的解答正確嗎?(正確)如何證明是正確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要動手擺一擺,看看是否正確。

  (2)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出小紅的手鏈,看符不符合規律。

  (3)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得出:通過擺一擺,證明剛才同學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在這幾個環節中,教師既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的同時,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集合的有關思想(課本第108頁的例、練習二十四的第l、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容,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學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被學生初步體會集合的有關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

  利用教具,學具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今天老師將把同學們帶人“數學廣角”,讓同學們去認識體會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讀懂統計表。

  教師用電腦課件出示統計表,列出參加語文興趣小組和數學興趣的學生名單。

  說一說:從統計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議一議:三(1)班共有多少人參加了這兩個課外興趣小組?

  教師引導:看來同學們已經發現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用圈來表示:

 。2)認識集合圈。

 、儆枚嗝襟w課件分別出示兩個集合圈。

 、谧寣W生先在練習本上畫出集合圈,填上相應的學生姓名,然后再匯報結果。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多媒體顯示填寫內容。并讓學生說一說兩個圖中所表示的意義。

 、厶岢鰡栴}:

  有的學生姓名在兩個集合中都有,應該如何來表示才能更直觀、更形象、更簡單呢?

  教師利用電腦課件再出來二個空白集合,并填上學生姓名再合并。

  問:你們知道這個圖的意思嗎?(讓學生大膽猜想,說出自己的想法)。

  填寫完成后,再讓學生說一說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然后再引導學生將集合圈和統計表進行比較。

 。3)列式計算。

  通過以上分析、討論,學生已經明白楊明、李芳、劉紅這三位學生既參加了語文興趣小組又參加了數學興趣小組,所以是重復的`,在計算點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學生列式計算,并說說算式的意義。

  三、鞏固運用

  1、課內外作業:

  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

  第1題,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動物的不同屬性“"會游泳的”和“會飛的”把它們進行分類。然后再要說一說中間位置“表示什么”。

  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先把兩天進的貨中重復的部分找出來,然后再計算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貨。學生計算的時候可以用加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直接點數。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了解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

 。ǘ┠軌蚪獯鸨容^容易的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三)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連續兩問應用題的結構,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

  難點:解答第二問時,找出所需要的條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________,用了4張,還剩多少張?

  2.________,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師談話:我們學習的應用題,都是由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如果缺少一個條件就無法解答,必須根據所求問題和其中一個條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個條件.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學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學生讀題、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這是同學們學過的舊知識,把兩種兔子的只數合并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只兔了.下面還有第二問.接著出示第二問.

  又生了8只小兔,學,F在有多少只兔?

  啟發性提問:

 。1)要想求學校現在共有多少只兔,問題中的“現在”指的是什么時候?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能解答嗎?缺少的條件往哪里去找?

 。3)怎樣列式解答?

  相鄰的兩名同學互相討論,全班交流,三個問題分三次討論.

  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1)要求“現在”有多少只兔,指的是在學校原有小兔總只數的基礎上,再添上又生的8只.(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不能解答,根據所求問題及知道的又生了8只,需要找到學校原來有多少只兔,而原來小兔的總只數通過第一問已經求出來了,是22只.(3)用22只再加上8只,就是所要求的現在小兔的只數.

  列式: 22+8=30(只)

  口答:現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學生把解答第二問怎樣想的說一說.

  2.出示例6

  一輛公共汽車里有30人,到勝利街車站有7人下車,車上還剩多少人?又上來9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指名學生讀題.

  提問:這道題有幾個問題?咱們先解答第一問.

  指名學生解答第一問,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車上還剩的人數)

  30-7=23(人)

  口答:車上還剩23人.

  再解答第二問.

  提問:現在已經求出車上還剩23人,還知道又上來9人,能不能求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指名學生列式解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ㄓ密嚿线剩的` 23人,和上來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現在車上有的人數)

  23+9=32(人)

  口答:現在車上有32人.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有兩個問題的應用題,這兩個問題間有聯系,在解答第二問時,其中一個條件要用上第一問求出的結果,所以叫做連續兩問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把題目看清楚,不要把第二問漏掉.

  (三)鞏固反饋

  1.半獨立性練習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1題:

  商店有8輛自行車,又運來25輛,一共有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訂正后,老師稍加提示,解答第二問.

  已經求出一共有33輛,賣出10輛,還剩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2題:

  小華有25張動物郵票,送給同學8張,小華還剩多少張郵票?

  王叔叔送給他7張,小華現在有多少張郵票?

  第一問由學生獨立解答,第二問指名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再獨立解答.

  2.課堂獨立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商店里運來45筐芹菜,運來的菠菜比芹菜多3筐.運來多少筐菠菜?賣出50筐菠菜,還剩多少筐菠菜?

  由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3.課后練習 練習二:第2,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學過一步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為今后學習兩步應用題做準備.所以課堂設計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解答第二問時,怎樣從第一問中找出所需要的條件.

  本節課的各個環節,都是圍繞這一重點進行的.例如,教學一開始,安排了兩道給應用題補充條件的練習,就是為本節課的重點打下基礎.在學習新課時,重點放在怎樣解答第二問,組織學生討論,在全班交流.鞏固練習環節中,在半獨立練習時,由學生說出解答第二問的兩個條件,再過渡到由學生獨立解答.這樣步步深入,逐步使學生初步了解連續兩問應用題的結構,了解兩個問題之間的聯系,從而掌握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的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單元目標:

  1、 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 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難)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游,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 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3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經歷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難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節課學的計算,有同學算出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說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

  課本練習五1~9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與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師小結: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行348千米到達了大理,又從大理出發去麗江。大家在書上可以看到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麗江有多少米呢?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說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加明了。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發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后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說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后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改了數字之后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完成作業練習六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谧筮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③右邊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軆蓚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8+7=8+2+5=15。

 、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有利于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①因為9+8=17,所以8+9=17。

 、谝驗9+9=18,所以8+9=17。

  ③因為8+10=18,所以8+9=17。

 、芤驗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加較大數,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同時體會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現,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小結:發現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8加幾得數的規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兒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評析: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的計算方法的講解和反復的、規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加強估算”是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來的一項明確要求。在實際教學中,估算教學教什么?怎么樣教?在一次數學教學經驗交流會上,我有幸聽了一節特級教師吳正憲執教的《估算》。課堂教學實錄如下:

  師:你們二年級經歷過估算嗎?

  師:這節課,咱們一起學習估算知識。(板書:估算)

  師:在學習估算時,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生1:怎么去估算?

  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估算有什么用?

  生5:估算用在哪里?

  師:你們遇到過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確計算?

  課件:

  生:選A。

  課件:師:你能估計出這頭大象多重嗎?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匯報并板書:

  生1:300×6=1800小估

  生2:400×6=2400大估

  生3:350×6=2100中估

  生4:300×7=2100大小估

  生5:300×6+300=2100湊、調估

  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

  問: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這六個數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師: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吧!

  生:小估。

  生哈哈樂。

  師: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請坐。同時在算式的后面板書:小估。

  問: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師:你是往大里估的,對不對,你也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吧!

  生2:大估。

  師:大估你請坐,同時在算式的后面板書:大估。

  問: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婷婷六月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