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整理與練習一》教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和倍數,能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認識質數和合數;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偶數和奇數;加深理解質因數,能正確分解質因數。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和倍數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思維的初步經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樂于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學完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征,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能判斷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提高對數的特征的認識,加深對數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和倍數的?舉例說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現的?
(3)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說說什么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
(4)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整理與練習一》教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整理與練習二》的教案(通用13篇)07-19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9-29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教案03-03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綜合練習教案05-0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教案01-24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教案15篇03-03
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練習題10-19
小學數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第三單元04-25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四單元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