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雞兔同籠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第1課時 雞兔同籠
教學內容:P116頁的練習二十五的第2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過程與方法:能熟練用列表、假設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遷移思維的能力,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熟練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再一次親歷列表法、假設法等解題的過程,深刻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具學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雞兔同籠”是一道有名的中國古算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許多小數數學問題都可以轉化成這類問題。
師:你知道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幾種方法嗎?通過比較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1:列表法,適合數據較小的問題。
生2:假設法,一般情況都適合,數量關系比較容易理解。
師:今天我們復習“雞兔同籠”問題。
二、自主探究
師:擺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兩個圖形之間沒有公共邊)你能算出分別擺了多少個三角形和多少個正方形嗎?(學生回答)
師: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票價是成人每人30元,兒童每人15元,買門票共花去210元錢,其中兒童有幾人?(學生回答)
師:三年級(4)班48人去北海公園劃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條,每6人克坐滿一條大船,每4人可坐滿一條小船,且每條船都沒有空位,他們租大船和小船各幾條?(學生回答)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生2:我學會了化繁為簡的學習方法。
生3: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一般性。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總結得出: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先提出假設,如果假設后的情況與實際不符,這時就需要進行調整。我們可以借助畫圖、列表等方法幫助我們進行調整,從而推算出正確結果,最后還要對結果進行檢驗。(逐一板書:假設、調整、檢驗)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假設→調整(列表、畫圖)→檢驗
【雞兔同籠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01-26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01-14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必備)05-20
(精華)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05-22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精選11篇)01-14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精選9篇)01-14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9篇)01-14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精選13篇)06-08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教案(精選19篇)04-29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雞兔同籠問題教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