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經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為復雜的綜合性題目。
教學重點:
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難點: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他們交的錢數夠嗎?
3、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完成。
4、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三、第8題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2、提出問題:怎樣租車劃算?
3、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做?
4、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先作成表格樣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說說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再比較那種方案劃算。
四、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 還需要在什么地方改進?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先認真觀察圖片及表格,從中獲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義。
認真思考找出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
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先看圖,從中獲取數學信息。
獨立思考后與同伴交流怎樣計算
先算出需要幾輛大車幾輛小車,然后再比較哪一種劃算。
學生互相說一說,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6頁練習四第3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的方法,加深對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數據的理解,能利用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
2.使學生聯系實際進行統計,經歷統計過程,體會統計在實際中的應用和作用,培養統計的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老帥復印好歷年班級簿中學生第二學期的身高記錄,為每位學生準備一張畫折線統計圖的方格紙;學生事先了解自己家庭去年下半年每月的電話費支出情況。
教學重點:掌握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的方法。
教學難點:利用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做練習四第2題。
讓學生看第3題,說一說第3題的題意和從統計表里知道了什么。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畫出折線統計圖。讓學生相互交流,說說從圖里知道了什么。提問:你從這里可以看出折線統計圖表示的數據比統計表有哪些好處?指出:復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直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而且還可以對這兩位同學的成績及變化情況作出比較。
2.提問:你認為完成一項統計要經過哪些過程,
說明:一項完整的統計,先要收集數據并進行分類整理,再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或統計表表示出相關的數據,然后對數據作出比較,分析、推理和判斷。
二、實踐性練習
1.做練習四第4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要求兩名學生相互合作,按要求從復印的身高記錄上收集自己和同伴的身高數據。要求在課本上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與自己的同伴討論從圖中能得出哪些結論。組織學生在班內交流自己得出的結論。提問;你認為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可以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的數據,幫助我們進行分析?
2.統計家庭電話費支出情況。
讓學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電話費支出情況,要求學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額。你能與自己的同桌同學合作,制作出你們兩家的電話費支出的復式折線統計圖嗎?學生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制作的復式折線統計圖,看看你們家的電話費支出情況怎樣,比比兩家去年下半年的電話費支出有什么不同。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統計圖把分析情況進行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練習了什么內容?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
5、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化)
6、試一試。
出示:14—9= 12—9= 17—9= 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www。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 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2。22累計教時1課時
練習一(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頁的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一第1題。
(1)分別出示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練習一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特點,并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3、做練習一第3題。
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做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以開火車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練習一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十幾減9你會算了嗎?
板書設計:
練習一(1)
13—9+8=12 18—9—9=0
17—9+7=15 8+7—9=6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系統,卡紙,小三角形,90度扇形。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