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數學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小花片數量變化的過程,嘗試根據小花片數量結果,推導出小花片數量與游戲輸贏結果以及游戲規則之間的關系。
2.提高判斷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3.喜歡學習數學,在數學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小花片人手三片,磁性黑板一塊,磁鐵塊6個,油畫棒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熟悉的游戲,了解新的游戲規則
1.回憶熟悉的游戲。
(1)回憶游戲“石頭剪刀布”的玩法和規則。
提問:“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規則?
(2)介紹新的游戲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要把原來的兩人游戲變為集體游戲。每個小朋友邊念兒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邊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個朋友和他面對面,一起念“石頭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時出手勢,比出勝負。每一對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戲、比出一次輸贏,然后更換一個朋友再游戲。
2.試玩新的.集體游戲。
(1)請幼兒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兩兩找朋友輪流玩游戲,引導幼兒一起念兒歌、一起說“石頭剪刀布”的指令。
(2)提問:誰贏了?誰輸了?出了一樣的手勢該怎么辦?比出一次輸贏后就要怎么樣了?
(3)待游戲比出輸贏后,請幼兒回座位坐下。
(4)幫助幼兒理解新規則:一輪游戲中,每個人要換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頭剪刀布”。
3.了解增加小花片后的新玩法。
(1)講解新的玩法和規則:游戲前每個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小花片,游戲中每一次輸的小朋友要給贏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戲中每人要想辦法保管好自己的小花片,不要掉落和丟失。
(2)在活動室前面的桌子上放三堆小花片,請每位幼兒上來拿取3片小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與旁邊的同伴互相驗證有否拿對。
二)開始游戲,體驗3片小花片的變化過程并進行推理
1.嘗試游戲,體驗3片小花片的變化過程。
(1)請幼兒進行第一次游戲。游戲中教師提問:現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兩(一)片小花片了,他還能玩幾次游戲?
(2)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小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小花片了?
(3)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小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小花片了?
(說明:一輪游戲進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會有幼兒輸完3片小花片。教師要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則,即每次輸贏后能否正確拿出一片小花片,以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關注自己手上小花片數量的變化及其與輸贏結果之間的關系。)
2.游戲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小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并獎勵每人一片小花片。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他的3片小花片怎么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輸了,那么他一共輸了幾次?為什么是輸了3次?
(3)提問:誰認為自己手上的小花片最多?有幾片?
(4)請手上有6片小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小花片變為6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小花片怎么會變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么?
(5)幼兒作出推理后,教師呈現磁性黑板,請手上有6片小花片的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小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三)結束環節,為小花片涂色
師:現在每個人手中都有小花片了,請小朋友為小花片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數學活動中較重于記憶和訓練,無趣味性,幼兒對學習數學提不起興趣。在參加“國培”后,學到“幼兒是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于是決定調整教學思路,以游戲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記憶和訓練,以達到提高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親自操作,認識并熟悉6的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種分法。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并熟記6的5種分法
活動準備
1.6的組成,分解圖一幅。2.帶磁鐵雞寶寶卡片若干。3.樹的`掛圖4幅,可拆卸蘋果卡片若干,籃子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老師和小朋友先復習一下之前學過的5.4.3.2數的組成及分解。
如老師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學習6的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組成,分解圖一幅.
老師:今天鴨媽媽很高興,因為它請了幾只雞寶寶來家里做客,小朋友們,你們看一下鴨媽媽請了幾只雞寶寶來做客呀?(老師出示6只雞寶寶的卡片并和幼兒一起數數共6只)
老師:鴨媽媽要把雞寶寶安排住進兩個房子里,是兩個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樣分配這6只雞寶寶,有多少種辦法可以讓雞寶寶住進去呢?辦法是不能重復的,看一下哪幾位小朋友能幫鴨媽媽把雞寶寶安排房子住進去,好不好?
請小朋友到講臺前把雞寶寶的卡片粘到畫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師記錄每一次分出來的結果。再把小朋友分出來的幾種方法總結歸納得出5種分法。
66666
//// /
1524334251
3.引導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令幼兒發現把一個數分為兩個數,而這兩個數合起來又等于這個數。分解出來的數,左邊的數進1,右邊的數就退1,還可以把分解出來的兩個數調換過來,合起來還是得到這個數。
4.鞏固練習游戲:摘蘋果比賽
老師:(出示蘋果樹的掛圖)小朋友你們看,樹上的蘋果熟了,想不想把它們摘下來呀?我們來進行摘蘋果的比賽好不好?(把小朋友分為4個組進行)我們先講一下比賽規則: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兩個籃子里,兩個籃子里的蘋果加起來要等于6,每一組派一個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蘋果摘下來放得對不對,有多少種方法放這些蘋果,要兩邊加起來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錯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幫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復。我們來比一下哪一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教學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主要以游戲為主體,利用幫鴨媽媽安排雞寶寶住下及摘蘋果比賽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并掌握6的組成及分解,與以往教學活動相比較增加了趣味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了在游戲中學習的目的。在后面的摘蘋果比賽中,充分的利用了小朋友喜歡競爭的心理,自已組里的小朋友可以討論方法對不對,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互動。就是在時間上掌握得不夠好,到后面小朋友為了爭第一都有點亂了,如果重新上一次的話,覺得應該設定好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哪一組的小朋友得出的方法最多獲勝,可以更大的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設計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者游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晰的自己所處的位置,通過本節課能讓幼兒動口,動腦,從而輕松的掌握序數的概念,特此設置本節課。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能用數數的方法確定序數。
2、初步體會序數與基數的區別,了解序數的含義。
3、發展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
四、活動過程:
1.認識序數先讓小朋友們從數到十,然后展示ppt引誘幼兒觀察動物以及動物排列的位置,并按順序說出每只動物的`位置。
A小動物王國要召開運動會,瞧!小動物排好隊進場了,看看圖上有什么小動物?有幾只小動物?帶領幼兒從1數到10。
B1.從左往右數,老鼠陪在第幾個呢,
2.從左到右,小馬排在第幾個呢,
3.從左往右數,誰排在第三位呢,
4.從左往右數,小狐貍排在第幾位呢,
5.從右往左數,誰排在第一個呢,以此類推。
2.動物賽跑
1.運動會正式開始,小動物們正在進行賽跑比賽,它們都從左邊向右用力跑,誰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
2、為獲得名次的動物頒發獎狀,是誰站在最高領獎臺?是誰站在最低領獎臺
3.運動會結束運動會結束了,動物要回家了請幫助小動物們回家,你們看小雞的房子在7號房間,請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7號在哪里嗎?我們請小朋友上來帶小雞回家好嗎?..小雞送回家了,接下來我們該送山羊、老鼠回家以此類推。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學習了10以內的序數,能從不同的方向辨別10以內的序數。現在我們一起玩個游戲--乘火車。
游戲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上1、2、3。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如第2列火車第5節車廂就寫2-5,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編號快速找到號碼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查票,看看誰找得又對又快。音樂再響,幼兒隨音樂《火車開開》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班數大學活動:認識“>”和“<”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
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
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設計思路: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
幼兒說出數量,
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
,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只有五種分法。
2、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3、要求幼兒學習按指示進行操作,并學習用指示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雙色圓片若干、乒乓球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玩碰球游戲。
二、學習6的組成。
1、出示放有乒乓球的`盒子,演示“小球分家”。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小球,一起來數數有幾個小球?(6個)把板抽掉,看看紅房子里有幾個小球?綠房子里有幾個小球?(4、2)那就是說6可以分成4和2。我們趕快用筆把它記錄下來。
2、老師還帶來了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它們來變臉魔術。它們從高高的地方跳下來,看看有幾張笑臉,幾張哭臉。(4張笑臉,2張哭臉)說明6可以分成4和2。6除了這樣分,還可以怎么分呢?
3、講解操作要求。
請幼兒自己找一個游戲去玩,發現不一樣的答案就記錄下來,
4、講解操作結果,教師記錄下來,集體讀6的分成。
三、重新演示“小球分家”,遮掉盒子,猜猜6個小球分成了幾和幾;遮掉半邊,猜猜這邊會有幾個小球?演示“變臉游戲”,先猜后看。
四、交換玩游戲。
設疑:6個小球再加一個小球,就是幾個小球?可以分成幾次?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基本的統計方法,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2.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張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記號筆
3.鉛筆、膠水、剪刀、書本學習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廳有風扇、桌子、喇叭、空調、相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了大班,我們用到了許多學習用品,怎樣才能知道籮筐里有哪些學習用品,分別有多少呢?
小結:像這種先要把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學習用品的'數量。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放了學習用品,請你用自己的方法統計籮筐里的東西,并記錄結果。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哦,別統計錯了。好的,去試試吧。
2.交流統計結果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
小結:小朋友都運用了先畫出物體標記,再記錄數量的方法進行了統計。
三、觀察討論,認識條形統計圖
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物品?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說說它們各有多少?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3.你們怎么一下子看出來誰多誰少的?
4.和剛才你們記錄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叫做條形統計圖。可以通過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了嗎?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多功能廳里的喇叭、相框、空調、桌子、風扇進行統計。
3.展示幼兒統計圖,交流分享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體最少?誰還想說一說?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04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有關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9-13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09-08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