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2.在探索、操作中,感知、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
3.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重要特征及不同。
活動難點:
交流討論清楚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多種球體圓柱體的`物品若干(乒乓球、網球、彈珠、罐子、圓柱體積木等)。
2.人手一個球體(乒乓球)一個圓柱體(圓柱體積木)。
3.數學操作紙p37認識球體和圓柱體,蠟筆。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發現特征。
1.交代活動要求,師:桌上都有些什么物品?這些物品哪些是可以滾動的?請把這些可以滾動的物品找出來。
2.幼兒探索操作,尋找可以滾動的物體。
二、感知球體、圓柱體的特征。
1.請幼兒交流自己尋找到的可以滾動的物體,并通過演示證明這些物體是可以滾動的。
——師:這些能滾動的物體是哪些東西?它們的形狀一樣嗎?
2.請個別幼兒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師幼共同概括球體與圓柱體的主要特征: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呢?(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我們就叫它球體)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呢?(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師:球體和圓柱體都會滾,它們滾起來一樣嗎?
——幼兒人手一個球體和圓柱體進行滾動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方向滾動,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鼓勵幼兒相互間輕聲交流。
4.教師整理幼兒的交流結果并小結:球體放在地上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而圓柱體放在地方卻不是各個方向都能滾動的。
5.請幼兒說說周圍環境中哪些物體像球體,哪些物體像圓柱體?
三、操作練習與評價。
1.幼兒完成數學操作紙p37認識球體和圓柱體。
2.展示個別幼兒操作結果,集體檢查改正。
活動延伸:
1.拼搭圓柱體。
——師:那么多圓柱體能不能拼搭在一起,成為一些新的圓柱體呢?
2.理解圓柱體只要圓面大小相同,就可以一直拼搭起來,成為新的圓柱體。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形狀和顏色結合,進行計數,并能正確填寫在格子里。
2、運用數字或符號準確記錄計數結果,試用表格進行統計活動。
活動準備:
1、黃瓜 茄子 辣椒 胡蘿卜。
2、二維表格。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產生統計興趣。
1、觀察左邊的圖,講述蔬菜名稱。
小民的媽媽買菜回來了,你們看看都買了什么菜?(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菜名,然后個別提問,最后集體逐個點認。)
2、點數各蔬菜的數量,進行計數練習。
小民媽媽買了幾根黃瓜,幾個茄子,幾個辣椒,幾個胡蘿卜呢?(讓幼兒自由數一數。)誰能說說每種蔬菜有多少?(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四種蔬菜的數量。)有什么辦法讓我一下就知道各買了多少蔬菜?
二、觀看表格,學習統計方法。
1、觀察右邊圖表,學看二維表格。
你們看書中右邊有一個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都表示什么?這一橫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師手指黃瓜,順著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過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綠、紅、紫、橘黃色的標記,綠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綠色的,紅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紅色的。
2、分析表格,學習填表。
現在我們知道了蔬菜、顏色標記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個格子都表示一種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顏色的?(紫色)讓幼兒說說黃瓜、辣椒、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應該填在哪個格里。
三、操作幼兒用書,運用表格,進行統計。
1、了解填寫表格的具體方法。
小朋友,你們再數數,媽媽各種蔬菜究竟買了多少,然后根據蔬菜的顏色在對應的格子里填上數字進行記錄,這樣你們數再多的蔬菜都不會忘記了。
2、自由數數,填寫結果。
3、交流結果,互相檢查。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習在一定數量的物品基礎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2、 嘗試根據圖意列加法算式,進行10以內的加法練習。
活動準備:
蘋果圖片、磁性數字卡。 水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 觀察掛圖,分析、理解圖意,知道魔術師的本領是會使所有物品增加3個。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新朋友到我們班來,我這個朋友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這個魔術師可厲害呢,所有的物品只要經過他一變就會增加3個。3個蘋果一變就會再增加3個,兩塊積木一變就會增加幾個?(教師引導幼兒自己說出增加3個,以增進幼兒的理解,加深幼兒的印象)4個柿子和5個梨子一變,它們分別會增加幾個呢?
2、分析教學掛圖,理解書中方框的用處,學習在一定數量的物品基礎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教師:魔術師把所有物品變多了,小朋友算一算,經過魔術師這么一變,新的方框中每種物品有幾個呢?算好后,請你們在對應的框中添畫圓圈表示相應的數量。
教師:誰愿意把自己算的結果告訴我們?(教師引導一幼兒說出魔術師一變,原來3個蘋果會變成6個蘋果。)
二、嘗試根據圖意和自己添畫的圓圈數量,列加法算式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1、討論理解左邊圖式與右邊不完整算式的關系,學習用數字表示變化前后的物品數量。
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右邊的加法算式。每個算式都有兩個括號(教師同時用手指括號)這些括號里都需要填寫一個數字。每道算式前面括號里填寫的數字表示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師沒有變魔術以前的.物品個數)后面括號里的數字又表示什么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師變魔術后,每種物品的個數)請小朋友根據魔術師變魔術前后物品的變化情況,在括號里填寫上一個正確的數字。
2、嘗試根據圖意進行加法列式。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數一數,填數字列加法算式。(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完成練習的情況。)
三、介紹自己的練習結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果。
1、介紹練習結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果。
教師:小朋友,誰愿意把你練習的結果說給我們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某一幼兒的介紹,板書在黑板上)
2、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正確學習加法列式。
教師:還有哪個小朋友和他做的不一樣?(若有,教師同樣把他的結果板書,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幫助個別幼兒確定正確的方法。若沒有,表明全班幼兒已達成共識,都能正確列加法算式了。教師引導全班幼兒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
四、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活動準備:花片、小樹、小動物圖片、紙盒、糖果、筆、紙、數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湊數游戲《蘋果和生梨》
請1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玩湊數游戲。
春天的花園里有個數學王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數學王國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來,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發現寫在紙上。
二、幼兒分組操作
1、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游戲。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三、幼兒交流討論
1、教師拍手,幼兒回到座位。剛才大家玩得很高興,能把自己的發現記錄在紙上,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發現?在玩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2、 幼兒各自介紹自己的發現。
四、學習6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的一家也到數學王國來玩了,數一數有幾只貓?用數字幾來表示?看看它們長得都一樣嗎?引導幼兒從貓的大小、顏色、花紋、蝴蝶結來分。
2、幼兒自主講述,如6只貓可分成1只大貓5只小貓。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用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教師:6有幾種分法?
3、教師歸納: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們合起來都是5送糖果。 我們小朋友本領真大,不但學會6的組成,還學會了記錄,現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貓們一起到數學王國去玩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數學王國到了,看看國王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國王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粒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粒紅色的糖果、幾粒蘭色的糖果、或幾粒黃色的糖果、幾粒綠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檢查一下,也可以給好朋友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糖帶回家,可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很明確,就是學習理解“6”的組成,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因為數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特別強的特點。我們應該在數學活動中應該提供一些滲透著正確的、幼兒可接受的、可感興趣的數概念的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培養幼兒能自編應用題的能力和分析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團結合作的精神。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學會自編4的加減法口頭應用題。
活動準備
籃球4個、籃球筐一個、釣魚竿、卡片、小筐等,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復習4的加減法)
1.幼兒分成兩組,四個球用兩個筐運,看每個筐裝幾個球,復習4的組成。
2.師幼齊讀:444
^^^
312213
二、小小籃球賽
1.師說話引發幼兒興趣:剛才的運球游戲小朋友們表現的很棒,你們是那么聰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師真高興!現在老師宣布一個讓小朋友們更高興的事,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希望大家積極參加。
2.幼兒積極報名,老師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3.老師當裁判,哨聲響起,幼兒進行投籃比賽,臺下的小觀眾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教師相應板書。
1+3=43+1=42+2=4
4-1=34-3=14-2=2
5.給獲勝隊發獎章一枚,大家為他們鼓掌。
6.齊讀加減法算式。
三、看動畫編應用題
教師播放幻燈片,請幼兒看動畫編應用題。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口頭列式解答。
四、游戲:小貓釣魚
1.師:貓媽媽領著小貓們來到河邊釣魚,它們釣到了幾條魚呢?
2.老師和小朋友們戴著頭飾,坐到講臺邊用魚竿釣魚,算出每條魚上的算式題。鞏固4以內加減法。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熱鬧”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2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08
大班數學教案:新車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