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進一步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具數;識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確、規范、整潔地書寫1—5各數;進一步理解基數和序數的聯系與區別。(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會正確、美觀地寫出1—5各數)
教學重點
1—5的書寫
教學難點
1—5的書寫格式,2和3的書寫。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各小組準備一些玩具、主題圖、1—5數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數一數和同桌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指名說
2、每說一種在練習本上用圓圈表示。
3、指導寫1-5各數。
形象記憶:1象小棒 2象鴨子 3象耳朵 4象小旗 5象秤鉤
要求學生對數1-5的書寫逐步達到整齊、勻稱、熟練。
三、 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寫數:理解題意,第一行,仔細數一數,認真寫出數;
第二行通過觀察發現要寫涂色的.三角形的個數。
2、練一練第2題:看數畫線,畫的方法不唯一,但盡量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3、第3題:數一數,填一填
(1)一共有幾節車廂/
(2)擋住的是第幾節車廂?
(3)用數字表示出來。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如1的后面是幾?5的前面是幾?和3相鄰的數是幾?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1-5各數的寫法,請大家要注意認真書寫。比一比看誰寫的好。
板書設計
1——5的認識
1 2 3 4 5
作業設計
完成課后練一練1、2、3題
課后反思
整節課設計了四個活動來達成教學目標,數玩具是低年級小朋友所喜歡和熟悉的,我選取了這一學生感興趣、熟悉的材料,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讓學生將具體物體的個數轉化為圖形來表示,再對圖形抽象出數字,通過“直觀操作―圖形符號―數字符號”的轉變,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體會數的意義。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實踐活動,體會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對性。
2、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和表達事物。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前后位置。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所在位置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主題掛圖、動物卡片。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的'好朋友淘氣遇到難題了,想請你們幫幫他。我總是忘記自己站隊的位置,聰明的你能幫我想個辦法嗎?
師:哪個熱心、聰明的孩子來給淘氣出個主意?
生:記住自己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就不會錯了。
師:你想的辦法真不錯!原來利用前后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自己的位置。這節課,我們就跟小鹿導游一起進一步認識前后。
(教師出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動物們正在舉行一場熱鬧的森林運動會。(教師邊說邊出示掛圖,教師在掛圖中沒有呈現出動物。)
師:咦,運動場上怎么沒有運動員?到底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別著急,請翻開書56頁有一張小動物比賽的照片。
(指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師:誰愿意按順序介紹一下正在參加跑步比賽的運動員?
生:長頸鹿、小白兔、小烏龜、還有小松鼠和小蝸牛。(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出示各個小動物,但是沒有按順序出示,隨意粘在圖上。)
生:(學生發現順序不對,紛紛舉手發言)不對,老師把它們的順序弄錯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說說正確的順序應該怎樣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師:你來擺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學生邊說邊擺)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蝸牛在最后。
2、小組競賽。
師:老師真佩服大家,能用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小動物們的位置與順序。每個小組選一種你們最喜歡的動物,然后討論一下這個動物的位置有哪幾種不同的說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說法最多。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可愛的校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0——10各數。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教學.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我們的校園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們的校園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我看到了1個老師,我看到了3座樓,我看到了一年級有7個班,有6個年級,有好多小朋友)
教師:對了!你們說的真好!我們的校園里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里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活動二:動物王國的校園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一數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3.用帶有數量的話說一說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量的話說說嗎?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師:對!這是動物學校的三間教室,分別標著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鳥.教師:數一數有幾只小鳥?(9只)你們是怎么數的?(用手指著數)哪個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帶著大家數一數?生3:還有蝴蝶.
教師:蝴蝶可真多呀!有幾只你們知道嗎?(10只)
怎么數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4.觀察靜物
教師:你還看到校園里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來表示?生1:校門口有5個大字.
教師:你們知道寫的是什么嗎?(歡迎新同學)生2:教師的后面還有8棵松樹.教師:我們一起數一數.生3:學校的門前還有花.教師:一共有幾朵花呢?(7朵)5.小結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參觀了動物王國的學校,我們參觀的時候是看到什么說什么,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亂呢?
(2)教師:有沒有更好的參觀辦法呢?(3)教師:如果你是學校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帶領我們參觀呢?(從門口開始往里走、從上到下看、從左到右、按照數量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4)教師:我們就請你們這些小向導帶領我們進行參觀.活動三:有序觀察
目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有序性.由門口開始參觀
門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門口:有1只大象,它是這里的老師.門上:有5個大字(歡迎新同學)門邊:有7朵花
學校里和學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學校里:有3個教室
天上:飛著9只小鳥、10只蝴蝶學校后面有8棵松樹2.從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鳥,10只蝴蝶中間:8棵松樹、3間房子
地上:跑著小動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頭大象門的附近:門上有5個字—歡迎新同學,門邊的柵欄旁有7朵花3.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
左邊開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師、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個字、3間教室、6只小熊、9只小鳥、10只蝴蝶、8棵松樹.
按照數量從小到大1頭大象2只小兔3間教室4只小松鼠5個字6只小熊7朵花8棵松樹9只小鳥10只蝴蝶
三、小結
你們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導,按照一定的順序帶著我們參觀了可愛的校園,我們以后就可以用這些方法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
四、板書設計:
可愛的校園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0是怎么產生的;理解0的含義;會讀、寫0。
2.能力:體會數的意義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會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0”可以表示沒有
教學難點
認識“0”的其它含義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活動設計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誰會講小貓釣魚和故事書中有4只小貓結伴到河邊釣魚,直到傍晚才回來,我們一起看他們的收獲吧!
二、 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出示小貓釣魚圖:
(1)誰來介紹一下第一只小貓釣了幾條魚?用幾來表示?第2只小貓呢?第三只小貓呢?第4只小貓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條魚也沒釣著用幾表示呢?
(2)指導寫0。數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從右上角起筆向左下角運筆逆時針軌跡。回到起筆處,一筆寫成。
2、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
這是什么?誰來介紹一下是做什么用的?這上面畫的這些是什么?師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溫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溫度。幫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溫度。
3、引導學生觀察直尺圖。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來,看直尺你發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直尺是由哪個數字開始的?從0開始,0是起點。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義。
通過剛才的學習,0都有哪些含義?說明: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可以表示刻度,0還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 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練一練第1題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題:讀一讀,寫一寫,照樣子獨立完成。
3、一筆畫分析題意。
4、怎樣數得快?鵬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有幾個。
四、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我們認識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板書設計
0的認識
0表示沒有,0表示起點,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作業設計
完成課后練一練1、2、3題
課后反思
伽俐略曾說: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歡樂。在思維的跨越與激蕩中,人能充分體味個性自由舒展的快樂。課堂教學時就要為學生設置新奇、困惑、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提問,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如在教學《小貓釣魚》一課中,讓學生讀文思考:小貓為何釣不到魚,這是全文的關鍵和重點。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棒。
教法運用:
合作探究法、創設情境
學法指導:
分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 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后,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看著箱子里的飲料,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問題? (現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學生自主思考,并與同桌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景討論
二、初學新課
(初步探究) 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學生按照書上的提示活動討論(可能出現不同的說法)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學生動手操作。 出示具體的情景圖,讓學生明確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
更直觀的認識看圖列式的方法。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 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學生在開展觀察周圍的活動時,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圖形的過程中,說一說理由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學生在說理由的'過程中自然地體會到看圖列式根據一定的標準。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基本環節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四、拓展學習
(深入探究)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并把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同桌之間談談如何更快算出答案。
學生說說自己對這種題目有哪些認識。
學生能比較直觀地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五、當堂檢測
(學習診斷) 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實施方法:小組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現規律。)
學生先自己完成書本習題,在分小組討論各自完成的情況。 學生在討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課堂小結
(梳理歸納)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隨機報題。
9 + 3 = 9 + 7=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 鞏固新知識
板書設計:
1、 完成新概念配套練習。
2、 完成書本練一練的習題。 有幾瓶牛奶(9加幾)
9 + 5 = 9 + 3 = 6 + 9 =
教學反思: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看看有幾瓶牛奶,這種實際的情景,既有感性認識的一面,又有理性認識的一面,極好的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創設情境以及游戲環節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
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2、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3、小結: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分成三類。
2、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75頁“試一試”和第7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在尺子上讀10~20各數,幫助學生體會2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感受數的大小。
2、借助順著數、倒著數等數數活動,積累加減法的活動經驗。
3、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和數的.概念,會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小棒、計數器、尺子。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人計數,用11塊小石頭來表示11頭羊,如果表示12頭、13頭或者更多的羊時,是不是也用一塊小石頭來表示1只羊呢?答案是否定的,古人也是很聰明的,想不想知道是怎樣表示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古人計數。[板書課題:古人計數(2)]
二、預習反饋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十幾。
課件出示教材第75頁“試一試”問題三情境圖。
(1)讓學生嘗試解析12的兩種表示方法。
生:一塊大石頭表示1個十,2塊小石頭表示2個一,合起來是12。
生:一橫表示1個十,2豎表示2個一,合起來是12。
(2)你能用這樣的方式表示13嗎?讓學生同桌互說后匯報。
生:一塊大石頭表示1個十,3塊小石頭表示3個一,合起來是13。
生:一橫表示1個十,3豎表示3個一,合起來是13。
(3)小練習:你能用上面的方式表示15嗎?
(4)你還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16嗎?讓學生獨立創造后交流。
生:用一個大圓表示1個十,用6個小圓表示6個一,合起來是16。
生:用文具盒表示1個十,用6支筆表示6個一,合起來是16。……
2、讀一讀。
課件出示教材第75頁“試一試”的尺子圖。
(1)讓學生嘗試讀出尺子上的數。
順著讀: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著讀:20、19、18、17、16、15、14、13、12、11、10。
跳著讀:10、12、14……;11、13、15……。
(2)15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呢?
讓學生對照尺子明白前面的數更小,后面的數更大。
(3)13與16中間有哪幾個數?18與20中間的一個數是多少?讓學生先圈出已知數,然后再找中間的數。
3、比一比,誰大?誰小?
(1)你知道12和14誰大誰小嗎?
(2)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比較后交流。
方法一:數數法,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
方法二:擺小棒法。12是1捆加2根小棒,14是1捆加4根小棒。4根比2根多,所以14比12大。
方法三:借助計數器比較。……
4、小練習:同桌兩人一人報一個十幾的數,然后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
小結:11~20各數的順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每相鄰的兩個數,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1,前一個數比后一個數小1。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6頁“練一練”第3題。先讓學生填空,然后全班匯報。
2、完成教材第76頁“練一練”第9題。先讓學生說說題意,再自己嘗試用打結的方法表示數。
3、完成教材第76頁“練一練”第8題。同桌互相說一說。
五、拓展提升
1、按要求在里畫“√”。寧老師家來了15位客人,每位客人吃一個蘋果,選擇哪一籃蘋果合適?
2、小白兔有8根蘿卜,小灰兔有10根蘿卜,兔媽媽又拿來4根蘿卜,怎樣分,兩只小兔才有同樣多的蘿卜?再分給小灰兔1根蘿卜,小白兔3根蘿卜。
六、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跟你的同桌一起說說。
七、作業布置
教材第76頁“練一練”第4、5、6、7題。
學生回顧。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學生嘗試理解并大膽表達。獨立創造。用不同的方法讀數。借助尺子理解。嘗試比較。完成練習。動腦思考。回顧課堂。
板書設計
古人計數(2)
11、12、13、14、15、16、17、18、19、20
12<14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借助尺子讓學生直觀地認識11~20各數的順序及大小,讓學生有物可循。
不足之處:學生比較數的大小時敘述不完整。
教學建議:課堂教學只有進行師生平等對話,在相互的摩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引領者,才能共同提升對真知的理解與認識。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夠根據一幅圖寫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數。
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使同學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內容:
第45~46頁內容和“做一做”,練習七的第4~8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8和10的.加法,誰能說出,計算方法。
(2)開火車,快速說出結果。
二、新授
(一)、出示主題圖
1、學生觀察,列式,計算,。
2、說出計算方法。
(把其中一個數分開,使其中一個數與另一個加數的和為10,,然后再與另一個數相加。)
7+6=13
3、做一做,說一說。
湊10法
4、圈一圈,算一算。
先圈出10,再把剩下的加上。
5、練習。
接著往下算
三、鞏固練習
1、84頁第1題
先看圖,觀察,在列式。
用方法計算結果。
2、第2題,
學生自己做,匯報結果。
全班交流。
3、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84頁第3題。
4、小結
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7+6=13
課后反思: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
可愛的校園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活動一:我們的校園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們的校園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教師:對了!你們說的真好!我們的校園里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里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活動二:動物王國的校園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一數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3.用帶有數量的話說一說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量的話說說嗎?
怎么數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是重點;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是難點。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
課前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激情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小朋友,一只小貓和一只小狗,你們歡迎他們嗎?
1.出示圖片:小貓和小狗
2.小狗說:“謝謝大家.”小貓說:“在學習前我想提一個問題,你們能記住我們嗎?
請快想想,怎樣才能記住我們.”
(二)學生討論
1.如何記住一只小貓?又如何記住一只小狗?
2.學生反饋:小貓矮矮的、胖胖的、黃色的貓.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結:要記住它們的特點.
二、活動二:練習分類
小狗說: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想請你們幫個忙,給它們分類.
(一)出示圖片:物體分類
(二)分組討論
1.四人分小組討論,邊發表意見邊演示課桌上的物品.
2.學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類方法.出示圖片:分類方法一、分類方法二
三、活動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小狗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物品好嗎?
教師板書:認識物體
(一)認識長方體
1.出示圖片:長方體
2.小狗問:它是什么樣子?
3.每一名同學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數一數有幾個面,摸一摸每個面一樣大嗎?每一個面是什么形的?起個什么名字?
4.學生反饋長方體的形狀特點
(1)有六個面;
(2)有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個面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四個面是一樣大的,還有兩個面一樣大.(教師板書: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1.出示圖片:正方體
2.小貓問:這個物體是長方體嗎?
有什么特點?
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起個什么名字?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正方體的特點
正方體六個面,六個面都是正方形.(教師板書:正方體)
5.你是怎么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哪些東西是正方體的呢?
四、活動四:認識圓柱體和球
(一)認識圓柱體和球
1.出示圖片:圓柱體、球
2.小狗問:你的桌面上還有什么物體呀?它們有什么特點?
3.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
圓柱體有兩個面是圓形的,球上沒有一個平面.
教師板書:圓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體的?那些物體是球體的?
(二)小結
今天我們和小貓和小狗一齊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我們一齊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教師指圖形,學生舉物體,說名字.)
(三)出示圖片:找朋友
五、活動五:做游戲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戲介紹:將所有的物體全部放在課桌上,小組中的每個人輪流用圍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體并猜出是什么物體,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六、活動六:小小建筑師
1、用桌上的物體搭建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2、學生反饋.
七、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怎么記住它們?我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物體嗎?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教學反思: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玩具總課時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數學生熟識的玩具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2.學會書寫數字。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數字。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數一數,說一說
1.小組內數一數,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2.小組匯報。
二、寫一寫
1.師示范,生書寫。
2.生描紅,師巡視。
3.同桌互相比較、評比。
三、練一練
1.寫數
⑴生獨立看圖完成,師巡視。
⑵小組內交流,分別說一說每幅圖中各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⑶小組內評比,對于優勝者給予獎勵。
2.看數畫線
⑴理解題意。
⑵生獨立完成。
⑶同桌交流。
⑷集體訂正。
3.數一數、填一填
⑴理解題意。
⑵小組討論。
⑶小組匯報。
四、小結: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并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介紹教室
(一)創設情景
我們每天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學習,一定對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氣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誰愿意給淘氣介紹一下我們的教室?
(二)介紹教室
1.學生介紹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這樣介紹淘氣只知道我們的教室中有什么東西,你能用我們所學過知識來介紹嗎?
3.誰愿意到前面給淘氣和全班同學介紹一下。
4.剛才兩位同學介紹的一樣嗎?為什么?
5.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6.小結:你們面對面坐著,因為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在敘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動二:介紹去學校各個專業教室的路線和各個專業教室
1.淘氣現在想到我們的各個專業教室去參觀,你能說說怎么才能到各個專業教室嗎?
2.出示圖片:學校示意圖
3.學生介紹專業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氣想到自然教室去參觀,你能說說應該怎樣走才能到那嗎?
5.學生選擇任意一個專業教室說路線。
三、活動三:游戲
1.淘氣:同學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來做游戲嗎?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學生看卡片做動作。(卡片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張。學生看到卡片后將手指指向相應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聽口令反指方向。
規則:手指指向與淘氣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動四:介紹自己的房間
1.我已經了解了你們的學校,還沒有了解你的房間呢?請你介紹一下。
這節課中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通過淘氣與我們一起上課,參觀校園這一情景貫穿全課。學生在具體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進一步感知位置、確定位置,不斷體驗探究位置與順序。對有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和運用。位置的相對性是本課中的重點、難點,巧妙的創設情景,設疑,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進一步感受體驗前后變化的相對性。讓學生體會位置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同學們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斷推理出位置的順序,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本課集知識性、趣味性和活動性于一體,有效的進行教學,突破難點。本節課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上好一節復習課作了一些嘗試。
探究活動
聽口令指方向
游戲目的
1.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過程
1.教師將學生平均分成兩組,面對面站成兩橫排。
2.教師站在兩隊學生的中間。
3.教師發出口令,如左右上下等等。
4.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指方向。
游戲說明
1.將學生分成面對面的兩隊,一是使學生體會位置的相對性;二是增加游戲的難度。
教師也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同向的幾組。
2.指錯方向的學生可以為大家表演節目,然后繼續活動;也可以將其淘汰,等待下次機會。
營救隊員
游戲目的
1.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會前、后、左、右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游戲過程
1.教師在操場上畫一個比較大的方格圖,方格圖中標有兩條行進的路線。
2.教師將學生平均分成兩組,每組選出一名指揮官,剩下的人再平均分成兩組,一組在方格的左面,作為被營救的隊員,另外一組在方格圖的右面,作為營救隊員。
3.營救隊員的眼睛用手帕蒙上,在指揮官的指揮下順著路線前進,如指揮官說:向前走兩步向左三步營救隊員根據命令前進。
4.每次只能營救一名隊員歸隊。
5.最早將隊員全部營救歸隊的小組獲得冠軍。
游戲說明
1.走錯方向視為一次營救失敗,隊員必須出局。后面的隊員繼續活動。
2.前進路線的難度要適合學生。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體的形狀;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及加減法;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進一步鞏固掌握鐘面的時刻。
2、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靈活地用已掌握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準備:學具,鐘表。
教學過程:
一、認識物體。
1、舉例說明物體的形狀。
說一說我們認識了物體的哪些形狀,每一種形狀分別舉出3個例子。
2、學生動手操作。
師:把鉛筆盒放課桌的左上角,把練習本放在課桌的右上角,把小刀放在課桌的左下角,把橡皮放在課桌的.右下角。然后打亂順序,同桌兩個人,一個說一個擺。
3、總復習第1題。
左上圖長方體有幾個?圓柱呢?球有幾個?正方體有幾個?
二、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1、數一數。
從0數到20,再從20數到0,(一齊數。)完成總復習的第2題的第1個表格。
2、分別觀察第2、3個表格。
你發現有什么規律?(可以說都是雙數,也可以說每次都加2,還可以說隔一個數寫一個數等。)
3、補充練習:按規律填數。
19、17、()、()、()。
10、()、14、()、18。
三、數位的意義。
1、畫一畫。
在計數器上最右邊的一位是什么位?
15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15的個位上是幾?十位上是幾?
1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6、17、18、19、20,誰能在計數器上表示?
它們的十位和個位上各是幾?
2、完成總復習的第3題。
四、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
1、搶答。
13-6=14-9=15-7=
6+6=9+9=12-5=
2、完成總復習的第4題。
五、認識鐘表。
誰能說一說我們認識了鐘面上的幾種時間?
在學具鐘表上分別撥出這幾種時間:整時、半時、快幾時了、幾時剛過,然后認一認總復習的第5題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后記: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體的形狀;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及加減法;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進一步鞏固掌握鐘面的時刻;同時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逐步發展解決問題的意識。
2、初步掌握“10”的加減法,并能正確計算。
3、發展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分蘋果,并會把分的結果用數據進行記錄。教學難點:組織學生分蘋果,并會把分的結果用數據進行記錄。
教學準備:
課件、10個蘋果、學生準備10個蘋果卡片、表格一份、開火車算式卡、老人圖、兒童圖、兩個盤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提著一袋蘋果進教室。
師:昨天老師去人人樂買了一袋蘋果,想把這蘋果分成兩份,一份送給敬老院,一份送給孤兒院,想請同學們幫忙老師一起分一分,大家說好嗎?(好)板書課題:分蘋果
二、動手操作
師:我們先來數一數有多少個蘋果吧。老師從袋子里拿一個學生數一個(一共有10個)
師:同學們,老師請你們幫老師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份(師在黑板上貼出老人和小孩圖),你們的手上都有10個小蘋果了,用你們手上的小蘋果代替這個分一分,并把你分的結果計錄在小表格上,分一種記一次,看看你能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學生動手活動,邊分邊記,師巡視指導。
三、匯報交流
1、同桌交流
師:分好的.同學請坐好,現在請你和你的同桌交換一下意見,看看你的同桌是怎么分的。
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師:現在老師請同學上臺來說一說,動手分一分,看你是怎么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份的?學生上臺分實物蘋果,分一種師板書一種。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10分成1和9與10分成9和1,你發現了什么?(師邊問邊把兩個裝蘋果的盤子交換位置,強調實際上老師沒有動盤子里的蘋果)生:這兩種分法是一樣的,只是分的位置換了一下。
師:這位同學說的真好,10分成1和9與10分成9和1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只要記一種就好了(邊說邊擦掉10分成9和1的板書),請你再看看還有哪兩種分法其實是一樣的呢?(師隨學生說的劃掉10分成8和2、10分成6和4的板書)
四、記憶10的組成
1、全班齊讀
2、男女生比賽讀
3、報數游戲
師生報數;師報出一個數,生也一報一個數,但這兩個數的和一定是10。同桌互報數。
五、課中休息
師:同學們表現得很好,我們先休息一下,呆會兒更有勁頭學習。現在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全班起立,請跟著老師來做。1和9好朋友,2和8不分家,3和7笑嘻嘻,4和6拍皮球,5和5拉起手來跳個舞。學生在音樂聲中和老師一起互動。
六、引出相應的加減法
展示10個蘋果分成1和9的情形。
師:誰可以根據這樣的分法說出加法算式,說說你的理由。
生: 1+9=10,左邊1個蘋果,右邊9個蘋果,合起來是10個蘋果。生: 9+1=10,右邊有9個蘋果,左邊有1個蘋果,一共是10個蘋果。師:如果老師拿走左邊的1個蘋果,你可用一個式子說老師這個動作嗎?說一說為什么你這樣列算式?
生:10-1=9,本來有10個蘋果,拿走1個,還剩9個。師:如果老師拿走的是右邊的9個蘋果呢?
生:10-9=1,本來有10個蘋果,拿走9個,還剩1個。
師再展示10個蘋果分成5和5的情形,分別要求學生根據此分法寫出一個加法式子,并假設其中一堆被老師拿走,要求學生說出相應的減法式子。
師:請同學們根據你們不同的分法,寫出相應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寫完后同桌互查。
學生活動,寫完后同桌互查。
七、開火車游戲
師出示算式卡,學生開火車。開放題練習
師:咦,老師怎么聽到喊加油的聲音呢,我們去看看怎么回事吧。(課件出示課本41頁小狗爬臺階圖。)他們在干什么呢?
生:有一只小狗在爬臺階,它要爬上頂了,才可以吃到那根骨頭。師:其他三只小動物在干什么呢?
生:它們在喊加油,并且幫小狗算還差幾級。
師:我們也來加入它們的啦啦隊吧,幫著小狗算還有幾級就可以吃到了。學生舉手回答,小狗跳一級,列一個算式。10-1=9,10-2=8……
八、小結
師:同學們,非常感謝大家幫助老師分好了蘋果,你們有什么話想對老爺爺老奶奶還有小朋友說的嗎?老師可以幫你們把話傳給他們聽。學生自由發言
十、打開書做練習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上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進一步培養空間關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況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重點難點:
能確定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并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空間觀念的培養,傾聽與交流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學兩個物體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師:(出示一棵大樹圖)今天是樹爺爺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給樹爺爺過生日,小鳥和小兔最先來,(出示小鳥貼在樹梢,小兔貼在樹下)
師:你能描述一下小鳥和小兔的位置關系嗎?
(學生可能只說小鳥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師引導學生規范地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根據學生說的板書課題:上下 學生齊讀。再讓學生用完整的語言充分的`描述小鳥和小兔的上下位置關系。
2、教學三個物體間的上下位置關系
師:小松鼠也趕來了(把小松鼠貼在小鳥和小兔的中間)現在你能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三只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關系嗎?
(學生任意選一只小動物來說,也要引導學生語言完整、規范)
3、教學一個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師:你能用完整的語言說說小松樹的位置嗎?
師:小松樹的位置還可以怎么說?
二、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1、擺一擺,說一說:在文具盒上放數學書,說說文具盒和數學書的上下位置關系;在數學書上放一個橡皮,說說數學書和橡皮的上下位置關系。
2、看圖說一說
教師出示擺放的三個物體,讓學生說說三個物體間上下相對位置關系。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練一練1--2題
四、動手實踐、深化新知
1、引導學生看書,動物園里建了一座新樓房,你認為這些小動物應該住那一層,請給它們分房子。
(學生動手貼動物頭像)
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及順序。
2、找寶物
引導學生推理,根據第一句話推出寶物可能在號、號哪個盒內
根據第二句話,確定寶物在第號盒內。
3、教師把小朋友的頭像做成小卡片,讓學生操作,貼出它們在樓房的位置,再說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
五、總結收獲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北師大版數學上冊教案02-10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教案01-03
北師版數學書五年級上冊教案02-17
一年級北師大版數學上冊教案(精選18篇)04-03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室教案04-25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13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教案11篇01-03
北師大版數學教案01-24
北師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