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時間:2023-01-27 12:59:2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

  一、教材說明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蘇教版]第十一冊《圓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并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具演示

  (1)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找出圓并感知圓,得出其是平面圖形。

  (2)比較與其它平面圖形的區別,知道圓是曲線圍成的圖形。

  2、師生對話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教師課件演示,并注意與球的.區別,設置車輪是圓形的懸念。

  (二)、探索新知。

  1、各部分名稱介紹

  (1)師畫圓,生注意觀察

  (2)講解圓心的定義,并讓學生知道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知道什么是半徑、直徑,明確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4)新授中的鞏固:在圓內找半徑和直徑。(根據課堂變化出示課件鞏固圓的知識)

  2、畫任意圓和固定圓

  (1)生畫一個任意的圓。

  (2)繼續畫一個固定的圓,并剪下來。

  3、操作與發現

  (1)明確要求,分小組進行操作。

  (2)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方法,探索同圓內半徑,直徑的特征及二者間的關系。

  (3)學生操作后交流,并將交流結果記錄在發現紙上。

  (4)學生反饋交流信息,師生共同評價。

  (三)、新知鞏固

  1、基本練習,鞏固本節課圓的知識。

  2、發散性練習,提高學生對圓的認識。

  (四)、運用實際

  用本節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即課始留下的車輪問題。

  (五)、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進行總結或延伸。

  四、課后反思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節課教師通過創設寬松、愉悅、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導入中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如自我習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賞,享受成功的愉悅,可激發學生探知的欲望。如讓學生剪、折、畫、量、議、找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會探索的方法。如通過學生評價教師、學生,師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學生的腦、手、眼,讓學生大膽地想、放開去說、隨心地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民主平等、開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這樣教學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置身于這樣的學習情境之中,真正達到了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意境。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2

  一、學習內容

  課本第24、25、26頁整理和復習。

  二、學習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知識整理的過程,進一步了解本單元的知識及相互聯系。

  2.通過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和方法的歸納,以及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掌握方法,并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

  三、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難點:能按照解題的一般步驟,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師:在前面的第二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和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整理。

  1.口算復習。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算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2-9= 13-6= 15-7= 16-8=

  11-7= 17-9= 15-6= 13-9=

  11-9= 12-6= 13-5= 14-7=

  18-9= 15-8= 11-3= 12-4=

  2.知識整理,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師:這些都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排列,你會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匯報。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晶晶同學是如何整理的?

  (1)師:橫著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橫著看,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少1。

  預設2:橫著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生:因為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少1,減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師:豎著看,你能發現什么?

  預設1:豎著看,每一列的減數相同。

  預設2:豎著看,每一列的被減數依次多1。

  預設3:豎著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小結:因為被減數的個位依次多1,減數不變,差也依次多1。

  (3)師:斜著觀察呢?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規律?

  小結:斜著觀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師:得數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被減數和減數都不相同,差相同。

  預設2:被減數和減數都依次多1,差不變。

  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干,我們通過自己整理20以內所有的退位減法算式,對這36道算式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了這么多算式排列的規律,太棒了!

  (4)鞏固練習

  師:看著這張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說出得數嗎?誰能說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解決問題:第24頁第2題。

  師:小林的老師見我們班同學那么能干,她有問題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戰?

  師:認真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小麗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

  師:小林得了9朵花,這個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解決“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這個問題,與小東得了幾朵有關系嗎?

  師:“小東得了幾朵”這個信息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系,所以是一個多余信息。

  師: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告訴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師:算式中的12、9、3分別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麗得了12朵花,9表示小麗和小林得的同樣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麗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師:根據表中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同桌互相提問并解答。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女同學認真思考,男同學積極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們男女同學進行個比賽好不好!

  宣布比賽要求:比賽時,男同學回答的時候,女同學要及時做出對或錯的判斷,女同學回答時男同學也要及時做出對或錯的判斷,聽清楚了嗎?

  第一輪1.奪紅旗。

  師: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第二輪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幾個?

  (2)西瓜比桃子少幾個?

  獨立完成,集體對改。

  小結:求“桃子比西瓜多幾個?”或“西瓜比桃子少幾個?”這兩個問題都是從桃子的個數中減去和西瓜同樣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數量),所以都用減法計算,因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個)。

  第三輪3.跳繩比賽。

  (1)小明比小麗多跳了幾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幾下?

  學生獨立解答,匯報。

  師小結: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審題,看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時檢查。

  (三)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那些收獲?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理解,并找到優化方法。

  2、熟練地進行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口算。

  3、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用多種方法解決解決問題,初步體驗優化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1、快速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解決實際問題時,排除多與條件。

  三、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練習法

  四、教學設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獎勵貼

  五、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大頭兒子想帶大家一起去玩闖關游戲,大家想去嗎?可是大頭兒子遇到一道數學題不會做了,那怎么辦呢?好,我們去幫幫他。

  (一)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方法

  課件出示:14—8=?

  師:你們知道差是幾嗎?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呢?

  生:

  師:同學們你們真聰明,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有很多種方法,但是我們要選擇對于自己來說最快最準確的方法去算。只要能快速算出正確的答案就是最的。

  下面就和大頭兒子一起去玩闖關游戲吧。

  (二)闖關游戲

  第一關口算

  下面是一些百寶箱,里面是大頭兒子給大家準備的一些小禮物,但是只有口算正確百寶箱下面的算式,才能得到小禮物。

  13—5=8 12—3=9 16—9=7 12—8=4

  8+3—7=4 12—7=5 15+2—9=8 6+10—3=13

  師:同學們,那你們知道大頭兒子為什么要給大家送一些可愛的'橡皮擦嗎?因為橡皮擦能幫助我們改正錯誤,在學習生活中我們難免犯錯誤,但我們都要勇于改正錯誤。

  第二關圈一圈,算一算

  (兩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題單上寫,寫完展臺展示)

  第三關:我會看圖列式

  第四關:解決問題一

  師:大頭兒子想帶大家去看足球賽,同學們你們從下面的畫面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呢?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

  生:獲得的數學信息是:踢球的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紅隊踢進了5個球。

  問題是:踢球的女生有幾人?

  生:解決這個問題有用的信息是什么?

  生: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

  師:誰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

  生:14—8=6

  師:式子的最后要寫上單位。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學會排除多余條件。(板書)

  總結:踢足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遵守規則,學校里也要遵守學校的規則。

  第五關解決問題二

  師:看完足球賽大頭兒子帶大家來到湖邊玩耍,發現這里有好多動物也在玩。那請你看一下,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呢?

  生:小鳥有16只,小猴有9只,小兔有11只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生:小猴比小兔少來了幾只?

  師:誰會列式計算這個問題?

  生:11—9(只)

  師:小鳥比小猴多來了幾只?

  生:16—9=7(只)

  師:誰比誰“多幾”“少幾”要用減法(板書)

  師:小鳥、小猴、小兔雖然是不同的動物,但是他們相處的很好,那我們平時也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同時我們要愛護小動物。

  六、板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10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回憶整理,讓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2.學生鞏固整理信息,分析問題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生動有趣的“森林游園會”的活動,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對10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回憶整理,讓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鞏固整理信息,分析問題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復習

  師:同學們,今天森林里舉行游園會,張老師得到了一張邀請卡,你們想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嗎?那我們就一起出發吧!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一)整理復習100以內加、減法。《算一算 分一分》

  1、出示題目,學生計算

  師:看看,狐貍兄妹來迎接我們了,答對了題,才能進入數學王國參加游園會喲!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把出現的數學題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題卡上,比一比看哪個組最先答出。做好準備了嗎?(請最快的一組來回答。)

  2、請你認真觀察這些題目,可以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把它們分一分類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問:你為什么這樣分?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找出了這么多種分法。

  3.問:那計算上面算式時要注意什么?(誰來說一說)

  總結: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從左到右依次計算;要注意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

  (二)整理復習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蘿卜圖”。

  (1)仔細看圖,了解圖意。(指名說一說)

  (2)你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①獨立嘗試提問并解答

  ②小組討論,教師參與。

  ③全班交流,介紹思路。

  小結:解決問題要先看數學信息,再根據問題選擇相關條件,最后檢查結果。

  三、 重點練習,強化提高《練一練 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圖”

  (1)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2)你能幫助小猴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回答)

  (3)這道題中有什么數量關系?

  2、出示“動物圖書室圖”

  (1)仔細看圖,這幅圖給了我們什么數學信息?

  (2)問題是什么?你能列式計算嗎?(學生解答)

  (3)在做這種題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3、出示“紀念品物品價格圖”

  師:我們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紀念品館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張100元的購物券,算算你夠買哪些你喜歡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錢。

  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提問)

  四、總結歸納,結束活動

  師:這節課在同學們的合作下,我們跟著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共同歸納和整理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在以后的復習中,大家可以應用今天學的方法自己整理。我們下節課再見吧!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5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是人教20xx課標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圍繞第二單元已經學習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以提高學生對該單元知識的熟練掌握水平。整理和復習將是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有序的分類、整合、提煉、應用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本人主要運用情景交際法、實物展示法、學生自主操作探究與教師啟發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按照任務型的基本理念、課堂任務的設計符合學生思維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人教20xx課標版是我校一直使用的數學教材,教材內容豐富,結構寬闊,螺旋上升,發展合理。本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是在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復習課,是對學習兩位數減去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鞏固復習。本課中表格式的歸納整理方法,在一年級上冊“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復習中已經運用過,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完全有能力進行合作探索。本單元結合上學期所學的“20以內進位加法”,充分體現了該教材以舊帶新的編排特點,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探索與實踐,加強觀察、分析、整合、概括能力的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我校位置地處珠海城北邊緣,學生來自附近三個村子,還有超過6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弟,學生能進入公辦學校學習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他們倍加珍惜。我們的學生天真活潑,熱情,好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學習思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學。他們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在濃厚的興趣、好奇下,他們更容易產生較強的表現、獲勝欲望和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持續的學習動機。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認識到一年級學生的特性,教學設計做到充分、有趣,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和重難點

  1、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整理和復習。教材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安排了四項內容:第一、寫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所有算式;第二: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并在整理中發現橫著、豎著觀察及得數的規律;第三、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制作出退位減法表;第四、復習算法,運用減法表。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我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和評價聯系方式,有個人評價、四人小組評價,并針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及時進行表揚。

  2、教學重點

  使學生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3、教學難點

  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歸納和整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知識的過程,體驗分類整理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規律的能力和總結整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的邏輯美,培養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合作,發展合作精神,體驗探索的樂趣。

  五、教具準備:

  智慧教室平臺、希沃系統、PPT、優教信使班班通、互動答題器、磁鐵算式卡片45張、20以內退位減法表12張、學生寫算式磁鐵卡片每份25張,47份共1175張、作業紙47份。

  六、教學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數學王國中本單元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小精靈的到來并發出挑戰,這樣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入,符合學生喜歡動畫、卡通的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保證新授課有充足的時間,達到不喧賓奪主但又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意圖】以數學王國及小精靈的出現,形式新穎,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再到小精靈和學生們進行挑戰,不僅能夠回顧本單元舊知識,還能讓學生們更專注,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真、獲勝的心理。

  2、迎接挑戰,整理算式

  ⑴挑戰一:寫算式。

  以小精靈之間對話的微課形式出示寫算式的挑戰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聽小精靈的對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聽漏了一句。形式簡潔,表達明了、清晰,吸引學生的注意。

  挑戰中小精靈2分鐘時間寫8個算式的設計,是根據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設定的,2分鐘內寫出8個算式是學生們都能做到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第一關的挑戰中真切的獲勝。

  在“一2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的做法,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的喜悅,為后面的挑戰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沖勁。

  【設計意圖】把“寫算式”設計為挑戰一,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寫算式環節,回顧本單元所學的算式,明確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特征,為接下來的“報算式”環節提供鋪墊。

  ⑵挑戰二:報算式。

  教師手里拿著小精靈們寫好的算式卡片在學生面前晃過,讓學生意識到小精靈們寫了好多算式,都迫不急待的想和小精靈們比比,這時“挑戰二:比一比,誰寫的算式最多”的出現,符合了學生急切比較、想要獲勝的心情。

  學生爭先恐后,紛紛舉手報自己寫的算式,老師隨意粘貼在黑板上。這樣設計是為之后算式卡片由“亂→有序、整齊”進一步加強了需要整理的意識和思維過程。

  學生可能漏報和重復報的情況。出現漏報時,老師提示學生再找,并適時給予補充;出現重復報時,教師裁判“一2班隊”因為重復,挑戰失敗。教師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最后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報、不粘貼。

  【設計意圖】與小精靈比賽誰寫的算式多,創設一個學生與小精靈爭相比較、表現的學習模式:看得準、我敢比、我會說。這樣的一個競爭模式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式特別有意義和有學習效應。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氛圍;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與“一2班隊”抗衡,強化比賽的激烈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后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粘貼的設計,還為“整理算式”環節埋下伏筆。

  ⑶挑戰三:整理算式

  ①集體整理,形成減法表

  黑板上隨意粘貼的算式卡片給“整理算式”提供了必要的整理需求。讓學生表達自己想到的整理方法(說清三點:第一、先看被減數或是減數;第二、再看減數或是被減數;第二、排列方向是橫著排或是豎著排。如:先把被減數都是11的算式放在一起,再看減數,減數從小到大豎著排)。

  緊接著讓其上臺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整理被減數是11的算式,并對著已整理好的算式重述整理方法,其他學生看整理,聽方法。教師接著提問“接下來該怎么整理?”并讓兩位學生上臺整理被減數是12的算式并描述方法;“再怎么整理?”讓兩位學生上臺整理13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被減數是14和15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剩下的被減數是16、17和18的算式。

  上臺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少了一個算式,教師馬上詢問怎么辦?學生回答可以補充,教師現場補充書寫卡片,交給學生粘貼。最后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整理完成。

  【設計意圖】根據經驗,學生有能力按一定的方法整理黑板上的“亂”算式,教師組織學生分步驟、按順序上臺整理。當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成功體驗,為孩子學習數學提供持續的動力。

  “挑戰三”中精心設計“漏卡片”環節,一個巧妙的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為學生“合作整理”時出現缺卡片現象提供解決策略,還讓學生明白“有錯就改,有漏就補”的成長道理。

  ②合作整理,自制減法表

  教師提問是否還有其他的整理方法,根據經驗及對學情的了解,學生能發現不同與黑板呈現的整理方法,教師對學生能想出不同的方法進行表揚,并組織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法,4人小組合作整理,看哪個小組整理得快。(在學生小組合作期間,老師巡視,用平板拍攝學生整理過程,同屏展示)

  整理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匯報其整理方法及制作出的退位減法表,教師用平板展示之前拍攝的小組相對應的減法表。

  匯報結束后,教師適時道出第二小組的整理方法和書上一模一樣。并請學生打開數學書24頁,把書上的減法表補充完整。我們整理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這顆糖葫蘆獎給大家!(在“一2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

  【設計意圖】本環節,制作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是本節課的難點內容,也是本節課的高潮。學生從集體整理到小組合作,再到回歸書本,緊扣書本內容,讓學生經歷整理全過程。不僅呈現學生整理的思維過程,還讓學生在操作中學會整理方法,培養動手能力,體驗分類整理的數學思想。

  ⑷挑戰四:運用減法表

  第一關: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教師在黑板上的減法表中隨機點三道算式,學生說答案和計算方法,復習破十法、想加法算減法、連減法三種算法。

  教師繼續在減法表中隨機點幾道算式,全班作答。

  再請一位同學連續答一組題(教師在減法表中指13-5=?13-6=?13-7=?13-8=?13-9=?學生能快速說出答案)。教師及時提問:算得這么快,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秘密?學生描述規律,教師適機表揚其在減法表中發現的第四種算法。

  【設計意圖】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設計,先讓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幫助學生加深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再有意選擇一橫或一列算式進行計算,從減法表中發現第四種計算方法(多1少1),使學生初步感知被減數、減數、差之間的相互關系,體會數學的邏輯美,培養學生探索的興趣。

  第二關:不用計算,你能完成蛋糕的制作嗎?

  屏幕顯示“蛋糕”,第一層14-5=9,第二層14-6=8,第三層是14-7=?A.6;B.7;C.8

  學生使用優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作答,老師通過“答題結果”的功能現場統計學生答題情況。

  屏幕顯示:()-()=(),第四層應該填什么算式?請用答題器搶答,開始--

  學生搶答。請搶中的同學作答。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節課的第二個高潮,學生通過一節課多個挑戰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整理和復習的要點。在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基礎上,學生有意關注減法表中的規律。第二關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減法表中“多1少1”的規律。運用優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互動,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既動了手指輸入答案也動腦子去思考信息,又能產出成果。

  第三關:卡片接力

  屏幕顯示11-2=?13-4=?教師使用優教信使班班通技術中“隨機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并道出這些算式的差都是9,可以用“=”連接。

  15-6=?教師使用班班通技術中“趣味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

  接著提問: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還能找到差是9的算式嗎?請學生填寫在作業紙作答。作答完成后匯報結果。教師根據學生作答情況粘貼算式卡片,卡片顏色與黑板上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不同。

  教師繼續提問:這些算式其實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都有,你能找到它嗎?讓學生上臺將這些算式卡片粘貼進減法表中,學生馬上發現這些卡片都在最邊,斜著看正好是一條線,并得出原來斜著看,表格里面的算式差都是相同的這個規律。

  師:同學們,20以內退位減法表里還藏著許多秘密呢,留給你們下課后繼續思考。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設計意圖】一節整理復習課完成,學生從一個熱情高的教學環節靜下來,讓學生在作業紙上寫出差是9的算式,發現算式在表格中都是斜著排列的,揭示了更多的規律,深化減法表的運用。還激發學生繼續探索減法表的興趣。讓數學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7-04

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3-17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2篇)02-03

數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案03-31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1-14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1-15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1-20

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15篇03-17

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案(15篇)03-17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中文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日本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