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圖形,明白對稱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滲透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對稱圖形的概念及性質,會找對稱軸。
教學難點
準確找全對稱軸。
教學準備
1、教具:投影片、圖片、剪刀、彩紙。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剪刀、白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們看這些圖形好看嗎?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D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
你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圖一樣的物體圖形嗎?(人體、昆蟲、房屋、衣服……)
這些圖形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指出中間的那條線。)
你怎么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看出來的……)
還有別的辦法嗎?用手中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互相討論。(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討論,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剪的。(把紙對折起來,再剪。)
。ǘ┲v授新課
1、對稱圖形的概念。
(1)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定義。
以剪出的圖形為例,貼在黑板上。
問:你們剪出的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
。ㄑ刂粭l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師:像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畫在圖上)。
問:現在誰能準確說出什么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板書: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么圖形?為什么?畫出自己剪的圖形的對稱軸。注意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兩端可以無限的延長。
。3)鞏固概念。(投影)
、倥袛嘞旅娴膱D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么?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生:天安門、獎杯、汽車圖是對稱圖形,金魚圖不是對稱圖形,無論怎樣折,兩側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也就沒有對稱軸。
②拿出從方格紙上剪下來的幾何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個人完成后,按順序擺放在桌子上,同桌互查,再指名按順序說。
投影出示,折一折,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并在xx里寫明有幾條對稱軸。
生邊回答老師邊填在投影片上,并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回答:
1°任意三角形不是對稱圖形。
2°等腰三角形是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3°任意梯形不是對稱圖形。
4°正方形是對稱圖形,有四條對稱軸。(學生再折一折,老師示范。)
5°平行四邊形不是對稱圖形。(再折一折,沿任何一條直線折都不重合。)
6°長方形是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四條對不對,折一折。)
7°圓是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在你那個圓上至少畫出三條對稱軸。)
8°等腰梯形是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③小結。
問:決定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具備什么條件?有幾條對稱軸由誰來決定?
、芫氁痪
打開書第125頁“做一做”,讀題后做在書上,一名學生做在投影片上,投影訂正。
第2個圖和第4個圖較難,要引導學生用對折的思想思考,關鍵找準第一條對稱軸,其它就好找了。
2、對稱圖形的性質。
。1)結合實例思考:對稱圖形在沿著對稱軸折疊時,為什么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投影對稱圖形,邊觀察邊思考邊討論。
(2)測量并歸納性質。
打開書第125頁,看下半部分的對稱圖形,用尺子量一量圖中的A,B,C,D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分別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數)
認真度量,結果填在書上,你發現什么?
投影訂正。填后的結果:
A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0。6厘米。
B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1。2厘米。
C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0。6厘米。
D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1。2厘米。
問:根據測量的結果你發現什么?
。ˋ,D兩點及B,C兩點都分別在對稱軸兩側。A,D兩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都是0。6厘米;B,C兩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也相等,都是1。2厘米。)
問:根據度量結果,你們能總結出對稱圖形的性質嗎?
板書:在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驗證性質。
量一量五角星對稱軸兩側到相對應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看126頁上面三幅圖,同桌指著圖形說出誰和誰是相對的點,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多少。反過來,如果圖形兩側相對應的兩點到圖形中線距離都相等,那么這個圖形就是對稱圖形,中線就是對稱軸。
。ㄈ┱n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對稱圖形具有什么性質?為什么有很多建筑、生活用品都是對稱圖形?
。ㄋ模╈柟叹毩
1、第127頁1題,畫出對稱軸。
2、在你周圍的物體上找出三個對稱圖形。
3、讓學生把一張紙對折,用筆畫出圖形一半,然后剪出來,打開看一看是什么圖形。也可按第127頁第3題先畫、再剪。
4、你能否應用對稱圖特點,剪出美麗的窗花或五角星。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2
難點名稱:理解“滿100減50”與“五折”的區別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打折銷售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并不感到陌生,但在促銷活動中選擇最佳消費方式,要運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要懂得“滿100元減50元”的促銷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如打五折實惠;如果總價是整百元的,那兩種促銷的方式優惠的結果是一樣的,但要得出這種結論,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運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去分析、交流、比較才能解決。
難點教學方法:
在教學時,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含義,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表述,再引導學生體會這種促銷方式的計算方法,接下來要由學生獨立完成兩種購買方式所要支付的錢,并通過比較來解決題目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提問“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
2、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優惠都是以“幾折”來表示的呢?
3、購物中優惠的形式有很多種,我們要做一個精明的.小買家。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購物中的折扣問題。(板書:購物中的折扣問題)
二、教學新知。
。ㄒ唬┏鍪纠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
1、根據這些信息,學生提問題。
教師板書: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哪個商場省錢?
2、分析問題,理解題意。
。1)結合題目給出的數學信息,哪些是關鍵的?
。2)怎樣理解“滿100元減50元”?
(3)不足100元的部分呢?怎么辦?
3、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看能否解決黑板上的這兩個問題?
4、交流并匯報方法。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解決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解釋。
5、啟發思考,辨析原因。
。1)滿100元減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優惠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2)什么情況下兩種優惠是一樣的呢?
6、小結:在今天的折扣問題中,我們知道了優惠的形式有很多種,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的是“滿100元減50元”和打五折的區別:
。1)“滿100減50”,就是夠100才能減50,不夠則不減。
。2)打五折實際售價都是原價的50%,不滿100元的也能按50%計算。
。3)售價剛好是整百元的時候,兩種優惠結果才是一樣的。
三、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1、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每滿100元減40元”的方式銷售,在B商場打六折銷售,媽媽準備給小麗買一雙標價120元的這種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
(2)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小結:
同學們,在今天學習的折扣問題中,我們知道了不同形式的優惠有很多種,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的是“滿100元減50元”和打五折的區別。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3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
第一課時:分數乘以整數
教學內容:第1~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1-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ㄒ唬╀亯|孕伏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3)計算:
123333??????666101010
計算333??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101010
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ǘ┨骄啃轮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師:每人吃2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9
222問:一個人吃了塊,三個人吃了幾個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塊。讓學生999
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并標出?塊)2222?2?262訂正時教師板書:++===(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999939
2蛋糕的圖片)3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
22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3。再啟發學生說出?3表99
2示求3個相加的和。9
2(3)比較?3和12×5兩種算式異同:9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2不同點:?3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9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導入。22222問:?3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學生計算,99999
教師板書:2?2?22?362??。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9993(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3兩個數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99
觀察結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99
(3)概括總結:
2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3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9
22匯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匯報)使學生得出?3是用分數的分子2與整數3下乘的積99
作分子,分母不變。
2根據?3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進約得9
2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3按簡便方法計算。9
(啟發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反饋練習:
。1)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333???=()×()4444
3個13是多少?5個是多少?1010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3)計算:
25?4?81512
先讓學生講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然后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若乘得的結果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
。ㄈ┤n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四)作業。
練習一5、6題。
第二課時:一個數乘以分數
教學內容:課本第4-6頁,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2)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53?5?1?21087
。保嬎阆铝懈黝}并說出計算方法。
。玻厦娓黝}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二、新課。
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人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一個數乘以分數)1.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3(1)第一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
3指名列式,板書:?35
333問:?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或求的3倍。555
3(2)出示第二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怎樣表示半瓶?5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為:?。252
3133131說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書:求的。5255252
32(3)出示第三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3
323232指名回答,板書:?,問:?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的。535353
。玻龑W生小結。
①.指出三個算式都是分數乘法,比較三個算式的不同點: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數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法的意義有沒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學生齊讀課本的結語。
練習:
.課本的做一做1、2題。
.說一說下列算式的意義。533?8?754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ǎ保┏鍪纠常ㄏ瘸鍪镜谝粋問題)。
問:你根據什么列出式子?
11得出: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列出式子:?。25
問:如果我們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公頃,那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例3的圖(1)11問:公頃的是什么意思?251公頃怎樣表示?2
出示例3圖(2)
要求學生觀察圖(2),問:在圖中
111?11?引導得出:??252?51011的對于1公頃來說,是1公頃的幾分之幾?25
觀察這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出示例3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列式,教師再出示例3圖(3)11131問:已經求公頃的是公頃,那么公頃的應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多少公頃?252?525
131?33?板書:??公頃)252?510
。ǎ玻┮龑W生小結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觀察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計算方法?
教師歸納,再看書上結語。
再說明,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323?22?例:??535?35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4
設計說明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以及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谝陨险J識,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百分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引入課題和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注重新舊知識的對比和遷移,體現類比的思想方法。
對比和遷移能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新舊知識混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扎實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與分數的意義進行對比,明確分數的意義與百分數的意義的區別,更加突出百分數的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的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看了這段資料,你發現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發現百分數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師:你知道這些數叫什么數嗎?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數?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像上面這樣的數,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數。
2.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百分數的資料。
師:同學們收集到的百分數資料可真多啊!看來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那人們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百分數有什么含義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1)負數的初步認識
。2)(教材第3頁例2)。
教學目標
通過呈現存折上的明確數據,讓學生體會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
重點難點
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的含義。
情景導入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一起學習了氣溫的表示,誰能說一說溫度都是怎樣讀寫的組織學生討論回憶上一課內容。
師: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負數知識。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2)
新課講授
1。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像20xx,500這樣的數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而前面有“—”號的數,像—500,—132這樣的數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
。3)教師:上述數據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和負數。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我
們把它叫做負數。
。3)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表意見。師設難:“我認為0應該歸為正數一類!
歸納: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4)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聯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2題。組織學生動手填一填,在小組中交流檢查。答案:
4 +41 51負數有:—7?
3正數有:+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2課時負數的初步認識
。2)正數:+8負數:—8
+4 —4 +20xx —20xx +500 —500 +100 —100 +20 —20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第3課時在數軸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
教學內容
借助數軸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教材第5頁例3)。
教學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理解正數、0、負數。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以及正數與負數的比較。
重點難點
認識數軸、0。
情景導入
教師用CAI課件演示教材第5頁的主題圖。
教師:如何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呢
新課講授教學例3。
。1)教師:怎樣用數來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然后匯報。
(2)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用課件出示數軸,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
(3)讓學生說出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4)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做數軸。
(5)引導學生觀察數軸:
①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谠跀递S上分別找到
和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和處,應如何運動
師及時小結,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分數。每個數都能在數軸上找到它們相對應的點。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匯報。
2。完成教材第6頁練習一的第4題。第4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檢查。教師用課件出示答案、訂正。
答案:
1。略
2。第4題:點A表示的數是—7;點B表示的數是—4;點C表示的數是—1;點D表示的數是3;點E表示的數是6。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3課時在數軸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
上面這樣的直線叫做數軸。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及相關題目。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的軸對稱特性。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3、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用圓設計圖案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直尺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軸對稱的物體,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觀察圖形,找出這些圖形的特點。
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2、你能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能畫多少條?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并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后師生共同總結: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每一條過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3、導入:我們可以利用圓的這一特點去設計很多漂亮圖案來裝點、美化我們的生活。本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圓的知識。
二、預習反饋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ㄖ攸c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設計美麗圖案——花瓣。
。1)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最上方的圖片。觀察思考:4個花瓣由幾個半圓組成,這幾個半圓的圓心分別在哪里?半徑怎么找?
。2)想一想,自己嘗試畫一畫?蓞⒖颊n本第59頁的步驟。
。3)交流畫法。在講述過程中要重點說出:圓心的位置在哪里,是如何找到的.?半徑是如何找到的?學生講述,教師在黑板上畫。
小結:畫圖時首先要找出圖中包含的各個圓或半圓,找到它們的圓心、半徑。
2、設計美麗的圖案——風車圖。
。1)觀察圖案,想一想如果畫這個圖案,應按怎樣的步驟。
。2)在小組內交流后動手完成。展示自己畫出的圖案,并說一說畫圖步驟:
①先畫一個圓,在圓內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
、诜謩e以這4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向同一方向畫半圓。
、郯阉嫲雸A涂上顏色。
3、設計美麗的圖案——太極圖。
指名說一說畫太極圖的步驟:
(1)畫一個圓,在圓內畫一條直徑。
(2)分別以組成這條直徑的兩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畫半圓。把大圓分成上、下兩部分。
。3)把圓的一半涂上顏色,如圖所示。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6題。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8題。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9題。
五、拓展提升
觀察圖案,說一說下面兩個圖案的畫法。
六、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
七、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十三第7題和第10題的第1、4個圖案。
畫一畫,看一看,想一想。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匯報。觀察圖案,找到各個圓、半圓的圓心和半徑。觀察圖案,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首先要對圖案進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么來的。難度較大,可在課下完成。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思考、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主動獲取知識,并且體會到探索之趣,經歷成功之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體現。教學建議:教學時,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創造,以張揚他們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并能掌握檢驗方法。
2、根據題意,能畫線段圖分析圖意。
3、學習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身邊數學,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過渡引入
1、根據題意,判斷誰是單位1,并寫出各題的數量關系。
。1)故事書本的2/5等于連環畫的本數。
。2)梨重量的7/8是840千克。
。3)男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2/3 。
2、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的水分占體重的4/5,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這兩組算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本課知識有聯系,通過學習,為學習新知作過渡。]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大約占體重的2/3,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 。我體內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體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根據題意與線段圖理解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根據題意,啟發學生: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寫出數量關系式。
體重× 4/5 =體內水分重量
師引導:這道題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該怎樣求?能不能根據上面的等量關系式,設未知數χ,再列方程求出?
(4)學生嘗試練習方程解答,個別板演,教師點評。
。1)解:設這個兒童體重χ千克
。2)算術法:28÷4/5 χ× 4/5=28 χ=28÷4/5
χ=35答:這個兒童體重35千克。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第89頁例3、例4,90頁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二第5、6、7、8題。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感受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會解釋生活中的一些負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會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會用正、負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
教師: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名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誰先試一試?
向上看 向前走200米 電梯上升15層 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
二、復習舊知
我們已經學習了負數,你能舉幾個負數的例子嗎?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三、學習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3的情境:小明向東走200米,小軍向西走200米。
教師問:你準備怎樣來表示這兩個不同意思的量?
學生1:向東走200米記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記作-200米。
學生2:向西走200米記作+200米,向東走200米就記作-200米。
教師對這兩種記法都應給予肯定。
學生獨立試一試
(1)如果汽車向正北方向行駛50m記作+50m,那么汽車向正南方向行駛100m該怎樣記?
(2)如果體重減少2kg記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
小結:由此可見,我們可以用正數、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3)練習:課堂活動第2題:說出表中正數、負數表示的`意義。
項目 父母工資 電話費 父母獎金 水、電、氣費 伙食費
收支情況(元) 4500 -130 1000 -280 -1750
2.教學例4。
教師:其實,正、負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某農用物資商場把下半年的盈虧情況做了一個表:(出示例4)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盈虧情況(元) +6500 -2700 0 -750 +9500 +16700
教師:表中的正數,負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正數表示盈利,負數表示虧損。)
教師:從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教師:盈和虧也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我們用正數、負數來表示,簡潔而準確。
3.討論生活中的負數。
教師出示存折和電梯圖上的負數,讓學生講講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教師:存折上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取出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電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面為界線,地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
老師現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四、課堂練習
1.下圖每段表示1m,小麗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1)小麗從0處向東行5m表示+5m,那么她從0點向西行4m表示為( )
(2)如果小麗的位置是+8m,說明她是從0點向( )行了( )m。
(3)如果小麗的位置是-6,說明她是從0點向( )行了( )m。
(4)如果小麗先向西行6m,再向東行9m,這時小麗的位置表示為( )m。
(5)如果小麗先向東行3m,再向西行7m,這時小麗的位置表示為( )m。
2.如果順時針方向旋轉90°記作+90°,那么逆時針方向旋轉90°記作( )。
3.如果-20分表示比平均分低20分,那么+15表示( )
4.如果比規定任務多做5個記作+5個,那么-5表示( )
5.2.如果在銀行存入10000元記作+10000,那么-5000表示( )。
五、自學“你知道嗎?”
學生閱讀教科書92頁內容,說說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6、7題。
家庭作業:90頁課堂活動第3題,練習二十二第5、8題
板書設計:
認識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及其簡單應用
向東走200米記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記作-200米
正數、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課本61——62頁。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并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其實際意義。
2、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中位數、眾數,并解釋其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1、設疑:草地上有五個人在玩,他們的平均年齡是10歲,請你想象一個是怎樣年齡的五個人在玩?
2、揭題
二、探索新知
1、與學生一起欣賞
淘氣所在班級學生的`升高情況。
2、根據淘氣所在班級學生身高統計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
結合上面的統計圖,回答問題
(1)哪個身高段的人數最多?哪個身高段的人數最少?
(2 )說說淘氣身高在班級的位置。
(3 )你可以對淘氣所在的班級定制運動服提出建議。
3、數學書61----62頁
某地20xx年1月到12月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銷售情況統計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等離子/臺 200 250 300 450 600 300 350 400 450 650 450 300
液晶/臺 400 500 550 650 800 650 700 550 800 1000 750 600
(1)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
(2)根據統計圖你有什么啟示
(3)兩種電視全年中銷售的月份占
全年銷售數量的百分之幾?
(4)液晶電視全年銷售數目比等離子電
視銷售數目高了百分之幾?
(5)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出示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交流后,出示答案:引導學生通過求平均數驗證
改編例題后,出示
與學生一起欣賞
引導學生觀察
出示小練習
引導對中位數和眾數又有那些認識
小結:當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時,中位數取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一組數據的眾數不,也可以沒有,一組數的中位數、眾數和平均數可能是一個數
三、鞏固練習:完成課后的“練一練”。
完成后,讓學生討論用哪一個數表示這組同學跳繩的平均水平。
下表是華星小學五年級男女人數統計情況
班 級 5、1 5、2 5、3 5、4
男/人 24 30 28 19
女/人 23 22 22 28
(1)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2)五年級女生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3)四班男生比二班男生少百分之幾?
(4)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板書設計 :
身高的情況
收集數據
分段整理 不重復
制成統計圖 不遺漏
分析數據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4~125頁的內容,練習三十三的第1~7題.
教學目的
1.了解儲蓄的含義.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3.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
4.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
儲蓄的有關課件、視頻展示臺、銀行存款憑證(復印,每生一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你們到銀行或信用社去存錢或取過錢嗎?(學生回答)這里有一段銀行工作人員工作情況的錄像,想看一看嗎?
播放錄像,內容是幾位小朋友在銀行存錢、取錢的情境,在錄像中,通過畫面和聲音,突出存入時間、金額、取款的本金、利息等.
教師:看了這段錄像,你能提出哪些有關的數學問題?
學生圍繞錄像內容自由提問,最后教師指出: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都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關系.
板書課題:利息
二、教學新課
1.學習質疑.
學生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科書第38~39頁,不理解的內容可在小組內討論或注上?.
學生看書時,教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生的討論.
2.合作交流.
教師:通過看書學習和討論,你知道了儲蓄中的哪些知識?能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嗎?
屏幕上顯示如下信息:
20xx年12月,中國各銀行給工業發放貸款18636億元,給商業發放貸款8563億元,給建筑業發放貸款20xx億元,給農業發放貸款5711億元.
教師:你們知道銀行這些錢是從哪兒來的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銀行的貸款主要*人們的存款.據統計,到20xx年底,我國城市居民的存款總額已突破7萬億元.所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對國家、對個人都有好處.
學生說到存款的方式時,教師板書: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
零存整取
整存整取
提問:你對活期、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這些存款中的專用術語的意思理解嗎?舉例說給大家聽一聽.
結合學生的舉例,教師提問: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利息、本金.
提問: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本金、利率、時間)
板書:利率、時間.
教師:什么叫利率?你知道利率中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利率由銀行決定,在我國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利率的高低反映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狀況和消費狀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也會有所調整.例如:1998年至20xx年,我國銀行活期和整存整取調整后的.利率如下:(屏幕顯示)
教師:從表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剛才的探索,你認為應如何計算利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教師:請說一說你對這個公式的理解.
教師:你能根據這個公式計算一下,如果你把100元錢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在銀行存3年,能得到多少利息嗎?
學生計算后交流,教師板書:
1002.52%3=7.56(元)
教師:三年后取款時,你能得到7.56元的利息嗎?為什么?
學生各自發表意見后,教師指出:1999年國家規定存款時,要按利息的20%繳納利息稅,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實際能得多少利息嗎?
學生計算后回答,教師板書:
7.56(1-20%)=6.05(元)
教師:6.05元是納稅后利息,也是你應實得的利息.
3.觀察交流.
教師:請拿出你們手中的存款憑證(復。,你看了后能發現哪些問題?(注意讓學生觀察正面和反面.)
學生觀察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和體會.
教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小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三十三的第1~6題.
第1題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小華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長?然后再由學生解答,最后訂正.
第2題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存期是多長?半年用多少年計算?最后學生獨立完成.
第3、4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做后再訂正.
第5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做后再集體訂正.
2.開放性練習.
完成練習三十三的第7題,學生先分小組討論,探索選擇哪種方式,再在全班交流.
3.實際應用.
學生拿出手中的中國工商銀行儲蓄存款憑證(復印件),先想一想自己準備存入多少錢?從什么時候開始起存?存期多長?再填寫憑證.
學生填后請幾名同學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交流填寫的情況.
學生再各自計算一下到期時,能取到本金和納稅后利息一共多少元?(屏幕上顯示利率表)(見前表)
四、實踐調查
以存款、貸款與消費為主題,擬定一個小題目開展一次社會調查,注意有關數據的收集,然后寫一篇簡短的調查報告(或調查情況說明).
五、反思體驗
教師:這節課你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給以強化.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5,做一做,練習二1~4。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并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
3、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分數化成小數。
1.2( ) 0.4( ) 3.5( ) 1.25( )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將一個小數化成分數?
二、探索新知
1、例題5: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 。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分米,松鼠樂樂的身體長2.4分米。
(1)提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已知條件:①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34,②松鼠歡歡的身體長2.1dm。
所求問題: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
(2)確定單位“1”,根據“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34”可知,應把“松鼠歡歡的身體長”看作單位“1”,單位“1”已知,所求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2.1×34
啟發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討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提問:小數乘分數,可以怎樣進行計算呢?想一想,試一試。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組織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數,也可以把 化成小數。匯報交流計算方法,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化成分數: = = (分米)
分數化成小數: =2.1×0.75=1.575(分米)
3、解決問題二。
(1)出示問題: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學生獨立解答。
組織交流匯報。交流時,先讓學生說說列式的依據,再交流計算方法。
學生可能會采用問題一中學習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時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想想分數乘整數時,我們是怎樣進行約分的.,小數乘分數也能這樣約分嗎?
當學生有所發現后,讓學生進行嘗試計算,最后匯報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板書
小數和分母約分: (分米)
4、觀察比較,回顧思考。
提問:觀察上面三種計算方法,你想發表自己的什么見解?讓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是后進行全班交流 。(三種方法中,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適用于所有的小數乘分數的計算;當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時,一般不采用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進行計算;當小數和分母不能進行約分時,一般不采用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三種方法中,小數和分母約分的方法計算起來最簡便,因此在計算小數乘分數時,先觀察這個小數能不能和分母進行約分,如果可以進行約分,一般采用先約分再乘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8頁“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進行計算。
2、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2題。
3、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3題。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
2.會應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3.會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以及棱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板書: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我們認識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板書: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問:你能猜出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引出課題: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展開教學,樸實、自然,有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
二、自主探索 驗證猜測
1、教學例11。
(1) 掛圖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和一個棱長10厘米的正方體。
(2) 提問:這兩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否相等?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根據兩個正方體棱長的關系作出判斷,即:1分米=10厘米,兩個正方體的棱長相等,體積就相等。)
(3) 用圖中給出的數據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學生分別算一算,然后在班內交流:
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板書:1立方分米)
棱長是10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000立方厘米。(板書:1000立方厘米)
(4) 根據它們的體積相等,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書:=)
(5) 誰來說一說,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問:用同樣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板書: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內交流。如果有學生直接說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得這個結論的?
引導學生把棱長1米的正方體和棱長10分米的正方體進行比較,并通過計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結:從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來看,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評析:學生通過計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時,及時引導學生回顧得出這一結論的方法與過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放手讓學生根據探索中得到的經驗自主進行推算立方米與立方分米的進率,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鞏固深化
1、 出示書第30頁的“練一練”。
學生先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要乘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把體積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要除以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
【評析:突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養.體積單位名數的改寫雖然是新知,但是學生已有面積單位名數的改寫作基礎,獨立解答這類新知并不困難,因此這一層的教學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嘗試了幾題的基礎上概括出解題的一般方法。】
2、 出示練習七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
班內交流:說說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有什么聯系?
而它們的進率是不同的,你能說說它們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分別說多少呢?
3、 出示練習七的第2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出:面積單位換算與體積單位換算的區別,它們相鄰單位間的進率不同。
4、 出示練習七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結合前兩題說說怎樣把高級單位的數量換算成低級單位的數量,再結合后兩題說說怎樣把低級單位的數量換算成高級單位的數量。
5、 出示練習七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評析: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新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識結構和發展能力的重要過程。教師通過列表、單位換算、對比練習等,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一步掌握體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同時溝通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聯系和區別,加深對這些單位意義的理解!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總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堂課,教師正確處理了“扶”與“放”的尺度,設計了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計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掌握了數學知識,提高了數學能力。】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3
20xx年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姓名:沈金鵬
學號:134080303
院、系:數學學院
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
20xx年1月22日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保ㄟ^解決實際問題,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2.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玻剿骱桶l現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態°價值觀:
。保w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玻囵B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教學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課時安排: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1課:位置與方向㈠
教學內容: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知識與技能:
。保ㄟ^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
方法。
。玻畬W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描述在
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玻囵B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學具準備: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保涣骼}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磐瑢W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撇シ庞嘘P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臺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褰虒W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l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玻涣鞔_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平處熃Y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常M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
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玻畤L試畫圖。
、艑W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菩〗M交流作圖的方法。
、菄L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常M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率校合却_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檬校合却_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ǎ保┐_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ǎ玻┐_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保滩牡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平M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玻滩牡21頁“做一做”。
、艑W生獨立進行畫圖。
、仆队罢故,組織評議。
、墙涣鳟媹D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4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電腦出示]曹沖稱象圖片
曹沖用什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為什么稱石頭的重量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如何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用替換來解決問題?
二、出示問題,探索運用
[電腦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滿。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讀題,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
你是怎樣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這句話?[電腦出示]
這里720毫升果汁既倒入6個小杯,又倒入1個大杯,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該怎么辦呢?
學生說兩種替換的過程。為什么要把大杯換成小杯?
四人小組合作。
要求1、畫一畫,選一種替換方法畫出替換過程。
2、說一說,應該怎樣替換,并且如何計算。
小組展示匯報。
怎樣檢驗結果是否正確?學生口頭檢驗。
解決這個問題時,運用的是什么方法?這里為什么要用替換的`方法?
我們把兩個量通過替換轉化為一個量,便于我們計算。有時可以借助畫圖來幫助理解。
三、拓展應用,鞏固策略
1、[電腦出示]8塊達能餅干的鈣含量相當于1杯牛奶的鈣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塊餅干,喝了1杯牛奶,鈣含量共計500毫克。你知道每塊餅干的鈣含量大約是多少毫克嗎?1 杯牛奶呢?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想的過程。
為什么不把餅干替換成牛奶來考慮?
2、[電腦出示]在2個同樣的大盒和5個同樣的小盒里裝滿網球,正好是100個。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每個大盒和小盒各裝多少個?
讀題,從題目中獲得哪些信息?
與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每個大盒比小盒多裝8個”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怎樣替換?
學生獨立完成并核對。
3、學校買來5個足球和10個籃球,共計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籃球便宜10元。足球和籃球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四、小結全課,優化策略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借助數軸初步理解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負數的意義和數軸的意義及畫法。
教學指導
1。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負數的出現,是生活中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教學時,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一些素材來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出現負數的必要性,并通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對比,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在引入負數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實際例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并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對負數的認識,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把握好教學要求。
對負數的教學要把握好要求,作為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小學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這里不出現正負數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什么樣的數是正數,什么樣的數是負數,只要求學生能辨認正負數。關于數軸的認識,這里還沒有出現嚴格的數學定義,而是描述性的定義,只是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線上表示正數和0的'經驗,遷移類推到負數,能在數軸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
3。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創設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在解決問題時應著眼于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題思路。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對于學生有道理的闡述,教師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課時安排
共分3課時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
(1)(教材第2頁例1)。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難點體會負數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有條件的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1) 新課講授教學教材第2頁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3℃表示零下3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3℃表示零上3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3℃,讀作三攝氏度。
。3)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剛剛同學回答得很對,讀法也很正確。
(5)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6)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7)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1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溫度低。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的數學教案09-29
六年級趣味數學教案09-17
六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案12-02
六年級數學教案12-18
關于六年級的數學教案01-25
六年級課堂數學教案07-21
六年級上數學教案01-08
六年級下數學教案01-08
六年級小學數學教案01-04
六年級數學教案【熱】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