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大于號小于號》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根據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動作認識兩個符號的開口方向。
2、會正確運用,初步理解不等式的特點。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黑板5個、操作卡15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PPT情景引入大海深處的故事。
教師:美麗的大海深處一群小魚在快樂的游來游去,我們一起學一學吧。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課件大鱷魚吃數量多的小魚,初步感知大于號。
教師:啊,誰來了?大鯊魚來吃小魚了,大鯊魚什么樣子?請幼兒學一學大鯊魚張大嘴巴的樣子。
小魚嚇的趕快逃跑,鯊魚會吃哪邊的小魚呢?學學大鯊魚對著多的小魚張大嘴邊做出吃的樣子。
2、聰明的小魚隱身變成數字,猜猜它會吃哪個數字,為什么?初步理解不等式含義。
3、認識大于號:有人把大鯊魚吃小魚記錄了下來,這個和大鯊魚一樣張大嘴巴對著前面的大數字的符號就叫“大于號”。
4、操作:從黑板前的五組數字卡片中找出運用大于號的卡片,請幼兒粘貼大于號,進一步鞏固對大于號的認識。
5、認識小于號,其中一組為什么不能用大于號表示,該怎么辦?。出示小于號,讓幼兒比較發現他們的開口方向。
6、教師小結:關于大于號小于號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大于號大于號,大嘴巴對著前面的大數笑,小于號小于號,小尾巴對著前面的小數搖搖搖。請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7、你們現在知道誰是大于號、誰是小于號了嗎?幼兒兩人一組數字卡,請幼兒選擇合適的符號貼在中間,展示操作結果。
三、結束部分
游戲:鱷魚來了,活動結束。(游戲玩法:先請一組幼兒玩游戲,其他幼兒用動作做出相應符號的動作。逐漸增多幼兒人數,游戲三次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組織了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園培養目標、幼兒園教育內容和幼兒身體發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時間、空間、物質條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精心設計與組織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活動,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通過活動使幼兒得到充分的發展。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知識內容單調枯燥,思維訓練比較嚴格。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大于號小于號》】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大于號小于號》教案04-03
大班數學教案《大于號小于號》02-22
大班數學認識月歷年教案及教學反思11-04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單雙數》(精選10篇)10-1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1-13
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鐘表》09-29
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時鐘》09-29
大班數學認識錢幣教案含反思03-23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及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