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乘加乘減》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乘加乘減》,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們學會乘加、乘減的簡單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學生靈活思維的能力。
3、滲透在解決一個問題時,要從多種角度去考慮”的觀點。
教學重點
掌握乘加、乘減的實際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乘加、乘減的實際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2+2+2+2+3=(2)2×4+3=
3+3+3+1=3×3+1=
2、問:這兩組口算題有什么區別,又有什么聯系?
二、新授
1、引入新知(教學例5)
出示實物
教師依次擺出下面物體(也可以用磁貼代替)
擺一個盤子,然后在這個盤子里擺上3個桃子。如此重復3次。再擺一個盤子,在這個盤子里擺上2個桃子。
問:誰來說說,老師都擺了些什么,是怎么擺的?
問:誰能根據老師擺的這些物體,提出一個問題?
(可以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問:這個問題可以怎么解答?(討論)
(3+3+3+2=3×3+2=)
分別說說這兩個算式的意思,請你與周圍的同學一起評價一下,這兩個算式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3×3+2=這個算式里,先算的3×3表示什么意思?
(生:先算的3×3表示前三個盤子里共有多少個桃子。)
2、發展提高(教學例6)
(1)出示例64×3-2=
(2)提問
這個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
(這個算式應該先算4乘3這一步。)
這個算式該怎么讀?
(這個算式讀作:4乘3的積,再減去2,差是多少?)
(3)討論:這個算式你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解答?
(方法一:先算4乘3得12,再用12減去2得10。
方法二:還可以先算4乘4得16,再用16減去2,再減去4,也就是用16減去6得10。
方法三:還可以先算4乘2得8,再加4減2,也就是用8加2得10。)
3、初步歸納
問:我們剛才所學習的這兩個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每一道題都有兩步;
每一道題都是先做乘法。
不同點:例5是乘加的兩步題,例6是乘減的兩步題。
三、鞏固練習
1、32+3=43+4=
32-3=44-9=
2、(1)3和2相乘是(),再加17得()。
(2)4個3想8加是(),再減5得()。
(3)一個因數是4,一個因數是2,積是(),再加25得()。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布置作業(略)
【二年級數學教案《乘加乘減》】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乘加乘減05-02
數學教案-乘加 乘減05-02
乘加 乘減05-02
乘加 乘減04-30
乘加、乘減教案06-07
連乘 乘加 乘減 習題04-28
乘加乘減教學反思05-07
乘加,乘減教學反思04-29
乘加乘減教學反思04-06
數學乘加乘減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