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教案設計
課 題:《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
教材名稱:人美版十四冊第七課
教學年級:七年級
課 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民間工藝品、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等涂色工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學習運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了解民間藝術常運用豐富的寓意、夸張的手法來抒發人們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標:學會初步欣賞民間藝術的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十四冊中的第七課。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勞動人民之手,以其視覺上的優勢,運用最自發、最鄉俗的藝術語言,完美地體現了民間意識形態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審美心理的積淀。
本章節的內容,內涵較深,相對于當代學生來說,距離較遠,學生往往覺得民間美術土、粗、俗,要使學生對其認可并喜歡,必須先使學生對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師絕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談色彩,應從民間美術的內涵入手,加深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增強興趣,進而感受民間美術的形式美感,探討民間色彩搭配的規律。是否能把學生從膚淺的認識帶入到對民間美術理解的氛圍中,是本課成功與否的關鍵。
教學重點:明確民間藝術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民間美術作品是怎樣運用色彩的強烈對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體現的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所帶的民間藝術品,讓同學們初步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同時,播放背景音樂(古箏曲)營造學習的氛圍。
三、講授新課
民間藝術在我國歷史悠久,形式多樣。我國的民間藝術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
廣義民間藝術:
廣義的民間藝術泛指活躍于民間的美術、工藝、曲藝、雜技、戲曲等各種藝術形式。
狹義的民間藝術:
特指民間美術與工藝。
本節課就民間美術與工藝品做一重點介紹。
(一)、民間藝術的形式
民間玩具、剪紙、刺繡、年畫、風箏、織綿、面具等
(二)、民間藝術作品的寓意
民間藝術中所表現的植物、動物都有深刻的內涵。
鯉魚——年年有余
龜鶴——延年益壽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還有許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固定的語言結構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貴
娃坐蓮花 ——連生貴子
蝙蝠和桃子——福壽雙全
猴子騎大馬——馬上封侯
小結:民間藝術常運用諧音、象征的手法賦予自然物象以一定的意義,來抒發人們心中的祝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說民間藝術的形象代表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間藝術的色彩則代表著中華民族熱情、開朗的性格。
(三)、色彩基礎知識的回顧.
民間色彩搭配口訣:紅靠黃,亮晃晃。2.要想精,加點青。3.青間紫,不如死。4.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凈。5.青紫不并列,黃白不隨肩。6.紅搭綠,一塊玉。7.紅間黃,喜煞娘。8.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 9.黃馬紫鞍配,紅馬綠鞍配。
10.黃身紫花,綠眉紅嘴,顯得鮮明。
11.紅離了綠不顯,紫離了黃不顯。
12.光有大紅大綠不算好,黃能托色少不了。
13.艷不俗,淡適宜。
14.色多不繁,色少不散。
15.草綠披粉而和,藤黃加赭而老。
16.一幅畫面好比造一間屋子,總要開幾扇天窗,否則就感覺發悶。
17.紫多發惡紅主新,黃色多了多主淡,綠色多了也不新,上樣三色均可用,唯有紫少畫真新。
18.斷國孝,三藍墨。
19.紅紅綠綠,圖個吉利。
20.文相軟,武相硬。
21.女紅、婦黃、寡青、老褐。
22.頭色不過四,身色勿過三。
三原色:紅、黃、藍
三間色:紫、綠、橙
三對互補色:紅——綠、 黃——紫、藍——橙
色調:暖色:紅、黃; 冷色:藍、綠。色彩的冷暖具有相對性。
(四)、民間藝術作品中常用色彩及其搭配特點。
(1)、分析兩幅畫面的色彩關系,重點是色彩大的冷暖關系與色彩所占的比例有關。
(2)、真虎和布老虎比較
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顏色雖然都以黃色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黃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顏色,而是純度高的原色,顯得更鮮艷。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紅、藍、綠色,由于對老虎的色彩進行了大膽的取舍、添加,因而產生了鮮艷奪目的藝術效果。
(3)實例分析:分析山西民間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課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顏色進行色相、色調、純度、對比、 冷暖 方面的分析)
提問:色相、色調、對比
布老虎身上主要選用了哪幾種顏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調是什么?
這幾種顏色的對比怎樣?
結論:色相:紅、黃、藍、綠 (四種顏色,其中紅、黃、藍是三原色,純度高)
色調:色調的冷暖,是由冷暖色的比例決定的,布老虎以黃色為主色調,所以呈現暖色調,
對比:黃與藍、 紅與綠 ( 兩種互補色對比)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點:布老虎身上主要選用了四種顏色,以黃色為主色調,采用純度較高的原色進行搭配,使用互補對比色進行搭配,色彩鮮艷,對比強烈。
(4) 結論:(板書) 民間藝術作品主要選用紅、黃、藍、綠四種;民間藝術作品大多運用純度較高的三原色進行搭配,純度高,色彩鮮艷;民間藝術作品大多使用互補色對比進行搭配,色彩對比強烈。民間藝術作品中,白色還黑色的運用也很普遍,白色有透氣感,黑色則起到穩定性的作用。
四、課堂實踐:
我們了解了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特點,是不是覺得很漂亮,自己也很想動手嘗試一下呢,現在,我們也來做一回民間藝術家,用所學的民間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繪一幅畫吧!
(一)、注意要點:
在結構上:你可以依照物像原來的結構上色,也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礎上,作大膽的創新,加入你的特點,讓你的作品寓意更深;
在用色上:運用純度高的色彩,在色彩關系的處理上大膽使用對比色。
(老師發稿,學生實踐)
(二)、學生彩繪圖形,老師巡視輔導。
課件展示,播放音樂。
展示的兩幅民間美術作品,一幅依據形體結構上色,一幅夸張變形的,作為學生實踐時的參考。
五、作業展示:
展示優秀作業,自評互評,給學生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可以登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那里有更多值得我們驕傲的民間藝術,我們常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主人,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及傳承,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你們手中,讓中國民間藝術的色彩,輝映這個世界吧!
【《民間藝術的色彩搭配》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服裝色彩搭配心得04-27
個性服裝色彩搭配技巧05-01
男士服裝色彩搭配的原則05-01
《現代繪畫的色彩搭配》教學反思范文04-28
童話色彩的音樂教案設計04-27
《春雨的色彩》教案設計參考閱讀04-27
搭配04-30
小學一年級《春雨的色彩》教案設計04-30
民間藝術作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