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流域的綜合開發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讀圖、分析材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列表比較,觀看視頻,設置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科學思維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用平面和立體流域圖的對比了解流域的特點;通過漢江流域開發案例的學習,學會分析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漢江流域的開發,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樹立建設“四個襄陽”的責任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攸c
流域的綜合開發
。ǘ╇y點
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三、學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導入:播放朗誦王維《漢江臨泛》的詩,由此引入漢江流域的學習。
一、認識流域
課件展示漢江流域圖和漢江流域概況
漢江,發源于陜西省西南部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的漢王山(嶓冢山),1959年后,減少至15.9萬平方千米,長1577千米,干流流經陜西,湖北省。
漢江流經襄陽的支流有唐河、白河。丹江口以上為上游,兩岸高山聳立,峽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丹江口至鐘祥為中游,流經低山丘陵,多沙洲、石灘;鐘祥以下為下游,迂回在江漢平原,水流緩慢,曲流發育,河汊縱橫。
通過讓學生閱讀思考,為了加深學生對漢江流域的認識,我設置了活動1分組比賽
分別從(1)干流流經省區;流經襄陽地區的支流 ;(2)長度;流域面積;(3)上,中,下游的劃分;各段流經的地形這三個方面描述漢江流域的特點;顒拥脑O置在于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為下一內容的學習作知識上的鋪墊。
二、流域開發的背景
課件展示漢江流域的地形,氣候,水系,礦產資源,農業資源
地形
干流丹江口以上為上游,兩岸高山聳立,峽谷多;丹江口至鐘祥為中游,流經低山丘陵;下游流經江漢平原。
氣候
漢江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年降水量873mm,水量較豐沛;但年內分配不均,春夏較多,秋冬較少。
水系
水系分布為不對稱樹枝狀,漢江上游多山地,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中下游大部分可通航。另外受氣候影響,漢江徑流的年內分配不均,5~10月徑流量占全年75%左右,年際變化較大,是長江各大支流中變化最大的河流。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較豐富,知名的有漢江流域內磷礦、石膏,江漢油田等。
農業資源
漢江流域農業發展較早,江漢平原是中國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南襄盆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區。糧食生產以稻米、小麥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油菜等。
通過讓學生閱讀思考,為了突破難點,我設置了問題:
1、從漢江流域的地形,氣候,水系等自然條件,分析漢江流域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2、在漢江流域的丹江口建造水電站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條件?如何解決不利條件?
通過讓學生觀看專家講解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開發水能的方式是建造水壩。自然背景影響水能開發,同樣也影響著農業開發。
三、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
課件展示漢江流域早期開發資料
資料一
18世紀到19世紀前期,又一次向漢江流域移民掀起高潮,其規模遠較上一階段大,移民分布的范圍更為廣闊,無論是下游的湖澤水鄉,還是上游的深山老林,都有移民進入。
漢江流域人口的大幅度增殖帶來了流域經濟的全面發展,由此也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
(1)中上游山區因濫墾濫殖,而導致森林破壞,水士流失逐漸加重,生態環境最終全面惡化;
。2)下游江漢平原圍湖造田惡性膨脹,淤塞河湖,導致水系紊亂,加劇了洪澇災害的發生;(3)自然植被遭到破壞,森林逐步喪失了調節氣候的能力,氣候逐漸惡化,水旱災害頻發。
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漢江上游地形,植被和氣候與水土流失有什么樣的關系?
設置此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對人地矛盾有清楚的認識,植被破壞越嚴重,植被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能力越弱,水土流失就越嚴重,自然災害就會加劇,生態問題就凸顯。
一方面漢江流域的生態問題急需治理,另一方面漢江流域的水能資源又需要開發來增加GDP,這就自然的進入第四個內容。
四、流域的綜合開發
資料一
到2020年,完成漢江干流梯級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干流丹江口水庫以下建成王甫洲、新集、崔家營、雅口、碾盤山、興隆六大水利梯級樞紐。通過梯級樞紐保證干流沿線生態環境保護、灌溉、發電、航運以及生產生活用水要求。
崔家營航電樞紐工程,為漢江干流9級梯級開發中的第5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后,漢江丹江口水庫以下的流量減少,對襄陽地區的用水造成嚴重影響。一方面為了減輕對襄陽地區用水的影響,另一方面為了更好的開發漢江流域,在襄陽建造了崔家營航電樞紐。
資料二
從丹江口市到崔家營大壩,有太多的化工污水、太多的生活污水,襄陽域內襄陽域外,直接或間接地排向了漢江。
原襄樊市政協常委李治和為漢江水質的下降呼吁多年!按藜覡I航電樞紐工程難以恢復漢江的生態。”李治和說,大壩攔起來的是一湖污水,“城市污水和劣五類唐白河水都被攔在庫內”。
讓學生閱讀分析,為了突出重點,我設置了活動2小組探究:主要圍繞著以下三個問題
1,漢江襄陽段為何要建造崔家營航電樞紐?
2,崔家營航電樞紐建成后,對崔家營以上注入襄陽漢江段的支流唐白河的水文有什么影響?
3,崔家營航電樞紐建成后對其以上特別是襄陽城區的河段有什么影響?
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問題1在材料中已有敘述。問題2和問題3教師可以與各小組交流,了解他們的準備情況,如果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可以適當引導:水文(水位,水量,流速,水質),影響(好壞,利弊),利可以從供水,發電,航運等方面來歸納,弊可以從水質惡化,水體自凈能力減弱等方面進行歸納。
探究活動的設置在于培養學生們學會用辯證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理不辯不明,能讓學生認識到只有科學開發,才能持續發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也就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五、課堂小結
一、認識流域
認識流域:概念,組成
二、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再認識流域:開發方向由地形、氣候、水系、礦產資源來決定
三、流域早期開發及其后果
早期開發:盲目開發導致生態破壞,出現生態問題
四、流域的綜合開發
綜合開發:梯級開發,治理問題,資源合理開發產生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
啟示:
再次認識:科學開發,持續發展
六、作業設計
邀你來參與
漢江水質監測和保護環境教育基地以“漢江水體監測,保護母親河”為主題,組織在校學生與環保志愿者參與對小清河水質的保護行動。
1,通過調查找出漢江小清河污染的原因;
2,分析并思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治理措施。
【流域的綜合開發教案】相關文章:
《流域的綜合開發》教學反思04-27
流域開發項目環評的深層思考04-27
青海湖流域開發與環境保護04-27
丹淅流域楚文化旅游開發04-27
“長江流域的開發與整治”知識精講04-30
論赤水河流域資源環境的開發與保護04-27
流域開發的外部性及其內部化04-27
小流域綜合治理中的幾個結合04-28
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經濟溝建設04-30
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探討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