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界的水循環》的高中地理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水圈的構成和特點。
理解并能繪制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掌握其主要環節。
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運用水循環的原理知識,分析常見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談話法,討論法。
2.讀圖分析法。
3.多媒體課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確立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水循環的形成過程和地理意義。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教學難點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ㄕn件展示課題:地球上的水 同時播放音樂《高山流水》)
[新課導入]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廣和最重要的物質,地球因為有了水才變得豐富多彩,生機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們又是如何運動的呢?從今天這一節課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ㄕn件展示本節課題:自然界的水循環)
(課件展示圖片:南極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葉子)
。劢處熅v]
師:大家注意觀察圖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幾種形式存在于我們的地球上?
生: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式。
師: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圖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體,地球上的水體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老師給你們看的圖片還有哪些類型呢?請大家閱讀教材第58頁圖3.1以及課文,注意圖中各水體所占的比例。
師:這些存在于不同空間的水體共同組成了一個圈層,也就是——
生:(齊答)水圈。
師:讀了圖3.1,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水圈的主體是——
生:海洋水。
師:對!它的水量約占全球水儲量的——
生:(齊答)96.53%。
師:可是海洋水是咸水,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淡水多不多呢?陸地淡水的主體是哪一種水體呢?
生:不多。陸地上淡水的主體是冰川。
師:目前冰川還不能大量地直接利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非常——
生:有限的。
師: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各種水體以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形式可以相互轉化,但同時各種水體的數量和空間分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水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
生:水圈是一個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師:組成水圈的各種水體在運動的過程中是相互聯系的,請大家閱讀教材第58頁圖3.2,注意觀察陸地水體是如何聯系的?
。ㄒ龑W生閱讀教材第58頁圖3.2,思考討論圖右的“讀圖思考”。
第一個問題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的讀圖觀察能力。通過讀圖觀察,可以得出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有大氣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補給是世界大多數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第二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當河流與湖泊之間存在補給關系時,假若河流水位與湖泊水位有差異,則存在兩種情況,即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時,由河水補給湖泊水;反之,當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時,由湖泊水補給河水)
師:圖中河水可能有哪些來源?
生1:有冰川融水、湖泊水。
師:還有嗎?
生2:大氣降水。
師:對。還可能有地下水,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河流的河水往往有多種來源,也就是說有多種補給。我們舉一個生活中的實例來研究一下,誰來說說長江水的補給?
生: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有來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有許多湖泊與之相連,可以得到湖水的補給,長江大部分河段處于季風氣候區,有豐富的降水,所以還有大氣降水補給。
。ò鍒D:長江中下游河段及與之相連的鄱陽湖和洞庭湖)
師:非常好!在長江的中下游地區,當湖水水位高于長江水位時,湖水會補給河水,但當雨季到來時,長江水位高漲,當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時,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會怎樣?
生:(齊答)河水補給湖水。
師:對,所以長江水和湖泊水之間存在相互補給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在長江處于洪水期時,湖泊對河流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調節洪水的作用。
師:非常好!這種現象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嗎?
生:我們可以通過修建人工湖泊——水庫來防洪。
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事實上,不僅河流與湖泊之間可以相互補給,河流和地下水之間也存在類似的相互補給關系,補給的方向均取決于兩者的水位高差。俗話說“井水不犯河水”,從我們研究的水體相互聯系的角度來看就不科學了。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課件展示:“黃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圖”,思考該河段河水和地下水之間的補給關系)
師:這是黃河下游,河床遠遠高出周圍地面,最大的高差要達到7~8米,那么河水和地下水之間會是怎樣的補給關系?
生:河水補給地下水。
師:很好!李白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吟誦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之水奔流到海后真的就不復回了嗎?我們先來看下面的動畫
(動畫演示:水循環)
師:從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界的水在不斷地進行著連續的循環運動,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水循環。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屏幕上的問題,閱讀教材第59頁“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注意圖文結合,觀察圖中每一個箭頭的含義。
(屏幕展示思考題)
水循環將哪幾個圈層聯系了起來?
水循環主要發生在哪些領域?
水循環可劃分為哪幾種類型?
你能用更簡單的示意圖表示出各種類型的水循環嗎?
。▽W生閱讀完課文后回答所列問題)
生1:水循環聯系了水圈、大氣圈、巖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
生2:水循環發生的領域主要有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生3:水循環可劃分為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三種類型。
師:大家都回答得很正確!三種水循環中最重要的也是環節最完整的是海陸間循環,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用簡單的示意圖畫出這一循環過程,大家要注意每一個箭頭所代表的環節的名稱。
(用邊講邊畫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加強學生對海陸間水循環每一個環節的記憶)
師:海陸間循環我們一起完成了,下面我想請兩位同學上來完成其余兩個水循環。
。▋蓪W生板畫完成后,師生共同指認所畫箭頭的含義)
師:正是生生不息的水循環給地球和人類帶來了生機,同時人類活動也在時時影響著水循環。教材第60頁的活動題給我們列舉了兩個例子,我們在課前布置大家分別收集與這兩個例子有關的資料,下面就請兩組同學派出代表分別上臺談談各自的研究結論,可以在投影儀上投影你們收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ㄕn前先讓學生分組收集相關資料,目的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學生自己收集資料的過程也可以更好地拓寬自己的視野,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比被動接受教師提供的現成資料得到的感受和效果要好得多)
生:20世紀90年代末,黃河下游出現了嚴重的斷流現象,其自然原因是氣候干旱,但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是黃河沿河地區,特別是上游地區過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對下游依靠黃河供水的地區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斷流給沿岸地區人們生產和生活用水造成極大困難,此外也對黃河下游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影響。目前我國對黃河斷流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統一協調上、中、下游水資源開發與使用數量,對黃河水資源進行跨地區的合理調配;運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庫)對河流水資源的季節變化進行合理調節;在農業生產中大力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和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這些措施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ń處熆山Y合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補充,注意培養學生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根據學生提供資料的情況,可補充自己準備的圖片資料,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黃河斷流的嚴重性)
。ㄕn件展示:黃河斷流圖片和資料)
師:剛才我們第一小組的同學代表的發言非常精彩,語言表達思路非常清晰,前因后果的分析也是有條有理,并且還收集了黃河斷流的圖片,大家看了是不是很揪心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我們一代一代炎黃子孫,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可由于我們無節制地對她進行索取,致使出現斷流,而且斷流的時間越來越長,1997年斷流時間竟長達226天。黃河斷流,除了剛才我們同學所說的原因外,黃河源頭的過度放牧導致草原大量退化,黃河上游河段的森林大量砍伐使喬木林覆蓋率幾乎不到0.35%,這些都是黃河斷流日趨嚴重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行為!
師: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小組又是如何解答另一個同樣讓我們憂慮的問題的。
。ǖ诙M代表上臺發言)
生:濟南近幾十年來的泉水斷流現象,也主要與人為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和使用,導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確保泉水長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從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入手,如通過增加植被的覆蓋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滲入量;另一方面應采取果斷而有效的措施,如關閉自備水井、實行地下水開采許可證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防止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
師:這位同學說得也很好!由于人們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明顯下降,泉眼枯竭在全國很多地區極為常見。隨著對水資源需求的增加,人們常常不顧客觀自然規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上面兩個事例都體現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不良影響,你們有沒有發現主要是影響了水循環的哪些環節?
生: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師:對!我們可以看到,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必然對水循環產生不合理的影響,那么,人類能否通過改變水循環的某些環節,促進水循環的形成呢?能不能舉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
。ü膭顚W生積極發言)
生1:人類可通過人工催云、人工降雨改變降水這一環節。
生2:還可以修水庫、跨流域調水、引水灌溉改變地表徑流。
師:很好!譬如我國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大家說得都非常好,還可以通過補充地下水、植樹造林、改變地下徑流等。
師:通過上面內容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水循環原理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水循環對地理環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ㄒ曨l1:“滾滾長江東逝水”)
師:長江水屬于水循環中哪一個環節?
生:地表徑流。
師:它為什么能源源不斷地東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生:因為不斷地有降水補充。
師:正因為不斷進行的水循環,使長江水得到了不斷的——
生:(齊答)更新。
師:對!水循環促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得到不斷的更新。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幾個素材又體現了水循環的哪些意義?
。▓D片:“黃土高原地貌”)
師:黃土高原當初形成的時候地表是平坦的,是什么使它形成今天這種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生: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疏,再加上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流動的地表徑流對高原表面的長期侵蝕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
師:回答得很好!水循環是自然界最富動力的循環運動,它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
。▓D片:舟山漁場)
師: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它為什么能成為我國最大的漁場呢?與水循環有什么關系呢?
生1:處于大陸架,陽光充足。
師:還有原因嗎?
生2:暖流與沿岸北下的冷水相遇。
師:很好,它的成因還和長江、錢塘江在其附近入海有關,誰來具體講講?
生3:因為長江、錢塘江入海帶來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這里餌料很豐富。
師:不錯!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材料分析和總結一下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W生討論后發言,課件展示結論)
促進水資源更新,維持水量平衡;
促進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
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
塑造地表形態。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水圈的構成和特點,各水體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水資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寫一篇小論文,課后評比。
2.請你提出10條節水建議。
【《自然界的水循環》的高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界的水循環范文05-04
高中地理關于自然界的水循環的教案05-03
《自然界的水》教案02-23
《水循環》教案(通用17篇)10-23
《自然界的時鐘》教案設計01-23
高中地理教案11-02
我的地理教案集1-水循環04-25
高中地理《火山》教案05-04
(精華)高中地理教案08-30
自然界的奇特花草科學活動教案范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