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時間:2022-12-16 04:10:45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精華】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合集8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金秋十月,“歡樂中國行“在太倉舉辦了“魅力太倉”專場活動。在此大背景下,為了順應“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為了讓孩子們對太倉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了解、體驗、參與。在活動中讓他們學會溝通與分享,合作與創新,并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贊美之情。

  二、活動背景

  1.利用地方、社區、學校、網絡等資源,豐富學生對太倉的歷史、文化、經濟的積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態度和情感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調查分析能力、收集相關信息(包括上網),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

  3.堅持多元化、自主化的原則。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考察、調查、訪問、參觀、討論、參加勞動等不同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學會相互合作。

  三、活動的時間

  本活動共分5個階段,從各個角度讓學生認識太倉、贊美太倉、從而發自內心的愛太倉。

  本活動歷時五個月:9月至1月

  九月份:太倉名人

  10月份:太倉名品

  11月份:太倉名景

  12月份:太倉民俗

  1月份:太倉民樂

  活動的實施年級:四年級

  四、活動的過程

  第一階段:太倉名人(九月份)

  一、設計思路與說明:

  太倉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本階段活動旨在讓學生們循著名人的足跡,激發他們學習名人、勵志為家鄉作貢獻。

  二、活動過程設計:

 。ㄒ唬┗顒訙蕚

  1.通過上網、到圖書館、向家人詢問等途徑,了解太倉的名人。(或來太駐足過的名人。)

  2.搜集整理太倉近代、現當代的名人資料。

 。ǘ┗顒娱_始

  1.歷史上的名人

  介紹名人的主要事跡或傳說。

  歷史名人:張傅、王錫爵、王原祁、鄭和、宋文治、朱屺瞻等

  2.現當代太倉名人

  讓學生分類從藝術、文學、體育、政治、科技、企業等方面來介紹太倉名人。

  現當代名人:吳健雄 、朱棣文、吳曉邦

  3.制作宣傳小報

 。1)指導學生為這些家鄉名人制作宣傳小報。

  (2)學生制作并展評

  4.參觀名人故居

  張溥故居 王錫爵故居 宋文治藝術館 吳健雄墓園 梅花草堂

  三、活動材料設計建議

  名人小報制作內容包括:名人照片、故居圖片、作品圖片、新聞報導、主要事跡等

  第二階段:太倉名品(十月份)

  一、設計思路與說明:

  太倉物產豐富,名品輩出。通過讓學生了解、欣賞、品嘗家鄉的一些名品來增進對家鄉的了解。

  二、活動過程與設計

  (一)活動準備

  1.了解家鄉有哪些土特產,以及與這些特產有關的傳說。,并準備帶一些學校來。

 。玻私饧亦l現有的.一些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

  3.搜集一些商標。(如果沒有的,可自己制作。)

  4.觀看一些產品廣告,并學一學。

 。ǘ┗顒娱_始

 。保亦l的特產

  介紹自己了解到的特產,介紹清楚產地、特點、以及相關的傳說。

 。玻 家鄉的名企

  匯報自己了解到的名企,并介紹一些相關的產品。

 。常 模擬展銷會

 。1)看一看,嘗一嘗家鄉的小吃:肉松、糟油、春鳳雞

 。2)賞一賞,品一品工藝品:香塘拖鞋、麥稈畫

 。3)說一說,唱一唱自己為產品創作的廣告。

  三、活動材料設計建議

  如:

  品牌

  特點

  獲得榮譽

  商標

  廣告語

  聯系地址或郵箱

  第三階段:太倉魅力(11月份)

  一、設計思路與說明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太倉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本階段活動旨在讓學生走出課堂,用鏡頭捕捉太倉的美景,感受太倉的秀美與活力,抒發對太倉的贊美之情。

  二、活動設計與過程

 。ㄒ唬┗顒訙蕚

 。保處煖蕚湫麄魈珎}的廣告片。

  2.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學會使用相機。

  (二)活動開始

 。保畱敉獠娠L

  (1)學生在家鄉的帶領下,利用休息日走出家門,捕捉最能代表家鄉形象和反映家鄉變化的的鏡頭,拍攝下來。(特別要拍攝一些新農村的照片。)

 。2)了解太倉的旅游資源

  搜集或拍攝有關的照片。

  (3)搜集一些老照片。

  從舊報紙、舊畫報、或老照片中尋覓舊時太倉蹤跡。

  1. 匯報展覽

  (1)學生出示自己拍攝的照片,并作介紹講解。

 。2)老師把舊時的太倉與現在的太倉作對比,讓學生談感受。

 。3)請同學介紹太倉的旅游資源。暢想可開發的旅游資源。

 。玻耶敗疤珎}形象大使”

 。1)老師播放宣傳太倉的廣告片。讓學生配上宣傳語,

 。2)學生整理自己拍攝的照片或搜集來的圖片,配上宣傳語,制作成宣傳幻燈片。

  (3)評選最佳宣傳片。獲選的同學授予“太倉形象大使”稱號。

  三、活動材料設計建議

  參考太倉的宣傳片,讓學生整理自己拍攝的照片或搜集來的圖片,在教師和電腦老師幫助下制作成幻燈片,并配上宣傳語。在班隊課上展放。

  第四階段:太倉民俗(12月份)

  一、設計思路與說明

  太倉歷史悠久,有“中國民間文化之鄉”的美譽,又是“牛朗織女降生地”。本階段旨在讓學生了解、認識、體驗太倉的民俗,弘揚太倉民俗文化。

  二、 活動設計與過程

  (一)活動準備

  1.了解太倉民俗,以及有關的傳說。制作成幻燈片。

  2.向家人學會包粽子、做元宵、寫春聯、寫燈謎等。

 。ǘ┗顒娱_始

  1.說說太倉民俗

  學生介紹太倉民俗及有關的傳說,配以圖片、錄象說明。(幻燈演示)

  2.展示民俗文化

  展示自己學會包的粽子、做的元宵、寫的春聯、寫的燈謎等。并做自己說說是如何做的,寄托了人們怎樣的情感。

  3.體驗民俗用品

  組織學生參觀溪鎮橄欖島陸京士故居內的“江南民俗用品館”。

  三、活動材料設計建議

  太倉民俗以及有關的傳說,配以收集來的圖片錄象制作成幻燈片。

  第五階段:太倉民樂(1月份)

  一、設計思路與說明

  太倉是民樂發展的風水寶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樂資源。太倉的恒通民樂團曾多次到新加坡、香港、北京演奏江南絲竹;太倉榮文藝校的學生民樂團蜚聲海外。本階段旨在讓學生認識太倉民樂、聆聽太倉民樂,參與民樂演奏,推動太倉的民樂發展。

  二、活動設計與過程

  (一)活動準備

  1.通過不同的途徑搜集“江南絲竹”的歷史溯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

  2.搜集“江南絲竹”--申韻絲竹(光盤)。

  3.請學習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簫的同學準備民樂曲目。

 。ǘ┗顒娱_始

  1.談一談

  請學生介紹太倉民樂代表“江南絲竹”的歷史溯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

  2.聽一聽

  聆聽“江南絲竹”(光盤),有條件的帶領學生去南園聽現場演奏。

  3.演一演

  請學民樂的學生表演。

  三、活動材料設計建議

  將“江南絲竹”的歷史溯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介紹,配以演奏樂聲,加上同學的民樂表演制作成幻燈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 設計理念

 。1) 主題的價值與意義

  客家傳統節日文化是客家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悠久民族歷史的跟,同時還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图颐褡骞澣瘴幕兄r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養我們中國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學期“客家節日文化”主題研究活動開展之后,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越發感到家鄉傳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學生對客家傳統節日由“沒意思,沒什么認識,不如洋節日”到從心底里流露出對客家傳統節日文化的喜愛和為自己的家鄉擁有燦爛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認識和了解,我們老師和校領導決定本學期六年級的綜合實踐課題仍然走探究傳統、感受歷史的路子-----《走進客家傳統節日》由此產生。我們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能產生發自內心的對客家傳統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客家的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會。

  (2)活動對象:六年級全體學生

  (3)活動時間:4周

  二、 主題活動目標(具體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了解客家特色的節日文化,重點是陰歷節日;學會將課外采訪與豐富的課內活動相結合;學會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會收集與整理資料,會在研究中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過程與方法

  由指導老師確定主題,設計制定出具體的活動方案;

  組織學生做好活動前的宣傳發動工作,指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讓學生選出組長,負責領導組織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及時根據學生研究情況調整教學,負責組織活動,保證活動安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客家節日文化的基本了解,讓學生感受客家

  特色節日的魅力,培養他們關心社會,關心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歷史悠久,燦爛文明的節日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 活動實施準備、開端

 。1) 收集客家傳統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風俗習慣,可

  以通過查閱書籍、雜志,詢問父母、長輩和民俗機構等方式;

  (2) 與少先隊輔導員聯系開展主題活動,“客家節日文化”

  主題教育是最現實的愛家鄉主義教育。與計算機、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聯系,取得支持,多學科教師參與組織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對客家傳統節日的全面考察的綜合實踐活動。

 。3)活動涉及的學科領域

  四、 主體設計(活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制定活動計劃

  組織學生學習課題,撰寫出活動計劃,計劃力求涵蓋主題、小組分工、研究階段、探究方式等各項內容,主題確定后,活動就全面鋪開。師生共同確定實施本課題的調查點:

  1. 了解客家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這些傳統節日的各種風俗習慣。

  2. 向家長詢問傳統節日的由來及典故。

  3. 去圖書館或網上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古往今來的客家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文化。

  4. 向家長詢問古今客家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了解客家歷史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

  活動任務:

  1、完成圓臺周長的測量。

  2、按方位找出已放物品

  3、用所得物品進行主席臺設計

  活動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給定的工具,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中央圓臺的周長測量。

  2、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實地判定方向,依據所給的方位描述,找出預設的物品。

  3、學生能在找尋物品后,依據自己的審美標準,結合物品設置,合理布局,設計方席臺布置,達到美觀大方。

  4、在活動中,學生能積極討論,小組合作,鍛煉協作能力。

  活動形式:本次活動共分紅、黃、藍、綠四個小組,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協調共進。

  活動安排:

  1、實際測量:根據所提供的工具(繩子,卷尺,量角器),小組內合理分工,可采用不同的測量方式,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誰能最快完成任務為勝。

  2、廣場探寶:事先按預設方位,把“寶物”(設計主席臺所需的裝飾品)依不同的方位埋好,有不同顔色的標識,各小組依手中的.方位描述,找出與自己組顔色相對應的寶物,不能拿其他組的,看哪一組用時最少為勝。

  3、小小設計師:根據所尋得的寶物,小組內討論,共同設計出廣場主席臺的布置工作,布局要合理,美觀大方,用時少,并能清楚表達自己組設計者為勝。

  活動評價:以小組為單位,每在一次活動中勝,得星一顆,所有活動完成后,哪組得星最多,哪組最終勝出,獲得實踐小能手稱號。

  活動重點:根據所提供的工具完成實際操作

  活動工具準備:秒表,卷尺,繩子,量角器,學生自帶小量角器

  活動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齊集櫻桃溝廣場,進行實踐活動。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本次活動我們將完成闖三關任務,希望同學們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共同協作,完成任務。

  一、活動介紹

  教師把學生集合后,講明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和活動的規則及評價方法,并把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選出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便于組織。每組要自己商定各組的名稱和口號。

  杜: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發放組別標識,評選組長等。

  王:講解本次活動各個環節的活動規則,發放活動安排表及活動記錄表

  二、實踐操作

 。ㄒ唬⿲嵉販y量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領取“實地測量”所分配的工具,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小組內商定測量方案(為時2分鐘)后,各組分散進行實地測量,用時5分鐘,在5分鐘內完成任務者,比一比認證量的快,認證量的準,勝出者得星一顆。

  杜:活動其間關注學生的測量情況

  王:關注活動時間

  教師在此活動中要關注學生采用的測量方法,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活動中出現的亮點,在活動后進行小結。

  杜老師:進行本環節的總結。

  王:對本環節成績進行公布,指導進行下一個活動。

 。ǘ⿵V場尋寶

  按第一關完成的先后順序,開始進行第二關廣場尋寶,(教師要記錄好時間)學生按發給的方位描述圖,小組合分工,誰能又快又準的找出屬于自己組的寶物。

  杜、王:發放方位圖

  教師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尤其是小組中的分工合作,對于合作效果好的小組,給予肯定評價,并對其采用的分工方法進行剖析,讓學生對合作價值有所了解。

  王:本次活動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

  杜:對本次活動的成績進行公布。

  三、小小設計師

  完成廣場尋寶后,各小組到教師處領取各組的展板,小組內討論,自主設計,完成對主席臺的布置設計。

  設計好后,由各組的發言人,對本組的設計進行闡述介紹。

  四、活動總結

  根據三關完成的情況,對各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重點指出各小組所表現出來的優點,評出本次活動中表現最好的小組,授以“實踐小能手”稱號。

  杜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整體的評價

  王老師:公布最終的活動成績。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4

  學校是學生每天學習、生活的地方,也應該是他們最為熟悉和感到親切的地方,在本學期的主題活動“我們的學!敝校墩J識我們的學!肥堑谝画h節。

  一、“選擇我喜歡的”

  一開課,我就把問題拋給學生:“當來賓或小伙伴要來我們學校參觀,你想向他們介紹些什么?”同學們馬上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情緒高漲,各抒己見。我趁機進行歸納總結:“說得真好,可是,這些關于學校的知識,我們怎么才能了解呢?有沒有什么好辦法?”望著學生閃閃發亮的眼睛,我知道已成功地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們自己的經驗,他們討論出可以用“觀察”“調查”“采訪”等多種形式進行了解,我因勢利導,揭示活動主題《認識我們的學!罚⑶腋鶕⒆觽兊幕卮穑岢霾捎梅纸M進行活動的形式,共分為六個小組,分別為“觀察:操場、教學樓、宿舍樓”“采訪:校長、老師、同學”。

  我們要構建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就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直接生活經驗!拔疫x擇,我喜歡”,這樣,學生才會對活動傾注全部的熱情,才會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認識我們的學校”這個活動,就是基于學生的興趣和體驗來設計和實施的,創設了“當客人來我校參觀時,你作為小導游想向他們介紹什么?”這個生活情景,幫助學生確定活動主題,自主選擇活動方式,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我做了就知道了”

  在各小組集中成員的智慧與力量提出要采訪的問題、確定具體分工之后,我表揚了同學們能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制定出不同的活動計劃。然而光有好的想法還不行,關鍵還要去實施、動手去實踐;顒又,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自己去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著力構筑新型的師生關系,打破教師的權威,使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協作者、參與者、指導者。

  三、“說說我的想法”

  經過同學們的努力,收集到了許多資料,除了在課堂上交流匯報以外,還需要教師將活動引向深入。此次活動中,有同學經過觀察,發現學校的花草樹木多、體育設施齊全,但花壇和乒乓球桌等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交流匯報過程中,我相機引導同學們思考:“用什么方法來保護學校的壞境和設施?”為以后的實踐活動埋下伏筆,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連續性。

  活動中,孩子們常有讓人驚喜的表現,比如,在采訪的過程當中,他們大多能注意講禮貌;在觀察活動中,能與其他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但同時,也有不如人意的事:不熟練采訪的技巧,記錄速度慢;了解到的資料不夠全面、深入,一些較為值得研究的問題比如對于學校的歷史,就只是一代而過……

  綜合實踐活動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講,都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我們只能不斷的探索,但我們相信能在不斷的摸索中前進。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工作目標:

  1、將《科學》、《思品》、《信息技術》等學科納入管理,狠抓落實,加強監管,開足開齊開好綜合課程。

  2、強化科技創新思想,開展第一屆?萍贾芑顒樱e極迎接省、市、鎮科技創新大賽,迎接上級部門對科普特色學校的階段性檢查和評估工作,樹立品牌,力創科普特色學校。

  3、積極準備,努力撰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力爭篇篇獲獎,形成實驗應有的特色,創出品牌,成為市(省)的樣本學校。

  二、工作要點:

  (一)狠抓落實,注重學習,開足開齊開好綜合課程。

  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因此,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就要首先落實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只有把每一科課程開齊,把每一節課上好,學生才會全面和諧發展,素質才會真正提高。學校將《綜合實踐》、《科學》、《品德與社會》、《電腦》等課程納入綜合科,做好省、市督查小組對我校課程開設情況檢查工作,要求教師先培訓后上崗,組織教師學習《綜合實踐指導綱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等培訓教材,更新觀念,提高認識,上好每一節綜合課。本學期,我科組將及時了解各年級上課情況,狠抓落實,加強監管,深入課堂全面、細致地檢查。

  (二)精心撰寫,積極籌備,打造綜合樣本學校。

  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采取“點上深化、面上拓展、縱深推進”的措施,深化課程研究,全面提高我校課程實施水平。

  圍繞市公開課,積極積累相關的教學活動資料(如課題實施方案、成果總結等),撰寫三份學習案例、一份說課設計、4篇論文,準備參加每年一次的市(省)論文、課例評選活動,力爭篇篇獲獎,形成實驗應有的特色,創出品牌,成為市(省)的樣本學校。學習案例具體負責人:本文來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

  1、《我是客家小主人》 負責人:***

  2、《石頭的奧秘》 負責人:***

  3、《葉子的世界》 負責人:******

  4、以上負責人各自撰寫一篇論文,參加評選。

  (三)發揮教師特長,完善科普基地,力創科普特色學校。

  1、鑄品牌學科,為特色教育提供源泉。

  鑄品牌學科要建立合理的師資隊伍,把科普教育活動作為重點內容,充分利用綜合實踐課、科學課、隊活課、勞動課開展科普知識的宣傳與學習,保證每班每周都有科普教育活動課。由劉洪珍老師、李海明老師擔任?破蛰o導員;各年級組長擔任年級科普輔導員;各班主任老師擔任班級科普輔導員,全面鋪開科普教育工作,在活動中進行反思,在活動中發展自我,在活動中形成隊伍。

  2、發揮教師特長,組建興趣小組。

  科普教育的涉及面很廣,難度很大。我校積極挖掘校內外現有的教育資源,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扎實開展科普教育。本學期將成立以下科普興趣小組:

  ①、科技制作小組 負責人:****

 、、種植飼養小組 負責人:***

 、、綜合實踐小組 負責人:***

  ④、電腦科幻小組 負責人:***

  ⑤、客家文化小組 負責人:***

  ⑥、麒麟舞蹈小組 負責人:***

  3、加大投資力度,完善科普基地。

  開辦以來,我校致力于《好習慣》和《客家文化》這兩大特色。其一,《好習慣》是我校自編的`教材,自出版以來,影響力大,深受廣大師生、家長青睞,形成了品牌,道路將會越走越寬;其二,《客家文化》是我們下一步將要打造的品牌,它也是科普特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因此,應該采取走出去,帶進來的方式,進一步充實、完善《客家實物展覽室》和《客家文化展覽室》,讓客家文化發揚光大。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于實踐的意識和善于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于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于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志。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回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系時,才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著眼創新。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規劃方案《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著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綜合實踐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

  成員:

  三年級負責人:

  成員:

  四年級組負責人:

  成員:

  五年級組負責人:

  成員:

  六年級組負責人:

  成員: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系,取得支持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實踐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鑒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7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程方案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與其它課程一樣,具有獨立的課程地位。作為注重整合,強調實踐的一種課程,無論是從課程的管理還是課程實施的具體過程來說,都是我們需要把握的基本問題。為使其真正落在實處。特制定了這門學科的整體規劃,具體內容如下:

  1、指導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是有一種把自己當做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就顯得極為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能讓學生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意識。

  2、總體目標

  把培養學生的愿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為一個根本的課程價值來追求。

  1、能運用學科知識因綜合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解決生活中新問題,逐步形成認識事物、辨別事物的能力。

  2、能根據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積累,積極主動地實踐、探究,形成綜合運用知識和創新的能力。

  3、能運用現代信息,豐富知識,關注社會,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3、課程目標

  (1)總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2)分段目標

  1.小學低年級目標(1~2年級)

 、倥囵B兒童愉快、美好的生活體驗和積極的生活、學習態度。②培養兒童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和初步能力。③初步的責任感和行為規范。④獨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小學中高年級目標(3~6年級)

 、儆H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④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

  4、活動內容

  (1)指定領域

  所謂指定領域是指《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明確規定的四大領域,即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1.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獻資料和現實生活中“活”的資料結合起來,要注意從當代社會熱點、焦點以及學生生活、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中選擇設計。最主要的是把學生身邊的事做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充分關注五蓮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產、生活,關注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鄉土和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

  3.勞動技術教育 勞動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有:

  ①自我服務勞動

  低年級:學會洗手、洗臉、刷牙、洗腳、剪指甲;會穿脫衣服、系鞋帶;會洗手帕、紅領巾等小件物品;會削鉛筆、訂本子、包書皮,能整理自己的書包,在教師指導下做好值日生等。

  中高年級:能自己洗頭、梳頭、洗澡;學會洗襯衣、褲子等小件衣服;會使用針線釘鈕扣,縫小手帕、沙袋等簡單的布制品;能有條理地擺放課桌、凳,自覺打掃教室、學校衛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辦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欄等。

 、诩覄談趧

  低年級: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鋪床、疊被、刷洗碗筷、掃地、倒垃圾等。

  中高年級:能主動地掃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條理地放置、擺設室內小件物品,會整理自己的房間;會曬被褥和疊放衣服;能幫助家長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長指導下,會做簡單的飯菜;初步了解安全用電常識,了解收音機、電視機和電風扇等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開、關這些電器。

 、酆唵紊a勞動

  低年級:學會拉花、剪貼小動物、手提袋等簡易作品的制作;指導學生認識花生、玉米、小麥、蘋果、板栗等主要的農林作物和家兔、雞、羊、牛等畜禽。 中高年級:會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制作樹葉貼畫、紙風車、五角星,會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制泥鴨、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廢舊材料制作簡單的工藝品;能在教師或家長的帶領下采摘松果、桔子、樹種等采集活動;能對損壞的課桌登進行簡單的維修。

  4.信息技術教育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 非指定領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十分寬泛。兒童的生活范圍有多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范圍就有多大。因此,除了《指導綱要》上的指定領域外,其余的生活領域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1.班隊活動 班團隊活動是傳統的活動內容,利用班隊日、升旗儀式、參觀、重大節日、法制報告會等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2.文學藝術活動 通過閱讀、寫作、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雕刻、戲劇等方面的藝術活動,培養學生具有參加文學藝術活動的興趣,發展其藝術方面的愛好和特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培養學生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體育衛生活動 通過廣播操、保健操、田徑、武術、球類、棋類、參觀、及衛生保健知識教育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簡單的體育技能技巧和衛生保健常識,培養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促進身心正常發育,增強體質,逐步養成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思想品格。

  五、組織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不論采取哪種組織形式,都要服從于和服務于活動內容和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一般可采取三種組織形式:

  1.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 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

  2.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并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4.全班或全年級活動

  全班或全年級活動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一般來說,一些跨領域、周期長的項目或課題,也需要采取班級活動這種組織形式。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協助學生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合理的規劃,盡可能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盡可能的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5、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多種多樣,有匯報、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答辯、演示、表演、競賽、評比等。“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最期盼的日子,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讓學生較全面地了解與新年有關的知識,從形式上的過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認識春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

  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觀、調查、訪問等方式搜集材料,還可以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過年的熱鬧與快樂。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繼承與發揚意識。

  三、重點難點

  本主題活動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年文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難點是進行調查訪問,了解過年習俗。

  四、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年”來歷,風俗習慣等的資料。

  2.搜集對聯,窗花等素材,并分類加以整理。

  五、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3課時)

  (一)了解具體目標,確定自己要研究的課題,規劃方案《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

  1.出示一些過年的場面,激發學生了解與新年有關的知識,研究新年,認識春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的意愿。

  2.課件展示象征著新年的一些物品,促使學生有進一步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從中培養學生書寫對聯、制作燈籠、剪窗花等實踐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彼此間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繼承與發揚意識。

  (二)學生經過交流討論后,自由結組,并確定活動內容。

  (三)制定計劃,完成計劃表。

  小組名稱 指導教師 組長 小組成員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等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3課時)

  (一)各小組按計劃展開調查

  小組分工后,在組長的帶領下,結合自己的特長,展開調查。

  1.春節由來與傳說組。

  春節由來與傳說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計劃開展活動,有的上網查閱資料,了解春節的由來與傳說;有的通過調查搜集關于春節的資料,最后進行加工整理。

  2.春節習俗組。

  該組成員通過調查、采訪,了解春節前后最受人們歡迎的春節飾品,如中國結、紅燈籠、對聯、窗花、大紅“!弊、鞭炮,在調查中,同學們還學會了剪窗花、制作燈籠,培養了動手能力。

  3.民族習俗組。

  通過上網查閱資料了解春節期間其他民族的風俗

  4.大拜年組。

  同學們進入社會,調查人們拜年的習俗,搜集拜年的吉祥用語,給大家展示送上全組同學對大家新年誠摯的祝福。

  (二)交流調查信息

  填寫表格。

  小組長將組員搜集到的資料匯總,填寫表格。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活動記載表

  ( )組調查資料統計表

  小組任務:

  具體任務調查所得資料 資料來源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人等。

  第三階段 匯報交流(2課時)

  一、小組匯報交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匯報,大膽創新,內容力求新穎別致。

  1.春節由來與傳說組。

  形式如編寫小報,講述傳說,曲藝形式等。

  2.春節習俗組。

  交流資料,制作中國結、對聯、窗花等。

  3.民族習俗組。

  介紹春節期間其他民族的風俗

  4大拜年組。

  拜年的吉祥用語。給大家展示精彩的對聯。送上全組同學對大家新年誠摯的祝福。

  二、全班交流感受。

  第四階段:活動評價(1課時)

  1、學生是否通過活動更多地了解了有關過年的知識。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訪問、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是否能將自己的活動成果以新穎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

  4、社交能力及綜合實踐活動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5、通過活動,是否對所獲得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別人協作的樂趣、團結合作意識是否得到了增強。

  六、拓展與延伸

  指導學生討論過年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6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30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1-25

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4-27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范文08-30

環保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8-30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8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2-20

小學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5-02

【熱門】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08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特级片视频站 |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九九热日本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