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時間:2022-12-11 18:48:32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匯總6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匯總6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通過此課題的研究規范小學生的消費行為,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通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通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②研究、設計和勞動③小組合作交流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說說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里總是擠滿了學生,爭著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于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小學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后,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為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采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采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附件

  一),并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里要來的,沒有自己試著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后,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采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采訪中,被采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干什么,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里一樣。我們采訪小組成員在采訪后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說的來的那么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后,采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采訪。調查后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愿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后,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

  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為零花錢來的很容易。采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說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說:“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愿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于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體驗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煩惱(見附件二)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么樣”

  學生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后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說:“花自己的錢,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說:“到商店里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為賺錢太不容易了。”

  四、活動反思與評價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錢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學們打算怎樣做有的說:“我們要利用課余的時間去賺零花錢,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說:“我們可以把這些零花錢積攢起來把它捐給失學兒童,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成長。”

  1、學生的評價(見附件三)

  2、教師評價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是全方位的,本活動讓學生回歸真實的生活,力求把學生生活的環境變成一個大課堂,讓學生在對零花錢的調查和自己掙錢的過程中掌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德育評價上,本活動培養學生的勤儉節

  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從生活中以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為著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中進行實踐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此次的活動中動手動腦的地方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但又聰明好動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更是表現出色,動手實踐能力相當強,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并不是沒有能力,關鍵是如何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同學們采訪、調查、設計統計圖,遇到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顯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此外,能邀請家長參與這次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變化,更使學生有了深深的體驗,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附件一:

  小學生零花錢調查問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錢大約是()

  A、一元以下B、一元 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錢是怎樣得來的()

  A、父母給的B、自己向父母或長輩要的

  C、用壓歲錢D、自己通過勞動賺的

  3、用自己的零花錢都買些什么()

  A、文具B、零食或玩具

  C、上網或打游戲 D、買課外書

  4、你認為自己的零花錢花的合理嗎()

  A、合理B、不合理

  5、你覺得一元錢來得容易嗎()

  A、容易 B、不容易

  6、你試過自己賺零花錢嗎()

  A、試過 B、沒試過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主題由來: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文科課程,課程所設計的“綜合探究”活動是專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參與社會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亮點,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適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市級重點課題《路橋歷史與社會地方課程開發和利用的實踐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如何利用好這些鄉土資源讓學生能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如何把這三者有機地整合起來,達到最佳效果?于是就有了這次嘗試。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了解家鄉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知道描述一個區域的基本方法,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收集材料,能初步分析材料中的數據和提取有效信息,并能與人合作撰寫簡單的調查報告,初步培養學生參與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內容: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撰寫“來自家鄉的報告”。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學習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綜合探究四“來自家鄉的報告”,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的'方法及調查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一課時)

  第二階段:分配任務,開始活動

  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確立小組長,協調組員開展活動,每個組員都要有一定的任務,可以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訪問、實地考察等形式收集資料。

  第三階段:分析整理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準備以多種形式展示調查成果。(以上2個階段大致需要2-3個星期)

  交流匯報

  以班為單位,各調查小組在課堂上展示本組調查報告,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評選,選出最佳的調查報告,在全年級段展示交流。

  活動評價

  1、各個小組要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有具體的活動安排,調查過程描述清晰。

  2、調查報告主題明確,調查內容詳盡,報告中要充分體現主題特色,報告形式多樣(文字、圖片等),能夠以幻燈片形式或網頁的形式展現更佳。

  附過程管理表格:

  主 題

  組 長

  組員

  分 工

  活動過程

  (適合于七年級學生)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思路

  本次活動的探究是為了學生對海洋有進一步了解。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對神秘的大海了解的并不多,對海底的世界更是沒有太多了解,因此在導入時,教師要創設好情境,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以一種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

  在活動的選擇上,教師要指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調查和收集,通過查閱資料收集,掌握第一手資料,并進行整理和記錄。通過親身體驗和探究,學生對神秘的海底有了較多地了解,教師要指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充分展示活動成果,使學生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意義,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進行綜合學習活動,拓展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層面,加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保護之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2、通過活動,加強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在研究、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培養表達能力、合作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將學生分成小組,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教師準備各類海底的錄像或圖片。

  3、制作競賽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課(1課時)

  1、教師事先準備好各類海底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有關海底礦產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

  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各個小組。在組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差異等方面的因素,適當協調各小組的人員安排,力爭使各小組的水平比較平均,有利于活動的開展。

  3、制定活動計劃,包括活動分工步驟和方法等方面。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中,聽聽學生的看法,以便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

  (二)活動指導課(1課時)

  1、交流各小組第一階段的活動情況,教師要針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培養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學生能夠把活動較好地繼續開展下去。

  2、展示部分小組的活動成果,比如繪畫、網絡瀏覽和資料收集等,為其它小組的活動提供參考。

  3、教師對上一步的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并鼓勵學生更好地進行積累和調查。利用課后的時間,對學生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答復,讓教師能真正與學生合作研究。

  (三)成果展示課(1課時)

  1、各小組將自己收集整理的海底的資料展示出來,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將各小組的資料綜合起來,進行分類整理,最終成為一份較全面的海底資料

  活動總結

  這節《探索海洋》綜合實踐交流匯報課是本學期最大的.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由于平時學生對海洋知識了解的就很少,所以本節課學生在收集整理資料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學生家長很少給孩子買這類的書籍,加上學生居住所在地是鄉鎮沒有圖書管可閱覽,即便是學生家里有電腦,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網上查找也是很困難的。這樣我和王永吉老師利用課下時間幫助學生在網上收集了部分資料給學生。可以說本次活動不但學生對海洋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就連我們兩位老師也是滿載而歸。活動中學生無論是對海洋里的魚類還是礦產以及地理概況等都有了一些簡單的了解,可以說學生從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素養方面,在活動中都能得到鍛煉培養。但我還是認為這類活動不適合我們鄉鎮的學生開展,因為條件所限學生根本無法體驗到從收集到整理的過程中,那種對海洋知識探索的趣味性。同時學生那種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的:

  1.使學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生命的道理,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環保小常識,并學會一些簡單易行的保護環境的方法。

  2.增強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感,樹立一直為環保出力的信心。

  活動過程設計:

  一.環保小話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把目光投入到生活環境的美化、綠化、凈化和香化上。生活中的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話題。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當中有一些生活垃圾、瓶瓶罐罐、還可能有你玩過的舊玩具、看過的舊報紙、舊書籍事實上,垃圾并不是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很多垃圾都是可以進行再利用的,它們經過處理之后,就像變魔術一樣,成了有用的東西,有了新的生命。

  相信嗎?許多垃圾都可以循環利用。

  如果你是有心人,如果你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資源,并能盡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寶藏就永遠不會被掏空,我們也就會擁有一個美麗、干凈、富饒的家園了。

  二.了解垃圾

  1. 生活垃圾:我們所扔掉的生活垃圾中,約50%是生物性有機物,其中約有30%~40%具有可回收利用價值。比如,啤酒瓶、醬油瓶、白酒瓶等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廢紙、塑料、金屬、玻璃等可以循環利用;還有一些可以堆肥、發電。

  2. 電池:電池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過的電池中含大量的重金屬,如汞、鎘、鉛、鎳及酸、堿等有毒有害物質,如隨意丟棄,泄漏到環境中,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很大,將對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其實,廢電池并不是一廢到底,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而有色金屬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而這些有色金屬如果不進行回收利用,而丟棄在大自然中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危害。電池中的'鎘為人體不需要的元素,吸入過量會引起慢性中毒,表現為肺氣腫、骨質改變和貧血。鉻、鎳等可引起肺癌;鉛不易被排泄,可損傷肝、腎、神經系統和造血器官。

  大家應該主動向鄰居、同學、父母和朋友宣傳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并把他們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妥善保管,并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商議處理辦法。

  3.我國每天生活用水大約為2400億立升!

  廢水:我們每人每天要用約188立升水。我們所排出的生活廢水中,除了糞便之外,還有許多可怕的化學物質,如洗衣粉、洗碗液、去污粉等日用化學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質,也會隨著排出,從而造成污染。

  保護水源,我們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節約用水,養成隨手關緊水龍頭的好習慣;不在河邊或河里大小便;去河邊溪邊玩時,別忘了把垃圾帶回家;使用無磷洗衣粉等。

  三.討論:

  1. 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生活中的垃圾?

  2. 對于廢舊電池,你想做點什么?

  3. 想辦法把生活污水進行分類排放或循環利用。

  4. 你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廢棄物會危害環境。

 四.查找一些與生活環保有關的資料或圖片,與同學和老師討論。

  五.創辦綠色家園環保手抄報,展一展,評一評。

  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起步環保 立足環保 美化家園活動,定期展示活動成果,匯報活動心得。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由來:

  在我們周圍浪費的現象是很多的:水龍頭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燈火徹夜通明,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飯就倒掉了......嚴重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很多人把節約掛在嘴邊,但內心深處的節約意識卻非常單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費現象就產生了。其實減少浪費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隨手關燈、節約用紙等等,都是關鍵在于: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增強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了解浪費現象對生活的影響和危害,培養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三、準備活動:

  1.提出主題、確定對象: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浪費現象,造成浪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今天讓我們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看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那么,你準備選擇哪個方面來開展自己的活動呢?讓我們來開展一下討論:提出自己想研究、調查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協調好,組成自己的研究、調查活動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開展活動可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方案,與小組同學一起圍繞感興趣的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吧。

  表1:“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計劃

  尋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龍頭空流幾小時,沒人的房間里臺燈開一宿......

  活動地點

  飯堂(飯館)、自己家、洗手間、學校......

  活動方式

  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并將它們整理好......

  時間安排

  課余時間。

  小組人員與分工

  第一組的同學:制止對食物的浪費。第二組的同學:制止對水的浪費。第三組的同學:制止對電的浪費。第四組的同學:制止對用品的浪費。

  活動準備

  多收集一些關于節約的資料,并多做一些告訴大家節約對自己的好處的宣傳,以減少浪費現象。

  備注

  自己先做好節約工作,才有資格管別人。

  表2:“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紀錄

  我們收集了許多節約的`資料,將一些只畫了兩筆就不要的紙張回收了起來,送到造紙廠,經過那的職員加工后,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動經歷:

  (1)收集文字資料:

  根據自己尋找的內容,在網絡上、圖書館里尋找有關浪費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影響的資料。

  (2)收集圖片資料:

  在學校和家庭拍攝一些同學家長浪費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飯后的餐盆,教室里的廢紙簍等。

  (3)統計與調查:

  知道自己家、學校等的用水情況、用電情況;了解班級同學使用文具的情況......

  (4)采訪:

  向父母了解家庭的開銷狀況,知道哪些開銷是可以節約的。向同學了解平常的學習開銷狀況等。

  四、活動總結、匯報展示:

  1交流、匯報社會上,學校里,家庭里的浪費現象帶來的嚴重后果費。

  (教師補充相關圖文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2交流、匯報人們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費現象。

  教師補充相關情況,便于學生對比了解。

  3交流、匯報調查浪費現象后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的節約感受。

  教師補充學生認識的不足之處。

  4展示學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過程及活動成果,讓學生知道節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5節約技能大擂臺:節約技能比賽、節約“金點子”設計、節約口號宣傳。

  教師出示一些節約“金點子”、節約口號,拓寬學生的思路

  6收獲體會:

  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收獲與體會。

  7教師補充、小結:

  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的表現,指出學生進一步行動的方向。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6

  一、選題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的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隨著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來越令人感觸頗深,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著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失,沒有了歷史,失去了鑒別。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所以適時組織這次“傳承文化,走進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另外,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學科組研究為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采訪、參與實踐、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節日課程動員會

  4月17日 各學科、各年級填寫上交端午綜合課程設計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師帶領學生查閱端午相關資料,積累靜態和動態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學校調度各學科動、靜態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學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布置靜態作品(照片墻、文件袋、板報)

  5月24日 端午綜合實踐課程結題匯報

  四、各學科內容推薦(微課、活動)

  端午由來大探秘

  語文:低年級段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的傳說、詩歌,開展詩詞朗誦比賽、資料交流會,擴寬學生認知范圍;中高年級段創作和端午有關的作文、詩歌,制作端午精美小報。

  數學:微課1、根據龍舟思考行程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2、巧求粽子的體積。

  英語:向同學對端午做簡單英文介紹,創作端午情景劇。

  端午才藝大比拼

  音樂:學唱和端午有關的歌曲,學跳與端午有關的舞蹈。

  美術:制作端午節有關的繪畫、貼畫、立體畫。手工做粽子。

  端午活動大搜索

  體育:根據龍舟,開展齊心協力走比賽。

  五、活動相關學生評價

  各學科各班級評選“端午”綜合實踐課程優秀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

  六、展示內容。

  10名學生博客小導游,看展板解說。二維碼掃描。進入二樓報告廳

  1、端午傳統文化微課。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龍舟、齊心協力、兒童額頭點雄黃酒等,展示內容均是我校師生活動視頻或照片。

  3、師生互動,即興詩詞背誦,獎勵粽子。

  4、有關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劇(語文或英語)

  6、學生自創詩歌展示。

  7、包粽子比賽。

  8、品嘗粽子美食。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6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30

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4-27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1-25

環保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8-30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8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范文08-30

實用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14

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8-21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2-2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亚洲v精品V无:码一区二区桃花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