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親子活動方案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子活動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親子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培養堅強意志、進行環保教育、讓孩子們學會生活的本領。
二、活動地點:
月亮島附近(過猴子石大橋右轉上瀟湘北路沿湘江一路直行17公里)
三、活動時間:
4月4日(星期五),早上8:00學校集中出發,下午2:30駕車返回。
四、交通工具:
家長駕車前往。(不方便開車的家庭各區進行調配)
五、 工作人員安排:
總負責:張碧輝、胡亞德、朱亦丹爸爸
策劃組織:羅梓珩媽媽、劉可成媽媽
后勤:王睿哲媽媽、陳子萱媽媽
隊伍管理:每個區長負責安排和清點人數
活動總攝影:馮彥儒媽媽、劉瑾得雋媽媽
活動報道:朱亦丹爸爸、羅梓珩媽媽、彭世超媽媽、晚報小記者
衛生員:羅濤媽媽(備急救箱一個:創可貼、紗布、酒精、棉花、藍藥水、午時茶、開水等)
六、活動內容
(1)集體項目:
1、優秀大廚獎
每個孩子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親手制作一道菜肴,首先進行組內評選,然后每組推薦一道成色上等的菜,參與班級評比。設最佳大廚三名,優秀大廚三名。分別為小組積分10分、5分。
2、意志頑強勇士獎
獎勵在活動中,紀律嚴明,能吃苦耐勞的小組。設獎三個小組。為小組積分10分。
3、環保衛士獎
獎勵在活動過程中,環保意識強,不隨地扔垃圾,場地收拾整潔的小組。設獎三個小組。為小組積分10分。
4、最佳合作獎
獎勵在活動過稱中,團隊凝聚力強,能互幫互助,合作有成效的小組。為小組積分10分。
5、最牛野炊小組
獎勵在各項評比中,獲得積分第一名的獲得“最牛野炊小組”稱號。“最牛野炊小組”的成員周末將和張老師一起去奧特萊斯看電影,未獲綜合獎的小組頒發單項獎。
評委隊伍:張老師、胡老師、朱會長,每區派出的`一名家長。(共9個評委)
(2)區內項目:各區自行安排主食、菜式等。(每個家庭提供一、兩道菜,為了不重復,區內提前商議安排)
(3)集體會餐時,報名參加“三獨”比賽的孩子表演節目。
(4)會餐結束,每個家庭體驗兩人三足的游戲。
溫馨提示::
①帶飲用水、齊菜料、佐料,菜在家洗凈切好。
②帶好生火材料、柴火、碳、磚塊等。(場地內有柴,但最好自帶一部分。)
③帶好鍋、碗、瓢、盆,盛水的桶子,吃飯的筷子。不帶一次性餐具,注意環保。
④帶好飲用水、卷筒紙、桌布等。
七、安全問題
1、活動前家、校共同進行安全教育;
2、每組安排家長安全員,保障組內成員的安全行動;
3、本次是集體活動,必須聽從老師和區長的安排集體行動;家長、孩子都不得擅自在場外走動。
4、出發和返回的時間一定嚴格遵守,統一去回,避免遺漏任何人。
5、生火材料妥善保管。
6、野炊時,要注意用火安全。
八、經費問題:
1、各區負責各組的食品、野炊工具、交通工具。
2、班費開支:
①給各區發放100元用于購買木炭、固體酒精、桌布、桶裝水等;(600元)
②獲“最牛野炊小組”的成員周末將和張老師、胡老師一起看電影;(400元)
③購買單項獎獎品200元
備注:
1.此次親子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歡迎爸爸媽媽們都參與。
2.活動采取自愿報名形式,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請提前到張老師辦公室簽訂不參加集體活動安全責任書,并請家長全權負責孩子當天的安全
親子活動方案 篇2
設計背景:
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語稱“玩耍”。民間游戲具有廣泛性、自由性、競賽性、趣味性,內容具體生動,形式活潑、輕松等特點,所以深受孩子們喜愛。民間體育游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開展不受時間、空間、地點、材料、人數等的限制,易于繼承和發展。民間游戲有很多,如揪尾巴、跳繩、踢毽子、拔河、斗雞、滾鐵環、捉迷藏、踩高蹺、老鷹抓小雞及各種拍手游戲等。民間游戲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培養交往、競爭、合作、創新的能力,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等功能。
活動前期準備: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也水平都遠遠超出了過去,幼兒隨時隨處都能擁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好玩的玩具,這也導致他們很少能接觸到民間游戲。我們當前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幼兒參與民間游戲的興趣,從而不斷豐富的游戲的材料,充分保證幼兒游戲的時間和空間,創設開展民間游戲的條件,這樣就可以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活動前,我們老師在每天入園和離園的空隙時間以詢問討論的方式,讓接送的家長回憶一下小時候的玩過的一些民間游戲,統計了一下本班幼兒接觸過民間游戲的數量。
我班有30名幼兒,現在是從小班升中班的.第一學期,幼兒對民間游戲不太了解,基本上沒玩過幾種傳統的民間游戲。孩子動作協調性、敏捷性、膽小缺少運動。()開展民間游戲,對發展幼兒的敏捷度和協調能力都比較重要。而且游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民間游戲活動,能從中獲得愉快體驗。
2、基本掌握部分民間游戲玩法,提高身體素質。
3、愿意與同伴一起游戲,并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
4、有初步的安全意識,能避開明顯不安全因素。
活動準備:
布條若干(當作尾巴)、長繩2至3條、高蹺若干、獎品若干
活動內容:
一、幼兒理解民間游戲:(提問搶答式)
1、什么是民間游戲?(爺爺奶奶小時候玩過的游戲)
2、你知道哪些民間游戲?
二、爺爺奶奶家長展示民間游戲:揪尾巴、拔河、炒黃豆、踩高蹺等
三、分組民間游戲:揪尾巴、炒黃豆
四、集體親子民間游戲:拔河、踩高蹺
游戲附件:
(一)游戲名稱:揪尾巴
玩法:把短繩系在家長和孩子的后面,每隊都提供一個小桶,把揪到的“尾巴”放入桶中最后統計數量,分別給金獎、銀獎、銅獎和鼓勵獎發放獎品。
(二)游戲名稱:炒黃豆
玩法:孩子和孩子手拉手相對站立,邊念兒歌邊左右擺動雙手,念至“翻跟斗”時兩人同時 朝一個方向翻身。家長在一邊協助幫助孩子平穩站立。
老師統計每組翻得次數,最后根據名次發獎品。
提示:翻身時兩手拉緊不能松開。
附兒歌:炒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
(三)游戲名稱:踩高蹺
玩法:幼兒踩到高蹺上,手拉住上面的吊繩,通過手腳配合向前行走。為增加游戲的樂趣,教師特地把幼兒分為兩組進行活動。活動內容是平地走接力賽,幼兒只在地面上行走,先走完的一組獲勝。
將班級家長和孩子分別分成平分的兩組人,提供二副或四副高蹺給孩子,開展接力活動。
(四)游戲名稱:拔河
玩法:將孩子和家長均等分成兩組,老師作裁判,將長繩中央的紅色布條拉過終點線的一組勝利,發放優勝獎,另一組發優秀獎。
親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清涼一夏”
二、針對人群
已經在校報讀的小學1-6年級學生和父母親、未報讀的小學1-6年級學生和父母親(父母任何一方都可以,建議父母都參加或父親陪同孩子參加)
三、活動時間
7月19日9:00-15:00限定名額30個家庭
四、活動目的
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學生活動來提高新學員報名率、老學生續費、二次老量開發
五、活動場地
采摘園,要求附近有餐廳和小型室內活動室(具體可依據當地情況,可選擇桑葚、櫻桃、李子、梨、蘋果、蔬菜等安全系數高,無公害,接觸皮膚后無不良反應的采摘園),此處以櫻桃為例
六、活動內容(附游戲內容)
7:50-8:00 學校集合
8:00-9:00 到達活動場地
9:00-9:30 將學生分為2-3個小組,宣讀活動規則和注意事項
9:30-11:30 櫻桃采摘活動進行中
11:30-12:30午餐
12:30-13:00 自由參觀采摘園,感悟大自然
13:00-14:00 全體學生和家長到活動室,觀看櫻桃生長紀錄片或聆聽老師介紹櫻桃的歷史和種植
14:00-15:00 全體返回
課后作業:寫一篇作文,并由學生相互交換來評判,并寫評語!
七、抽獎環節獎品設置
一等獎 一學期一門課程免單/物質獎勵
二等獎 500元課程代金券/物質獎勵(電子詞典、學習機)
三等獎 100元代金券/物質獎勵(防近視支架、拉桿書包、實用油)
參與獎 試聽卡一張
八、活動物料
100、500元課程代金券,課程免單券,課程試聽券,入場券,抽獎箱,彩紙,氣球,藥品箱,報名場地宣傳條幅,展架或易拉寶,咨詢臺/現場報名臺,宣傳單,工作人員服裝(家長匯可代做),工作證,音響設備,攝像機,照相機,提前申請自己的宣傳微信、微博、QQ賬號
九、人員配置
帶隊老師1人,講師1人,攝像師1-2人,攝影師1-2人,助教4-5人
十、宣傳渠道
微信:三天一輪,學校提供內容,家長匯可制作網頁鏈接,
QQ:當地家長QQ群宣傳,頻率自控,
貼吧:每天頂貼
傳單/入場券:每天在公立學校或孩子集中的場合發放傳單、入場券, 展臺:每天在公立學校或孩子集中的場合擺設展臺供咨詢,
短信:一周一輪,內容可自定,也可由家長匯提供,
條幅:到小區或學校門口張掛或貼出消息,
老咨詢量回訪:電話需兩周前撥打通知
已有學生通知:電話需兩周前撥打通知
社區、當地教育網:至少一周前發消息宣傳
報紙:至少一周前發消息宣傳
十一、后期宣傳
1、活動進行的'同時,可安排助教進行微信、微博現場直播,要求有圖有文字;
2、活動結束后,整理活動照片,在第二,將照片微信發送給家長和學生,并添加微信群,敘述本次活動盛況;
3、活動結束的當天下午、第二、三天,進行學生測評、方案解讀、課程咨詢,本校學生進行作文解讀、批改;
4、參加活動且沒有預約測評的,需在活動結束第二、三天進行回訪(附回訪話術);報名未參加活動的需單獨進行回訪;
5、活動結束十五天后召開招生講座,分別找對學生馬虎、對學習不感興趣等類型進行解讀。
親子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標:通過開展包餃子、包餛飩、做壽司、包湯圓等活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加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機會,培養幼兒與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合作精神。
活動時間:暫定于20xx年4月中旬
活動地點:幼兒園多功能廳
參加對象:小一班幼兒和家長
活動主要負責人:班主任、部分家長
準備材料:
第一組(餛飩皮、餡)第二組(面粉、蔬菜汁、餡、搟面杖)第三組(糯米粉、桂花醬、白糖)第四組(海苔、工具、糯米、胡蘿卜、黃瓜、香腸、肉松)
調料(鹽、味精、醋、鮮醬油)
電磁爐、鍋、勺子各三個,多功能插座,托盤,一次性手套,桌布。
每戶家庭自帶一個碗一個勺子。
活動準備工作:
1.擬發活動通知。
2.全班家長和小朋友分成四組開展活動。第一組包餛飩,由牟子浩、陳樂宜家長任組長;第二組包餃子,由李可馨、楊沁琳家長任組長;第三組包湯圓,由葉思含、馬欣然家長任組長;第四組做壽司,由王沈濤、劉澳錦家長任組長。
3.餛飩組成員:牟子浩、陳樂宜、呂翼晨、劉梓彤、錢奕之、徐瑞晨、陳俊彥
餃子組成員:袁齊康、李可馨、李思齊、步伊凡、徐康毅、闞卓涵、楊沁琳、何巖宇
湯圓組成員:葉思含、陳炫、楊梓航、虞婧怡、馬欣然、李嘉藝、陸穎祺
壽司組成員:王沈濤、劉澳錦、朱泓勛、朱歆韻、李翼羽、張宇恒、王雨茜、楊唐晗
4.活動所需材料由牟子浩、王沈濤兩小朋友家長籌備。
5.集體品嘗點心。
活動流程:
1. 宣讀本次活動的'意義
2. 介紹本次活動的流程
3. 親子制作
4. 親子分享點心
親子活動方案 篇5
一、律動蹦嚓嚓
1、小花狗
2、走線(音樂自己找)
二、親子小魔方:
孩子馬上進入幼兒園了,要過集體生活,作為家長應作好以下工作:
1、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幫助寶寶熟悉幼兒園的老師和環境;
2、多帶寶寶外出和同伴交往,增強寶寶對集體生活的渴望;
3、入園前家長應多和寶寶談談上幼兒園的樂趣,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欲望,讓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三、情感對對碰
《點名游戲》
出示玩具BO BO,請寶寶和BOBO頂頂牛后,媽媽抱起寶寶有節奏的`擺動:
大家/好—/我叫/BO BO /
大家一起說:歡迎/你—/歡迎/你—/
依次請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
四、探險動動動
運蘋果(海洋球若干,盆子若干)
目的:增強四肢的協調性和平衡里
玩法:幼兒自然將“蘋果”送到籃子里。
五、聰明轉轉轉
名稱:舀豆子
目標:培養幼兒手眼協調性、專注力、手指的靈活性。
玩法:1、介紹教具
2、教師示范
3、幼兒操作
六、奧爾夫音樂游戲
名稱:《世上只有媽媽好》
目標:寶寶做在媽媽的腿上一起隨音樂擺動,然后請寶寶站起來,走到媽媽的身后,給媽媽捶背。
七、劇場哈哈笑
名稱:彩虹傘—鋪傘,抖傘
目標:培養寶寶團結合作的能力,增加平衡感和視覺變化。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頂一下,有什么不懂可以問我,我給你們回復。
【親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親子活動方案07-13
親子活動方案01-07
【精選】親子活動方案07-28
經典親子活動方案11-19
(經典)親子活動方案07-25
親子活動方案06-19
【精華】親子活動方案07-17
親子活動方案【必備】07-23
親子活動方案(集合)07-26
親子活動策劃方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