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業局林業產業和生態旅游的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堅持以"生態立縣、產業XX縣"為發展路徑,以現代林業建設重點縣為抓手,大力實施"221工程",推動林業產業跨越發展,上半年實現林業總產值 4140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8620萬元,第二產業5840萬元,第三產業6944萬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552。41元。現將2014年上半年林業產業及科技和生態旅游工作總結如下:
一、林業產業穩步發展
以現代林業重點縣建設為核心,全力推進林業產業加快發展。一是加強基地建設。緊密結合"221工程"建設和現代林業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新增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油橄欖基地示范項目等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油橄欖、銀杏基地建設,擴大規模、強化管理、提高品質、增加效益。重點抓好中華橄欖園、新太—沙壩—新寧銀杏產業帶和油橄欖、銀杏采穗圃建設。完成造林面積 0。85萬畝(其中新建銀杏產業基地0。35萬畝,新建油橄欖基地0。1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0。4萬畝),為任務數的34%。二是培育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四川天源油橄欖、四川銀杏實業、渝州農林等林產業重點龍頭企業,進一步抓好中國油橄欖商貿中心和XX市頤年銀杏生物科技有公司銀杏產品加工廠建設。四川天源油橄欖有限公司橄欖油檢測中心的成立,為橄欖油生產檢測提供了技術保障;"中國橄欖油之鄉"花落開江,提升了我縣的油橄欖知名度,以此為契機縣委縣政府又提出創建油橄欖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并制定了《XX縣油橄欖創建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實施方案》。
二、林業科技服務
深入開展為充分發揮林業科技在推動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服務作用,我局加強了林業科技服務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我局組織了 20多名林業科技工作人員,參加了"三下鄉"大型科普逢場宣傳活動。共制作科普展板、掛圖近20個,發放銀杏油橄欖豐產栽培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資料等相關資料3000多份,接待咨詢群眾800多人次。二是組織林業工程技術人員,在銀杏、油橄欖示范基地舉辦專題技術培訓會,共舉辦技術培訓講座 30余次,林業技術員受訓面達100%,林業種植大業主受訓面達80% 。三是積極開展林業部門人才情系田園服務行動,共組織本系統碩博人才、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鄉村"土專家""、"田秀才"20人,選擇了11戶種植銀杏、油橄欖面積超過100畝的專業大戶,蹲點開展苗木培育、苗木栽植(品種配置)、土壤管理(土壤改良、中耕除草)、水肥管理(施肥、排灌)、樹體管理(整形修剪和防病治蟲)、低產林改造、林下種養殖等技術大服務活動。
三、生態旅游快速發展
我縣突出"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品牌戰略。依托金山寺森林公園、峨城山森林公園大力發展的森林旅游觀光業。走一條林業產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一是積極探索,加快形成"林業產業、生態旅游業雙贏"發展模式。堅持林業產業、生態旅游業齊頭并進,著力打造生態旅游橄欖園、生態旅游銀杏園,最大限度的發掘兩棵樹的潛在價值。二是完善設施,全面提升生態旅游檔次。對峨城山、金山寺、明月湖和寶石湖等景區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農發局緊緊圍繞市委“五大興市戰略”和區委“五區”發展戰略,堅持“以工促農、以貿帶農、以旅助農”的思路,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和新村建設互動相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預計全區農業增加值13。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0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5%。
一、2013年工作總結
(一)狠抓產業發展,鞏固農村經濟發展基礎。
一是生產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建設萬畝優質糧油高產示范片3個、萬畝特色產業示范片3個、糧經復合型標準化高效生產示范基地2個、糧經作物種子(種苗)生產示范基地2個。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12萬噸,油菜總產量1。07萬噸,蔬菜總產量19。92萬噸(含食用菌),肉類總產量2。22萬噸,禽蛋產量0。6萬噸。二是農業項目建設有力推進。引進總投資過億元的萬山有機蔬菜等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5個,51個農業產業化項目預計完成投資12。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6。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8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66%。三是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進步。積極構建“3+10”產業發展模式,即以彌牟現代糧食物流加工產業園區、城廂特色食用菌園區、清泉現代農業港三大加工園區為載體,圍繞十個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狠抓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促進產業鏈條提檔升級,全區農產品精深加工率達42%。成功舉辦櫻花節、杏花節等鄉村旅游節會,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預計實現旅游收入達3。01億元。組織宜家食品等省、市龍頭企業參加第十四屆西博會、農博會等節會活動,提高了“青白江造”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四是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新建成24個新村聚居點,安置農戶2萬余戶、5萬余人,聚居點累計達102個,聚居度達50%。成功打造19個新農村綜合體,其中福洪先鋒和祥福東方為示范性新農村綜合體。
(二)深化機制體制,釋放現代農業發展活力。
一是集約規模化經營水平有所提高。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全區農用地流轉面積累計達 19。26萬畝,占全區農用地總面積的46。95 %,其中耕地流轉面積累計達17。9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62%。二是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成效明顯。全區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家,累計達142家,清泉明妍果蔬、鑫鋒農副產品、姚渡生豬養殖等3家專業合作社獲得了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新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5家,累計達66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20家。三是農村社會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加強對全區11個村社代理會計核算中心的管理和指導,搭建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管理運用平臺,確保管好用好農村集體資產,我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工作順利通過市級檢查驗收。四是積極開展農機提灌站確權頒證試點工作。作為全市農村機電提灌站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兩個試點區縣之一,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將我區祥福鎮、福洪鄉兩個鄉鎮納入先行先試范疇,試點鄉鎮涉及到的31座提灌站均頒發了產權證書,為全市推開農機提灌站確權頒證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三)強化執法監管,凈化現代農業發展環境。
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林)業執法監管力度。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縣”工作,全年開展各項農業專項執法檢查12次、日常檢查288次,立案查處違規經營農資案件12件。開展動物衛生監督檢查212次,動物防疫免疫率均達100%、犬只免疫率達98。5%。抽檢水果蔬菜食用菌奶類5460個批次,合格率達99。5%。二是生態文明建設有序推進。新建福洪先鋒等綠色家園3個,完成義務植樹78萬株。鞏固1萬畝退耕還林、3。07萬畝龍泉山脈生態植被恢復造林成果,有效管護天然林資源,全年無較大森林火災發生。新建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池3000立方米,戶用沼氣池90口,爭取并建成省級新村聯戶沼氣工程建設項目1個。積極開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印發各類宣傳資料20萬份,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實施秸稈利用獎補政策,禁燒期間實現“無黑斑、無火點、無煙霧”三無目標,全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三是進一步強化“三品”認證工作。全區有機農產品基地面積達0。87萬畝,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74。5%。新增“三品一標”認證6個,累計達126個。
(四)堅持惠民利民,切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一是加大涉農資金爭取力度。全年向上爭取各類專項資金5591。67萬元,其中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資金3118。31萬元,農業項目建設性資金2473。36萬元。二是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服務。開展以糧經產業雙創雙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項目、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等為重點的農業科技服務活動16次,與區電視臺聯合制作對農專題節目40余期,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6。53萬人次、陽光工程培訓300人、產業培訓40場,培養職業經理人120人,發放培訓資料8。05萬份。三是穩步推進移民工作。按時足額發放移民后期扶持金67。54萬元、養老保障金27。2萬元、養老保障人員死亡余額繼承金2。17萬元,發放困難救助資金5。2萬元。四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全年扶持農村扶貧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1994人,開展“插花”貧困幫扶戶159戶。預計相對貧困村農民人均增收1208元,達到8053元,同比增長17。65%。
(五)著力固本強基,全面提高服務三農水平。
以“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黨組織、黨員“雙報到”、“掛、包、幫”活動,實施“雙五百”工程,持續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有效地推動了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繼續開展“法制大講堂。會前說法”活動,黨員干部學法、懂法、用法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市、區相關文件精神,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服務“三農”水平。
2014年,在市林業局的親切關懷下,縣林業局的正確領導下,森林資源管理股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更新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創新管理方法、規范執法行為,確保了全縣森林資源安全。
一、資源管理工作完成情況
(一)林木采伐情況截止2014年6月17日,全縣辦理采伐許可證81個,辦理零星商品材561。8626立方米,辦理白夾竹采伐311噸。全縣未發生超計劃審批、越權審批和違規發證現象,同時,堅決杜絕了非法采伐、運輸的行為,為促進森林資源合理利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木材運輸情況在木材運輸管理上,我縣堅決推行木材憑證運輸制度,不給違章運輸者以可乘之機。2014年上半年,全縣共審核辦理木材運輸證101件。
(三)林業違法案件處理情況截止2014年6月,全縣共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38件,查處率100%。其中:濫伐林木25起;非法占用林地2起,無證運輸3起,非法收購2起,森林火案6起,處理違法人員45人,處罰款20。66萬元。
(四)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平臺建立情況經過為期一年多的行政權力清理,林業局共有132項行政權力,其中,行政處罰80項、行政許可17項、行政強制8 項、行政征收3項、行政確認3項、行政給付6項、行政裁決1項、其他行政權力14項。除行政許可外其他所有的行政權力的基礎信息及已經錄入運行平臺。XX縣林業局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平臺已經正式啟用。截止2014年6月,已將上半年產生的行政案件錄入了正式運行平臺。
二、森林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執法人員數量有限,林地資源數量大,人員精力有限,導致管理上存在不到位、存在死角等問題。
2、林權歷史遺留問題太多,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問題始終難以得到妥善解決。
【林業局林業產業和生態旅游的半年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林業局上半年的工作總結(通用5篇)12-05
林業局工作要點04-29
林業局工作計劃05-01
林業局的年終工作總結05-02
發展林業產業 增加林業職工收入04-29
發展林業產業 增加林業職工收入04-26
林業局工作計劃15篇05-01
XXX市林業局工作計劃04-29
林業局工作計劃7篇04-27
林業局工作計劃九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