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年度上學期學校電教工作總結范文
按照既定的20xx年度工作計劃,回顧本學期學校電教工作方方面面,成績固然喜人,不足卻令人擔憂。現就學期以來工作開展情況作階段性總結,為下一年度工作的正常開展打基礎。具體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鄉遠程教育網點6個,遠程教育覆蓋全鄉,覆蓋率100%。配備模式一設備8套,模式二設備6套,模式三設備1套(鄉中學)。(注:因學校時常跟換管理人員,具體設備數字有待進一步核實,如電視機、DVD等登記情況,每次換人都沒有具體的數據移交,以上數據只是初步的按照2004年試點項目、2006年義教項目和2008年農遠教項目等推算而得。)
二、20xx年度計劃要點及落實情況
(一)在“厘清思路,提高認識”上,主要是做好宣傳工作,其目的是讓更多的老師了解中小學電化教育的概念,理解學校開展電教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讓更多的教師明白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水平是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借以增強教師們在日常工作中主動使用電教設備進行輔助教學的意識。這項工作主要采用張貼和在學校網站上公布《中小學電化教育規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等文章,供教師閱讀。
(二)在“進一步加強學校電教工作領導小組職能,規范管理,職責明確責任到人”方面,鑒于學校領導及教師對中小學電化教育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和理解,學校雖然按章擬定了領導小組和部門,實則名存實亡。這可能就是工作開展實效性提不高的瓶頸所在。人員安排不合理,職責無法落實,工作任務繁重,工作無法考核或評定。
(三)在“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強學校電教環境建設力度”方面,電教設備配置基本上達到相應類別標準,基本上能保證教學需要;鄉中學和鄉中心完小每個班級配備一臺電視機,個別班級配備DVD設備;鄉中學專用教室能正常使用且配有專人負責;校園網絡系統配有專人管理,內容豐富經常更新,由于缺少相應的管理人員,目前僅有2人在做這些工作。2009年5月份,學校電教環境建設工作,特別是農遠教工作設備的應用情況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和肯定,學校電教工作基本上進入了正軌。2009年10月份,新廠鄉中學網站開通并投入使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材料,網站內容基本上為空,目前網站會員僅有9為,但大多數教師的空間也沒有資源更新,這個問題值得學校領導以及各位老師的思考。
(四)在“增加人員,充實電教管理工作隊伍。進一步加強學校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因學校人事安排緊湊,本學期兼職管理人員和教師仍然為2人,工作任務不輕。考慮到人手及設備的硬件配置問題,本學期資源庫建設僅僅局限于遠程教育接收到的Ip數據和日常教師使用的課件資料等。資源庫的利用只能滿足短期性效用,長期性效用還有待于學校的大力支持。
(五)在“認真開展教學應用研究”方面,因學校考慮到電教管理人員少于3人,不單獨成立電教組或信息技術教研組,并入綜合教研組,參加綜合教研組(主要是音體美、勞技等學科組成)開展教研活動,平時教研活動中涉及學校電化教育的內容微乎其微。電化教學應用研究方面,其工作主要是為學校各部門、教研組或教師個人提供場所和設備。開展教學應用和研究將成為今后工作的重心和中心工作(這一工作的落實必須得到學校及學校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調,更需要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參與)。
另一方面,學校業務部門沒有安排專用教室課程表,原定計劃每學期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不少于15課時(學校自定的,教育局的規定是25課時以上),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平均下來不多于3課時。原定學期集體組織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觀摩教學每學科不少于2課時,沒有實現目標。(以上數據教育局有相關的規定:現代遠程教育的管理和應用的達標,積極利用遠教Ip資源開展教學,積極選派教師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加大校本培訓力度。使用多媒體教室每周25課時以上,計算機教室每周25課時以上,光盤播放室每周20課時以上。)
學校沒有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開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工作,本學期沒有實現目標。
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情況僅僅局限于在向中心完小四年級至六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方面,鄉中學七至九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程,開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中小學學期每周總課時量為16課時。
(六)在“認真組織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方面。鑒于學校對當前學校電教工作的領導,學校電教工作地位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下,這項工作的開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本年度培訓任務沒有得到很好落實。
由于缺少必要的人力和物理支持,學校網站建設工作沒有得到深入研究和開展。學校網站的建設和維護管理仍舊成為今后工作的重點。
三、存在的重點問題及建議或意見
(一)學校電化教育工作的地位沒有得到落實,電化教育工作開展的意義和作用沒有得到真正體現。主要表現在:
1.雖然在方案中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學校電化教育工作落實下來,僅僅局限在幾個管理員中開展。存在工作隸屬不清,分管領導沒有進行領導和指導工作,導致好多職責無法落實。
2.學校對電化教育工作考核體系沒有建立,學校對當前電化教育工作沒有制度上的規定或進一步做好該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工作的開展主要靠的是上級(教育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按照要求盡量落實工作任務,期間缺少學校的領導和指導。
3.上次總結中提到的問題依然存在,沒有多大改觀,領導小組沒有真正起作用,崗位人員仍然欠缺。各任課教師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二)管理人員兼教師工作量大,課時量定性不合理。除信息技術課程課時量外,其他課時量定性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校電教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到工作人員對待工作的主動性。目前學校電教工作主要集中在2人身上,除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量之外,其他課時量僅為1課時,“中小學計算機及其網絡兼職維護人員,每周計1課時工作量。(2009年5月教代會材料《新廠鄉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工作量的規定》)”。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除正常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工作量之外,還必須做的工作還有:電教設備的日常維護或維修,網絡管理,檔案材料管理,其他教師上課時的輔助工作,農遠教項目工作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學校農遠教管理工作方面,管理的不僅僅是鄉中心完小和鄉中學兩個點的設備管理及數據接收工作,負責的是全鄉的指導工作,光對每周每天接收到的Ip數據的處理就要花費管理員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1課時量的工作界定,確實對管理員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加之這一方面是與教師的工資津貼掛鉤的,建議學校在給予公平公正的評價。
(三)切實加強學校電教工作的應用和研究力度。建議學校各部門認真履行相關工作職責,加強學校電化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研究。
四、今后工作的重點或努力方向
在學校界定好電化教育工作地位的基礎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進一步加強學校電化教育檔案管理工作,做好思路清,責任明確,具體到個人。
2.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步伐,協同學校業務部門做好教師的培訓進修工作。做好學校網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
3.進一步加強學校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斐斐課件園)工作,制定適合學校實際的課程方案及考核評價機制。
4.建立村級學校電化教育工作考核評價體系。
5.協同學校其他部門開展好各項工作。
【學年度上學期學校電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電教學期工作計劃03-10
度上學期工作總結04-30
2008學年度上學期科研工作總結04-28
學校學年度上學期暨教學工作計劃05-02
學校電教工作總結05-20
學校電教工作總結04-10
學校電教工作總結10-11
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04-26
2010學年度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