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抗戰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戰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昨天晚上我們利用晚自習的時間,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我慢慢意識到”國家民族“這個詞的深刻含義。
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故中方稱為“百團大戰”。這場戰役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場仗,不可能在一部電影里都表現出來。“我們選取了三場大仗來表現,娘子關戰役、西營塢戰役和關家垴戰役,也是百團大戰中最典型的戰役。”寧海強說,用三場大仗來撐起全片的筋骨。
“娘子關戰役主要是破壞敵軍公路、鐵路線,需要打掉娘子關的日軍據點,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編劇劉英學介紹,片中的第二場大仗是西營塢戰役,地名是虛構的,但戰爭是百團大戰中真實發生過的。“百團大戰主要有八路軍三支部隊,娘子關戰役是由晉察冀軍區打的,西營塢戰役就寫成是賀龍率領的120師打的,也是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打法,以拔掉日軍據點、解救中國百姓為主。”
關家垴戰役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戰斗,以反日軍的大掃蕩為特點。日軍從前線調回來大批部隊來華北掃蕩,想找到八路軍,電影里也進行了表現。“片中日軍有一支五六百人的聯隊,竄到八路軍的一個隱秘兵工廠附近,彭德懷當時就急了,調動劉伯承的129師來打。”劉英學說,日軍聯隊人數不多,但占據山頭,非常難打。劉伯承想引日軍下來打伏擊,彭德懷堅持要把敵人消滅在山頭上,最后打下來了,但八路軍傷亡慘重。
我看了百團大戰的電影,感覺日本人太壞了,他們攻打我們國家的領土,殺害了許多中國人。有一次八路軍反攻娘子關的時候,開始打了勝仗,后來敵人增兵來了,我們就往后撤,碰到一條小河,敵人用機槍掃射,我們一百多人,最后只有十多人,大家看到這里,沒有不流淚的。后來,我們聚集了一百個團,五萬多人,炸了敵人的二百八十多處鐵路,還破壞敵人的交通和公路,打了一個大勝仗。我高興極了!
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相信,有你們這些革命先烈做我們的榜樣,祖國的明天一定會五彩繽紛,一定會神采飛揚,一定會更加的繁榮昌盛,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懷念這些英烈,他們為我們創造了新中國,所以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雖然看完這部電影花費兩個多小時,但是我認為值得!
【抗戰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05-01
抗戰電影《喋血孤城》觀后感范文精彩11-12
小學生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09-04
岳麓山抗戰遺跡04-27
抗戰觀后感12-04
神圣抗戰的開始 習題04-28
《百團大戰》觀后感11-10
百團大戰觀后感11-05
《百團大戰》觀后感10-08
抗戰愛國名言摘選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