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招復讀生吹高升學率 高考復讀招生3大黑幕
陳先生的兒子從小夢想做一名警官,今年報考廣東省警官學校,但警官學校分數線超過了500分。分數線公布后,陳先生馬上著手兒子的復讀事宜。陳先生本人一直在廣州做生意,他從報紙上了解到廣州的復讀學校很“火”,索性把兒子也送到廣州。 他已跑過5家復讀學校,廣州幾家比較出名的學校他都幫兒子打聽過。
陳先生嘆氣說,根據招生咨詢幾乎無法判斷到底應該在哪一所就讀,大家的本科升學率都很高。陳先生的顧慮不無原因,正因為家長存在著這種彷徨,各高考復讀學校便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打動家長和復讀學子的心。然而,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態勢下,這種種“渾身解數”存在著哪些問題?為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黑幕一 人為制造學位緊缺 要定位需高價購買
6月27日,高考成績剛出來,6月29日,已經有復讀學校宣稱“滿額”。復讀這么火爆嗎?家長趕緊到該復讀學校咨詢,學校說還有少量學位,但要趕緊交9000元學費確定。交完學費后,有的復讀學校會給一張座位表讓學生挑位置,要選一個好的座位,還要交1000元作為“定位費”。有的學生身上沒帶那么多錢,招生咨詢人員就說:“這樣吧,我找校長給你通融一下,優惠100元。”在個別復讀學校,學生拿一張報名表就要交納100元“報名費”。
為了招徠優秀生源,一些復讀學校對高分考生實行免費或學費優惠,而低分學生則要額外加收學費。例如有的復讀學校招收低于規定入學分數線的學生,每低10分就要加收1000元學費。
據悉,復讀學校的收費沒有硬性規定,實行市場調節價,收費只需報物價部門公示即可。
黑幕二 廣告宣傳升學率 普遍存在“水分”
學生和家長認識復讀學校渠道主要有廣告和親友介紹兩種,其中廣告覆蓋面最大。但是有復讀學校招生廣告卻存在造假,其中“水分”最多的是升學率。
升學率統計沒有統一標準,有的復讀學校把低分學生放到其他報名點報考,或者干脆將低分學生剔除在升學率統計之外,這樣一來升學率就直線上升。有的復讀學校宣稱今年高考有十幾名學生上重點本科,但實際上當年進校的學生就有十名左右學生上重點本科線。某復讀學校負責人透露,部分復讀學校的背后有企業集團支持,經濟實力比一般的學校雄厚,因此能夠在報紙或者電視上大做宣傳,很可能誤導一大批家長和學生。
擁有多年復讀辦學經驗的有關專家提醒,家長考察復讀學校的優劣,要直接看考生的成績,看進校時的成績和高考后的成績對比。
黑幕三: 購買高三畢業班資料 然后實施電話“轟炸”
由于生源有限,各家復讀學校想盡辦法搶奪生源。有些復讀學校不知道從哪里“買”到考生資料,高考剛結束,不管考得如何,到處打電話給考生家長,游說考生復讀。還有個別復讀學校雇請高三畢業生做招生咨詢接線生,通過這些學生購買到整班同學的通訊錄,逐個“轟炸”。
而復讀學校彼此之前的生源搶奪已經到了惡劣的程度。有的復讀學校把自己的廣告做到對手的家門口,甚至雇“專人”在報名高峰的時候,守候在對手門口“拉客”,或者向前去咨詢的學生和家長做虛假宣傳詆毀對手形象。
據了解,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高考復讀學校屬于非學歷教育,開辦需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批認可,但由于缺乏細化翔實的具體管理政策,高考復讀學校缺乏統一規范,彼此之間進入“無序競爭”,受害的是不知情的考生和家長。
原因分析: 四個問題導致黑幕 根本在于監管缺失
對于這種無序競爭產生的原因,某復讀培訓機構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首先是教育產業化的背景下,教育培訓成為有利可圖的一個投資手段,不少企業都開始投資搞教育,所以再培訓機構的競爭當中也引入了企業競爭的方式。而教育培訓行業本身又不像其他行業那樣有明確的監管機構和清晰的行業規范,所以必定會在競爭中出現很多不良現象。
其次,不少家長的觀念問題也助長了這種不良競爭。他表示,很多家長過分看重學校的硬件設施特別是住宿條件,這不但助長了學校之間的硬件攀比,更給了他們進行高收費的借口。
再次,整個行業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民辦的培訓機構通過所在區教育局的審批就行,但是審批之后卻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在教育質量督導評估、財務審計規范等方面,復讀學校遠沒有中小學校規范。
此外,復讀學校之間如果要向法院控告對方的“不法”競爭損害了自己的利益,但很難取證,而且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
選復讀學校須注意5點
針對上述問題,越秀區某復讀學校校長提醒家長,選擇復讀學校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倉促決定與交費
一是不要倉促決定與交費,應當實地觀察比較,與學校相關人員交談,從辦學的合法性,辦學者的資格,學校的師資、管理及辦學條件等方面把情況了解清楚。
二是各復讀學校均宣稱本校的高考成績好。復讀生必須認真分析比較,看其是否真實。目前,相關部門還沒有一個權威的統計標準,所以對復讀學校的高考成績主要看其實際高考的人數及各條線的上線人數。一般來說,誠信的學校會擺出所有學生的成績供復讀生查閱。
看一些名師是否穩定任職
三是不要輕信廣告,對廣告的言辭、承諾要分析,應設法了解其以往廣告兌現情況。某些學校向其畢業生許諾,介紹一個新生獎勵×××元或幾百元,所以對夸大其詞的宣傳要謹慎面對。
四是看其收費是否合乎政策法規,警惕違規收費。
五是對學校的師資情況要仔細了解,看與其宣傳的是否一致,一些名師是否確定長期穩定在該校任職。
【為招復讀生吹高升學率 高考復讀招生3大黑幕】相關文章:
為復讀生高考加油的暖心句子12-05
高考復讀生有哪些心理壓力05-25
祝復讀生高考加油的句子(通用390句)10-13
父母給復讀生孩子的寄語(精選50句)01-20
高三復讀生學習計劃05-23
高考生人數年年下降 復讀生人數年年增加04-27
高考小語種招生取消提前單招 納入高考范疇04-27
高考復讀,信心取勝04-28
公辦高中違規招收復讀生 復讀費最高達萬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