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有一顆怎樣的淡泊的心的心得體會
剛剛從觀看了楊善洲先進事跡報告會的有關視頻。一開始就只想著具體了解了解他的事跡,因為畢竟他是我們保山人,因為畢竟現在他的事跡傳得沸沸揚揚!
可是,聽完了幾個人的報告讓我感觸良深,我甚至也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到現在鼻子依舊酸酸的,心里有說不清的滋味。
還記得我第一次聽說楊善洲這個名字時,是他來我校捐贈十萬元給學生作助學獎勵的時候。那時的我對他一點不了解,只聽我們學校的老師說他曾經是我們保山地區的地委書記。懷著一顆偏見的心,我還和其他人說不就捐十萬嘛,用得著那么興師動眾、大作宣傳?而且當過地委書記的人怎么才舍得捐十萬元啊!
事情漸漸過去了,直到第二次再聽見他的名字的時候,那時的他卻永遠離開了人世。各界都開始緬懷他。我還是沒什么感覺。可能是由于我天生就不喜歡看新聞也不喜歡關注時事的原因。我依然不了解他的事跡,甚至也沒有想過要去了解。只是覺得這么一個善良的老人,剛剛才來我們學校捐過款,怎么就去世了呢?我甚至他來的時候都沒有說要去見見這個人。現在想來真是莫大的遺憾。
而最近,我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環保的作文,一些孩子們竟然提到了他,而且甚至很清楚他的事跡,言辭懇切的將他的事跡作為環保的正面事例去警醒著那些不注重環保的人和行為。我感到很慚愧,所以我今天完完整整的想要了解一下這個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土地上的地方官是怎么管理我的家園的。
沒想到,他是如此淡泊的一個人。
他沒有官形。從幾個人的報告中,他留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就是中山裝,竹葉帽,草鞋。沒有舒服的坐在辦公桌前吹空調品香茗,而是日曬風吹地穿梭在田間地頭、深山老林。以至于連農村的小伙子都敢和他較勁,以至于主動和農民找老草煙抽。
他沒有官腔。他說話從不拿腔扮調。講著一口純粹的施甸姚關腔,做著農民最本色的事情。司機陪他去考查。半路他要下車自己走路,讓司機等著他,如果晚上不來就讓司機自己找地休息吃飯不用等他。結果這一等就是三天。三天,可急壞了司機了,他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老書記,可是跟老書記接觸過的人沒一個認出他或者說敢相信眼前這個身體單薄皮膚黑黃的人竟然是地委書記。而用書記自己的話說,只有走路才能接近群眾,了解到的情況也才最真實。比起那些到哪兒就先作通知,又是坐車又是找高級酒店接待的人來說,誰更能體現人民公樸的形象呢?
他沒有官勢。作為保山地委書記的楊善洲一家竟然全都是農村戶口。女兒想去公安局公作想讓老爸打聲招呼結果換來的卻是錄用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至今還有一個女兒還在家務農!家里只有三間瓦房總共不超過八十多平米他卻覺得相當寬敞!他沒權嗎?他沒錢嗎?
大亮山林場那個積聚了他二十多年心血的地方,是怎樣一步步由枯山變綠海的?每次往返一趟城區和林場靠的是怎樣的堅強毅力?那一個個撿來的果核是怎樣長成參天大樹的?摸著自己親手栽種的松果和木瓜的老書記心里有怎樣的幸福?可是,這幾萬畝林場最終他無條件的獻給了國家。他說,這林子本來就是國家的,我只是想在退休后力所能及的再為國家多做點事情!
我想起了他的二女兒說她到了三歲都還沒見過爸爸;我想起了他給家里寄的那三十元錢讓家里買幾個瓶瓶罐罐好在下雨天接露下的雨水;我想起了他在老伴來醫院看他的那三天無論如何忍著也不喊一聲痛......
突然覺得現在的保山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還記得鄭坰靖嗎?現在又有了老書記楊善洲的精神來鼓舞我們。作為保山的一員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同時我們應該親身踐行這種精神,為我們的家園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你有一顆怎樣的淡泊的心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我有一顆感恩的心12-03
我有一顆感恩的心04-07
我有了一顆感恩的心05-01
有一顆感恩心作文04-28
我有一顆感恩的心作文11-28
(精選)我有一顆感恩的心作文12-20
我有一顆堅強的心作文02-06
“我有一顆敏感而透明的心”04-29
我有一顆好奇心04-28
我有一顆感恩的心作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