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加泉州教研活動的心得
10月份有幸參加泉州教研活動,聽到朱德江老師的《面積》一課,讓我感觸較深。
朱老師幽默風趣,一開始和學生聊天無形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面積認識部分:讓學生找海灘上爸爸和兒子的腳印,讓學生對面有了初步的認識,緊接著讓學生找面并通過比較面得大小得出概念“面積”。比較圖形的面積中出示“口”和“凹”讓學生比較,部分學生和周長混淆時,朱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找理由說服同學,最后用課件展示涂面積的過程和畫周長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和區分面積與周長。
整堂課朱老師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斷引領學生經歷什么事面積;突出對圖形的位置關系來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當學生發表意見的時候,他能夠正確把握問題的實質;當課堂有精彩生成的時候,他能夠敏銳地捕捉最有價值的信息;當學生的思路受阻的時候,他能夠引出一條新的通道;當學生無法表達清自己的意見的時候,他能夠引導學生說出來。
這也正是做為老師在課堂的更高追求,但想做到這一切,我想除了要當一個“有心”的老師以外,還要加強課堂中每個環節的預設,要有預設,才能有生成,才有智慧的火花。
【參加泉州教研活動的心得】相關文章:
教研活動參加心得09-21
參加英語聯片教研活動的心得05-01
教研活動參加心得14篇09-21
參加教研活動總結04-09
參加教研活動總結04-09
參加英語聯片教研活動心得05-02
赴實驗小學參加教研活動心得09-20
參加教研活動心得體會11-16
參加教研活動計劃(精選20篇)07-23
參加教研活動心得體會(通用22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