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露: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魚胡路小學余露
在2011年的4月,名師工作室組織我們去山東濰坊市參加韓興娥課堂教學藝術研討會,首先感謝領導,感謝名師工作室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去之前,何校長就組織工作室學員們在網上進行了相應的學習,對韓興娥的海量閱讀有了初步的了解,帶著那份期待與困惑,我們踏上了去山東省濰坊市的路途。
4月13日晚抵達濰坊,4月14日一早,我們就趕往富華國際會議中心,聆聽了各級領導的講話之后,我們觀看了高新區北海學校學生語文素養展演,短短的40分鐘,卻讓我的心靈受到不小的震撼:小主持的自信大方、樂器與詩歌的完美組合、經典與現代的融會貫通、京劇、舞蹈與文學的相互映襯--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培養具有語文素養的學生,北海學校的學生無疑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接下來我們走進了韓興娥的課堂《駿馬的悲歌》,文章來自于李元洛的《穿越唐詩宋詞》,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其中五首李賀的寫馬詩,韓老師就這樣帶領著學生們以自讀填空、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的方式,讓學生反復誦讀了李賀的詩,同時結合李元洛的剖析和自己的理解對這五首詩進行了深刻的解讀。整堂課,沒有韓老師的滔滔不絕,卻有學生的侃侃而談;整堂課沒有韓老師對詩的分析講解,卻有學生對詩的深刻感悟。課堂上學生的詩詞積累、文學素養、語言表達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沒有大量的閱讀功底,學生如何能跟上這樣的閱讀節奏?沒有大量的詩詞積累,學生如何能滿腹經綸?下午我們還"觀看"了韓興娥團隊的四位老師的展示課《成語兒歌》《千句文》《宋詞》《讀歷史,學成語》,之所以用了觀看一詞,實在是因為課堂上學生們的精彩表現讓我不得不覺得我是再一次觀看了北海學生的語文素養展演。這樣的課堂,這樣的學生!僅憑傳統教材的幾十篇課文能達到嗎?我不禁自問?也從新認識了韓老師的海量閱讀以及它的價值所在。第二天,我們走進北海學校,無處不見的文化氛圍,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靈,孩子們浸潤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豈能不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短短的兩、三天的學習,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韓老師的海量閱讀帶給孩子們的影響,對于孩子們來說,那不是幾年、十幾年的收獲,那是一輩子的收獲!是韓老師讓孩子們愛上了閱讀,愛上了語文學習。韓老師的教學無疑是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也不得不反思我們的課堂,兩節課教一篇課文,對課文進行反復的挖掘,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規律嗎?有專家稱,13歲以前是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怎能錯過這一黃金時期?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分析課文內容之上?學生缺乏積累,語文素養從何提高?因此,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分會理事長沈大安作了《閱讀教學走向何方》的報告,報告中指出:讀得多,讀得快跟讀得細,讀得深同樣重要,閱讀是學生自主建構意義的過程,有了廣闊的知識背景,才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義,才能對文本作出評價,提出創意,才能厚積薄發。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得思考如何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讓閱讀教學真正地走向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走向閱讀能力的培養;走向經歷過程,領悟方法。節約課堂時間,并利用課余時間,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特別是經典詩詞,文學名著等,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里,我想起在上學期名師工作室組織的一次學習中,我聽了薛瑞萍的報告后,我把《每日一誦》引進了我們班級,我利用午飯后的時間讓孩子們誦讀,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欣喜和轉變,可是,我還是沒敢利用課堂時間,讓部分孩子感覺我給他們增加了負擔,因而放棄了。韓老師的海量閱讀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敢于把大量的課外閱讀引進課堂且貴在堅持!韓老師的教學境界:沒有家庭作業,考試成績優秀,沒有一個學困生,孩子有了一個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師擁有了愉快輕松的心態。這將是我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MSN(中國大學網)
【余露: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余旭精神心得體會06-08
余世維學習心得范文12-07
藏與露作文08-20
薤露原文翻譯03-01
藏與露之道作文10-17
荷之露散文11-17
青露散的功效與作用10-13
我讓媽媽露笑臉作文03-29
刻畫秋露的唯美詩句11-26
滴露要怎么用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