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點體會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點體會素質教育已提倡多年,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也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課改后的教材為我們指明了今后語文教學的方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深刻領會課改目的,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不斷研究實驗,努力提高每學生的語文水平,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
一個人的語文水平體現在:讀書的水平、說話的水平和寫作的水平。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說、會寫"。(一)讀書的水平在于會讀,拿到一篇文章能流利的讀下來,就象廣播員那樣無錯別字,不重復咯吱,那么我們就說他的朗讀能力強,讀書的水平高;(二)說話的水平在于會說、能說,說話有條理會用詞語,善于修辭,具有幽默感,就象電視里談話節目的主持人那樣口若懸河,讓人愛聽,讓人喜歡聽。(三)寫作水平在于會寫、能寫,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出來,要表達的意思賦諸文章,寫的好壞就是協作水平,象我們所學的課文都是很好的范文。
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說和寫,讀是為了說,說是為了寫,不會讀的話,怎么能從自己的嘴里說出來,腦子里沒有又怎么能夠寫出文章。
新課改后的語文課本,注重了讀的練習,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更應該有所側重讀書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多讀,多讀有兩層意思,其一、泛讀,是說讀書要廣泛,要博覽全書;其二、熟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幾遍,深刻領會,熟能生巧,達到順口就能溜出來的程度,最終達到背誦,能不假思索的背下來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讀書的方法很多:如默讀,不出聲音的讀,仔細的讀,慢慢的體會,細嚼慢咽,此法是泛讀的有效方法。朗讀,高聲讀,尤其是小學階段要經常使用朗讀的方法,通過大聲朗讀,加深印象,使大腦神經高度緊張,處于興奮狀態,通過細胞振動,使之記憶。
那么怎樣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愛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呢?1、課前布置預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認真的預習課文,讀熟課文;2.講課文之前,讓學生分人分段讀課文,看誰讀的好,無錯別字,能夠流利的讀下來;3.上好閱讀課,充分利用每周一節的閱讀課,在圖書室讓學生自由的閱讀,號召學生自己買書,組織全班交換。4.舉行朗讀比賽。5.有條件的把自己讀課文的聲音神態錄下來,聽、看自己的錄象,進行矯正、修改、體會。
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主要方法,說是提高語文水平的有效途徑,寫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多讀,熟讀、讀熟;多背,背課文、背好段子、背好句子;多說,在家說,在課堂上多交流,在眾人面前多表演;多寫,堅持寫日記,堅持寫讀書筆記,堅持寫作練習。學生的語文水平一定會得到提高。
(中國大學網)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點體會】相關文章:
來自美術教學的一點體會04-25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會01-21
生活的一點體會!04-25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1-01
小學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07-20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4-25
作為粉絲的一點體會04-28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01-04
小學語文教學聽課心得體會11-10
小學語文課內比教學心得體會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