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
吳欣娟:1981年于北京協和醫院護士學校畢業后,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工作。當時吳欣娟還不能深刻理解護理是一份怎樣的工作,就是憑著對白衣天使的那種懵懵懂懂的情感,吳欣娟走入了護理這一崇高的職業。第43屆南丁格爾獎章頒獎大會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吳欣娟獲得“南丁格爾獎章”。
扎實的護理生涯。
1984年,26歲的吳欣娟擔任護士長工作,一年之后她到北京職工醫學院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脫產護理大專學習。1988年,吳欣娟回到協和醫院,到護理部工作,主要負責護理教學。1990年,她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進行了半年的外語學習。1991年,在美國進行了7個月的進修學習后,年輕的吳欣娟又回到了臨床一線,擔任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長。之后,吳欣娟先后擔任了副總護士長、總護士長、護理部副主任。1998年,吳欣娟擔任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
近30年的護理生涯中,吳欣娟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她說,這是因為協和前輩對她的培養與鼓舞,指引她不斷前行。
1996年,北京協和醫院開展了整體護理。吳欣娟說,整體護理是一種理念,當時社會對整體護理并不了解,只是程式化地照搬表面的東西,并不注重內涵,整體護理的思想并沒有深入人心,病人還沒有真正受益。
整體護理以人為本。
吳欣娟非常注重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她主張實實在在地做好整體護理工作,而不是僅僅填一些表格。她要求護士在工作過程中,要從病人的整體出發,使社會、身體、心理、精神融為一體,不斷強化護士為病人整體服務的理念。吳欣娟認為:整體護理應當體現在護士為病人服務的態度上,體現在對病人的關心程度上。整體護理觀念只有深入護士內心,護士才能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將這種理念落實到行動中,并自覺地貫徹執行,也才能切實走到病人的身邊,使病人有所感受。實踐證明,協和人做得非常出色,她們的護理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吳欣娟說,在80年的悠久歷史中,形成了協和勤懇扎實的作風與良好的工作氛圍。老一輩協和護理人為協和護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一代代年輕的護理工作者不斷地融入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之中,她們被不斷地打磨、熔化,將協和優良的傳統不斷地傳承、發展下來。
北京協和醫院與國外的護理同行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在此過程中,吳欣娟看到了我國與國外護理工作的差距。
國內外護理差距在思想意識。
在吳欣娟接受采訪之前,護理部剛剛召開了一個護士長會,一位剛從美國歸來的護士長給大家介紹學習交流體會。這位護士長感受頗深,她認為,我們科研的嚴謹性,整體護理的水平與美國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吳欣娟說,我們的護士缺少發現問題的能力。此外,國內對護士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國外護士是醫院真正的主人,護士的獨立自主性非常大,幾乎整個醫院的管理都由護士承擔。
吳欣娟說,我們與國外護理相比差距的確很大,最關鍵的問題在思想意識上。不可否認,國外經濟發達,物質豐富,其醫院的硬件非常好,但是,我們更應看到問題的關鍵,那就是服務意識,服務的理念非常好,她們對患者的各項服務考慮得非常細致。而我們的護士仍存在對患者冷淡的情況,我們應當加強護士服務理念的管理。
北京協和醫院無論在診療技術還是在護理服務上,在國內都首屈一指,其“三基三嚴”訓練更是協和醫院護理的`特色所在。
管理與自覺相結合的護理特色。
提及北京協和醫院護理特色,吳欣娟欣慰地說,協和的基礎護理工作做得比較好,在“三基三嚴”方面很有特色。
提及我國護士的人性化管理,吳欣娟說,在國外,對護士的質量管理非常寬松,醫院以制度管人,制定的規章清晰明確,醫院基本沒有人去檢查護士的遵守情況。我們提倡以人為本,希望護士們能夠自覺地貫徹院內的一切制度。但事實上,在我國完全靠護士自覺還是不夠的。我國的護理工作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應當結合國情,走自己的護理之路,將管理與自覺相結合,打造我們自己的護理特色。
北京協和醫院擁有一只實力強大的護理教學與科研隊伍,為該院的臨床護理服務,也為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2
一雙腳從不停歇,走了多少路無從計算;一雙手洗了又洗,拯救了多少生命無從計算;一張笑臉無數次的出現,給心靈帶去多少溫暖無從計算這就是天使,從不計算付出,擁有的只是奉獻,這也是我院蘇創文護士20多年來的工作寫照。
記得20多年前,我院蘇創文護士剛從部隊退伍回來,當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一個朋友參觀當時的鳳溪醫院(即現在的我院),剛好看見一個精神病人病情發作,需要很多醫護人員協助才能制止,他當時很同情那精神病人,并受那些醫護人員的行為深深感動。他從那時開始就立志做一個精神科醫護人員,去更好的去幫助那些精神病人。此后,雖然他有很多的機會去找一份好工作,但他都拒絕了,并排除家人的阻攔,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和別人的嘲笑,經過重重困難,終于在鳳溪醫院做了一位精神科護士。
參加工作以后,蘇創文才發現,做一個護士很容易,但做一個合格的護士很難,做一個合格的精神科護士更難。護士不僅要做好護理工作還要管理好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由于精神病人的知識層次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精神病的病態觀念不同,因此與他們的交流方法也不同。要想管理好精神病人,讓精神病人能配合醫護工作,除了用藥控制病情外,還要與精神病人建立良好的言語溝通及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知識征服他們,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他們。多年來,他自覺參加各方面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
他常常面帶微笑出現在病人面前,給病人一種溫馨、友善的感覺,還對病人細心呵護,關心病人及其家屬,不知得到病人及家屬多少次贊揚,同時,他不畏艱辛和困難,忘我地工作;,在最危急的時候,他往往走在最前面,讓自己承擔所有的危險。20多年來,為工作,他面曾臨過無數次危險,一幕幕動人心弦的事跡目前還深深的'刻在與他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心里。記得2003年,有一位精神病人出現違拗行為,數天都不肯進食及洗澡,蘇創文護士不嫌棄病人臟,幫那位精神病人理發及洗澡,還耐心的勸導那病人吃飯,并細心地用勺子喂他吃飯;還記得在2005年8月的一天,醫院剛住院一位躁狂病人突然狂性大發,用拆下來的床板撞鐵門,甚至攻擊其他病友。當時情況特別危急,蘇創文同事不顧危險,首先沖入病房,用自己的手臂擋住打來的床板,并迅速將病人制止該沖動病人,當他把病人制止后才發現自己的手臂腫了一大片,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急沖進去時,他就笑笑說:我當時只是想到防止他傷害到其他病人,其他就沒有多想了。這樣的事跡常常在蘇創文護士身邊出現。
蘇創文護士就是這一種人,他往往替病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當有危及到病人及他人的時候,他往往身先士卒,走在危險的最前面。雖然在他的生命中不曾有鮮花和掌聲,不曾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更不會有名垂青使的壯舉,但在他的生命中有一個不倒的信念:拯救在痛苦中的人,給他們帶去健康,帶去快樂!
這就是天使情懷。
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
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有這樣一位護士,她沒有學富五車的才華,但她用最美的青春書寫著生命的感動;她沒有風華絕代的容顏,但她用最樸素的笑容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氣;她也沒有一舉成名的偉大事跡,但她用最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就是紅十字博愛醫院八病區護士夏媛媛。
付出,不停歇的堅守
2004年,夏媛媛畢業正式成為了一名外科護士,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因為工作的需要,她很少有時間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頓飯,更別說相約出去游玩,甚至是在中國傳統節日最隆重的春節,她都不能跟家人待在一起,十多年來從未在家里過一個年。相聚、團圓總是美好的,總是令人心生向往的,夏媛媛說,“雖然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別人的團聚,聽到別人的歡聲笑語,想起家里人此時此刻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卻唯獨少了我,內心也會不平靜,也會有些許抱怨,但只要想起南丁格爾舍己救人的奉獻精神,想到護士這個崗位的特殊性,看到病床上痛苦呻吟需要幫助的患者,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這點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不良情緒頃刻間都會隨之化解,轉化成對護士這份工作的尊重、堅守與熱愛。”
用心,才能感動患者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36歲的直腸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患者家屬雖然沒有告知患者本人實際情況,但她對自己的病情其實很清楚。患者住院后,情緒十分不穩定,不搭理任何人,和她家人說話也是極其暴躁,夏媛媛每天都在患者的病房里給她擦身、拍背、換衣服、剪指甲、洗頭發,開始一兩天患者對夏媛媛的付出并不領情,排斥、不搭理夏媛媛,治療的時候也不配合,但夏媛媛并不介意,她知道患者此時的內心比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要脆弱,能做的只能給予她關心和無微不至的呵護。有一天,患者覺得喉嚨里有痰液咳不出,因為腹部有傷口,又不敢用力的咳,夏媛媛巡視病房的時候發現了這一情況,主動與她交流,也許是誠意打動了患者,她答應配合,夏媛媛邊用雙手固定住她腹部的傷口邊指導她,她用力的咳出了粘稠的痰液,夏媛媛不嫌臟認真為她清理干凈后,女患者終于被她的真誠所打動,微笑著對夏媛媛說,“小姑娘,請原諒我之前的態度,對不起!”
自此以后,夏媛媛為她做任何的治療和護理工作都非常順利,正因為夏媛媛沒有選擇逃避和放棄,毅然堅持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患者才接納了夏媛媛,夏媛媛說,“她是我的病人,是需要我關心和幫助的人。她后來經常拉著我的'手,雖然話不多,但是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對我的信任和依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對待患者,才能感動患者,才能把患者變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觸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療。”雖然患者最終沒有創造奇跡,但在她彌留之際拉著夏媛媛的手說,“謝謝你,謝謝你這些日子的陪伴,謝謝你在我最孤單絕望的時候給我溫暖”。“那一刻我流淚了,我看到是她對生命渴求和向往的眼神,從那時起,我更加理解了一名護理工作人員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與意義。”
行動,是最好的模范
由于成績出色,夏媛媛已經成長為一名外科護士長,但她并沒有對臟活、累活進行“遙控指揮”,而是身體力行,為年輕的護士做出表率。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老年癡呆、股骨頸骨折的老奶奶,大小便基本不能自理,陪護她的老伴渾身散發出一股很濃的異味,不少年輕的護士都遠遠避開,不愿接近,做為護士長,夏媛媛并沒有直接批評她們,而是用實際行動教她們怎么做才是這份職業應盡的責任。夏媛媛每2小時為老奶奶翻身,在老人每次大小便后,給老人家擦洗,每天給老人家擦澡,定期為老人剪指甲、洗頭發。行動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其他護士也逐漸被夏媛媛帶動,自覺加入到護理工作中來,“雖然老人家不能夠正常的和我們溝通,但是我知道,我們可以讓她在住院期間過的舒適些,這就夠了。”在老人家康復出院時,老人的家屬寫了一封很長的感謝信,粘貼在醫院的大門口,專門感謝夏媛媛無私的奉獻。
對于護士來說,患者就是家人,是時刻都需要去愛的人。不求回報,真心付出,無私奉獻,像南丁格爾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神圣的工作,是每一位護士無盡的榮譽,更是無法逃避的職責與擔當!
【護理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優秀護理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08-13
護理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9-06
護士優質護理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03
護理團隊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11-07
護理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0-03
師德先進個人優秀事跡材料08-23
優秀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1-17
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優秀10-16
護理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1篇)04-29
醫院護理人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