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治建設工作要點
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具體實踐,也是深入實施固本強基維穩工程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下面我們來看看法治建設工作要點,歡迎閱讀。
一、以落實科學執政為導向,提升依法執政能力
1、切實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積極推進黨工委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建設,切實提高議事決策、改革創新、處理復雜問題和推動工作落實的能力。著力加強黨工委制度建設,健全完善黨工委調查研究、征求意見、法律咨詢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決策機制,探索建立黨工委規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規范。健全以提升執行力為重點的考評督查推進體系,構建科學的考核制度機制。
2、切實完善黨內民主制度。積極推行黨務公開,不斷探索完善黨務公開的內容、途徑和形式。提高黨工委新聞發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不斷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扎實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3、切實加強民主法律監督。切實加強對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監督,著重強化專項執法監督檢查。積極開展民主監督,主動建言獻策,提出高水平對策建議。
二、以實現法治政府為目標,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4、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圍繞率先基本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目標,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完善辦事公開制度,確保所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府部門以及公共事業領域實現辦事項目的充分告知,嚴格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化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
5、著力強化制度建設。深化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完善決策執行情況監督制度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復議與信訪、訴訟以及行政調解等糾紛化解的銜接機制。
三、以維護公平正義為己任,提升公正司法能力
6、大力推進規范執法。健全完善執法辦案的內部程序和流程管理制度,落實執法責任,建立健全執法辦案考核評價機制,推動解決執法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以及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7、創新推進司法監督。深入推進警務公開,擴大公開范圍、創新公開形式。健全完善對執法和管理活動中的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內外監督制約機制,拓寬監督渠道。認真落實執法監督、案件評查和執法評議制度,及時清理涉法涉訴信訪積案。
四、以豐富法治文化為載體,提升依法辦事能力
8、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全面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堅持法制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相結合、與公民意識教育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相結合、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以及流動人口的法制教育。
9、豐富普法活動形式。不斷拓展“法律六進”及法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形式多樣的普法主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有針對性法制宣傳活動,大力發揮“法律人”、“大學生村官”的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
10、拓展法治文化內涵。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培育與推廣并重,大力實施法治文化精品工程,積極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節目、書畫、文藝、動漫等,促進法治文化的繁榮發展。
五、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依托,提升依法管理能力
11、實現社會管理法治化。以構建“社會管理法治化先導街道”為目標,全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公共安全監管制度建設,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制度機制,不斷創新城鄉社區管理、社會組織培育、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建設管理等重點民生領域社會管理的配套制度。
12、實現重點領域新突破。深化“一委一居(村)一站一辦”社區新管理機制,扎實推進社區網格化、扁平化、精細化管理。積極推廣“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實行“一證通”。深化社區警務戰略,深入推進“社區六進”工作。
六、以保障改善民生為重點,提升法治惠民能力
13、健全民生服務保障機制。深入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健全困難群眾、重點優撫對象價格上漲動態補貼機制。完善低收入住房、醫療、教育、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
14、健全社會事業促進機制。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和就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促進就業機制。強化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和慈善事業,加強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保護婦女、未成年合法權益。
15、健全法治惠民長效機制。以民生改善為重點,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深化法治為民辦實事工作。
【法治建設工作要點】相關文章:
法治建設工作總結優秀12-17
法治建設的時代宣言05-02
論道德建設對法治建設的作用04-28
建設節水型社會工作要點04-30
法治建設道德支持的依據及其維度04-27
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法治思考04-29
論法治對道德建設的推動作用05-01
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05-30
法治--守法公民道德建設新模式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