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瑞雪圖》的教學反思范文
今天,我執教了《瑞雪圖》一課。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問我“老師,這節課上我們表現得好嗎?”“表現得挺好的!”
是的,一節課上,孩子們運用了以往學過的方法,或通過美詞佳句想象畫面,或把自己置身于雪的世界,或邊讀邊圈圈畫畫,或反復讀,抑揚頓挫地讀……,他們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 回答完孩子們的問題,我陷入了深思:“我表現得好嗎?”,雖然我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展示、交流,但是,我忽略了一點: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他們真正走進粉妝玉砌的意境里了嗎?看來,這一節課,我只能給自己打上八十分。剩下的那二十分,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補上吧!
《瑞雪圖》是北師大版第七冊第11單元的主體課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麗及作者的聯想,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
本著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
1、在進入新課之前,首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欣賞動畫的雪景,再談談自己看了雪景后的感受,使他們對雪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課的興趣,進而揭示課題。
2、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悟。理請作者的寫作思路,弄明白寫作的順序。
3、再讓學生自己提出想怎么樣學習課文。學生提出:可以想用邊讀邊想象的方式來學習課文;可以用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感悟課文的方式學習課文;可以先帶著感情讀課文,在讀中再去感受理解課文;可以互相討論交流。
4、在學生以小組或同桌的方式對整篇課文進行自學以后,讓他們在全班互相交流。
5、在學生對課文深入了解后,我再讓學生結合自己對這場大雪的感受談談作家為什么會有那樣的感嘆。使學生理解瑞雪豐年的涵義,激發他們對雪的向往、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6、再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課文,在讀中去感受、感悟雪景的美,使課堂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通過課堂展示后學生的表現,我認為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課后慢慢想來,這節課成功主要得益于在課堂教學中把新課標、新理念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信任學生,調動了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設疑、質疑、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討論交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從以答為主變為以悟為主。
在對課文的學習中,我把學生的感悟理解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學生自己的體驗。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也愿意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并解決為什么。教師不是單純的授課者,而是在與學生合作,引領學生共同完成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們和我一起享受去學習帶來的快樂,
二、在教學中,我始終以讀為主:
學生自己快速讀、品讀、有感情的朗讀、研讀、示范讀、表演讀等等,在適當的時候由老師示范讀、帶讀。教學任務就在書聲瑯瑯中輕松的完成。
三、在教學中,我很適當的運用了多媒體的教學輔助手段,喚起了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的共鳴、在思想上和作者的同步。
在課后的討論會上,不少聽課老師都說:在導入新課時的動畫太美了,在《我愛你,塞北的雪》的音樂里,首先就從形、聲上把學生帶入了美麗的雪景里,就使學生有了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的沖動。而在對課文中的重點句子的理解掌握時,我采用雪景圖片做底的方式出示句子,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后的回顧里,我再次出示動畫,又讓學生再一次和我一起走進白雪塏塏的境界里,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這些多媒體的運用,讓課堂氣氛輕松、學生身心愉快,學生掌握課文內容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四、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賞識學生。
我注意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適時評價后進行鼓勵。比如,有個學生在質疑中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我立刻說:“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有個學生在示范讀的時候讀得不是很有感情。我就對他說:“恩,不錯!你的聲音很響亮。但是假如你能更有感情的朗讀,就更好了。希望你下次能表現更好些!”那學生高高興興的坐下了,在其后的學習里格外認真。這一句句鼓勵,學生想要表現自己的欲望很強烈了,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起來。
【《瑞雪圖》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4-06
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4-12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1-21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04-30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04-12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04-02
條形統計圖教學反思04-02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反思04-30
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七冊《瑞雪圖》教學實錄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