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大樂中心校梁陸鳳
第一單元 數據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了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度: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計的過程,在統計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3課時
1.數據收集整理2課時 2.練習一1課時
第1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一)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 )人。
你最喜歡去( ),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 )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 )人。
我喜歡( )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 )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板書設計:
數據收集整理(一)
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
紅 黃 藍 白
第2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二)
教學目標:
1、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二年級第一學期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于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抓好以下兩點:
1、適度使用學具。
數學思維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實物學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因為這是新的運算知識,學生以前只學過加法和減法,乘法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想出它的意義的。我使用學具教學,把學生從加法的意義上過渡到乘法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擺學具時也應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擺花片的過程中,應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先擺出兩堆不同數目的小棒,再擺兩份數目相同的,最后擺很多份數都相同的,讓學生覺得加法的累贅,再介紹乘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義,很樂意去學習乘法。可見,學具使用的恰到好處,有利于新知識的過渡、教學,也可以擺脫枯燥的學習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2、從現實生活出發,利用社會生活知識教學。
《新課標》中強調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應該生活化,如果我們能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把現實生活的問題聯系到學習的知識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有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小紅做了23朵紙花,送給同學們18朵,還剩下多少朵?這道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應用題,如果要二年級的學生做出來,有的同學們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有一些同學連題意都不明白。這時,如果我們從實際的生活出發,具體地給出這道題的實際意思,再根據結果和減法的意義,就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明白這道題的意思,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因為本來他們就知道結果,只不過不會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罷了。所以說,有一些應用題中,如果能從實際生活出發,先用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解答,再用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理解題意。也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以上兩點。使二年級的小朋友真正從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
篇三: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數學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學習變為主動,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從而我認為,數學預習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一、數學預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自學課本時,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識,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盡管在老師看來非常簡單,但這些問題是學生思考后的思維斷點。由于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有的甚至幼稚,我們重在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長此以往,水滴穿石,學生提出的問題肯定越來越精彩。
二、數學預習,有利于突出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經過預習,有些簡單的問題學生自己可以解決,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解決。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對自己疑惑的問題肯定會倍加關注。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模糊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勵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經教師的點撥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對教師來說,間接實施了因材施教。對學生來說,易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通過預習,當認知發生沖突時,學生能及時反思學習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數學預習,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構建知識網絡
由于學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對同樣的知識構建的途徑必然也是多樣的。但因課本編排的局限,不可能將各種想法全部展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在借鑒課本想法的基礎上,展現多樣化的見解,撞擊出思維的火花。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的獲得,敢于向課本挑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運用自己的智慧填補課本的空白點,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構建自己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
四、數學預習,有利于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在學生預習后,教師要相應的.改變教學策略,必須站在學生發展的高度,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從學科的總體目標擬定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靈活的選用教法,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拘泥于教材。靈活多變的處理教材,讓教材為師生服務,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學生預習時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識浮淺。()因此教師更應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的將教材的知識思路轉化成學生易于接納的教學思路,并注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適的空間。學生的心理結構、接受能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例如,原文用的除法例子:課本上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怎樣分?重點是平均分及如何平均分。為了防止學生背答案而不去深入思考,可以改為: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怎樣分?
誠然,小學生年齡小,還不知道如何去預習,這就需要教師有步驟的分階段進行輔導。對于剛剛起步的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一節課結束時流出5分鐘時間來一起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為他們在家如何預習給予示范,以此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和意識。在預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設法自己解決問題。高一數學教學反思七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新課程數學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4-18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0-21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30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28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3-23
最新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19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21
《通分》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29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反思04-25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隨筆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