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
一、創設了有趣的情境,營造了愉快的氛圍
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索是一節課的重中之重,它關系到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老師從用小棒擺圖案的游戲入手,先讓學生動手擺一個你喜歡的圖案,然后通過在規定的時間內擺一擺你喜歡的那個圖案,學生興趣高漲,從而活動主動,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一個圖案用幾根?,這么多個圖案用幾根?很自然的引出讓學生寫一寫加法(連加)算式。
成功之處:
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就組織學生進行擺一擺、比一比的游戲活動,先讓學生擺2個三角形。很多學生就會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一個一個的擺,而且他們知道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學生就用原有的知識用加法來算3+3=6根。然后又提問:現在要你們擺9個三角形,也讓學生去算,學生發現如果用加法3+3+3+3+3+3+3+3+3=27,很繁瑣。這時候抓住機會引出乘法的學習。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和表象,感悟出了如果加數相同時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的道理。
二、注重了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索
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部分教學環節。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钴S,展開了奇思妙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并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便短了。還有的學生想到用符號、用語言敘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們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
接著教師根據6個3相加這個算式制造了一個懸念,如果擺100個3一共用多少根小棒?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會很麻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那該多好啊,這時候,老師讓學生合作討論有什么好的辦法來使長的加法算式變短。這種討論是有效的。
【二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乘法教學反思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及反思08-26
乘法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3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13
《乘法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4-16
《乘法初步認識》教學反思范文04-29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25篇)05-07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通用16篇)10-11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5-03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2-08
《乘法初步認識》教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