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黃山奇松》教學反思范文
上《黃山奇松》的第一課時,我根據本班學生情況,按照大綱的要求,如是做了設計并按此上了課。
首先,我從“黃山”入手,通過其它五岳名山的秀美風光,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并烘托出黃山的特色,它超越五岳名山的頂級之處。
之后,我與學生解題。我問的問題是“從這個題目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但很多學生習慣性地以為我問的問題是“從題目中你得出哪些問題,你想知道些什么……”,也就是說不少學生的思維已經產生成了模式化。說明這不利于課堂的教學,需要我今后在教育過程中進行糾正。
接下來,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并歸納段意。一是為了讓學生進入課文,重新在預習的基礎上熟悉課文;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我之前多次在課堂上實驗后覺得效果不錯,所以一直沿用了下來。
因為是第一節課,所以我將生字詞的掌握作為一個重點進行教學。之前有讓學生回家預習,所以,在朗讀生詞上大部分學生沒有什么問題這一課比較重要的是三個多音字容易讀錯,特別是“枝干”的“干”,在后續教學中還是發現有學生讀錯音,看來第一堂課的朗讀的量還不太夠,今后會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在字形的掌握上,我讓學生上黑板默寫,因為曾經聽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在評講自己上的課時指出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默寫生詞,檢查他們是否在預習中很好地掌握了“四會字”。但我有兩點沒有做到家,一是學生回家顯然沒有“好好預習”。二是我沒有一遍念完三個詞語。因為鍛煉學生的聽寫記憶力和專注力同樣也是課堂默寫的所希望達到的效果。但既然學生默出的生字詞有錯誤,就說明它有普遍性,值得我為這個字的字形給學生做詳細的講解,否則我在作業做上來之前不能準確判斷哪些字詞是學生難以掌握的,而哪些是他們自主掌握沒有問題的。
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比較簡單,所以我在讓學生再讀的基礎上就讓學生自己概括出段意并總結出文章的結構,通過朗讀來感受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04-28
黃山奇松作文02-18
20《黃山奇松》05-01
《黃山奇松》教案02-26
贊美黃山奇松的詩句02-20
《黃山奇松》課堂實錄03-29
《黃山奇松》教案15篇03-01
黃山游記之奇松篇04-28
語文教案-《黃山奇松》05-01
黃山奇松導游詞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