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反思
《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反思
學生家里大都有掛鐘,對于鐘面,學生并不陌生,可是關于時間的知識卻了解并不多。由于時間知識內容比較抽象,有的孩子認識時、分后時針、分針還區分不開,而本節課重點是使學生能根據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正確說出該鐘面表示的是幾時幾分,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上我對內容做了以下幾點調整:
1.課前復習中增加了一項操作練習,反復讓學生在學具鐘上撥整時,邊撥邊說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是幾時。
2.學習例3時,出示7時整畫面,分針走動,至7:05時停止,讓學生說出時間,并說出是怎樣判斷的。接著時間一步一步停止在7:15,7:30,7:45,,在這過程中進一步教會學生如何判斷幾時幾分,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生活背景中,通過一步一步的觀察,體驗時間的變化,明白真正的時刻,清楚地看出時針在數字幾和幾之間,就是表示幾時多,然后觀察分針指著幾,就是幾個5分。
3.而最難的就是幾時55分,如例4中的7:55分,學生很容易說成是8:55分,因為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知道了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表示幾時,7:55時針大約指著8,學生便認為是8:55,這是學生對舊知識的遷移、運用。針對這一難點我就充分開發學生的逆向思維,設計了以下一些教學環節。我先讓學生撥8時,然后往后倒退5分鐘,問:“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刻有沒有到8時?”學生異口同聲說:“沒到?“那么應該是幾時多?”“7時多”,然后觀察分針位置,指向11表示55分,教學7時55分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我讓學生總體觀察7時55分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使學生明確7時55分是8時沒到,還差5分鐘就到8時,很接近8時了,所以時針基本指向8。在練習撥一撥的環節中,我就讓學生在撥幾時55分時,先想一想馬上到幾時了,先撥好幾時,再往后退5分鐘,學生用這個逆向思考的方法基本全能撥對。在看鐘表時遇到幾時55分的也用這種逆向思考的方法,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扎實。所以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如果可以有機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那么學生的思維一定會更靈活,更深刻。
4.最后給學生提出推薦性作業:每天多讓學生看著家里的鐘面說時間給爸爸媽媽聽。例如,每天自己起床、上學、午餐、放學、晚餐、睡覺時鐘面上是幾時幾分。家長每天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直到能熟練正確說出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這樣,學生學以致用,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中養成珍惜時間、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做到了一舉兩得。
【《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反思04-21
《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反思 常阿寶05-02
認識幾時幾分教案01-28
關于認識幾時幾分教案設計04-27
二年級上冊《認識幾時幾分》優秀教學反思05-02
秋分幾時幾分幾秒07-16
二零一五年立秋是幾時幾分09-17
處暑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09-13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反思06-01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