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球之謎》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1
一、引言導入
1、出示月球圖片,師:每當看到這皎潔的月亮,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說。
師:是啊!月球在我們的心里永遠那么神秘,其實同學們的許多疑問已經經過科學家揭開了,可是1969年的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成功登陸月球,他們又發現了許多未解之謎,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學習22課《月球之謎》
3、師板題,生齊讀
二、初步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哪些未解之謎,遇到不會的`字詞自己解決。
2.匯報:通過剛才的讀文你了解了什么?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學生自由匯報。師指明課文的省略號獨立成段。
4.再讀文找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自己邊找邊讀。
5.師出示詞。生齊讀,開火車讀。
6.找出哪些詞容易讀錯,特別糾正“撒”的讀音。
7.檢查讀文情況。
指名逐段讀文,師相機指導第一自然段的三個問句的讀法,第六自然段兩個問句的讀法。
8.再讀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9.展示讀,你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學生評價。
三、概括全文
1.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總結。
四、板書
22.月 球 之 謎
月球景色
未解之謎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
2、樂曲《春江花月夜》;
3、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圖片)
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看到這幅場景,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關古詩、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問題呢?
(學生發言)
CAI 出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么美好的遐想。
師:同學們,你們也被這皎潔的月光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了嗎?(是的)那么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話,好嗎?
(學生朗讀 CAI 出示的這句話。)
師: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相機點擊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師: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CAI 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根據屏幕出示的自讀要求,自由的`讀一讀課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讀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大聲地讀出來。(指生讀)
1、劃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課余搜集的資料,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老師相機發表,學生填寫表格)
我最感興趣的謎
我的猜想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月球的形成和特點。
2.學習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
3.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月球的形成和特點。
2.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
3.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難點:
1.學生對月球的形成和特點的理解和探究。
2.學生對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的'掌握和分析。
3.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分工和協作。
教學準備:
1.電腦和投影儀。
2.月球模型和圖片。
3.相關視頻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教師向學生展示月球模型,引導學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
2.教師放映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
二、講授(25分鐘)
1.月球的形成和特點
(1)月球的形成:講解月球的形成理論,讓學生了解月球的起源。
(2)月球的特點:講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大小、質量、表面特征等。
2.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
(1)月球探測的歷史:講解人類對月球的探測歷史,包括無人探測和載人探測。
(2)月球探測的現狀:講解當前國內外的月球探測項目和計劃。
三、討論(20分鐘)
1.學生分組,討論月球探測的意義和價值。
2.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合作,收集相關資料和信息。
3.學生進行展示和交流,共同探討月球探測的前景和挑戰。
四、總結(5分鐘)
1.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總結。
2.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和討論進行總結和反思。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夠了解月球的形成和特點,掌握月球探測的歷史和現狀。
2.學生能夠在小組內分工合作,收集相關資料和信息。
3.學生能夠展示和交流,共同探討月球探測的前景和挑戰。
4.學生能夠對本節課的學習和討論進行總結和反思。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課前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有關月亮的圖文資料、圖片、神話傳說、古詩詞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課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月亮自古以來,就于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歌?(課件出示有關月亮的詩詞)古人還賦予月亮一些美稱,你知道嗎?
2.師:今天,我們就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問:你對月球了解多少?
對于月球,你還想了解什么?(小組討論,寫在紙條上)
4.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板書:之謎)。
二、初讀
1.自讀課文,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完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件出示:課后討論題)
【《月球之謎》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月球之謎》教案04-25
月球之謎教案02-24
《月球之謎》課文教案05-01
《月球之謎》教案(通用15篇)12-10
《月球之謎》語文教案設計04-30
月球之謎教學反思10-26
月球之謎導學案03-08
月球之謎教學反思01-17
《月球之謎》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