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共6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積累6個詞語;正確書寫并記憶6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蕭伯納是不是驕傲,為什么
過程與方法:學生進行各種形式朗讀,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謙虛是一個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應該驕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生字和詞語,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節。
2,懂得謙虛是一個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應該驕傲。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著名的人物。板書:蕭伯納
2,教師介紹蕭伯納的簡要情況。
3,出示: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戲劇家常對人說:"一個人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驕傲,要永遠謙虛。這就是一位小姑娘給我的啟迪。"想知道關于他與小姑娘的故事嗎
初讀感知階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思考:蕭伯納在國外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他高興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臨別時,蕭伯納讓小女孩告訴她的媽媽:"
。"小女孩讓蕭伯納告訴他的媽媽"
2,學習生字:伶俐普
精度感悟階段:
三,學習課文,感情朗讀。
1,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蕭伯納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2,你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嗎讀句子,學生體會朗讀。
3,學習課文2—5節。
(1)蕭伯納和小姑娘分別時各是怎么說的出示2,3節。
②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認為蕭伯納驕傲嗎為什么學生再次讀文,找依據說理由。
③和蕭伯納對比,你覺得小姑娘怎么樣說說理由。
④指對話。蕭伯納幽默和親切,小女孩天真,可愛。
(2)蕭伯納聽了小女孩的'話愣住了,他在想些什么
(3)再讀第5節。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指導朗讀,背誦。
四,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讀生字,詞語。
2,小女孩讓舉世聞名的蕭伯納受到了啟迪,多聰明呀!如果你是那個可愛的小女孩,回家后會和媽媽說些什么
3,指導寫字。
(1)出示:作,歲,圓,師,合,名
(2)重點指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定要注意糾正學生的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課后向生活延伸:讀童年書架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后提示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懂得現代宇航事業的發展情況,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航天員飛向月球的經過及現代宇航事業的發展情況。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題質疑。
我們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這個神話故事中,月亮里有廣寒宮,有桂樹,有玉兔,還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沒有我們說的這些呢?大家想知道嗎?這堂課,我們一起跟宇航員叔叔飛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嗎?(板書課題:飛向月球)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廣袤 嶙峋 聯絡 牙膏 呈現 土壤 漿糊 捏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厭 心馳神往
(2)指名逐行讀,要求讀準字音。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聯絡:彼此交接,聯系。
聳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員:本課指乘宇宙飛船在太陽系內空間航行的人員。
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厭:長久地看,多次地看,不會產生厭煩情緒。
失重:本課指宇宙飛船在高空擺脫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按課后提示劃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看圖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討論交流,總結為以下三點(小黑板出示)
①在什么時間飛向月球?
②誰飛向月球?
③怎樣飛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下宇宙飛船飛向月球的經過,語言要通順連貫。
四、作業
1、描紅,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在飛向月球的過程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2、課文中詳寫了什么現象?
二、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繼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并說說為什么感興趣。
(2)討論,交流:
①“宇航員感到自己的身體輕飄飄的……還不時地和地面指揮中心聯絡著……”,
(“輕飄飄”、“無法……站穩”、“稍-……就……”、“飄來飄去”等詞語寫出了宇航員們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況)
指導學生朗讀。
②“座艙里沒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懸著睡。”
(“可以……也可以……”、“懸著睡”等詞語寫出了宇航員們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況)
指導學生朗讀。
③“他們吃的‘飯’是特制的……捕捉。”這里寫宇航員們失重之后的吃飯情況。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員吃飯的先后次序)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說給大家聽,當宇航員們吃硬顆粒狀食物時也這樣吃嗎?為了說清楚,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句子來說明?(用“像魚兒覓食一樣”來比喻宇航員吃硬顆粒狀食物的樣子)
(3)這些失重現象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好玩。可是,宇航員們攜帶著工作任務飛向月球的,這種現象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因此,宇航員們的工作非常艱難。
(4)工作如此艱難,宇航員們是怎樣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認真負責的詞語。
(“仔細地檢查”、“一個個”、“不時地”……)
(5)經過三天多時間的飛行,飛船漸漸接近月球,在宇航員與地面指揮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艙在月球上停穩了,這個過程容易嗎?
(6)小結。
2、學習課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
(1) 默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寫兩名宇航員登上月球)
(2) 指名讀第6自然段,體會兩名宇航員登上月球的過程。
“心馳神往”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3)自由讀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員們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書:沒有……也沒有……只能看到……)
指名讀課文“最令宇航員百看不厭的……”
(4)宇航員們登上月球欣賞了這獨特的美景后又開始了工作。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
宇航員登上月球有什么收獲?(從課文中找句子回答)
(5) 假如你是宇航員,你登上月球會怎么做?
三、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收獲了什么?
2、同學們想不想通過自己的研究、設計讓月球為我們服務?無窮無盡的宇宙里藏著數不清的奧秘,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去研究它們,開發它們,讓更多的天體,更多的資源為人類造福!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飛向月球
離開地球 升上天空
加速前進 脫離地球
接近月球 平穩著陸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引導學生做小實踐,揭開自然視象中的謎團。 通過學習,啟發學生尊重科學,破除迷信,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意識。 重難點: 導學生初顯身手,選擇題材寫作。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圍繞不怕鬼這一主題講故事。 教具準備 用于實驗的必需品。
教學過程
一、師講述故事引入。
二、揭示本課教學內容。完成暢所欲言和初顯身手。
三、開故事會
四、做實驗室
1、過渡
2、生自由匯報
3、動手做實驗,請注意安全。
(1)師表演;談觀后感受。
(2)閱讀課文,了解奧秘
4、分組做實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圍繞四個選材進行寫作。
教學過程
一、評講作業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讀要求。
2、選擇自己的意向。
3、按選擇的題目分小組討論。
三、寫前輔導
(一)、選擇“報告”的如何寫作。重點匯報“報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尋找寫作材料。
(二)、選擇寫“經歷”的'如何寫作。
四、習作過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欣賞佳作,修改病文,掌握“報告”的寫法,提高敘述、修改能力。
教學過程:
(一)點評此次作文情況
(二)共同欣賞
(三)選擇病文或片斷,指導修改。
(四)課堂活動。 分小組修改。 各自讀改,進行對比。 抄寫習作。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么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于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么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作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后得分,宣布比賽結果。
2、布置課外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課前準備
了解抗美援朝戰爭,搜集志愿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入,激發探究興趣
1、出示題目:
“親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緣關系的,關系親密的人)誰是我們的親人?
2、課文中的“親人”指誰?(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鮮人民)這句話離別的話是誰說的?
3、介紹時代背景: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浩浩蕩蕩地踏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和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抵抗美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中朝兩國人民終于打敗了美國侵略軍。1958年10月撤離朝鮮。在漫長的八年中,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我們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生死與共。當我們打敗了侵略者,當我們完成了歷史使命,當離別的日子終于不顧人們深重的感情而來臨時,志愿軍戰士深情地說──引讀課題:再見了,親人。
4、課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與志愿軍戰士并沒有真正的血緣關系,那為什么把他們也稱為“親人”呢?──激發同學讀課文的興趣。
二、深入研讀,展示探究過程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哪些事例說明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⑴ 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⑵ 小金花,為救老王,媽媽與敵人同歸于盡。
⑶ 大嫂,為挖野菜,炸傷了腿。
2、走進情境,感受體驗:
⑴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親人一樣對待志愿軍戰士?劃出相關句子,抓住重點詞句體會。
① 交流,同學說句子,自由談體會。
② 重點出示:
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寫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難和危險?大娘她們僅僅是為我們送來打糕嗎?還為我們送來了什么?(鼓勵、希望、信心……)抓住動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八年來,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想象一下,說說大娘還會為我們做哪些事?
也許大娘做的事還有更多更多,這一切,怎么不使我們感動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
③ 引讀:
是啊,素不相識的大娘雖然不是我們的母親,但卻像母親一樣,甚至勝似母親。因此,在離別的一刻,我們志愿軍戰士動情地說──(生讀)“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師引,大娘,您就是我們的“親人”,就是我們的母親!
⑵ 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最感動人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隨機理解詞語:同歸于盡、噩耗。
② 重點指導:
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同歸于盡,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為什么沒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失去媽媽的`痛,對敵人的恨,這兩種情感是多么真切,對比又如此強烈。有感情地朗讀。
③ 引讀:
剛強的小金花,在失去媽媽的一刻,她沒有哭,但當與志愿軍叔叔離別時,她卻哭了,她與志愿軍戰士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所以,當志愿軍叔叔與小金花離別時,關心地說──(生讀)“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
⑶ 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小組交流體會。
② 重點交流,出示句子:
“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著籃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
到前沿陣地上挖野菜,會有哪些危險?那大嫂為什么還要去挖呢?這說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③ 引讀:
為了給戰士們挖蔬菜,大嫂卻為此付出了雙腿殘疾的代價,所以在志愿軍心目中,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所以,在離別的一刻,戰士們滿懷真情地說──(生讀)“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缺乏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再讀課文,加深體驗
1、在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動你的是哪個人的事跡呢?有感情地讀一讀。
2、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同學自由說。
3、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風一起渡過,八年的崢嶸歲月一起走過,血與肉凝成的深情厚誼怎能不感天動地?怎能不牽腸掛肚啊!讓我們齊聲讀──再見了,親人!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領悟寫法
1、選擇你最感動的一個人物的事跡,有感情地朗讀。
2、同學分別讀不同的故事。
3、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這三個自然段雖內容有別,但寫法相似,這三個朝鮮人民的代表人物都為志愿軍付出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說不盡的關心協助,付出了鮮血甚至生命“這樣高的代價”,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每一段最后的一個反問句,都強烈地表達了我們對朝鮮親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二、刨根究底,再讀再悟
1、可親可敬的朝鮮人民,為什么要像親人一樣對待我們志愿軍戰士呢?再讀課文,找出句子體會。
2、交流:
五次戰役的時候,由于敵機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我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
偵察員老王到敵占區去偵察,被敵人抓住了,關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個班的鬼子看守著。
1952年的春天,金達萊花開滿山野的時候,我們缺少野菜……
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3、志愿軍戰士踏上異國他鄉,與朝鮮人民一起浴血奮戰;朝鮮人民關心志愿軍戰士,軍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為了什么?
(為了一起的敵人,為了一起的心愿──和平,這就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國際主義精神。)
四、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1、當離別的啜泣聲與長鳴的汽笛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你的心情是怎樣呢?請通過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讀來表示出你的心情。
2、指名讀──互評──齊讀。
3、讀了這幾自然段,你覺得當時的場景可以用哪幾個詞來形容?
(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4、正是因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兩國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所以說這種友誼是偉大的友誼,這種感情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五、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齊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是以志愿軍的口吻來說的,但是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肯定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想一想,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們的口氣,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
六、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摘錄使自身感動的句子。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教學安排了一段文字,提示了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兩幅插圖,提供了小猴子們踢球及皮球掉進水里的情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創設話題氛圍,讓學生以此為依據展開想象,幫小猴子想辦法把球撈上來。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發展兒童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本課注重情境的創設,遵循雙向或多向互動的原則,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開展合作,在交際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看懂插圖,引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2.在引導學生幫小猴子出主意想辦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4.滲透寫話能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1.智慧星若干、故事大王獎狀若干。
2.以龍龍的身份為小猴子想一個撈球的辦法,并制成動畫,配上解說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直接扣題
同學們,你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否發生過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可指名請學生說一說自己遇到過的事情。)
同學們,請大家打開書的94頁讀一讀,看看課文里的小猴子遇到了什么難題?(先請生略讀書上的提示語,然后指名讀出課題。)我們今天的話題叫《小猴子撈球》。(板書課題)
二、觀察圖畫,商討辦法
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再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然后仔細觀察書上的兩幅插圖,看看兩幅圖上小猴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然后,大家來幫小猴子想一個辦法把球撈上來。(生自由讀書,看圖、思考。指名說一說課文提出的要求,同時相機在屏幕上出示課件。)
同學們都看懂了插圖的意思,那么,哪一位愿意來把這兩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一聽呢?(指名講圖意)
很好!大家說得非常好,這說明大家都非常善于觀察和思考。現在讓我們來想一想,小猴子的球掉到水里了,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小猴把球撈上來呢?我們分成小組來商量一下,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再互相比一比,看看誰想的辦法好。每個小組選出一個最好的來,過一會再說給全班同學聽。(老師巡視,相機指導,同時注意搜集典型例子。)
(老師指名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小組的辦法,然后由全班同學評議。師小結分組合作情況,并給表現好的學生發智慧星進行鼓勵。)
三、自編故事,講中深化
剛才老師聽了大家幫小猴子想的辦法啊,覺得都很好!現在請你們完整地講一講小猴子到底是用什么好辦法把球撈上來的.。先讓我們在同桌之間講一講,請同桌評一評,幫你補充一下。
(學生同桌間互講互評,師巡視,并相機指導并注意搜集好故事。)
(師指名講故事,每講完一個全班同學評議、補充。對講得好的同學授予“故事大王”稱號。)
同學們真會想辦法!我們的學習伙伴兒龍龍也幫小猴子想出了一個辦法,并編了一個小猴子撈球的故事。現在,讓我們大家來看看龍龍講的故事怎么樣?(播放動畫課件)
(生參照自己編的故事來評議龍龍編的故事,通過評議完善、深化自己編的故事,目的是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四、課后延伸,學以致用
(師布置課后練習)
1.把自己編的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親人聽,讓他們來評一
你的故事編得怎么樣。
2.把你編的故事用幾句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總結。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04-25
語文園地教案04-25
語文環保教案04-25
(精選)語文教案10-02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精選】語文教案05-07
語文教案[精選]08-28
(經典)語文教案03-28
語文古詩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