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活活動教案錦集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生活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1.事前由兩名幼兒學會啞劇表演“做功課”。
2.每人一只小書包、一只鉛筆盒、兩支筆、一塊橡皮、一塊墊板及練習簿。
活動過程:
一、啞劇表演“做功課”
通過表演使幼兒初步了解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表演內容:兩名幼兒扮小學生明明和芳芳。
芳芳:我叫芳芳。
明明:我叫明明。
他倆高高興興地背著小書包,坐下開始做作業。芳芳從書包里很有條理地拿出鉛筆盒、練習簿和墊板,開始認真地寫起來。明明在書包里搗鼓了半天才找到練習簿和墊板,打開鉛筆盒又不見鉛筆,他不停地在書包里尋找……字寫錯了,又找不到橡皮,只好向芳芳借……鈴聲響了,芳芳高高興興地將練習簿交給老師,老師臉上笑瞇瞇的;明明過了好一會兒才將練習簿遞上,老師皺著眉頭。
二、討論
師:看了啞劇表演,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幼兒自由討論,老師仔細傾聽幼兒的交談。然后請幾個幼兒在班上談自己的.想法。老師再問芳芳:你為什么作業做得快?問明明:你為什么做得慢?根據他倆的回答,教師小結芳芳為何快和明明為何慢的原因,從而使幼兒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三、怎么整理書包
1.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物品,集體整理書包,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提問: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
3.請幾個幼兒整理書包給大家看,其余幼兒仔細觀察。
4.請幼兒評論:誰整理書包的方法好?為什么?
5.教師小結整理書包的方法:寫字所需的用具(鉛筆、橡皮、卷筆刀等)放在一起;練習簿、墊板整齊疊放,平整地放進書包。
四、整理書包
明明:你們真能干,會自己整理書包,現在我也會了,請你們看看,我做得對不對?
明明整理書包。
全體幼兒練習。教師鼓勵幼兒整理得又快又好。比比誰得第一名。
整理好書包后,請幼兒將書包背好后,成兩路縱隊,學小學生的樣子,排隊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在生活中增添可學習整理書包的材料。
2.與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的家長聯系,請家長配合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2
奇特的樹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搓、盤、刻、挖等技能大膽表現各種樹的奇特造型和樹枝細節刻畫。
2、體驗泥條造型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掌握搓泥條的技能,對各類樹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泥巴、泥工板人手一個、牙簽、木刀、鉛筆、樹葉等若干。
3、電腦課件(樹的造型圖片)樹皮紋路放大細節圖,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提問:你知道哪些樹名?你最喜歡什么樹?為什么?
小結:樹有很多品種,它們的樣子也各不相同,有些還特別有趣,一起來看看吧!
二、欣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樹的造型。
1、大家談
教師:“怎么樣?這些樹長的很特別吧!你最喜歡哪棵奇特的樹?為什么?”(引導幼兒有重點的從根、枝干、樹冠、樹皮紋路放大等部位進行觀察)
2、討論
樹枝、樹冠、樹根還能是什么樣的呢?誰會用身體來變變看。”(可以單人造型,也可多人組合造型。)
3、想象
假如你是神奇的森林魔術師,你想變出一棵怎樣奇特的樹呢?
三、制作要求
教師介紹手工用具與要求,然后幼兒動手在泥工板上制作樹。
師:“老師在桌子上準備了泥巴、泥工板和一些輔助材料。首先,想好要做一棵怎樣的.樹,然后把泥巴搓成許多泥條進行制作。我們在制作樹干時可粗一點,這樣可以有地方進行裝飾。做好之后還可以在樹枝和樹干上進行點綴與裝飾。每個小朋友要做的不一樣,看看誰制作的樹最奇特。”
要求:
1、先想好樹各部位的主要特點
2、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樹的細節裝飾
3、能利用輔助材料進行樹冠裝飾
四、幼兒制作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造型。
(2)根據個別幼兒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
五、欣賞評價
師:“你們真不愧是造型師啊!都用泥條創作出了奇特的樹,你們開心嗎?好,現在把你的作品帶到教室里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賞,分享你的快樂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家樂福購物的情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事先購物的經驗,并拍有照片、錄象
2、課件制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開展談話,導入活動
(出示家樂福標志)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的標志?家樂福是個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家樂福?和誰一起去的?
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家樂福,還在里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詞句。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最后的心情。
3、逐幅講述。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一些描述性詞句。并引導幼兒重點講購物的經過,引導重點:買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樣解決的?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講述
1、請幼兒選擇照片后
(1)幾個幼兒結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拓展講述的內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句。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
請客吃芝麻糖 --〉送禮物照鏡子 --〉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教師總結 --〉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嘗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 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新學期,孩子們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題 “我是中國人”中,幼兒了解了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國人的許多發明,沿襲至今,亙古不衰,讓中國人世世代代引以為傲。孩子們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兒午餐時候的最大變化,筷子也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結晶。新教材“生活活動”中第一個目標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個要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是要學會使用筷子。二期課改強調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主要在飲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實現,所以讓幼兒學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在學做事的過程中積累生活自理的經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正是我園園本化課程研究的內容之一。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文明的'情況:如使用筷子時有咬筷子的現象,吃飯時筷子沒有對齊,飯菜加不上來;筷子擺放不夠規則等等。根據發現的情況我們結合主題開展有關筷子的系列活動,如結合我是中國人的主題開展“有趣的筷子”讓幼兒認識筷子,對筷子產生興趣,利用比賽的形式練習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本次活動是系列活動之二“文明用筷”,根據幼兒午餐用筷出現的一些問題,討論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嘗試記錄文明用筷的規則,成為標識化的環境,督促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
內容與要求:
1、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并嘗試記錄午餐用筷規則。
2、體驗文明用筷的好處。
重難點:
重點:知道午餐時文明用筷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
難點:嘗試記錄午餐時使用筷子的一些規則。
環境與材料創設:ppt、筷子、紙、筆、背景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筷子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結:我們中國人真了不起,發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飯,筷子一直和我們在一起,是我們的好朋友,給我們夾起好吃的飯菜,筷子可以讓我們的手更靈巧,大腦變得更聰明。
二、交流討論
1、筷子有這么大的本領,吃飯時我們用筷子來做什么?(夾飯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夾飯菜、收垃圾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對齊)
3、現在我要把它記錄下來。怎樣畫才是對齊啊?(上下一樣長)
4、小結:“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
5、吃飯時,筷子除了要對整齊的吃,還要注意什么?(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內容進行引導)
指導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圖片,提問:這是誰?午餐的時候她做什么工作?(發筷子)
2)誰來當值日生,試試看,你是怎樣發筷子的?
3)你發現了什么問題?(請幼兒改正發現的問題)
4)小結:“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5)如果我要記錄下來的話,我要怎么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6)小結:所以我們在記錄的時候要想好要畫些什么?還要畫的簡單,桌子只要用正方形來表示就可以了,要簡單、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導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還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過的筷子,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結:“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記錄?
指導三:筷子不亂放(重點指導記錄)
1)出示圖片:他們的筷子在干什么?(亂放)這樣做對嗎?
2)小結:原來筷子不能到處亂放。“吃好飯,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3)這個要記錄的話,你要怎么記錄?
4)記住哦,這個留著一會兒你們自己記錄。
指導四:收垃圾
1)剛剛我們說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對齊,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畫?
2)教師演示提醒幼兒如何記錄。
3)吃好飯,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剛剛我們講到的午餐時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規則有哪些?(兒歌小結)
7、遵守這些用筷子的規則,有什么好處?
小結:讓我們吃飯的速度加快,成為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三、記錄用筷子的規則
1、幼兒分組記錄用筷子的規則,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要求:1)商量選擇畫一個規則
2)選一個人來畫
3、記錄展示。
活動延伸:將記錄好的內容貼到相對應的背景環境中。
附:
兒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頭腳對齊擺放好;
小筷子,對整齊,夾起飯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領大,牙齒不咬筷子尖;
吃好飯,要喝湯,筷子整齊放桌上;
用好餐,撿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動反思:
優勢:活動的選材
本次活動的選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是主題背景下的一個活動。生活習慣是幼兒自我服務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吃飯的時候使用筷子出現的一些問題,于是將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以集體活動的形式呈現,將自創兒歌與生活習慣相結合。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的含義與作用。
二、重難點分析: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
2.難點: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志。
2.自制課件、各種標志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志?除了注意信號燈標志,還有哪些標志?
3.小結: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二)拓展認識標志
1.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志,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志呢?之前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了哪些標志呢?(請幼兒說)
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12-30
大班幼兒生活活動教案03-08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15篇03-24
大班幼兒生活活動教案11篇03-08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生活中的數字》02-16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匯編六篇04-25
大班生活課教案02-28
大班生活活動教案集合5篇04-23
[幼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班音樂活動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