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02 12:29: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難點是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觀察課本主題圖、討論并填空。

  2、老師出示:課本“做一做”第2題小動物賽跑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牛跑第幾?你能把上面的問號位置填上嗎?

  三、練習鞏固、啟發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或者從后面數,得到不同。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學法:

  合作學習法

  教學用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都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公園玩,好嗎?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目標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出示自學指導

  1.自學課本第54頁內容

  2.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再給同桌講一講;

  3.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

  三、反饋交流

  1.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2.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3.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

  12 ×3 =36(元)

  4.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小組交流、組際解疑)

  四、精講點撥

  結合學生自學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加以點撥。

  五、當堂訓練:(小黑板出示)

  1.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組內檢查、全體交流)

  六、總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課題一統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初步了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統計圖、統計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么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數據的過程。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

  袋鼠梅花鹿河馬

  3、提出明確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計的結果。

  (1)用數字表示的。

  (2)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圓圈表示的。

  (4)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2、揭題: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發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你剛才收集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調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4、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通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三、總結:

  1、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作業布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課后小記:

  課題二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十七的24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小組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展示幾份。

  二、練習:練習十七

  1、第2題。

  (1)看圖,明確題意。

  (2)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

  (3)完成統計表及問題。

  (4)集體訂正。

  2、第3題:計算。

  (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集體訂正答案。

  3、第4題: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題:用、、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種排法,

  例如: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連加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雞專業戶,他們家養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為了區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

  第74頁的第5至8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 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 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 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 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 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 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圖: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己的數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三、深入

  1. 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 用教學軟件“百數圖” 依次演示。

  3. 小組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說1個十加1個十等于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6. 小結:這些數都是整十數,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 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檢查,并說說計算時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 第5題的后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后自己再試試看怎么繼續編下去。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計劃

  周光道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兩個班,總的來說,基礎是差不多的,(2)班的尖子生稍比(1)班多。

  兩個班的學習習慣是(2)班的教好,所以,(1)班這個學習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上。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匯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于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清凈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2、關于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建議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評價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

  六、教學進度安排: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中經歷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多種方法。

  2.歸納并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確運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確應用“>”“<”“=”。

  難點:理解并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與學法:引導與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5○7 20○12 15○15(學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數,會比較大小嗎?這節課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問題,比較十位數字不同的兩位數。

  (1)大家當裁判:誰贏了?

  小紅和小明跳跳繩,小紅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誰跳得多?用什么符號連接?

  (學生獨立思考)

  (2)交流比較的方法。

  預設:

  ①根據數的順序來比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③根據數的組成來比較。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37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圖,一對一對應擺放,發現42夠4個十,37夠3個十,第4個十就不夠了,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小結: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誰的十多誰就大。

  ④42夠減37,所以42>37.

  42>37,換個說法什么?(37<42).

  2.比較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

  如果老師把42改成32,32和37哪個數大?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預設:

  (1)32<37,因為2小,7大。所以32<37。

  為什么直接比較個位數字?

  (十位數字相同)

  小結:十位數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的,這個數就小。

  (2)按順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計數器,十位上珠子一樣多,個位上珠子多的數就大。

  用計數器,怎樣比較42和37?

  數學上規定:滿十進一,42十位上有4顆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顆珠子,所以32<37。

  3.歸納比較的一般方法。

  同學們,剛才大家比較數位上的數是比較大小常用的方法。齊聲朗讀。

  比較數的.大小,一般先比較十位上的數,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數字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數字小的,這個數就小。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同伴交流,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合作的愉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方法。

  難點:理解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復習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課件出示,學生口答

  (2)師:你是怎么計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問題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的真棒。瞧!有個班級舉行聯歡會,我們也去看一看。他們現在好象在討論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信息)

  2、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怎么解決夠不夠的問題?

  算式怎么列?學生口答教師板書:24+9=

  3、嘗試計算

  師:怎么算呢?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可以請小棒幫忙。

  4、交流算法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過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較算法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不錯。你喜歡哪種方法?

  把你喜歡的那種方法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6、鞏固算法

  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7+69+56+4

  27+639+56+54

  (1)獨立練習

  (2)反饋

  (3)你有什么發現?

  2、對比練習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數

  (2)比較異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錯練習

  25+8=23()

  47+5=97()

  36+7=43()

  4、發展練習

  35+()=4()

  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填寫百數表,使學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觀察,分析百數表,探究100以內數的規律,并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發現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的`一般規律。

  2、初步構建數之間的關系,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由小精靈帶來一張藏寶圖引出“百數表”

  二、解構百數表,探索數的規律。

  1、觀察百數表,找規律。

  出示41頁百數表第一、二行所給的數,觀察:這些數有什么特點呢?按照這個順序,你能填出它們之間的數嗎?

  依次出示兩支特殊的數隊伍(兩個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數你能填出來嗎?(學生按一定順序把百數表填完整)。

  2、涂色,找規律。

  (1)完成41頁例4(1)的涂色活動。并交流涂色中發現的規律。

  (2)你還發現哪些新的規律了嗎?

  自己觀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說一說。

  全班交流。

  3、課堂小結。

  三、依據規律,拓展提升。

  1、給數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頁“做一做”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學會用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

  2.通過實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能夠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和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與同伴交流。

  3.結合現實情境,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

  4.在與同伴合作統計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據,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信息窗1——我們的鞋碼

  [教學內容]

  信息窗1、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學會用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據,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以前表演過節目嗎?

  前不久,歌舞團舉行了一次藝術體操表演。大家看屏幕,這是同學們在比賽前做準備的兩個鏡頭。你們看,他們穿的靴子漂亮嗎?

  這可是他們自己經過調查、整理,然后,老師根據他們所調查的結果,才買到了這么合適的靴子。

  二新授

  假設咱們班也舉行這樣的活動,你能像他們一樣通過收集、整理信息解決問題嗎?

  1.那我們應該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種鞋號各有多少人呢?能想個好辦法讓老師知道嗎?

  2.那怎么來記錄呢?小組同學趕緊商量商量,選一種你們組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

  現在咱們就找一位同學來念鞋號,其余同學仔細聽,用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來記錄。

  3.老師也有一種好方法,你們想知道嗎?老師是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筆,畫完一個“正”字就代表5個人。大家比較一下,老師的這種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師這種方法不但記錄簡單,最后數的時候還可以5個5個地數,你瞧,(手指著“正”字開始數),5個、10個、15個,是不是比1個個地數要快呢?

  那以后你們在統計的時候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

  4.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種鞋號的人數,我們可以把調查結果整理一下制成統計圖或統計表。大家看,這就是統計圖。你知道用統計圖是怎么來統計嗎?

  用涂小格的方法來統計。現在咱們就根據剛才的記錄把統計圖和統計表舔好。

  大家認真觀察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看統計圖,咱們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這就是統計圖的最大優點。

  三總結

  第二課時

  1.自主練習1

  (1)學生自己講講題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自主練習2

  (1)利用學具盒里的小方塊,試一試你能摞多少塊?摞5次把結果填在統計表里。

  (2)小組內交流你的發現。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1教學目標

  能夠獨立地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并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在此基礎上,對計數單位“個(一)”、“十”、“百”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內各數的過程,及對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的估計,感受100以內各數的意義。

  通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數數的興趣及估數的意識。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對計數單位“一(個)、十、百”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數數過程中,接近整十數時的數數。

  3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認識比20更大的數1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數數、掌握不同的數數方法

  通過數老師的手指個數,復習10個一是十。通過數3個同學的手指個數掌握4種常用的數數方法,并滲透在數數時要根據實物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數數方法。

  (二)畫圓建立數數的模型、掌握數的組成

  1、讓學生用點數的方法數出班級學生人數,并滲透在點數時,不能快,也不能慢,一定要手口一致。

  2、讓學生畫圓表示出班級學生人數

  (1)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圓表示班級學生人數。畫之前思考,畫出的圓怎樣擺,能讓老師和學生不用數就能看出圓的個數。

  (2)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在幾種有代表性的畫法當中自己觀察比較出那種畫法最容易看出圓的個數。

  (3)(展示10個10個畫的作品)你知道34當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嗎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圈出3和4所對應的圓)34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3、出示老師畫的圓每行10個,共9行,再多3個。

  (1)讓學生觀察老師畫了多少個圓是怎么看出來的93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2)老師接著畫圓,請學生幫老師數一數,畫了多少個。畫到99個的時候,故意停下來,現在有多少個圓老師再畫一個是多少個你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嗎幾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三、數數和數的組成鞏固練習,滲透估算的同時感受100的實際意義。

  1、引導學生估計出書上第33頁小羊的只數,然后再10只10只的圈起來數出小羊的只數,教學中滲透估算方法。

  2、展示100枝鉛筆。讓學生估計有多少枝鉛筆,再帶領學生10枝10枝、5枝5枝、2枝2枝、1枝1枝的數出鉛筆的枝數。并相機的說出相應數的組成。

  3、通過觀察比較100枝鉛筆、100根小棒、100粒米和100枚硬幣,滲透估算的同時感受100的實際意義。

  4、展示生活中的100及100以內的數,讓學生在課后尋找生活中100以內的數。

  四、課堂小結和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學習了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現在請你在書上第33頁進行自我評價如果你認為本節課自己做到

  1、能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請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2、知道100以內的數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請再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3、認真聽別人發言,積極思考,請繼續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 認識平面圖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對位置。

  2. 認識平面的路徑,并能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3. 嘗試設計路徑,知道從同一出發點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徑,并能通過比較,從各種不同路徑中選擇較合理的路徑。

  4.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平面圖和客觀空間的聯系,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表達等能力。

  5. 初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根據路徑尋找目的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描繪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創設情景,導入學習。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公園里去玩,進了公園后你們想到哪里去玩?這里有一張公園導游圖,(出示導游圖)你們看得懂嗎?

  2. 認識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師:①從圖上看,公園里有什么?引導得出:“某某在左面,某某在右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應該怎么走?我想去某某,應該怎么走?

  3. 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師:①用雙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圖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練) ②把雙色片放在大門位置,聽口令:

  (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

  (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③在這張圖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4. 學看平面圖

  師:(出示圖) ①在這張圖上,這里是什么位置?

  (在圖上標出前、后、左、右。)

  ②圖上有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在圖上出示花圃、游船碼頭、兒童樂園、養馬場的標記)

  二、認識、描述路徑。

  師:小巧、小亞、小胖也在這兒玩,這些點代表他們所在的位置。

  1. 根據路徑,語言描述。

  (1)出示圖題1。

  ①小亞錄音:我想去花圃,我是這樣走的:你們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說說我是怎樣走的?

  ②小亞請你們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幾格來說說她走的'路線,(板書:前后,左右)可以數一數、說一說;也可以用雙色片走一走,再說一說。

  (2)生操練,師巡視。

  (3)反饋交流:根據反饋情況,引出“起點格不要數。”

  2. 根據描述,畫路徑,找目標。

  (1)出示題3/1。

  ①小亞錄音:現在我把走的路線告訴你們,向右2格、向前4格、向右1格、向前2格。猜猜看,我去了花圃?游船碼頭?還是兒童樂園呢? ②學生討論、猜測。 ③驗證:畫一畫、走一走,圈出目的地。

  (2)根據小胖、小巧說的路線,找找他們去了哪里?

  ①出示題、學生練習題3/2、3。

  ②生操練,師巡視。

  ③反饋交流。

  三、設計、選擇路徑。

  1. 設計路徑: ①小巧錄音:我想去游船碼頭,可是我迷路了。小朋友們,能幫幫我嗎? 把剩下的路線畫出來,并記錄下來。

  ②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③反饋交流。(對不同的路線加以肯定)

  ④如果你是小巧,你認為還可以怎么走?

  ⑤學生練習,完成練習紙第4題。(要求:畫出路線并做好記錄)

  ⑥反饋交流:還有其它設計嗎?

  ⑦師小結:只要能到達目的地,各種各樣設計都可以。

  2. 選擇路徑。

  ①師:老師從小朋友的設計中選了幾種,畫在一張圖上,(出示)你想走哪一條?為什么?(同桌討論)

  ②交流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最近的路線走。

  3. 鞏固提高。

  ①小胖也想請你們幫他設計,他想到兒童樂園去。

  ②請你先設計一種路線,并記錄下來。如果你還有其它路線就在下面的圖中畫出。

  ③生練習,師巡視。

  ④反饋交流:(展示學生作品)從這里出發到兒童樂園還有好多路可以走,課后大家還可以設計。

  四、總結歸納,完整課題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在玩的時候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路)

  五、聯系實際,拓展運用。

  1. 出示學校平面圖。(師介紹)

  2. 某某在校門口,某某在教室前,某某在操場邊。他們都想到歌唱室,該怎么走呢?大家來設計一些路線。 學生練習后展示、交流。

  3. 回家后自己出題,自己設計。 如:從校門→→→食堂、從操場→→→教室,可以怎么走?怎樣走最近?明天我們來評一評,誰是設計師。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

  2、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例6的投影片、小小養殖場和鞏固練習l以及游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敷.

  2、62后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

  62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

  35、87、70、62、15、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 (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

  大家一起從15數到58,數的過程體會到15到58要經過好多的數。

  教師告訴學生,5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球比藍球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到15,從中感受到l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 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

  (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2、第43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3、下面各數中,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得多,誰比誰少一些?

  15、17、45

  四、結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x位數,100是x位數,82是x位數。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個x;2在x位上,表示x個x。

  (3)、36是由x個十和x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x;99里有x個十和x個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x、3769、70、x、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xx○9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么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頁“信息窗2”,“你說我講”第一個紅點的問題。

  教學目標:

  1、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觀察情景圖

  1、同學們也讓我們踏上神秘的南極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好嗎?

  2、你在南極大陸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誰能把話說完整。

  3、先讓我們估計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企鵝?有多少只海豹?

  學生試著估計一下,并說說是根據什么估計出來的?

  4、提出問題

  5、過望遠鏡我們觀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賊鷗、冰上三十二只賊鷗、冰上還有三十二只企鵝、二十二只海豹。

  6、看樣子南極的朋友還真不少,就讓我們用數字把朋友的數量記錄下來好嗎?

  二、解決問題

  1、想一想,這些數字你想怎樣記?

  2、把你的好辦法,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幫你聽聽怎么樣。

  3、你能把這些數字記錄下來嗎?試一試。

  4、相信你會把這些數字讀得非常正確。

  5、小組同學交流想法,并用計數器演示。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計數器幫助演示數的寫法,并讓學生說說每一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加深數位意義的理解。

  6、小組內一個同學用計數器演示,其余同學讀數并把數字記錄下來

  7、:通過讀數和寫數,你都有什么發現?

  揭示:讀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應用拓展

  1、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我們的周圍什么地方用到數字?(全班學生的總數、男同學的人數、女同學的人數等等)。先讓學生用該數字說一句話,再讓其余同學把數字記錄下來。

  2、“自主練習”第一題,先讓學生獨自做題,把自己寫的數讀給小組同學聽,在小組內交流寫法。

  3、“自主練習”第二題,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張表,有什么發現?再讓學生獨立填寫各空格里的數。填完后,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有什么發現?

  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教師要鼓勵學生講自己的發現,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1-27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1-0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15篇)02-27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15篇02-1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2-14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19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5

【精】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3-07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