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理教案集1-水循環

時間:2023-04-25 22:31: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的地理教案集1-水循環

最近開始試著自己寫教案了,提供一些自己的成果, 希望能與未來的教師們共成長!     地理:3.1《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案(新人教必修1) 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地理必修1  3.1節 課時: 1  【課標要求與分析】 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首先分析本標準所屬的上一級標準“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自然界的物質運動與能量交換是很復雜的,我們應該從復雜的現象中去尋求規律,得出一些最基本的自然過程。而這些自然過程應該具有“全球性”;其形成過程與演變對地理環境具有深遠影響;其中包含的規律和相關知識利于高中生接受。從這個角度而言,本《地理課程標準》選擇了地殼物質循環、大氣環流、水循環和大洋環流四本份內容。 其次分析下一級標準“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對于本標準的知識要求而言,應該重點把握“過程”、“環節”和“地理意義”三個要點。水循環的過程主要涉及三大水體即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水循環的過程主要涉及降水、蒸發(蒸騰)、徑流、水汽輸送等。根據“標準”的要求,學生要能夠運用示意圖來分析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本“標準”還要求學生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首先是維持著地球上各水體之間的動態平衡,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其次,水循環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對水循環地理意義的學習應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認識,如水循環將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聯系起來;水是自然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資源處在不斷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等。 【教材分析】 本節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相互聯系的水體;二是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其中重難點均為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 “相互聯系的水體”:主要包括水的三態,主要水體及其分布,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這一部分屬于地理基礎知識,旨在為水循環相關知識做鋪墊。 “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教材首先給出“水循環”的定義,然后通過示意圖來展示水循環的過程與主要環節,在介紹了水循環的原理后給出活動案例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最后提出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邏輯思維還處于初發階段,不夠成熟。他們能觀察并感知生活中微觀的“水循環”環節,但缺乏對一些宏觀的地理過程與規律(如水循環)的認識以。因此本內容要求教師不能簡單的運用講授法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應該運用地理圖片甚至動畫效果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地理表象,理解并能分析問題。 【設計理念】 主要運用講授法,啟發法,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其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列舉水圈的主要構成部分,說出主要水體及其分布,認識淡水資源的緊缺。 2、舉例說明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 3、描述水循環的過程與主要環節 4、舉例分析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水圈的構成。 2、通過對水循環的學習,學生能夠自己繪制水循環過程示意圖,并能用簡練的語言描述其主要環節。培養學生讀圖獲取信息能力,同時增強其運用圖表分析問題的能力。 3、用繪制的水循環示意簡圖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節水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認識自然界水的動態平衡。 【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媒體】  示意圖,多媒體,flash動畫 【教學重點】  水體的構成。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 【教學難點】  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多媒體展示"節水圖表",提問"同學們了解這個圖表嘛?你們覺得這外形看著像什么?" 回答1:節水標志. 回答2:像一只手接著一滴水···像一滴水滴入一條小溪··· 提問:大家都說圖上只有一滴水,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是一滴水而不是幾滴或者很多滴呢? 回答:因為水資源缺乏,它告訴我們要節約用水。 提問:很好!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水資源缺乏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水”的世界!水在地理環境中三態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并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這就是我們的水圈!那么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有哪些呢?請大家結合圖3.1思考。 回答1: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提問:很好!那么請你量化描述圖中的信息,并由此猜想我們所說的水資源缺乏是指哪部分水資源? 回答2:海洋水96.53%,淡水2.53%,我們能利用的淡水比例更少。我覺得應該是指淡水資源的缺乏。 [承轉過渡] 我們了解了水體的構成,請同學們通過圖3.2來分組討論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轉化及補給關系。 學生自主討論2分鐘 提問1:河流補給是指河水的來源。圖中河流的補給可能涉及哪幾種水體? 回答1:大氣水、冰川、生物水、地下水 提問2:河流與湖泊的關系十分密切。假設河流水位與湖泊水位有差異,分析他們之間的補給關系。 回答2:湖泊水的蓄積和排泄起到水體之間的緩沖作用。當湖泊水位較低,河流水補給給湖泊;當湖泊水位較高,湖泊水補給河流水。 教師補充:對于第二道題,大家想想看我國哪些湖泊和河流有這種補給關系?(例:洞庭湖、洪澤湖……)例外大氣降水是大多數陸地水體的直接來源,所以,我國東部絕大多數河流的徑流與降水量季節變化關系密切,有明顯的季節和年際變化;靠雨水補給的河流,其汛期出現的時間與降水出現的季節一致。但是一定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為不同的氣候類型,降水的季節并非都在夏季(如地中海式氣候,雨季在冬季)。在內陸地區,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補給,所以,河流徑流變化與氣溫變化有直接的相關性,河流的汛期出現在夏季。但是應該注意: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我國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因此,在冬季,我國大多數河流進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補給。 [承轉過渡] 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地球水體的組成及其相互轉化與補給關系,知道了自然界的水都處于不斷的循環運動的過程中,那么從全球的角度而言宏觀上是怎么運動的呢?現在我們來學習水循環的過程及意義!請同學們觀看下面flash動畫,注意思考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教師結合動畫講解海陸間循環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繪制一幅海陸間循環的過程示意圖并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描述,教師針對其回答做適當的點評和補充或者修改! [分組活動] 教師:從剛才的講解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海陸間水體的循環運動過程,從xx同學的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循環過程是首位相連,環環相扣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從這幅圖中找到其他可能的首尾相連的循環過程嗎? 回答1:能夠,陸地上有一個,海洋上有一個。 教師:回答的很好。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小組討論。要求是按照我們已經分好的AB組,A、B組分別討論陸地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的過程及主要環節。3分鐘后分別選一位代表上臺給大家講解。 學生討論 略 學生講解 略 教師補充 略 [承轉過渡] 以上是水循環的過程及其環節,那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類活動能夠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呢?結合教材活動內容,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學生討論 略 教師講解 略 [承轉過渡] 從活動中我們了解了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作用,那么現在我們來探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教師結合圖片講解: 1、地球水不斷更新,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從水過程可看出) 2、水循環促進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正是因為有了太陽能風才能吹水才能動,說明太陽能轉為動能) 3、海陸聯系的紐帶(將陸地上的泥沙、無機鹽等營養物質輸入海洋,使得大陸架分布有許多漁場,如中國最大漁場——舟山) 4、水循環最富動力,塑造地表形態(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瀑布)還可有影響氣候、生態平衡、提供豐富的水資源、引起地震等。 [結束語]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水循環的相關知識,地球水體處于不斷的循環轉化過程中。請同學們理解水循環的過程及環節,要能夠結合圖示與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其環節并用水循環理論來分析身邊的水資源問題。希望同學們記住“水資源雖然處于不斷的更新運動之中,但它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板書設計】   一、相互聯系的水體       二、水循環過程與意義     海陸間循環:示意圖,主要環節 內陸循環 海上內循環     水循環意義:更新與動態平衡,能量交換與物質轉移,最富動力與塑造地表形態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從身邊能夠感知到的微觀水循環過程來理解宏觀水循環的過程,通過小組討論能使同學們增加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但是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還有些欠缺,主要是缺乏一些趣味性!      

【我的地理教案集1-水循環】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集合09-23

地理的教案集合15篇02-06

英語“口語”集錦1-勸告05-04

初中地理教案集錦15篇11-23

初中地理教案集合15篇11-23

《水循環》教案(通用17篇)10-23

餐廳實用英語1-尋問餐廳05-04

研究性學習教案1-前言原創04-25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2-26

健康1-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09-3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天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